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

美荷樓四十一冰室 大玩懷舊裝修+Fusion菜(NOW)

美荷樓四十一冰室 大玩懷舊裝修+Fusion菜(NOW)




【新假期】近年提到「本地」、「集體回憶」等字眼,大家都份外愛惜,生怕香港這片美麗土地,有一日會給予「國內勢力」逐步吞蝕。幸好,香港還有不少有心之士為保護香港文化出力。近日,香港青年旅舍總會,將位於美荷樓地下的餐廳進行大翻新,勁玩「老香港」元素,誓要呈現香港「快樂」的集體回憶!
美荷樓 四十一冰室 !推本土FUSION菜
香港中西文化交融,而「四十一冰室」亦沿照香港特色,推出種種中西融合嘅fusion菜,如中式炸豆腐芝士漢堡。而扒餐方面連乳豬都有得「鋸」,甜品亦唔馬虎,街邊小食懷舊夾餅都擺埋上枱,菜式新穎而非翻炒舊時冰室菜式,淨計創意分都搭夠!
豆腐芝士漢堡($88),唔知究竟港式炸豆腐配西式漢堡大家又食唔食得慣?
西班牙傳統焗乳豬配薯條,真係要一試同港式乳豬之別!
懷舊花生醬夾餅配焦糖香蕉($48),街頭小食級數即時upgrade!
除了以上幾種中西fushion菜之外,餐廳都偏向以西菜為主,意粉、焗飯樣樣齊,另亦有其他Café較少有的咸豬手食!
德國咸豬手($118),份量足3磅重,夠哂大份,同2個朋友share食啱啱好!
水牛芝士肉醬意粉,將舊時冰室肉醬意粉升級!
美荷樓「四十一冰室」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港鐵深水埗站B2出口)
開放時間:7:00am-12:00pm
在「四十一冰室」的對面,有間「四十一士多」,入面有齊港式懷舊小食、懷舊餐具同其他旅行用品,食飽飽去對面行吓延續懷舊氣息!
以上嘅懷舊小食依家重新hit起,唔駛再吓吓等年宵或商場擺booth喇,呢度有得長期供應。
唔只紅雙喜、公雞牌廚具令人懷念,舊有嘅波子祺、算盤亦令記者想買返個來重回小學時光。
唔少戶外旅行產品都得賣,連早前勁hit嘅冰巾都有得賣!
新餐廳勁玩「老香港」元素
以前去過美荷樓的舊餐廳(呼吸冰室)嘅朋友們,應該都記得冰室以香港趣味文化為賣點,而今次餐廳翻新兼改名,名為「四十一冰室」!「四十一冰室」呢個店名唔係亂咁改㗎,而係因為美荷樓地址活化前為石峽尾村第四十一座,充滿歷史價值!
雖則冰室改頭換面,但同樣繼續大玩「老香港」文化,仲請嚟5位本地藝術家,分別為Brainrental、Don Mak、Miloza米路沙、迪嘉Tik Ka及Underdo Party ,以「分享快樂」為題,透過各有特色之風格畫出香港嘅集體回憶來作冰室牆身設計,包括昔日校園生活、懷舊玩具、卡通漫畫、舊區風光,帶大家一重返那些年!
其中一位本地藝術家Don Mark親自於牆上畫上設計。
Don Mark畫出當年香港舊有風光。
藝術家Underdo Party以搶眼色彩帶大家重返童年時光(牆上有「不准塗鴉」,好句!)。
藝術家米路沙的童趣風格畫出懷舊玩具,大家認得幾多樣?圖片來源:米路沙Facebook專頁。
藝術家Brainrental以細膩畫風畫出各式上學裝備……上面畫嘅,記者都用過哂!
藝術家迪嘉的少女風畫格夠fancy,女孩子必嚟selfie!
講到「老香港」設計,又點少得舊時鋪面必用的舊式鑼閘?

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

搜查線:尋童年回憶 90後情侶的鞦韆地圖(東方日報)

搜查線:尋童年回憶 90後情侶的鞦韆地圖(東方日報)


現時香港最常見的鞦韆,分別是U字型及供兒童玩樂的鞦韆。

遊樂場內的鞦韆,滿載不少人的回憶。

【on.cc東網專訊】遊樂場內的打鞦韆,滿載不少人兒時的回憶,惟這個曾經標誌着快樂的遊樂設施,亦難敵時代巨輪,漸漸湮沒於都市之中。兩個90後為記錄即將消失的集體回憶,踏遍香港各區,尋找僅餘的鞦韆位置,更於facebook開設專頁,與一眾同好分享,交流有關鞦韆的點滴。

「其實除咗大家常見嘅U字型同橫版形鞦韆外,仲有好多唔同種類,例如係搖椅、球形等,即使畀小朋友玩嘅鞦韆,都有幾種唔同類型。」網名「鞦韆先生」及「鞦韆小姐」的90後情侶,分別從事飲食業及仍在就學,對鞦韆可謂情有獨鍾,究竟當初他們為何會開始這個尋找鞦韆之旅?

「細個成日同屋企人落公園玩,其中最鍾意就係玩鞦韆,因為屋企人可以喺後面推我,大家感覺更加close。」鞦韆先生指,小時候對鞦韆已經有着情意結,雖然隨年紀漸長,玩的次數亦愈來愈少,但前年年底他到公園閒坐時,卻發現舊時最愛的玩意,已靜悄悄地消失,「當時上網搵,發現好多人都有類似經歷,話屋企附近嘅鞦韆已經拆咗,想玩都無得玩。」

二人自此開始到香港各區,尋找仍隱藏於市的鞦韆,足迹遍布港九新界甚至離島,至今已找到約70個鞦韆,當中大部分由政府興建,亦有部分由私人機構或民間搭建。其中,青衣自然教育徑的木板鞦韆,可謂鞦韆先生的最愛,「呢個鞦韆喺山頂位置,一路盪一路可以遠眺海邊同青馬大橋,風景真係好靚。」

雖然趕得及為不少鞦韆留影,惟要消失的始終留不住。如元朗一個球形鞦韆,對鞦韆小姐而言可謂至為特別,惟開放半年後,近日亦已被拆卸,「之前聽人講坪洲有一個樹鞦韆,我哋特登入去搵,搵到人哋講嘅位置,但鞦韆已經消失咗。」

