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衣有一條88A小巴線,往來巿中心多個大型屋苑,幾乎每個居民都坐過,但很少人坐到終站「担杆山路」。
聽名字像是山旮旯地方,其實這條路距民居不遠,由長安邨球場步行十五分鐘,景物就由住宅圍繞的公園變成沙塵滾滾的工業區。
小街僅一公里長,但重型水泥車絡繹不絕,塵土飛揚,旁邊亦停滿重型車輛,走過沿街廿多間船廠,路的盡頭是水泥廠。
這條「船廠街」加上青衣島另一端的友聯船廠和聯合船塢,便組成全港最大的船業基地,由修理遠洋貨輪的巨型浮塢,到保養漁船的小船廠都有,也見證這荒蕪小島變成新巿鎮的歷史。
當年落後 入島要坐船
雖說青衣是島,但不少街坊從沒坐過船出入,來往都靠四條行車橋,甚至走路也可到達荃灣,四通八達。不過,景興隆船廠的老闆張先生記得,剛來青衣工作時,要靠「嘩啦嘩啦」(註:即Walla-Walla,又稱水上的士,六○年代盛行)來回,船程約五分鐘,盛惠五毛錢,當時一天的薪水有數十元。「當時只有一條南橋,是油公司建來運油的,也開放給公眾用,不過還沒開山建路,車通不到船廠,要在荃灣油柑頭坐船返工,連修船材料、機器都是靠船運來,用手推車推入廠;若下班趕不上船,就要走到門仔塘坐船回家。」他口中的「門仔塘」是避風塘,後來填海連接另一小島牙鷹洲,建成長安邨、灝景灣。昔日的海岸線,只剩「牙鷹洲街」的路牌有迹可尋。
大家或許會猜,船廠發展與葵涌貨櫃碼頭有關,但原來,早於碼頭建成前,青衣已是船業基地。一九六四年,長沙灣填海,三十多家船廠遷入青衣。數年後,張先生來青衣打工,當年廿歲出頭的小伙子,現已年屆六十。他笑說:「我記得來的第一天,覺得這裏像地獄!又熱、又悶、又嘈,而且條路用得超出負荷,路面永遠是爛的。」當時除了近葵涌那邊有油庫,島上只得零星寮屋及工廠,「長發邨以前是山腳,得少許平地,有間牛皮廠,好臭的;現在青衣城到青衣公園一帶,本來是山」。船廠附近只得寮屋,現在的水泥廠,以前是田地,居民開山種菜,經營士多及茶檔,船廠連電都沒有,要自備發電機才能開動機器,用人手推絞盤,才能將船拉上船排。「船廠(的船排)沒上蓋,一下雨大家就收工,到士多打麻將,因為入來要個多小時嘛!放工不願走的亦大有人在,飲吓酒先返屋企。」當年青衣島十分落後,政府每周會派「醫生船」來免費派藥給工人及居民。
船業重鎮 修船技術僅次日本
六、七十年代,香港是東南亞船業重鎮,技術僅次於日本,大廠如太古船塢、黃埔船塢的離職工人將技術帶到其他中、小型船廠,同時船種亦由木船轉為較大的鐵船,生意興旺,吸引大量年輕人入行。張先生來自漁民家庭,因此略懂修船,自學船工,後來成為判頭,承包整隻船的維修。「大輪船就像城巿,船工已包括所有工程類別,所有城巿的結構都做得出來,例如鋼材、油漆等。」船業分工仔細,油漆、機器、燒焊,每名船工只專做一種。
「六、七十年代,由長沙灣搬來青衣時,船隻開始由木船轉成鐵船,廿多間船廠有近千人開工,還未計後勤的機器廠、工場,貨艇在碼頭上落貨都要排隊,當時船廠是青衣最熱鬧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太古、黃埔船塢合併為聯合船塢並搬到青衣,友聯及歐亞船廠亦於八十年代在青衣西開業,維修遠洋船,後來被內地招商局收購。自此,青衣成為本港最大船業基地。
船廠「交響樂」 新巿鎮容不下
在小船廠維修的船,由小輪到漁船、拖輪、油船、水船(註﹕為船入油及賣淡水的船)、躉船、遊艇都有,到今天,天星小輪的船仍是到青衣的梁穩記船廠維修。「青衣的浪無咁大,拖船上船排較安全,所以適合做船廠。」二○一三年,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的黃色巨鴨來港,也是在青衣的船塢首次下水充氣,或許與青衣風平浪靜有關。
八十年代,政府拆卸寮屋,開山填海建成長發、長安等大型公共屋邨,並建成北橋,將青衣發展成新巿鎮,但重工業難與民居並存,船廠毗鄰長安邨,噪音屢被居民投訴。張先生笑說﹕「當年成個青衣好似交響樂咁,你一吓,我一吓,揼揼揼!」他解釋,船工要為鐵船除鏽,「啲鋼板生鏽,會有一嚿嚿黃色像生cancer(癌)般的東西,要用槌仔打到佢跌落嚟,現在好少用槌仔,用高壓水槍射,靜好多。」與政府商議多時,二○○○年,多間船廠應政府規劃向北移,於担扞山路重新建廠,拉開與民居的距離,舊址建成現時的青衣東北公園。
新人少 競爭大 沒落? 延續?
