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袁大頭(陶傑)

袁大頭(陶傑)

日本安倍參拜靖國神社,選在跟中國的習總參拜毛堂,剛在同一天,你拜你的,我拜我的,顯示東方文化慎終追遠的忠孝傳統,亦相映成趣。
中國傳媒聲稱「安倍拜鬼」,那麼習總統率六常委拜的毛屍,不是拜鬼,應該是拜神了。無論神和鬼,都有感性的情緒色彩。靖國神社裏只有靈位,沒有屍首,反而北京的毛堂,屍首供奉着一條。所以,新聞寫作,要講事實,安倍去靖國神社,是「參靈」,而習總等一眾精英,在毛堂,是「謁屍」。
日本參靈有風險,美國不悅。中國的謁屍,風險更甚。因為大陸的毛左,正在與毛澤東瀰漫全國的屍毒,裏應外合,習總一個不留神,「紀念堂」隨時會鬧屍變,將「改革開放」的「修正主義路線」,從頭清算。

所以今日的「習李新政」,只要了解中國現代史,就知道,有三分像袁世凱。
袁世凱在清末,本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也不滿皇朝舊制,也想改革,但是袁世凱的層次不高,他只會計算如何用革命黨人的力量,抑制滿清的親貴;又利用清室的軍力,打擊革命黨人,恰又做得一定的限度,令他自己成為「穩定」的力量。
袁世凱玩平衡,當初與國民革命軍不妥協之後,回來跟清室談判,令清廷接受他的條件,而對國民革命軍,袁世凱掌控了清室的生死權。
對於國民革命軍,只有袁世凱能減少流血,遂默許袁世凱為將來的總統。
本來,袁世凱有韋小寶的「優勢」,可以大小通吃,但為甚麼袁世凱失敗?因為袁世凱的「改革」,很有限度,他心中清朝滅後的「共和」,是總統個人獨權的「共和」;是清室的大權轉交他一人。國民革命軍的共和,是民權的共和,由國民普選出權力的共和。
今日的習總,左懾於毛粉的聲勢,右則「改革」壓力民間不滿共產黨的制度性貪腐,但是袁世凱絕不介意結束清室,只要自己專權;習總卻要維護「共產黨統治的合法性」。所以袁世凱從來不必謁東陵,參拜慈禧太后的屍首。袁世凱雖然也失敗,但袁大頭膽子大多了,也強多了。


陶傑

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抵制聖誕(陶傑)

抵制聖誕(陶傑)

聖誕節,氣候寒冷,氣氛卻歡欣。

聖誕節是普世的節日——普世指西方文明社會,不包括中東和阿富汗,正如「普世價值」指耶教文明代表的博愛,不包括女人外出不准露臉孔、通姦要用石頭砸死。在大陸的大城市,「聖誕氣氛」雖僅限於消費,一年比一年濃厚。中國下一代崇尚西方,廣州和上海的年輕人,覺得平安夜吃聖誕餐,終究是比他們的祖父母過年擠在電視屏幕前看「春晚」較有型。

但七年前北大清華有十個「哲學博士」,聯署呼籲大陸官方民間「抵制聖誕」。他們有洞見地認為:「西洋文化已演變成暴風驟雨,網絡報刊、電視電台充滿聖誕訊息,西方軟力量在中國滲透擴張,平安夜國人聚眾狂歡,在文化上國人陷入集體無意識」,因此聖誕應抵制。

七年來這十個北大清華中國博士上書「抵制」似乎並無成果。共產黨並無掃蕩各大城市的聖誕燈飾,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數增加,而且消費購物式的狂歡,如果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虛無活動,則與洋人的聖誕無關。大陸的自由行來香港的廣東道瘋狂購物,天天都在向香港人示範何謂「集體無意識」,卻非因上帝耶穌的感召而來,而是覺得在前殖民地香港買的歐洲名牌不會是假貨。

七年前這十個中國IQ博士希望他們的「國人」能「幡然醒悟」,一起不要慶祝聖誕,「重建我們的文化傳統」。清華北大這十個哲學家不必擔心:今年聖誕適逢Boxing Day是毛澤東主席一百二十歲冥壽,各地大肆慶祝,毛左紅曲紀念主席,你們的「文化傳統」還有生命力。