他們希望,能親身到訪全港各個鞦韆,並把資料製作成「鞦韆地圖」,讓同樣喜歡鞦韆的人,拾回舊日的歡樂,「依家全香港大概有200幾個鞦韆,同90年代高峰時嘅接近500個相比,只係得一半左右,相信之後只會愈嚟愈少,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呢啲慢慢消失嘅集體回憶。」


搜查線:〡〤〨傳統花碼字 你又識幾多?(東方日報)

搜查線:〡〤〨傳統花碼字 你又識幾多?(東方日報)


花碼數字對照表


蓮香居牆上時令推介餐單,仍使用花碼字。(吳康琦攝)

【on.cc東網專訊】「〡〤〨」你看得懂嗎?這些字體曾經充斥香港街頭巷尾,只要是商戶標示價錢,必然使用,它叫花碼,是其中一種數目字。不過,隨着時代變化,花碼數字已成「文化遺產」。東網記者在港九新界各區搜尋,上環海味街、嘉咸街街市及灣仔街市等舊商戶都已棄用,改為阿拉伯數字,僅在少數食肆仍有花碼影蹤,東主希望藉此教育學生識多一種字體,不過並非個個看得懂,「啲內地人全部唔識睇,以為我啲糖水全部1蚊碗。」

「148囉!以前我哋都係用依啲字,係中國傳統數字,當年唔使人教,自然會識,但好耐都冇人用啦!」記者手持「〡〤〨」花碼數字訪問途人,除了年逾90歲的鄺伯伯一眼認到這些數字外,年輕一輩大都一面茫然。「以前街市都有見過。」年輕的歐陽小姐成功認出1及4字,對花碼數字已感到陌生,但認為花碼是傳統文化,值得保存。

花碼數字源自內地蘇州,以往廣泛應用於香港小販攤檔,小巴價錢牌亦曾使用花碼。要看懂花碼並不困難,價錢牌一般分為兩行,第1行記載數字,第2行記數值單位,如第2行單位是百元,即第1行第1位數字為百位。例如〡〤〨下方為百元,即是148元,而〡〤〨下方為十元,即是14.8元。

上環傳統酒樓蓮香居及蓮香樓仍局部使用花碼,蓮香集團公關部林先生指:「以前酒樓餐牌都係用毛筆寫,阿拉伯數字太多彎位,毛筆寫出嚟唔靚,花碼先寫到嗰種書法美感,所以酒樓一定用花碼。」不過,他指近年看不懂花碼的顧客愈來愈多,因此餐牌已順應民意轉為阿拉伯數字,只有牆上的時令推介餐單才會用花碼。他表示:「始終係傳統文化,可以保留,我哋都會盡量保留。」

上環的瑞記及油麻地源記喳咋亦在牆上餐牌使用花碼數字,源記喳咋老闆陳先生解釋:「我爸爸以前都係用花碼字,而我都唔想去改。」他直言愈來愈少年輕一代認識花碼數子,盼望店舖的花碼餐牌可以教懂學生認識中國傳統數字。他又笑言:「特別啲內地人全部唔識睇,以為我啲糖水全部1蚊碗,龜苓膏都係10蚊碗?唔好玩啦!」

香港歷史學者梁炳華指出,花碼用作配合算盤使用,但隨着時代演變,算盤已被計算機淘汰,花碼亦日趨罕見。他回憶:「以前我哋讀書時,學校都有教算盤,花碼用嚟標示運算結果,所以我哋個年代的人對花碼係好熟悉,但現今都係方便為主,只會用阿拉伯數字,冇咩人認識花碼。」

搜查線:港產花牌闖國際 外國人勁Like(東方日報)

搜查線:港產花牌闖國際 外國人勁Like(東方日報)


花牌是香港獨有的傳統手藝,近日更逐漸受外國文化界重視。
 
【on.cc東網專訊】每逢傳統節日,街上總會見到形形色色的傳統大型花牌,倚着竹棚坐落路旁,吸引着路人的眼球。這項香港獨有的傳統手藝,日漸受外國文化界所重視,有花牌製作公司繼前年到美國作展覽後,下月亦將應邀到法國,於當地協助搭建花牌。雖然花牌成功衝出香港,惟該店老闆慨嘆,行內一直缺乏年輕人入行,擔心傳統技藝終難逃失傳命運。

「年頭做新年年宵嘅花牌,之後3月左右天后誕、4至5月係慈善機構就職旺季,到農曆7月盂蘭節,之後10.1,到年尾係婚嫁高峰期,1年最少整400個花牌。」人稱基哥的蔡榮基,是榮基花牌的老闆,亦是花牌店的第二代傳人。作為傳統行業的老闆,基哥40歲已算得上相當年輕,「其實我做咗呢行都有24年,小學得閒就會幫爸爸手,中三畢業後就全職整花牌。」

花牌屬傳統技藝,但要追得上時代的步伐,亦要不斷改進。基哥接手後,經歷了行業的低潮期,部分老店被淘汰,現時全港只餘下約5間花牌公司,當中僅3間有能力做較大型的花牌。為保持競爭力,他不斷改進花牌質量,如花牌上的書法,由手寫於紙上改成電腦印在banner布上、銻花代摺紙花、鎢絲燈泡轉用LED燈泡等。雖然成本因而增加,惟他的產品卻受客人歡迎,更不時接到來自內地的訂單。

除受到香港及內地客人歡迎外,基哥更邁向國際。2014年6月,他獲一個國際民俗節邀請,到美國華盛頓搭建大型花牌,宣揚這種香港獨有文化,「個花牌足足有130呎乘50呎咁大,本身美國啲工程師都唔畀我哋起,驚唔夠穩陣大風會吹冧,不過當佢哋見到個製成品時,都向我哋直豎手指公。」

經過美國之行後,更多外國人認識到花牌,亦對花牌產生興趣。早前他就接到來自法國波爾多的邀請,要求他於香港製作花牌後,親身到當地協助組裝,「對方暫時唔想透露花牌嘅詳情,不過最重要係可以向更多人推廣花牌文化。」

成功衝出香港,在香港的保育之聲亦愈來愈大,不時有學生邀約基哥訪問,以傳統花牌作研習報告題材。惟與其他傳統技藝一樣,無年輕人願意入行,令行業不知不覺走到黃昏,「做呢行好辛苦,好天曬落雨淋,試過有後生仔做咗幾日,就嫌辛苦唔做。始終人工唔高,橫掂都係咁辛苦,寧願做地盤。」

