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星期二

回應《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諮詢文件》(作者︰《普世頻道》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輔仁網

回應《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諮詢文件》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計劃「減廢-收費.點計?」都市固體廢物收費進行諮詢,垃圾徵費的實施,將全面地影響香港每家每戶。對於一個影響如此龐大的計劃,市民實在值得花時間閱讀和及早回應。我們組織這方面的思考,列舉以下幾點初步想法,期望拋磚引玉,引發更多討論。

「以收費推動」的原則問題

按整座樓宇所棄置廢物的總重量而徵費是不設實際的做法。這並不會減低市民棄置垃圾的念頭。因為在同一棟大廈內,反正棄置垃圾的多少,也是整棟大廈收費。一棟大廈動輒二、三百戶人家,難以推動整棟大廈的住戶合作一起減廢。人們便會存有「我棄置較多、或較少垃圾,也是一樣要收費」的心態,多棄置也沒所謂。結果就是錢給了,垃圾並沒有減少。
垃圾徵費,費用數十元一個月,對中產人士毫無阻嚇力。然而,基層市民的負擔無疑是增加了。試想想大多數劏房戶生活已捉襟見肘,額外的垃圾徵費簡直是雪上加霜。結果政策是懲罰窮人。
另外,收費政策對人的基本假設出現問題。把每個人都看成「要罰錢你才會做」,人就變成要被政府監控懲治的生物,漸漸養成人們被動地被管治,而不是積極參與共同治理社會的公民。

到底垃圾徵費有多「環保」?

究竟垃圾回收如何處理?它們最終還是被送到堆填區嗎?究竟香港的回收業能否承受全港垃圾的回收?近年,香港的農業不斷地被扼殺,連郊野公園也快被規劃成豪宅用地,廚餘又有多少真正用來作堆肥之用?如果以上的問題不能完善處理,垃圾分類和徵費,不是反而用更多膠袋、更不環保嗎?希望相關部門要能明確地交代回收後的處理。
除了分類回收處理問題外,因新政策實施後,大廈會安裝更多CCTV作監察之用,相關部門改變垃圾收集模式,甚至每棟大廈派員為垃圾量重徵費,最後又要派員打開每個垃圾膠袋回收內裏物資……這些措施,所增加的行政、文件、資源負擔,到底整個計劃有多「環保」?花費這麼大筆錢,變相花更多資源,環保成效實令人質疑。
此外,垃圾徵費即表示要先在家把垃圾分類。香港人的住屋面積小,要騰出大量空位讓垃圾儲放至下次垃圾回收期限,實在為家庭帶來不便,也不符合空間運用的效益。

隨之以來的監控

實施垃圾徵費,同時必然帶來相關監控措施。文件也列出考慮安裝更多閉路電視(CCTV)以監控人們丟垃圾的情況。全城的CCTV的數量必定激增,屆時,全民不是受到更強烈的監控嗎?
以台灣為例,街道垃圾筒大幅度減少,以免人們把家居垃圾棄置,甚至還引入專員監控捉人丟垃圾的經驗,例如台灣有一男子,在街道上邊行邊吃便當,隨手丟棄手上飯盒,被指丟棄「家居垃圾」而被捕。香港若隨政策增加此類型監控措施,將增加警民衝突。警察與政府,將更全面地監察香港市民的一舉一動。

從搖籃到搖籃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一書指出,新一波的工業革命,應該是人類的科技和智慧,可以生產出對世界無害又可以完全循環再用的產品。透過生物新陳代謝,以無害可分解物料製造的坐墊,用完丟到泥土中可完全分解,為土壤提供養分;透過工業新陳代謝,生產商售賣服務例如「一百萬小時看電視」,便可回收整部電視,讓電視裏大部份零件可被多次使用,而不需變成爛鐵與其他回收物熔化,削弱原材料的品質。學習自然生態中從搖籃到搖籃,枯草落花不是廢物而是養分,香港政府要真正減廢,應從此根本原則入手,透過稅收優惠或政策,鼓勵甚至強制企業循此方向發展:企業必須解決到自己生產出來的貨品,不成為有害垃圾,而是永續地回歸自然或高效能地循環再用。

責任的不平衡

反過來說,垃圾徵費計劃只是向消費者收取金錢,期望藉由金錢鼓勵回收減廢。問題是人在香港,製造垃圾是難以避免的事:君不見每年中秋,定有新聞報道月餅包裝如何奢華,建立品牌令貨品使用更多不必要的包裝;社區經濟的消失,購物習慣的改變,亦令市民難以過「零垃圾」的生活。只向消費者徵費,卻對有份生產垃圾的企業毫無要求,把責任推向個體,而漠視垃圾生產的結構性因素,是責任上的不平衡,政府亦推卸自己管制企業的責任。

參考香港經驗

尤記得三十年前的香港:那時菜販賣菜用咸水草包紮,人們自攜器皿去雜貨店買散裝鹽;在街邊小販檔吃碗仔翅,端著碗站在一旁吃,不用發泡膠盒膠湯匙;人們向科藝公司租用電視機和錄影機。那時候買與賣之間,可以把垃圾減到最低。是什麼原因令香港改變了?極需仔細探討:企業改變消費習慣,引入廉價但破壞環境的膠袋,社區經濟破落等等,都可能是其中一些原因。
二零一零年反高鐵,才認識到在菜園村等農村裏,生產極少廢物。家中廚餘可作肥料,穿爛了棉衣丟到泥土中又可化成養分;農民甚至主動到附近的豆腐店收集豆渣作有機肥料,養漁的到麵包店收集麵包糠餵魚……這些能做到自給自足,消化社區垃圾的農村,卻被政府逐個逐個消滅,與減廢政策背道而馳。日後全港收集到的廚餘,又要往哪去堆肥呢?

為此,我們要求政府:

1) 垃圾徵費影響深遠,長遠加增家中婦女和基層市民的工作和經濟負擔;然而是次諮詢引發討論極少,與對市民所造成的影響不成比例,建議政府參考「和平佔中」商議日模式,到社區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諮詢,務求令全港市民和企業均認識到減廢的重要性,並平等參與討論可持續的減廢方案;
2) 相關監控措施,如安裝閉路電視,和設立人員檢控違規市民等,將加增警民衝突,亦侵害人權,不能推行;
3) 展示減廢的氣魄,制定企業減廢責任,實現真正對環境零傷害的長遠政策
2014年1月27日
回應《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諮詢文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