船廠搬遷的同時,亦見證香港船業開始走下坡。昌記船廠東主梁先生於搬遷時買下船廠,他說入行三十多年,自九七回歸,生意大不如前,除了面對內地船廠的低價競爭,亦因欠缺新血,「這一行真的是好天曬落雨淋,船是鐵造的,太陽曬到好『㷫』,有成(攝氏)三十幾度,還要燒焊、油漆,若是在艙裏修機器,有成四十幾度。」同樣在室外工作的建造業,人工比修船高一截,故難有新人入行。
不過,張先生仍感到樂觀,只要香港仍有港口,船業就有需求,「雖然國內人工較便宜,但稅收貴過香港政府,修船的價錢由帳面看相差(便宜)六成;但拖船返內地報關,把拖費、船員食宿、排租等計算在內,相差只有三四成,而香港造工就仔細一點,所以若中小型維修,船東還是在香港做;大型維修才返內地。」
沿街的船廠不少是家族生意,水利棧、榮昌、廣達輪,都是傳了兩、三代,梁穩記亦傳了最少三代。可是船業工作辛苦,許多第二代都從事其他行業,在搬遷時,不少船廠亦同時易手,亦有第二代接手後,將船廠丟空,或只租船排予船工判頭,收取排租。兩位船廠東主以一技之長,養活一家,但下一代都不再從事船業,梁先生打算退休時將船廠賣出,不過張先生正培訓下屬接班,「不一定要兒子接手,有能者居之嘛!許多人覺得船業沒落,我仍覺得大有可為。」他說,正引入不少新技術,希望將船業這一行延續下去。
文﹕黃熙麗
圖﹕黃熙麗、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屈曉彤
小街僅一公里長,但重型水泥車絡繹不絕,塵土飛揚,旁邊亦停滿重型車輛,走過沿街廿多間船廠,路的盡頭是水泥廠。
這條「船廠街」加上青衣島另一端的友聯船廠和聯合船塢,便組成全港最大的船業基地,由修理遠洋貨輪的巨型浮塢,到保養漁船的小船廠都有,也見證這荒蕪小島變成新巿鎮的歷史。
當年落後 入島要坐船
雖說青衣是島,但不少街坊從沒坐過船出入,來往都靠四條行車橋,甚至走路也可到達荃灣,四通八達。不過,景興隆船廠的老闆張先生記得,剛來青衣工作時,要靠「嘩啦嘩啦」(註:即Walla-Walla,又稱水上的士,六○年代盛行)來回,船程約五分鐘,盛惠五毛錢,當時一天的薪水有數十元。「當時只有一條南橋,是油公司建來運油的,也開放給公眾用,不過還沒開山建路,車通不到船廠,要在荃灣油柑頭坐船返工,連修船材料、機器都是靠船運來,用手推車推入廠;若下班趕不上船,就要走到門仔塘坐船回家。」他口中的「門仔塘」是避風塘,後來填海連接另一小島牙鷹洲,建成長安邨、灝景灣。昔日的海岸線,只剩「牙鷹洲街」的路牌有迹可尋。
大家或許會猜,船廠發展與葵涌貨櫃碼頭有關,但原來,早於碼頭建成前,青衣已是船業基地。一九六四年,長沙灣填海,三十多家船廠遷入青衣。數年後,張先生來青衣打工,當年廿歲出頭的小伙子,現已年屆六十。他笑說:「我記得來的第一天,覺得這裏像地獄!又熱、又悶、又嘈,而且條路用得超出負荷,路面永遠是爛的。」當時除了近葵涌那邊有油庫,島上只得零星寮屋及工廠,「長發邨以前是山腳,得少許平地,有間牛皮廠,好臭的;現在青衣城到青衣公園一帶,本來是山」。船廠附近只得寮屋,現在的水泥廠,以前是田地,居民開山種菜,經營士多及茶檔,船廠連電都沒有,要自備發電機才能開動機器,用人手推絞盤,才能將船拉上船排。「船廠(的船排)沒上蓋,一下雨大家就收工,到士多打麻將,因為入來要個多小時嘛!放工不願走的亦大有人在,飲吓酒先返屋企。」當年青衣島十分落後,政府每周會派「醫生船」來免費派藥給工人及居民。
船業重鎮 修船技術僅次日本
