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美國獨立與冧酒 - 劉細良

美國獨立與冧酒 - 劉細良

過去四百年大英帝國追逐商品,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造就了今天全球飲食文化。


【讀書好】
朋友到加勒比海群島潛水,問我想要甚麼手信,第一個反應就是冧酒(Rum),事緣去年底在溫哥華獃了一段時間,附近有一間酒舖,冧酒的品牌及種類十分驚人,差不多囊括了所有加勒比海及中美洲國家,由巴巴多斯、千里達、牙買加、處女島到危地馬拉、古巴、洪都拉斯,應有盡有。近年烈酒中香港人獨愛威士忌,認為冧酒只適宜做雞尾酒,難上大枱。但我認為冧酒獨特甜味的而且確令人有「好冧」的感覺,越飲越開心,尤其是產自西印度群島的冧酒。最後,我收到一支危地馬拉名牌Zacapa,一試難忘。

帝國與食物

每一種酒背後,其實都有一段令人迷惑的文化史故事,引人入勝的不是酒精,而是酒所承載的歷史。今天介紹英國歷史學家Lizzie Collingham的作品《The Hungry Empire: How Britain's Quest for Food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中譯本叫《帝國的滋味》。這書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用不同食物的故事串連出四百多年來大英帝國拓殖史。大英帝國的開拓是受食物所驅動,作者是否故作驚人之語?其實食物只是籠統的說法,英國人所追逐是任何具商業價值的東西,而在前工業革命時代,農作物、植物、甚至動物就是商業價值所在。英國人通過殖民地之間的物種大交換,逐步建立出一個海上貿易帝國。

香港人或者會對書中第十一章介紹茶葉鴉片貿易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東印度公司由中國購買茶葉,運回英國賺錢,但由於用孟加拉白銀支付,造成了相當財政壓力,尤其是自從茶葉加糖的飲法大受普遍英國人歡迎後,茶葉需求激增。中國人雖然會購買印度棉布、東南亞海味及珊瑚擺設,但都不足彌補貿易逆差。

英國商人苦思如何開拓中國市場,發現印尼及馬來半島華人偏好印度東部味道溫和的巴特納鴉片,而非西部味道較強烈惱人的麻瓦(Malwa)鴉片。東印度公司開始明白,他們在印度統治區生產的某種商品,可能有很大的中國市場。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由茶葉鴉片貿易,香港才走進世界歷史,而今天我們到茶餐廳,仍然如當時英人習慣,喝着加糖加奶的紅茶。

冧酒釀成獨立

全書我最感興趣是第十章,研究加勒比海地區釀造的冧酒,如何令北美殖民地團結起來,導致英國第一帝國分崩離析。冧酒是加勒比群島上的甘蔗園,在提煉砂糖後產生廢料「糖蜜」釀造的cheap酒,本是製糖工序副產品,但在1700年巴巴多斯一個蔗園,一年已可釀出60萬加侖出口,因為英國商人將本屬於莊園奴隸、工人的廉價地方飲料,變成全球性貿易商品。十八世紀最先在愛爾蘭流行,然後是北美大陸殖民地。麻省成為冧酒貿易樞紐,並且自己開始釀造,因為冧酒很受西非奴隸貿易主歡迎,於是北美的冧酒、西非奴隸及西印度糖蜜形成三角貿易關係。

麻省的冧酒,風行美洲大陸,漁夫、伐木工人、農夫及工人都愛這種烈酒,除了提供高熱量外,亦可提神。大英帝國美洲13個殖民地人均消耗量為一年四加侖,相反,英國本土人均飲用蒸餾烈酒只是0.4加侖。酒館也成了當地社群的核心,也是當地議政的基地,美國人一邊喝冧酒,一邊痛罵英國派來的總督及官員。1733年英國提出了《糖蜜法案》(Molasses Act),對大英帝國以外生產的糖蜜徵收每加侖六便士稅,原因是包括麻省在內的北美酒商向法國購買便宜的糖蜜,嚴重損害西印度群島蔗糖莊園主利益,法案是為了討好西印度群島殖民地而損害北美殖民地利益,英國的鹵莽行事令北美13州殖民地譁然。在英法七年戰爭後,英國又再增加在北美殖民地多項稅收,終於釀成了美國革命。難怪美國第二任總統John Adams曾說:「糖蜜是美國獨立戰爭不可或缺的材料。」

今晚一邊淺嚐Zacapa冧酒,一邊看《帝國的滋味》,人生一樂事也。
撰文:劉細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