至於有否想過要下一代接手家族生意?他亦坦言不會,「我自己都做到成身傷,唔想仔女學似我咁辛苦,將來就算失傳都無辦法,希望趁依家盡自己努力,推廣畀多啲人識。」

2016年5月16日星期一

通識導賞﹕文革五十年 一五一十話你知(明報)

通識導賞﹕文革五十年 一五一十話你知(明報)

《星火》(網上圖片)
《星火》(網上圖片

《中國民族性(二)》(網上圖片)
《中國民族性(二)》(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五十年前的今天,中國近十億人大概沒料到,黑夜過後的新一天,會是後人稱之為「十年浩劫」的開始。
五月十六日,文化大革命揭開序幕,往後的十年,人們活在互相揭發的鬥爭之中,爭相表達自己對革命的忠誠,不擇手段,避免成為台上被侮辱被毒打的批鬥對象。
文革後患無窮,外國對此的研究至今未減,內地因為題目敏感而遏止討論,但近在咫尺的香港人,好像並不是太關心,又或者,其實我們並不太了解,除了「毛澤東」、「批鬥」、「紅衛兵」等幾個關鍵字,文革是什麼回事?趁着文革五十周年,我們這一期訪問了熟悉文革歷史的資深傳媒人程翔,請他替我們惡補一下文革事。
文革是什麼 讓道德淪喪的運動
研究文革多年的程翔,說香港人對於文革的認識,當然不算深,「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人仍然為建制歌功頌德」。要把文革的歷史說一遍或許太長,但要討論文革、對反思文革不覺得是隔岸觀火,首先就要知道文革是什麼。「文革,是一場荒謬的運動,導致二千萬人非正常死亡,一億人遭受種種政治逼害。這些不是我作出來的數字,而是中共十大元帥之一葉劍英在一九七八年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所謂非正常死亡,是指包括因武鬥、自殺而死的人,程翔說,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甚至在世界歷史中,即使是二戰時納粹屠殺以色列人,也是六百萬人,「文化大革命,除了數字上令人吃驚,它與其他種族清洗不同,它是一場同一民族裏自相殘殺的災難」。
人性性惡發揮極致
文化大革命歷時十年才終結,有人曾估計內地因此損失達五千億人民幣。不過,除了經濟損失以外,文革可謂後患無窮。「它帶來的後遺,是中國道德大淪亡。」二○一一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承認,文革以後,「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程翔說,文革時期,為求自保,互相檢舉以示自己的忠心、政治清白成為風氣,「仔女鬥父母、學生鬥老師,夫妻互相揭發」,人與人之間喪失信任。「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經歷了十年」,價值觀被瓦解,「若人有性善性惡的話,文革把人性惡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只要翻看文革倖存者的回憶錄,這些事,俯拾皆是」。一九九○年,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沙蓮香出版了《中國民族性(二)》,研究文革對於中國人的影響、比對文革前後中國人民族性格的變化,「結論是,文革令中國人變成劣質的民族」。
文革的反思 五十年後 「亞文革」出現?
如果,一場運動導致二千萬人喪生、一億人被迫害,不論國際抑或中國內部亦認為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深遠,那麼,五十年過後的今天,我們是否已汲取教訓?「沒有。內地沒有徹底的反思。」一九八一年、文化大革命發生十五年後,中共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徹底否定文革,「但它同時決定保留毛澤東的形象,三七開,三分缺失、七分功勞,於是,往後全國都跟着這調子走,認為文革是毛澤東個人的錯。但為什麼一個人的錯,可以發展成當時全國的瘋狂狀態?」程翔認為,文革那十年浩劫,被徹底否定了,但此前的十七年,即是由共產黨執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直至文革發生的那十七年,亦該好好反思當時國家的狀態。「一個人的錯,演變成全國的災難,是有其社會政治的脈絡,若沒有當時的社會制度、不停的政治運動,文革不會如此發生。」
八○年代,中國著名作家巴金曾經提議建立文革博物館,認為這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不過至今仍未得到允許。五十年後,回望過去,程翔看到的不止是一個歷史悲劇,近幾年,他與內地不少學者都留意到,內地有出現「亞文革」的迹象,都是值得人們留意和擔憂的。「領導人看上去想搞個人崇拜,最近甚至到了危險的地步。為什麼說危險呢?古今中外,一個國家的領袖搞個人崇拜,人民的生活就會遭殃了,希特勒、史太林、北韓金家、毛澤東。當年歌曲《東方紅》唱遍全國,把毛澤東由人唱到變神,如今曲調依舊,歌詞換成是習近平,他究竟想做什麼?」
文革與香港 倘文革重臨 香港頂得住?
不過,關於文革或亞文革,縱使近年的討論多了,香港人的關注大多只算是隔岸觀火。「怎可能隔岸觀火?李波事件已說明這與香港人息息相關。」程翔曾在一個訪問中說,當局要當事人在未審訊前已在電視鏡頭前認罪、要異見者當眾數臭自己,其實就是近乎文革時代的手段。「早前有報道指內地傳媒要姓黨,你估香港有沒有傳媒因此而感到有壓力?據我所知,有幾個每年都會舉辦六四紀念活動的天主教團體,今年不約而同都打算不搞了,我相信這些不是個別事件。」
香港人對文革的關注不算多,程翔認為是我們認識不足,而文革當年的影響雖然超出境外,但香港當時尚能避過一劫,原因有三:一是政權,二是民心,三是傳媒。文革對於香港的影響,最直接的或許是六七暴動,當時由一場工廠勞資糾紛演變為左派陣營發起的長期鬥爭,「當時若不是有港英政府立場堅定,至後來民眾把矛盾指向英國駐華大使館,一把火燒了,引發成外交風波,左派被迫收手,文革在香港的延伸才得以停止」。但這並不是必然的,在六七暴動前,六六年的澳門就發生一二三事件,當時的警民衝突讓葡萄牙政府喪失威信,中共此後在澳門的勢力坐大。
「我們要思考的是,如果再發生一次文革的話,香港還可以頂得住嗎?現在的特區政府,我看不到可以怎樣撐得住。」至於民心,程翔的理解是,當年文革發生的時候,香港人口之中,一半是為了逃避中共管治而來到香港,「他們抗拒的心態,比現在清晰得多,民心背向,所以文革未能在香港發生」。還有的,就是傳媒,「當時的香港,至少有一把聲、一支筆,聲是林彬,結果被燒死了;筆是查良鏞,最後也到了新加坡避禍。雖然困難,但當時仍有這些願意站得很前的傳媒。現在呢?你覺得還有多少傳媒會這樣?」
了解文革入門必看
■書
《牛棚雜憶》
作者:季羨林
文化大革命倖存者所寫的回憶錄。季羨林是個翻譯學家,作為知識分子,他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扣帽子清算,書中記載了他在十年浩劫中住在牛棚的非人生活。
《中國民族性(二)》
作者:沙蓮香
沙蓮香是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八○年代曾深入調查文化大革命對中國人格的影響,最後的結論是,文革讓中國人變成劣質的民族。
■電影
《天浴》
導演:陳冲
「一小時三十九分鐘,文革下一個清純少女的悲慘故事,很簡單的劇情。」
《星火》
導演:胡傑
一九五七年,一批被打成右派的大學師生,被送到農村勞動改造,目睹大躍進和大饑荒餓殍遍野,幾個人自發出版地下刊物《星火》,成為大饑荒時期留下唯一的民間刊物。
文﹕陳嘉文
圖﹕陳嘉文、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編輯﹕王翠麗