六、七十年代,香港是東南亞船業重鎮,技術僅次於日本,大廠如太古船塢、黃埔船塢的離職工人將技術帶到其他中、小型船廠,同時船種亦由木船轉為較大的鐵船,生意興旺,吸引大量年輕人入行。張先生來自漁民家庭,因此略懂修船,自學船工,後來成為判頭,承包整隻船的維修。「大輪船就像城巿,船工已包括所有工程類別,所有城巿的結構都做得出來,例如鋼材、油漆等。」船業分工仔細,油漆、機器、燒焊,每名船工只專做一種。
「六、七十年代,由長沙灣搬來青衣時,船隻開始由木船轉成鐵船,廿多間船廠有近千人開工,還未計後勤的機器廠、工場,貨艇在碼頭上落貨都要排隊,當時船廠是青衣最熱鬧的地方。」一九七二年,太古、黃埔船塢合併為聯合船塢並搬到青衣,友聯及歐亞船廠亦於八十年代在青衣西開業,維修遠洋船,後來被內地招商局收購。自此,青衣成為本港最大船業基地。
船廠「交響樂」 新巿鎮容不下
在小船廠維修的船,由小輪到漁船、拖輪、油船、水船(註﹕為船入油及賣淡水的船)、躉船、遊艇都有,到今天,天星小輪的船仍是到青衣的梁穩記船廠維修。「青衣的浪無咁大,拖船上船排較安全,所以適合做船廠。」二○一三年,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的黃色巨鴨來港,也是在青衣的船塢首次下水充氣,或許與青衣風平浪靜有關。
八十年代,政府拆卸寮屋,開山填海建成長發、長安等大型公共屋邨,並建成北橋,將青衣發展成新巿鎮,但重工業難與民居並存,船廠毗鄰長安邨,噪音屢被居民投訴。張先生笑說﹕「當年成個青衣好似交響樂咁,你一吓,我一吓,揼揼揼!」他解釋,船工要為鐵船除鏽,「啲鋼板生鏽,會有一嚿嚿黃色像生cancer(癌)般的東西,要用槌仔打到佢跌落嚟,現在好少用槌仔,用高壓水槍射,靜好多。」與政府商議多時,二○○○年,多間船廠應政府規劃向北移,於担扞山路重新建廠,拉開與民居的距離,舊址建成現時的青衣東北公園。
新人少 競爭大 沒落? 延續?
船廠搬遷的同時,亦見證香港船業開始走下坡。昌記船廠東主梁先生於搬遷時買下船廠,他說入行三十多年,自九七回歸,生意大不如前,除了面對內地船廠的低價競爭,亦因欠缺新血,「這一行真的是好天曬落雨淋,船是鐵造的,太陽曬到好『㷫』,有成(攝氏)三十幾度,還要燒焊、油漆,若是在艙裏修機器,有成四十幾度。」同樣在室外工作的建造業,人工比修船高一截,故難有新人入行。
不過,張先生仍感到樂觀,只要香港仍有港口,船業就有需求,「雖然國內人工較便宜,但稅收貴過香港政府,修船的價錢由帳面看相差(便宜)六成;但拖船返內地報關,把拖費、船員食宿、排租等計算在內,相差只有三四成,而香港造工就仔細一點,所以若中小型維修,船東還是在香港做;大型維修才返內地。」
沿街的船廠不少是家族生意,水利棧、榮昌、廣達輪,都是傳了兩、三代,梁穩記亦傳了最少三代。可是船業工作辛苦,許多第二代都從事其他行業,在搬遷時,不少船廠亦同時易手,亦有第二代接手後,將船廠丟空,或只租船排予船工判頭,收取排租。兩位船廠東主以一技之長,養活一家,但下一代都不再從事船業,梁先生打算退休時將船廠賣出,不過張先生正培訓下屬接班,「不一定要兒子接手,有能者居之嘛!許多人覺得船業沒落,我仍覺得大有可為。」他說,正引入不少新技術,希望將船業這一行延續下去。
文﹕黃熙麗
圖﹕黃熙麗、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屈曉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