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香港地價「負」諸東流 高地價模式已走到盡頭?】
香港樓價地價持續貶值,伴隨而來不只是負資產,而是其衍生物出現全方位「負都市狀況」。
香港的土地市場已經出現接二連三的「負症候」:賣地計劃多季流標或聲稱「押後」,有屯門樓盤地盤突然停工、北都發展商囤地多年棄地換金,這種「有地都冇人要」的放「負」,完全與過往香港多年來「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成強烈對比。
近日在元朗洪水橋作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賣地計劃宣布延遲投標,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對該地價要求不高,「只要不是負數即可」,出現了地價會否跌破「零」,香港「負地價」的討論不脛而走。要說到香港所有地價將「負」諸東流仍然未知數,但各種過往政府意圖依賴外判原有安置、基建、房屋等責任予發展商的縮數,明顯已是「有負眾望」。
另一著名負案例,是荃灣油柑頭「首置地」與近日柴灣「樂建居」的私人參建資助房屋的流標,發展商代理聚焦指責興建這些土地的公益條款「太多限制」,樓價又要折扣率、斜坡地又要平整,最好就「拆牆鬆綁」由發展商話事云云。
賴地硬固然可以,但歸根究底,保證資助房屋供應的責任為何不是由政府來負? 什麼時候,依賴圖利為目標的發展商成為了必然事實,當他們無力自為就要不斷削足適履,尤其能夠發揮社會效益的用途,基本上是無法純以土地市價來衡量的。
預示這種「負邏輯」在政府的土地資源管理將會日漸盛行,甚至愈演愈烈。面對原有土地計劃無人問津,政府繼續路徑依賴,提供特惠批地、送地、加高加密破壞原有城市規劃、圈地、食公園,不斷下試公眾利益的底線,過往大埔林村鄉郊「土地共享」的公私合營計劃已送路放寬39層樓2000個單位予發展商,未來會否連公營房屋部分都削減掉?
很多人最想知道「負狀況」何時退卻,一般來說現時發展一個地盤,除了土地成本、還有私樓豪宅化以後變貴的建築成本,與及加息潮及資本回籠影響下的融資成本。有說只要開始減息地價就能重回「正」軌,一切如常繼續「坐地起價」。但除了供給側的成本外,面對需求側上人口紅利大不如前、港深融合直接競爭、香港獨特性減退,與及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都令這「負狀況」的氛圍揮之不去。
已有評論指將軍澳、油塘、啟德、元朗洪水橋、屯門掃管笏將是未來「重蟹區」,但再放長雙眼,更有潛力廣泛出現「負地價」的區域,很可能將會是佔香港總土地面積三分之一的北部都會區。宏大規劃是基於「前疫情香港」的思維規劃出台,但在「後疫情香港」,一河之隔有更廉價的房屋、舖位、商廈,乃至創科用地,為何要在香港邊境高價置業營業?
找數碼港在深圳南山對岸的流浮山圈地企圖複製港島貝沙灣模式,還有佔地上千公頃基建十劃未有一撇的新界北新市鎮,該區囤地多年的地產商棄地不補價換賠償現金已是警號,如果沒有重新精準發展定位及時縮減 (scale down)大拆大建的發展規模,不難重覆部分全國多地重金打造的鬼城套數。
香港憑藉加大負債以期能夠捱過出現負地價的風險,「負負得正」的盼望想必渡日如年。但若果真的如《彭博》報導指,香港賴以高賣地收益維持的公共財政經濟已走到盡頭,更應深思的是如何減輕愈加愈大卻效益成疑的工程開支、在地產經濟外創造大大小小土地價值的其他出路,2018年香港出現了一場供應來源的土地大辯論,今日也需要另一場有關創造土地真正價值的辯論。
香港樓價地價持續貶值,伴隨而來不只是負資產,而是其衍生物出現全方位「負都市狀況」。
香港的土地市場已經出現接二連三的「負症候」:賣地計劃多季流標或聲稱「押後」,有屯門樓盤地盤突然停工、北都發展商囤地多年棄地換金,這種「有地都冇人要」的放「負」,完全與過往香港多年來「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成強烈對比。
近日在元朗洪水橋作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賣地計劃宣布延遲投標,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對該地價要求不高,「只要不是負數即可」,出現了地價會否跌破「零」,香港「負地價」的討論不脛而走。要說到香港所有地價將「負」諸東流仍然未知數,但各種過往政府意圖依賴外判原有安置、基建、房屋等責任予發展商的縮數,明顯已是「有負眾望」。
另一著名負案例,是荃灣油柑頭「首置地」與近日柴灣「樂建居」的私人參建資助房屋的流標,發展商代理聚焦指責興建這些土地的公益條款「太多限制」,樓價又要折扣率、斜坡地又要平整,最好就「拆牆鬆綁」由發展商話事云云。
賴地硬固然可以,但歸根究底,保證資助房屋供應的責任為何不是由政府來負? 什麼時候,依賴圖利為目標的發展商成為了必然事實,當他們無力自為就要不斷削足適履,尤其能夠發揮社會效益的用途,基本上是無法純以土地市價來衡量的。
預示這種「負邏輯」在政府的土地資源管理將會日漸盛行,甚至愈演愈烈。面對原有土地計劃無人問津,政府繼續路徑依賴,提供特惠批地、送地、加高加密破壞原有城市規劃、圈地、食公園,不斷下試公眾利益的底線,過往大埔林村鄉郊「土地共享」的公私合營計劃已送路放寬39層樓2000個單位予發展商,未來會否連公營房屋部分都削減掉?
很多人最想知道「負狀況」何時退卻,一般來說現時發展一個地盤,除了土地成本、還有私樓豪宅化以後變貴的建築成本,與及加息潮及資本回籠影響下的融資成本。有說只要開始減息地價就能重回「正」軌,一切如常繼續「坐地起價」。但除了供給側的成本外,面對需求側上人口紅利大不如前、港深融合直接競爭、香港獨特性減退,與及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都令這「負狀況」的氛圍揮之不去。
已有評論指將軍澳、油塘、啟德、元朗洪水橋、屯門掃管笏將是未來「重蟹區」,但再放長雙眼,更有潛力廣泛出現「負地價」的區域,很可能將會是佔香港總土地面積三分之一的北部都會區。宏大規劃是基於「前疫情香港」的思維規劃出台,但在「後疫情香港」,一河之隔有更廉價的房屋、舖位、商廈,乃至創科用地,為何要在香港邊境高價置業營業?
找數碼港在深圳南山對岸的流浮山圈地企圖複製港島貝沙灣模式,還有佔地上千公頃基建十劃未有一撇的新界北新市鎮,該區囤地多年的地產商棄地不補價換賠償現金已是警號,如果沒有重新精準發展定位及時縮減 (scale down)大拆大建的發展規模,不難重覆部分全國多地重金打造的鬼城套數。
香港憑藉加大負債以期能夠捱過出現負地價的風險,「負負得正」的盼望想必渡日如年。但若果真的如《彭博》報導指,香港賴以高賣地收益維持的公共財政經濟已走到盡頭,更應深思的是如何減輕愈加愈大卻效益成疑的工程開支、在地產經濟外創造大大小小土地價值的其他出路,2018年香港出現了一場供應來源的土地大辯論,今日也需要另一場有關創造土地真正價值的辯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