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國共產黨通過由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通知》(後來稱為五一六通知),指中央各機關各省巿,還有混進各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必須由下而上發動大清洗,動員農民和工人,把權力從資產階級搶回來,是為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全國捲起大規模鬥爭的局面。當時,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達至高峰,人人背誦毛語錄、戴毛像章,甚至以揭發鄰居朋友甚至親人「不夠忠誠」來以示自己的清白與忠誠;大量知識分子、有產階級被批鬥,在小至數十人、大至上萬人的批鬥會中掛上罪名牌、被侮辱和毒打,部分內容無中生有「亂扣帽子」。文化大革命持續十年,直至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去世才終結,造成二千萬人非正常死亡,當中包括在一九六九年被鬥死的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

街知巷聞﹕青衣船廠 滄海桑田(明報)

街知巷聞﹕青衣船廠 滄海桑田(明報)

海邊潮濕,蚊蟲甚多,而且船排「無瓦遮頭」,船工「好天曬、落雨淋」。烈日下,鋼板曬得發燙;下雨後,水氣蒸騰,翳焗悶熱,工作環境十分辛苦。(圖﹕黃熙麗)
海邊潮濕,蚊蟲甚多,而且船排「無瓦遮頭」,船工「好天曬、落雨淋」。烈日下,鋼板曬得發燙;下雨後,水氣蒸騰,翳焗悶熱,工作環境十分辛苦。(圖﹕黃熙麗)

景興隆船廠東主張志強(圖﹕劉焌陶)
景興隆船廠東主張志強(圖﹕劉焌陶)
景興隆船廠(圖﹕黃熙麗)
景興隆船廠(圖﹕黃熙麗)

【明報專訊】青衣有一條88A小巴線,往來巿中心多個大型屋苑,幾乎每個居民都坐過,但很少人坐到終站「担杆山路」。
聽名字像是山旮旯地方,其實這條路距民居不遠,由長安邨球場步行十五分鐘,景物就由住宅圍繞的公園變成沙塵滾滾的工業區。
小街僅一公里長,但重型水泥車絡繹不絕,塵土飛揚,旁邊亦停滿重型車輛,走過沿街廿多間船廠,路的盡頭是水泥廠。
這條「船廠街」加上青衣島另一端的友聯船廠和聯合船塢,便組成全港最大的船業基地,由修理遠洋貨輪的巨型浮塢,到保養漁船的小船廠都有,也見證這荒蕪小島變成新巿鎮的歷史。

當年落後 入島要坐船
雖說青衣是島,但不少街坊從沒坐過船出入,來往都靠四條行車橋,甚至走路也可到達荃灣,四通八達。不過,景興隆船廠的老闆張先生記得,剛來青衣工作時,要靠「嘩啦嘩啦」(註:即Walla-Walla,又稱水上的士,六○年代盛行)來回,船程約五分鐘,盛惠五毛錢,當時一天的薪水有數十元。「當時只有一條南橋,是油公司建來運油的,也開放給公眾用,不過還沒開山建路,車通不到船廠,要在荃灣油柑頭坐船返工,連修船材料、機器都是靠船運來,用手推車推入廠;若下班趕不上船,就要走到門仔塘坐船回家。」他口中的「門仔塘」是避風塘,後來填海連接另一小島牙鷹洲,建成長安邨、灝景灣。昔日的海岸線,只剩「牙鷹洲街」的路牌有迹可尋。

大家或許會猜,船廠發展與葵涌貨櫃碼頭有關,但原來,早於碼頭建成前,青衣已是船業基地。一九六四年,長沙灣填海,三十多家船廠遷入青衣。數年後,張先生來青衣打工,當年廿歲出頭的小伙子,現已年屆六十。他笑說:「我記得來的第一天,覺得這裏像地獄!又熱、又悶、又嘈,而且條路用得超出負荷,路面永遠是爛的。」當時除了近葵涌那邊有油庫,島上只得零星寮屋及工廠,「長發邨以前是山腳,得少許平地,有間牛皮廠,好臭的;現在青衣城到青衣公園一帶,本來是山」。船廠附近只得寮屋,現在的水泥廠,以前是田地,居民開山種菜,經營士多及茶檔,船廠連電都沒有,要自備發電機才能開動機器,用人手推絞盤,才能將船拉上船排。「船廠(的船排)沒上蓋,一下雨大家就收工,到士多打麻將,因為入來要個多小時嘛!放工不願走的亦大有人在,飲吓酒先返屋企。」當年青衣島十分落後,政府每周會派「醫生船」來免費派藥給工人及居民。
船業重鎮 修船技術僅次日本