至於抵制「西方軟文化滲透」,聖誕才一年一度,不妨由全年抵制送子女去英美西方「留學」開始。

在西方讀書,如受到「西方軟文化滲透」,則千萬不要將子女送去受害而污染。如你的子女的中國基因牢固,譬如,即使去瑞士讀了幾年白種人的貴族學校,回來之後,處決逆賊還是用「犬決」籠刑,則「西方留學」全無作用浪費時間,不如不去,留在中國直升北大清華好。

北大清華十大哲人的「聖誕抵制令」,七年了,他們的子女在平安夜吃聖誕餐開Party,然後發生性行為,還是已改穿毛裝,去了湖南朝拜毛主席宣誓?令人掛念。我們香港人看見維港兩岸英國人軟實力留下的聖誕老人燈飾,聖誕老人的笑容,還是那麼賊,那麼囂張,對中國傳統文化,還是那麼挑釁。
陶傑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

社會福利既非人權也不是慈善事業(李怡)

社會福利既非人權也不是慈善事業(李怡)

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說,法庭不是解決社會複雜問題和政治問題的地方。早前立法會在審議用特權法調查政府發電視牌照問題時,官員和建制派議員都主張用司法覆核去解決爭議。諷刺的是,這些人當中,許多人不久前都指摘反對政府政策的人濫用司法程序。似乎能平抑社會反對聲音時,就反對用司法程序,不能平抑時,就以司法覆核為由而推諉政府和立法會的責任。
 
昨天,李兆富在論壇的文章說:「香港不但是行政霸道,立法會有名無實,加上一部思想混沌不清、無從修改的《基本法》,由上而下的錯,並沒有治本的自我完善機制。每次制度上出現問題,惟有透過『人大釋法』去扭橫折曲,強行改變文字的意義。」這是對香港目前困境最恰當的概括。

 
終審法院關於新移民毋須居港七年便可領綜援的裁定,是嚴格依循《基本法》條文的裁決。這是法院只依法律而不考慮社會、政治問題的本份。而根源自是「混沌不清的《基本法》」:把「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給予「香港居民」而不是「香港永久居民」。儘管終院的判詞表明,判決不能延伸至房屋、醫療等其他方面,但是前天已有團體協助新移民申請法律援助,對公屋居港七年的限制提出司法覆核。從《基本法》條文來判斷,敗訴的可能性很低。接着來的是,會有新移民向政府追討過去幾年的綜援金,若公屋七年居港限制撤銷,還會有人要求賠償過去租住私人物業與公屋間的租金差額。此外,其他國籍的「香港居民」都可以用同樣原則申請綜援及公屋等福利,例如持香港居民身份證的外籍家庭傭工。

 
社會福利不是人權,也沒有人人平等這回事。人權要求保障的是言論自由、法律權利、政治權利這方面的平等,是機會的平等;人權不包括分配的平等。社會福利牽涉的是社會資源的分配,社會的富裕程度、文明程度不同,有不一樣的福利制度,也有各種不同的限制,不會人人平均分配。因為社會福利不是人人都有的人權,它對弱者的照顧,需要社會其他人的付出──直接稅和間接稅,因此要考慮對整個社會的公平。

 
幾乎所有文明國家都規定,居民與已入籍的公民享有不同的福利,比如讀書,許多國家公民是免費的,居民就要收費,老年金、失業金只發給公民。申請家庭團聚,通常要本地公民提出申請,要提供入息證明,保證來團聚的新移民有住處,有人供養其生活。與當地人結婚而入籍,要提供二人交往的歷史,可以供養新移民的入息證明。加拿大對於領取老人金和其他福利的公民,要求不能在國外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近年發現有許多中國移民在加拿大領老人金,而他們在大陸卻有退休金和物業等收入或資產,早兩年加拿大政府決意調查。也許不易查到,所以今年起收緊了與父母或祖父母團聚的移民條件。

