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客家姑娘山邊摘雞屎藤做茶果:唔做就絕迹(蘋果日報)

客家姑娘山邊摘雞屎藤做茶果:唔做就絕迹(蘋果日報)

有一種味道,代表着最原始的快樂。
它刺激着最深層的味蕾,牽引人通往記憶大門。
咀嚼的時刻,回憶一點一滴滲出⋯⋯
心頭莫名地溫熱起來,又泛起點點酸。
這叫作回味。

甚麼是簡單?或許就是沒有太多東西夾雜一起,如人,如事,如客家茶果。它種類不多,有傳統包餡茶果、喜板糕、鹹介糕及雞屎藤等。做茶果的材料很簡單,就是糯米粉﹑水及糖,再隨便加入家裏有的食材作餡。會有這種吃法,就要追溯那個較艱苦的年代。
身為傳統客家人的胡桂梅(梅姐),是一家開業已有十多年的茶果店「時代豆業」的老闆,說到茶果的起源,她由客家人的故事說起。客家人本來居於北方,但後來大舉移民到廣東,因而被稱為客家人,有作客的意思。那時候的人都以務農為生,家境並不是很好,於是客家人就想到以糯米粉糰混合家裏剩下的食材,做成茶果,即使放涼了也相當可口,而且飽肚,成為下田時及耕作後回家的餐食。六十年代出生的梅姐,又是另一個故事:「到我細個時,茶果已經係過年先有得食,有個雞屎藤食,真係開心到跳舞!」雖說梅姐的父親以賣茶果為生,但她也只有做的份兒。八歲開始學做茶果的她,憶起當年家家戶戶都會做茶果,但如非做生意者,做茶果的大多都是女人,男人亦喜歡以此手藝來定奪一個女人的的賢慧。

倘若以做茶果的功夫做定位,「明星茶果店」的老闆娘黎彩群(群姐)定必是個好女人。群姐十三年前開始賣茶果,身為土生土長圍頭人的她,二十五歲才接觸茶果,手藝傳自婆婆,至後來滿師後,就與老公陳裕昌一同開店。彷彿是一段即將被遺忘的時光,偶爾提起,她方才記起以往賣茶果的小販較多,街市一帶常見有婆婆把茶果放在芼欄上售賣,只是漸漸失去影蹤,她解釋:「老啦,老嘅唔做,後生又嫌辛苦。」說到辛苦,不得不提雞屎藤。
梅姐及群姐都異口同聲表示,雞屎藤是茶果中最難做的一款。雞屎藤是一種藤類植物,帶着一股草香味,有解毒祛濕的功效。做雞屎藤最重要的,就是新鮮的雞屎藤葉,梅姐堅持每星期到元朗採摘,方才做得出最香的藤果,她笑言:「又曬又熱,又有蚊針,有時仲會有蛇𠻹。」雞屎藤又名「清明仔」,因為生長旺季就只有清明節左右的兩個月,或者雨季,故此要趁還有葉子時盡量多採,再攪成汁放進冰箱備用。把雞屎藤磨成汁後,加入片糖煲煮至滾起,坊間做法各有不同,如群姐就會加入花生及香料。搓糯米粉糰的功夫一點不簡單,做包餡茶果的粉皮只需搓十分鐘左右,但做雞屎藤就起碼需要搓半小時以上方可,群姐就因為長年搓粉導致手臂勞損,現時搓粉工作已交給老公及女婿,她笑言:「我要錫住自己,我仲想做多十年八載,如果我哋都唔做,我怕呢樣嘢會絕迹。」

如此吃力的工作,利潤卻微乎其微,這正是客家茶果逐漸式微的原因。兩個女人卻默默守護着這一種傳統小食,對群姐而言,客人的讚賞就是她最大的動力:「啲客返嚟讚,出面食唔到咁好食嘅茶果,就係呢句說話,我同我老公覺得值得。」她莞爾。
至於客家人梅姐,她希望守着的,是回憶:「好多人食茶果,係因為細個婆婆、嫲嫲整過畀佢哋食,佢哋一食番,覺得好親切。」最簡樸的味道,可以清新味蕾,或許,還能洗滌佈滿內心的塵埃。


採訪:黃寶琳
拍攝:邱覺達﹑葉天榮
剪接:馮大緯

時代豆業
地址:銅鑼灣堅拿道東1號
電話:5233 6499
營業時間:09:30AM - 11:00PM
食店資料: https://goo.gl/nwo4nN 

各款茶果糕點$15/3個

明星茶果店
地址:元朗泰衡街2號地下B舖
電話:6998 4953
營業時間:08:30AM - 07:00PM
食店資料: https://goo.gl/jaSt9V 

各款茶果$6/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