六、七十年代,香港是東南亞船業重鎮,技術僅次於日本,大廠如太古船塢、黃埔船塢的離職工人將技術帶到其他中、小型船廠,同時船種亦由木船轉為較大的鐵船,生意興旺,吸引大量年輕人入行。張先生來自漁民家庭,因此略懂修船,自學船工,後來成為判頭,承包整隻船的維修。「大輪船就像城巿,船工已包括所有工程類別,所有城巿的結構都做得出來,例如鋼材、油漆等。」船業分工仔細,油漆、機器、燒焊,每名船工只專做一種。
「六、七十年代,由長沙灣搬來青衣時,船隻開始由木船轉成鐵船,廿多間船廠有近千人開工,還未計後勤的機器廠、工場,貨艇在碼頭上落貨都要排隊,當時船廠是青衣最熱鬧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太古、黃埔船塢合併為聯合船塢並搬到青衣,友聯及歐亞船廠亦於八十年代在青衣西開業,維修遠洋船,後來被內地招商局收購。自此,青衣成為本港最大船業基地。
船廠「交響樂」 新巿鎮容不下
在小船廠維修的船,由小輪到漁船、拖輪、油船、水船(註﹕為船入油及賣淡水的船)、躉船、遊艇都有,到今天,天星小輪的船仍是到青衣的梁穩記船廠維修。「青衣的浪無咁大,拖船上船排較安全,所以適合做船廠。」二○一三年,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的黃色巨鴨來港,也是在青衣的船塢首次下水充氣,或許與青衣風平浪靜有關。

八十年代,政府拆卸寮屋,開山填海建成長發、長安等大型公共屋邨,並建成北橋,將青衣發展成新巿鎮,但重工業難與民居並存,船廠毗鄰長安邨,噪音屢被居民投訴。張先生笑說﹕「當年成個青衣好似交響樂咁,你一吓,我一吓,揼揼揼!」他解釋,船工要為鐵船除鏽,「啲鋼板生鏽,會有一嚿嚿黃色像生cancer(癌)般的東西,要用槌仔打到佢跌落嚟,現在好少用槌仔,用高壓水槍射,靜好多。」與政府商議多時,二○○○年,多間船廠應政府規劃向北移,於担扞山路重新建廠,拉開與民居的距離,舊址建成現時的青衣東北公園。
新人少 競爭大 沒落? 延續?
船廠搬遷的同時,亦見證香港船業開始走下坡。昌記船廠東主梁先生於搬遷時買下船廠,他說入行三十多年,自九七回歸,生意大不如前,除了面對內地船廠的低價競爭,亦因欠缺新血,「這一行真的是好天曬落雨淋,船是鐵造的,太陽曬到好『㷫』,有成(攝氏)三十幾度,還要燒焊、油漆,若是在艙裏修機器,有成四十幾度。」同樣在室外工作的建造業,人工比修船高一截,故難有新人入行。
不過,張先生仍感到樂觀,只要香港仍有港口,船業就有需求,「雖然國內人工較便宜,但稅收貴過香港政府,修船的價錢由帳面看相差(便宜)六成;但拖船返內地報關,把拖費、船員食宿、排租等計算在內,相差只有三四成,而香港造工就仔細一點,所以若中小型維修,船東還是在香港做;大型維修才返內地。」
沿街的船廠不少是家族生意,水利棧、榮昌、廣達輪,都是傳了兩、三代,梁穩記亦傳了最少三代。可是船業工作辛苦,許多第二代都從事其他行業,在搬遷時,不少船廠亦同時易手,亦有第二代接手後,將船廠丟空,或只租船排予船工判頭,收取排租。兩位船廠東主以一技之長,養活一家,但下一代都不再從事船業,梁先生打算退休時將船廠賣出,不過張先生正培訓下屬接班,「不一定要兒子接手,有能者居之嘛!許多人覺得船業沒落,我仍覺得大有可為。」他說,正引入不少新技術,希望將船業這一行延續下去。
文﹕黃熙麗
圖﹕黃熙麗、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屈曉彤

中國人遵重的是甚麼歷史?

























一直都不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者是正義,無論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大中華基礎下的民族主義者,他們不是追求歷史真相,他們只是情緒發洩的小農基因,為何政權支持下的所謂追日本歷史真相會令他們咬牙切齒,好像替天行道。
這班人身邊年年月月篡改隱瞞歷史,他們沒有反映,支持文革本是完全錯誤的事情,卻沒有任何人,特別是那些民族主義者出來指責他們,人人好像視而不見,卻可以年年叫人尊重歷史,這是甚麼他媽的歷史觀?中國今日也很懂得膠辯,言論自由等等又突然在支持尊制主義者口中射出來了。
在一個半民主和半自由的地方,支持大規模不人道屠殺的言論也應該受到社會道德的譴責,可惜的是香港的華人卻都視而不見,49年後的中國大規模屠殺事件,引起大量逃港的難民,也同時是香港的禁忌,另一個禁忌是獨立,這兩個禁己一直被香港迴避討論,相信也是時候香港要去面對這個香港禁忌了。

為何還沒有人聲嘶力竭去指這些支持文革的人呢?點解對一個自由國家如此嚴格對一個尊制的國家如此寬容,嚴人寛己??中國人有甚麼資格指責別人不遵重歷史呢!


蘋果日報 2016年05月15日

世人皆稱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是場浩劫,痛批毛澤東危害人民,但卻有群「毛澤東粉絲」把文革50年當做值得慶祝的日子,還在九龍城成立「香港毛澤東思想學會」,今早一群人今天下午在九龍城區慶祝並遊行。香港民眾看見隊伍為之側目:「現在還有人信這個?」
身穿毛澤東思想萬歲红色T恤、頭戴文革红星帽的會長林敏捷說:「我要為毛主席鳴不平,毛主席不平反我死不瞑目。」在場有年長者表示,文革歷史被右派曲解,很多錯誤不是毛澤東的錯,而是被污衊。這次活動由林敏捷自掏腰包舉辦,因參與者多為工人,雖然明天5月16日才是50周年,卻是星期一,很多工人要上班,所以林選了今天遊行。
遊行前,老毛粉絲先共進午餐,宴開7席,多為年長的香港人。會場除有毛像、橫額和文革標語,還有「港府施政要為普羅巿民」的牌。(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

大澳首間動物復康中心 毛孩有福了(蘋果日報)

