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殺》的試映及特別放映由去年底開始,宣傳做了兩三個月,反應算是不錯。電影在網上惹起不少討論,又獲今屆金像獎6項提名。作為第三屆「首部劇情片計劃」專業組勝出項目,《G殺》由計劃全額資助550萬。數目不算多,但足夠拍一齣低成本電影,而且上映前毋須考慮上畫票房。這樣的題材,在今天電影界純商業考慮下,根本不可能開拍。導演李卓斌之前一直做電影副導演工作,《G殺》由2012年開始創作,一直找不到投資者,後來換過編劇,保留了基本角色,改動故事,終於在直至勝出項目得到資金後拍成了。
電影以非線性、章節式敍事拍攝,所謂《G殺》的G,本來來自HKG的G,事緣導演希望拍一齣關於香港的電影,但HK二字太白,結果取用了G字。每一章節,都用G字為頭的英文字成章,包括了Gun(槍)、Geek(極客)等等。《G殺》 給人的感覺是製作上還算專業,美術、攝影都帶日式風格,而敍事上它就像極了獨立電影,一點也不主流。有影迷形容《G殺》像《香港製造》(1997),它涉及社會、政治、青春、死亡等議題,配角有心理障礙 (自閉少年Don仔),多少令人想起《香港製造》的智障阿龍。不喜歡《G殺》的會認為它根本在模仿《香港製造》和日本電影《告白》,也不無道理。
傘運隱喻
另一樣似陳果的,也許是片中的政治隱喻。陳果長時間在大陸搵食,又拍商業電影,大家都諒解他一方面仍在拍獨立電影,但從不承認、或解說電影的政治喻意,觀眾愛怎樣解讀,他總愛理不理。《G殺》李卓斌否認這是齣後傘運電影,但其實他拍得也很白,電影的幾條主線,一是寫龍爺(杜汶澤飾演)一邊當警察,另一邊跟黑來往,從事非法勾當,電影到中後段寫他患上癌症,病歷寫明是2014年12月15日開始,三年半後病發身亡,2014年12月15日,正是79日傘運的最後一天。故事寫香港警察自那天後病入膏肓,幾年後宣告死亡的訊息,溢於言表。
上一段已經很白,更白的是黑警龍爺的女兒,正是女主角趙雨婷(陳漢娜飾),趙的母親是一名學者,導演曾在訪問中解說:「女主角是高材生,她有機會成為社會最高階的人,因為媽咪逝去,她沒法受培育。」這種母親是英國,因離去後令香港沒法再成長,被黑警父親拖累的隱喻,大家可一直延伸解讀下去,這樣的暗渡陳倉相信能吸引到一些影迷,但實際上這種寫法太直白膚淺,寫來也沒甚麼深刻意義。導演一直說《G殺》是藉一宗凶殺案,來探討香港的社會議題,但戲中的凶殺案說來犯駁,劇情也有點交代不清。誠實的創作人,不管藉甚麼故事去表達自己的深層訊息,都應該先把故事寫好,《G殺》被認為作狀扮嘢,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創作人故弄玄虛,拍攝時根本不在乎那宗凶殺案。
《G殺》始終不是政治電影,導演說電影主題是寫偽善,這方面可信。戲中寫女生跟老師搞師生戀,替老師口交,看到後段才交代老師是基督徒(因為信仰,老師才沒要求女生跟他性交)。戲中8個人物,不同階層,幾乎是越高的就越假,年輕人反而保留了一絲真摯,電影的優點是它還是有年輕人的憤怒,只是不敢直寫,繞一大個圈確實彆扭,以目前的水平計,電影合格,但仍需努力。
另一樣似陳果的,也許是片中的政治隱喻。陳果長時間在大陸搵食,又拍商業電影,大家都諒解他一方面仍在拍獨立電影,但從不承認、或解說電影的政治喻意,觀眾愛怎樣解讀,他總愛理不理。《G殺》李卓斌否認這是齣後傘運電影,但其實他拍得也很白,電影的幾條主線,一是寫龍爺(杜汶澤飾演)一邊當警察,另一邊跟黑來往,從事非法勾當,電影到中後段寫他患上癌症,病歷寫明是2014年12月15日開始,三年半後病發身亡,2014年12月15日,正是79日傘運的最後一天。故事寫香港警察自那天後病入膏肓,幾年後宣告死亡的訊息,溢於言表。
上一段已經很白,更白的是黑警龍爺的女兒,正是女主角趙雨婷(陳漢娜飾),趙的母親是一名學者,導演曾在訪問中解說:「女主角是高材生,她有機會成為社會最高階的人,因為媽咪逝去,她沒法受培育。」這種母親是英國,因離去後令香港沒法再成長,被黑警父親拖累的隱喻,大家可一直延伸解讀下去,這樣的暗渡陳倉相信能吸引到一些影迷,但實際上這種寫法太直白膚淺,寫來也沒甚麼深刻意義。導演一直說《G殺》是藉一宗凶殺案,來探討香港的社會議題,但戲中的凶殺案說來犯駁,劇情也有點交代不清。誠實的創作人,不管藉甚麼故事去表達自己的深層訊息,都應該先把故事寫好,《G殺》被認為作狀扮嘢,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創作人故弄玄虛,拍攝時根本不在乎那宗凶殺案。
《G殺》始終不是政治電影,導演說電影主題是寫偽善,這方面可信。戲中寫女生跟老師搞師生戀,替老師口交,看到後段才交代老師是基督徒(因為信仰,老師才沒要求女生跟他性交)。戲中8個人物,不同階層,幾乎是越高的就越假,年輕人反而保留了一絲真摯,電影的優點是它還是有年輕人的憤怒,只是不敢直寫,繞一大個圈確實彆扭,以目前的水平計,電影合格,但仍需努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