 
社會是否有充足的資源,不等於要把福利給予不同資格的人,正如即使商務艙有空位,也不等於要給經濟位的乘客佔用。在香港,申領綜援要資產審查,但人人都知道,要審查新移民在大陸的資產幾乎不可能。香港對結婚移民也只要證明而沒有調查,因此,在家事法庭每天都大排長龍,一對對男女有商有量,絕不似怨偶。

 
大陸網站「天涯社區」有一篇文章說,「許多國內同胞……以為香港的福利制度,居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就不能享有。這是一種謬誤。……即使居港不足七年,只要有需要,就可以直接,或間接享受特區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包括:醫、食、住、行,還有法律服務,甚至是教育。有的是以現金發放,有的是免費服務」。又說,「咱們有句老話,『不吃白不吃』。……所以,盡早以合法途徑到香港特區,爭取各種福利,包保可以醫食無憂,老有所養,壯有所居,幼有所長」。

 
社會福利不是人權,也不是出於憐憫的慈善事業。人人平等享受社會福利是分配平等的觀念。而分配平等的社會主義社會,最終一定會蛻變成「有的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新移民無法作資產審查而永久居民可作資產審查,不就是這種「更平等」的體現嗎?

 
爭取修改《基本法》,爭取香港對新移民的審批權,是唯一出路。是很難,但不能不說,更不該混淆平等觀念胡說。


李怡 

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職場慧眼:我教孩子識粗口(張慧敏)



職場慧眼:我教孩子識粗口(張慧敏)

路姆西一丟成名,風頭一時無兩。有專欄作家在欄中非議,批評「社會上的粗言教育卻從沒停止過」,講粗口的老師被捧為正義之師,又有「調理農務系」,說他朝有日為人父母,當三歲孩子問你要隻路姆西的時候,大概會明白她今日的憤怒。

我是兩個子女之母,我真不明白究竟憤怒何來,若非心邪在先,路姆西只不過是隻毛公仔名,孩子要隻路姆西有甚麼問題?要把小李飛刀又如何?問題不是出在公仔身上而是做父母的思想,究竟是路姆西還是誰在荼毒孩子的純潔心靈?
有幸得見彭志銘的《小狗懶擦鞋》,馬上買來參考細讀,然後教孩子「正字」粗言,動詞、名詞用途之分別。之不過識還識,18歲之前未能為自己的言行負上全責之前不能講,何解?因孩子講粗口被指冇家教,罵的是我,我受之無愧。但身為學生絕不容許作出任何有損校譽的言行,影響其他同學,講完。當然,幾時講?點講?甚麼場合講?對誰講?絕絕對對是學問,更是修養與修為。大家可以放心,2T幼承庭訓,我有信心他倆知分寸,更不會以講不講粗口來度人格咁膚淺!


除非移民到火星,否則行出家門口肯定總會聽到有人講粗口。一刀切認為講粗口的都是無文化兼壞人?我絕不認同!講粗口者一樣可以是知書識字的文化人,已故黃霑先生學貫中西,不過粗口橫飛,誰敢說他無文化?仗義每多屠狗輩,粗口是本土文化,源遠流長,講與不講與人格何干?講粗口難聽?那些衣冠禽獸咬文嚼字大玩語言偽術,口不對心冇句真,比粗口難聽何止百倍?不慎聽到洗耳還來不及,誰肯恭聽?


張慧敏

香港危重(陶傑)

香港危重(陶傑)

香港人潛意識裏,不想要「一國兩制」,香港的傳媒尤甚。
譯名跟隨大陸,「弗吉尼亞州」取代「維珍尼亞」,是香港的傳媒自動「大一統」的。不止譯名,連一般詞彙,也通通向北望。


譬如一個人在大陸染了禽流感,大陸宣稱「病情危重」,香港也跟着在後面學喊。


幾十年來,香港的醫療新聞詞彙,形容傷病的等級,有「危殆」(Critical)和「嚴重」(Serious),按照英文來區分,沒有什麼「危重」──「危殆」與「嚴重」,區分得很科學,一聽就明白,這就是語文的「一國兩制」。