張敏芳(German)是大澳原居民,一家人住在郵局對面。四年前受郵局局長所託,幫忙照顧流浪貓,沒想過這些貓助她走出人生低潮,尋得方向。大澳首間動物復康中心 毛孩有福了(蘋果日報)
【寵物籽:寵愛生命】
面對大嶼山發展計劃,大澳原居民張敏芳(German)擔心自己的貓咖啡店「貓澳」,及上月成立的大澳首間動物復康中心,會因加租而倒閉。她是全島約200隻流浪貓的監護人,四年來傾盡積蓄照顧牠們,她還打算在島上擺放流浪貓餵食箱,計劃屬全港首創。承諾對牠們不離不棄,只因靠着貓,曾陷入低潮的她重拾生活的熱情,亦再次看到人性的美善。
未到40歲的German,是家族中第四代留守大澳的原居民,兩層高的祖屋在大澳郵局對面,由鐵皮搭建。她的表妹在家旁邊開精品小店,還有親戚在同一條街經營士多。她說一家人昔日都跟其他島民一樣,對常入屋偷魚、發情期時會亂叫和小便的貓極為懊惱,有島民會將小貓掉入海和垃圾桶內,「現在仍有很多居民認為牠們不過是畜牲,不值得費心。照顧牠們的工作,只有我做。」
German說對貓的情根,始於四年前大澳郵局局長退休之時。那年她仍在島上一個慈善組織工作,天天踩單車上下班時,會看到郵局局長滿臉笑容地餵飼局前二十多隻流浪貓。可惜局長非大澳居民,退休後便離開小島,他遂將餵貓的重任交託這位日見夜見的女生。「我起初只是隨隨便便地餵,卻發現這班小食客竟會每天準時前來迎接我,不斷用頭擦我的腳示好。牠們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窩心,對工作不如意的我很重要。」

全家總動員支持 無懼島民不理解

三個月後,小妮子決定擔起餵飼當時全島超過300隻貓的責任。為賺錢買糧,她成立了慈善組織「大澳流浪貓之家」,並在網上尋得不少曾拍攝大澳貓的攝影愛好者,徵求同意後將他們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周末站在表妹的店前出售。我們重臨舊地,張媽媽上前迎接,「有陣子她沮喪得睡不着,看她現在照顧貓時的笑容和滿足,我就由得她繼續做自己享受的事。」為表示一家人一條心,German的舅父是島上茶樓的老闆,會帶鮮魚回家讓太太煎來餵貓,張媽媽亦會在旁幫忙。「我們餵貓時也常被罵阻路和污糟等,聽着當然難受,想到比我們落力的姨甥女應面對着更多阻礙。」張姨姨在旁心痛地說。
慶幸這條路上,German有一位重要良伴。陳美宜是位白領,住在沙田的她因熱愛拍攝,經常到大澳隨行隨拍。沉甸甸的袋內除了相機,還有貓糧,「那時我發現一間住上二十多隻貓的寺院,師傅說只懂餵牠們吃人食的餅乾和飯。我就答應師傅,每星期給她送貓糧,這承諾至今仍未變。」2012年認識German後,兩人開始討論要控制島上貓的數量,美宜自告奮勇承擔絕育費,German則負責捕捉。
為集資,美宜跟10位同樣愛攝影的朋友,於公餘時間為寵物拍照賺錢,後來又設計貓圖案的手帕在網上出售,收入全數捐出。同時,仍有正職在身的German,入夜後捧着籠捐窿捐罅捉貓,再聘司機將貓送到島外診所絕育,手術完成後就放回原地。多年來,超過200隻貓在兩位女子默默耕耘下被絕育,惟過程中German受盡島民冷嘲熱諷,指她以動物為名騙財和搶風頭。去年,飽受情緒困擾的她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心,辭退工作,離港散心。
「我當時的確很沮喪,但再回來大澳,只因我放不低這裏的貓。」German回港後重拾鬥志,去年4月,German獨力租下700呎的村屋底層,經營全大澳唯一貓咖啡室「貓澳」。German在構思咖啡室的裝潢時沒有馬虎,聘請本地插畫師在店內外畫滿曬鹹魚、踩單車和捉魚等的貓圖畫,又有義工以木塊在高處搭建貓天橋,印滿貓圖案的碗碟和餐具都是她的珍藏。她還邀請多位本地手作人將親製的畫、衣飾和擺設等放在店外的小空地寄賣。貓店長們在貨架上跳來跳去、在店前滾來滾去、圍着客人褲管撲來撲去,非常吸睛,這九隻貓店長由1至3歲,世世代代都在大澳街頭過活,惟牠們小時候太多病痛而被German救起,養育至今。朝氣勃勃的咖啡室前,總是聚集了不少人逗貓看貓,German跟客人有講有笑,成就了一間治癒系快樂小店。

成立動物復康中心 盼有獸醫來義診

去年,German成功申請某品牌的社會企業資助計劃,遂以贊助費租用區內村屋的三樓連天台,打造大澳首間動物復康中心。中心於今年4月開幕,面積共1,400呎,讓剛完成絕育手術或生病的貓休養,亦為幼貓和老貓提供護蔭,German亦計劃在中心內舉辦講座,介紹大澳的貓,再帶參加者繞島一圈,親眼看看島上貓的情況,將關懷動物的訊息傳開去。「我希望將來有獸醫願意到復康中心義診,讓這兒的動物即使只有小病痛,也能得到幫助。」眼前人滿腔熱誠地說。
大澳流浪貓之家facebook:taiocathome
貓澳facebook:meowtaio
記者:許 政
攝影:楊錦文
編輯:李寶筠
美術:楊永昌



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

長洲島民帶路 打醮素街(蘋果日報)

長洲島民帶路 打醮素街(蘋果日報)

「既然阻止不了遊客,不如引導他們多欣賞長洲傳統特色。」《點點長洲》著者Harmony

【飲食籽:邊走邊吃】
平日的長洲是個美麗小島,島民優哉游哉,一到假期即遊客如鯽,只見人浪不見海浪,人人爭買大魚蛋、芒果糯米糍,令這地方變得喧鬧嘈吵。土生土長島民李端儀(Harmony)及搬入長洲十多年的林潤強(林Sir),說從不介意遊客光臨,但希望遊客能多欣賞這小島人情。很多人不知道太平清醮期間要齋戒,竟然周圍尋找肉吃,不少食店為迎合遊客破戒賣葷。為不讓太平清醮(5月11日至15日)這傳統變質,他倆決定帶大家尋找仍然堅守傳統的小店,原來食素吃齋,也可以很有心思很精采。

