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星期三

評估報告 零分重做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蘋果日報

評估報告 零分重做 (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蘋果日報

一如筆者在十一月五日《荒謬評估》一文所料,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旅遊事務署編撰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結論就是提出增建酒店、擴充旅遊設施就能增加香港的旅客接待能力,並預期2017年旅客數字將達7,000萬人次,甚至到2023年突破一億,作為「發展」旅遊業的目標。坊間對此罵聲四起,蘇錦樑還說着「何不等多班車」回應市民指公共交通已不勝負荷的不滿,比晉惠帝名言「何不食肉糜」的更不知所謂。整份報告「垃圾」之處,可從兩個方面作出分析。

首先,可了解正式的旅遊承載力評估報告的大致「格式」。先衡量本地的資源等多個因素,並最少要包括四個方向──社會、經濟、文化及環境,每個方向都要有宏觀而詳細的闡述,如有數據引用更必須包含於當中。「社會」要提及遊客與本地居民的生活之間的關係狀況;「經濟」必須是宏觀分析遊客帶來的經濟運作情況;「文化」所指的並不是建設西九文化區,而是目前旅客與本地社會文化的交流情況,例如Agn箢s b簡體字招牌、大陸用語所形成的文化衝突;「環境」並不純粹與生態有關,亦包括例如旅客帶來的交通負荷所引發的廢氣和噪音、鐵路電力來源的發電廠排放,住宿和餐飲業的污水排放、垃圾數量等因素。然後才對現有的旅遊和配套設施、人力資源作出評估,衡量是否足夠、過剩或不足。


繼而看看政府的報告有何缺失。報告大部份篇幅述說旅遊和配套設施不足,而且「社會民生影響」和「經濟影響」放在第七和第八章,簡直本末倒置!第七章僅一頁多,也未有提及目前遊客帶來的社會問題(例如搶購日用品、奶粉,或市民與遊客之間因為人滿之患、習慣差異形成的衝突),無視市民的不滿;第六章「本港公共交通網絡的載客能力」,大意是運載能力還有剩餘和發展空間,根本就是歪曲事實。第八章「經濟影響」同樣篇幅極少,也只吹噓所謂的經濟成就,沒提及中國遊客的巨額消費引發通脹,和消費偏好導致經濟失衡,使藥房、金飾等高消費品店充斥影響市民日常生活。文化和環境方向更不見於報告。第四章「旅遊設施容量」僅提及四個地方(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昂坪360和太平山),就反映政府看待「旅遊景點」的眼光是非常狹隘;或對應旅發局/旅遊事務署有着「購物等同旅遊」的觀念,報告沒提及商場、商店設施,可看成政府是自相矛盾。
順帶一提,港人也嚷着「放假要到日本、南韓、泰國『掃貨』」,就知政府的觀念是徹底錯誤的觀念。更是一直以來香港的旅遊業重點就是一般人所云「風土人情」,學術分類就是文化旅遊(Cultural Tourism),就能引證香港旅遊業興旺與否根本與購物全無關係。


總體可見特區政府這份研究報告是亂做一通,以「只要增加旅遊和配套設施就能增加旅遊接待能力」作結,就是無視超量中國旅客形成的社會秩序和港中矛盾問題,以及旅遊業過份依賴中國客源而出現多種亂象。但報告內容如此,實在不得不聯想「港共傀儡政權為中共透過遊客對香港進行入侵殖民作鋪排」之說。


香港旅遊業的出路,就是要放棄依賴中國遊客,更要放棄「購物等同旅遊」這超錯的觀念。簡明而言就是回到九七前,沒有中國遊客但旅業興旺非常,就是要走回這條舊路。客源問題,筆者上一篇撰文已經論及,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適當的旅遊政策和業界會否走回正軌經營。


縱有所云「自由市場」不應設限,但就秉承「自由」之說,生意可以做多也可以做少,可以5,000萬人次帶來2,500億收益,也可以設法只做2,000萬人次帶來1,500億收益。再加上過量旅客造成眾多問題所形成的社會成本,我認為這說法絕不為過,而且也算符合經濟學cost effectiveness理論。但無論如何,這份報告市民肯定不接受,「零分重做」設法廣迎四方客及化解社會危機,才是坊間的最大公約數。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