入鄉隨俗夫妻檔 西餐廳清一色賣素

透過電話相約李端儀(Harmony)做訪問,二十分鐘談話時間內,我對長洲的認識翻了一倍。Harmony是土生土長長洲人,長洲的點點滴滴,她知道得比很多人都清楚,因為六年前起已着手記錄長洲風貌和轉變,自資出版小冊子《點點長洲》,更開設面書專頁,讓更多人認識長洲的故事。
跟她說起太平清醮(又稱打醮),原來她上年也在面書發起「太平清醮我食素」活動,介紹長洲素食小店,呼籲大家尊重小島文化,「有人在面書問:『聽講打醮期間要食素,哪裏有肉吃?』意思是想特意找肉吃呀!我當然立刻請他尊重傳統。」傳統上,三天齋戒期都不應吃葷,但現在很多時候最後一天的飄色一過,大家就開始食肉了,所以齋戒期變了兩天半也算約定俗成,「有年飄色隊尾一消失,有間燒臘店立刻撕掉店面的素食單張,從枱底搬了隻乳豬上枱。」近來經常見到網上抨擊,說遊客在假日逼爆長洲,島民抱怨多多,她說:「遊客到長洲遊玩其實無可避免,我反而着重如何令他們多欣賞長洲的傳統特色。」說罷,她帶我到西餐廳「The Pink Pig Music Bar and Restaurant」,因這間餐廳很會尊重長洲傳統。
餐廳老闆容兆亨(Askey)及老闆娘李芷蕾(Ruby)原本在青衣居住,一向喜歡長洲,幾乎一有空就入長洲逛逛,後來索性辭工,搬入這個對他們來說是世外桃源的小島,最後還開了餐廳,「我們未搬入長洲時,已經留意到這裏會賣素食漢堡包,覺得很有趣就買來試試,因為是特別版嘛。」Askey笑說。直至正式搬入長洲,有次呼朋喚友到新居開派對時,才發現街市豬肉檔、魚檔等都關門,即使凍肉檔也只賣急凍齋菜,「那時才知道原來長洲人那麼重視這傳統。」因此他們雖非土生土長,亦願意入鄉隨俗,在打醮期間只賣素菜。

洋葱也算葷 用香料頂替

長洲出名多美食,但大多數都是中式酒家或大牌檔,很少西餐廳,更少會賣西式素食。「兩年前剛剛開業就碰着打醮了,只有約一個月時間準備,手忙腳亂之下惟有刪減肉食菜式,只剩餘很少素食菜式給客人選擇。」Ruby說。看餐牌,兩年後的今天,素菜選擇當然多了不少,兩夫婦也希望打破一般人以為食素就一定很沉悶的印象。推介法式燉菜芝士熱烘三文治,內餡的法式燉菜,是開店後才認識的一位法國朋友教他們煮的,他們以意大利panini加熱烤壓的做法,創出這款素菜三文治,「原來的版本有洋葱的,但洋葱也算是葷,所以打醮時會用其他香料代替。」Ruby說。三文治經過烤壓卻保持濕潤,內裏的燉菜有茄子、脆玉瓜等,燉後口感軟腍,味道豐富多汁,加上邪惡的芝士,想不到素食也可以這麼好吃。

The Pink Pig Music Bar and Restaurant
建新里11號地下

放棄火腿腸 為打醮出新餐牌

若不計已破戒食店,打醮期間長洲一般會有三類食店,一是配合不到齋戒索性關門;二是不賣肉食只賣本身餐牌已有素菜菜式;三是專為太平清醮而設計新素菜菜式,Harmony推介的「新濠記」正屬第三類餐廳。「上年我已經發覺新濠記很有心,除因應這兩日半齋期而特意設計新素菜菜式外,他們連早餐的火腿通粉、腸仔麵等都全部變為素菜,非常有心思。」餐廳至少有八款早餐,若只為兩日半齋期而將所有早餐轉為素菜,恐怕成本不低,老闆黃志榮(Brian)嘆口氣說:「全素菜早餐的成本和利益不成正比,所以今年我們只做午市及晚市。」

蛋白扮蟹肉 蠔豉也算齋

Brian的太太是土生土長島民,他差不多每周都到長洲探望太太家人,所以算得上半個長洲人,對打醮齋戒這傳統當然清楚得很。兩年前開業時,他跟大廚王漢武(Eddie)說起想尊重傳統,在打醮期間賣齋,兩人就開始設計特色齋菜,「很簡單,復活節會食復活蛋,聖誕節會食聖誕大餐,為何太平清醮時不吃齋菜?」Brian說話毫不客氣,卻又很有道理,尊重節日文化,根本就是那麼平常不過的事。未幾,Eddie捧出幾道新齋菜,其中的賽螃蟹南瓜盅賣相非常精緻,但賽螃蟹即是用蛋白仿蟹肉,蛋也算是齋菜嗎?「食齋真的是各處鄉村各處例,有人就說食長齋才可以食蛋,只有初一十五才食齋的人就不可以。」Eddie說。看見另一道蠔鬆生菜包,豆腐乾、芥蘭粒、冬菇、蠔豉碎等堆得滿滿如山後,我才知道原來長洲人也當蠔是齋菜,那齋戒可以吃蛋似乎也不甚奇怪了。如此花心機花工夫花時間,為的只是喚起更多人尊重打醮食齋文化,他們都算有心人了。

新濠記
建新里6號地下


觀音批准食蠔

撇除現在為迎合遊客而破戒的食店不說,以往打醮期間,想在長洲找肉或海鮮吃難於登天,但原來長洲人一直當蠔是齋菜,跟老一輩的長洲居民打探之下,才知這背後有個傳說。長洲漁民多,一向生活於水上,以捕魚為生,齋戒期間不能吃葷,對漁民來說實在太過苛刻,於是觀音菩薩就放了一支竹在海上,跟漁民說這支竹拔上來後見到甚麼,以後齋戒期就可以破例吃這東西,漁民心裏忐忑,隔了幾天後終於將竹拔起,發現很多蠔依附其上,所以從此蠔也被當成齋菜之一了。

記者:黃子卓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

非遊客區泰菜 寧蝕錢不賣葷

「以前的長洲比較寧靜、簡單,現在則比較喧嘩、複雜。」林潤強

【飲食籽:邊走邊吃】
人稱林Sir的林潤強今年66歲,未退休前是專業攝影師,那時他已經很喜歡長洲,經常跟太太到長洲行山,後來發現太太患癌,決定退休陪太太一起搬到長洲休養,至今已在這個小島住了14年。「以前的長洲很寧靜,生活比較簡單,但現在多了遊客就比較喧嘩和複雜。」林Sir不無感慨地說。退休後無事可做,他行勻長洲每一吋土地,想發掘更多美景,那時拍照純粹為興趣,兩年前他偶然見到一張德國女攝影師拍的長洲碼頭照,心血來潮就想用自己的照片記錄長洲風景人物,於是就開設面書專頁「長洲足跡」,並開始發起大大小小的活動,例如製作蓋章地圖、教人跟地圖發掘長洲隱秘食店與故事等等。「經常聽到街坊說這裏有間特色小店『青流』,後來才知道它在太平清醮期間會秉承傳統,三天都賣素食,這個就真的很特別,因為長洲很多食店早已破壞傳統。」跟着林Sir在小巷左穿右插,終於來到了這間裝潢充滿泰國風情的食店,即使以前也來過長洲不下十數次,我也從未踏足過這裏,「金銀灣對遊客來說也算隱蔽,因為這邊是住宅區,一般遊客都不會到這裏尋吃。」林Sir說。

赴泰國學廚藝 學煮正宗椰漿

只見店內一角放滿泰國的花花恤衫及飾物,藍綠色的牆身掛滿黑膠唱片,大鐵桶加木板做桌,小鐵桶加皮墊做椅,玩味十足。「這裏的所有裝飾,包括用作做桌椅的鐵筒都是在泰國收購回來的,至於裝潢則是我們一班球隊隊友夾手夾腳弄出來的。」青流老闆關子傑(Cyrus)說。這店開業近半年,之所以叫「青流」,原來是他們自己成立的球隊「青島流浪」的簡稱,三位九十後老闆Cyrus、趙寶禮(Theo)和黃子南(Aries)小學時因打波而相識,又不約而同喜歡泰國,所以就決定開一間泰國特色小食店了。
他們有的是誠意,三人特意在開業前幾個月拜訪曼谷Silom廚藝學校,希望學到最正宗泰國菜,「香港人煮椰漿時,只用糖及鹽調味,但原來泰國廚師煮椰漿時普遍都會下斑蘭葉,令椰汁香味更突出。」Cyrus隨即捧出一碟芒果煎糯米飯給我們試試,椰漿果然帶點斑蘭味,配脆口煎糯米飯,非常好吃。可惜餐廳食物款式較少,除芒果糯米飯及香蕉班戟外,手撕海南雞飯和泰式炒金邊粉都是葷菜,所以打醮期間變相更少選擇。「其實我們三人都是長洲人,由小到大都習慣了打醮食齋的傳統,即使少了客人幫襯,也只是三天吧,我們覺得尊重傳統更重要。」Theo說。難得他們初初開店也不是賺錢至上,肯冒風險蝕兩三天,為何大家就不可以尊重這傳統,吃兩三天齋?

青流
金銀灣金豪閣10號地下

真木桶豆腐花 下雨天收檔

「長洲有很多隱世食店,連招牌都沒有,雖然很好吃,但通常只有街坊知道。」林Sir邊說邊領我到一間外表頗殘舊、沒有招牌的食店,這間店最出名就是豆腐花,因位於冰廠路,所以大家都習慣叫它「冰廠豆腐花」,「這裏附近有老人院,有些公公婆婆有時撐着枴杖也要每天來吃一碗豆腐花。」林Sir接過老闆吳定順捧來的熱豆腐花,趁熱吃了一口。

木桶一用廿多年 即製保質素

小店總有自己個性,冰廠豆腐花也不例外,因只有露天座位,所以每逢下雨索性不開門。他們的豆腐花是鮮製即製的,沒任何添加劑,所以一桶豆腐花最多賣兩三個小時,放久了就不好吃,因此他們從來都是按客人數量而製作豆腐花,賣完就關店,「不過前排有班後生仔晚上七點才來到,我都正在關店了,但他們不斷說等多久都願意等,我看他們那麼有誠意,就特別為他們做了一桶豆腐花,他們吃完都九點多了。」老闆娘吳太說。我吃了熱凍豆腐花各一碗,熱的比凍的更滑更有豆香,原來好吃的秘訣在於他們用的木桶,坊間的豆腐花木桶多數是不銹鋼內膽,這裏用的卻是真木桶,更用了廿多年,「每做一桶豆腐花之前,都要先用滾水沖洗木桶四至五次,一來是為木桶消毒,二來是先預熱木桶,撞出的豆腐花就更滑。」吳定順邊解釋邊做,兩三下手勢就製作好一桶豆腐花,三分鐘後掀開木桶蓋,一桶新鮮熱辣的豆腐花就在眼前。豆腐花本來就是素食,打醮期間食最好不過,我吃着豆腐花,看吳生吳太跟客人有說有笑就像一家人似的,味道如何還是次要,因為小店的人情味永遠是最佳的調味料。

冰廠豆腐花
冰廠路

記者:黃子卓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

遊長洲必須留意的Dos and Don’ts

【飲食籽:邊走邊吃】
1)Do:多逛人情味小店,了解風情。
Don't:只逛連鎖店,消費最重要。
2)Do:下船後立即散開,別阻塞通道。
Don't:下船後待在碼頭出口等朋友或瘋狂自拍。
3)Do:注意控制聲量,別讓自己過份興奮。
Don't:在民居附近的街道及小巷大聲說話及大叫。
4)Do:人多時下車,道路寬敞時才繼續踏單車。
Don't:橫衝直撞,危險駕駛,在狹窄街道依然踏單車。
5)Do:泊單車最好靠牆靠欄杆。
Don't:隨意停泊單車在馬路正中央。
6)Do:平日有空也可以到長洲遊玩,比較少人。
Don't:平時不到長洲,到公眾假期才來玩,人逼路窄。
7)Do:休息夠了,讓座給更有需要的人。
Don't:弄污椅子或霸着面對海景的長椅,久坐不走。
8)Do:列隊整齊盡量靠邊站,避免堵塞街道。
Don't:排隊時站在道路正中央,阻塞交通要道。

記者:黃子卓
攝影:伍慶泉、陳永威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