「危殆」和「嚴重」之外,尚有「良好」(Fair)。這個Fair,意思是「一般」、「過得去」、「尚可」,但香港殖民地的中文不好,稱為「情況良好」,一來不算精確,但漸漸以訛傳訛,一聽到「嚴重」,就知道病者不會隨時向閻王報到。「危殆」,就是牛頭馬面提着鎖鍊站在床邊了。至於「情況良好」,意思是親屬可以放心,打十六圈麻將了。


特區的中文,平白多了一個「危重」。大陸的醫院這樣講,香港的記者可以多問一句:「危重」是什麼意思?即使對方是差不多先生,含糊其詞,記者自己要消化一下,將「危重」的意思,轉化為香港人習以常感的「危殆」。


「基本法」訂明,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生活方式」,不止炒股票、跑馬、沖涼按摩,還有大腦精神層次的語文思維。但是香港幾十年來是一個輕視文科的城市,香港人不知道,語文是思想的工具,語文墮落,則思維粗鈍,人也跟着蠢。語文層次精細,思維也縝密,對於許多政治的詐騙宣傳,也就有了防疫的能力。


「危殆」跟「危重」不同,「衝突」與「矛盾」不一樣,正如一九九七年之前,「港府」與「港英」,在道德的色彩之上,是兩回事,但是香港自己撤除了這些界線。二○一七年,香港不需要什麼普選,既然大陸說「危重」,你也跟着說,那麼中國說要嚴格篩選,香港人為什麼反對?沒有理由的。中國說什麼,你跟着做好了。


陶傑

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從大嶼山發展談到本土(楊政賢)

從大嶼山發展談到本土(楊政賢)


今日無綫新聞有一則關於大嶼山商貿設施不足的報導,內容大概是隨2016年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大嶼山將會有更多的旅客,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更多商場和旅遊設施以免令香港競爭力云云。新聞找來某個名不經傳的「大嶼山發展聯盟」主席,言之鑿鑿地指大嶼山現有的發展「嚴重落後」,需要「急起直追」,否則便會令香港成為二流城市,讓珠海爬過頭;又找來恆管的教授指大嶼山酒店不足,足足少澳門幾萬間。
好了,究竟這個「聯盟」是什麼來頭呢?原來是亞洲國際博覽館、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寶嘉、環球資源、昂坪360、香港興業等等。前數者很明顯了,都是吃旅遊業的飯,當然想吸引更多遊客到自己地頭;香港興業又是什麼來頭呢?原來是一間以大嶼山為基地的二線地產商,粗略地瞄了一下它的年報,竟然發現原來它在大嶼山囤了數十萬平方呎樓面面積的地土地待「日後發展」。
前陣子已聽聞政府有意大力推土式發展大嶼山,洗腦輿論戰恐怕陸續有來。這些新聞其實跟廣告無疑,廣告其中一個基本邏輯,就是要製造一種「恐懼」,讓觀眾覺得不購買正在宣傳的商品,便會落後於人等等。每年不知何方神聖製作的競爭力報告、邊緣論,也是同樣的貨色,讓香港人覺得不加大力度發展,香港便會完蛋了。
回歸正題,大嶼山地勢高峻平地少(146.75平方公里),面積跟珠海(1,653)和填海填出來的橫琴(106.5)根本不對稱,人家酒店房間、商貿區較多較大,有什麼出奇呢?又不見你拿香港人人均居住面積和北歐的比較?!最可笑的是,謬波叔出來說香港口岸區有150公頃土地拿出來興建旅客商業設施。前陣子政府才說香港沒有地興建公屋,現在卻輕易掏出這片土地出來。150公頃是什麼的概念呢?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實質發展533公頃土地,預料興建54,000單位 (當中還只有四成是公屋),150公頃可以容納多少人,自己計了。
問題的核心,不是大嶼山發展得慢還是快,而是用什麼方式、什麼方向去發展。發展旅遊設施,進一步將香港的產業傾斜向地產旅遊業,是否香港人想要的發展方式呢?過度依賴旅遊業的惡果,不需多講,在香港生活過十年以上的人都切身感受到。把矛頭指向內地人,沒錯夠直接,可是罵完後,遊客依然是一車車地經港珠澳大橋運過來,不過流眼淚的是香港人吧:o)
香港的困局,旅客只是相對表徵,真正問題是香港人從來沒有機會參與土地的規劃,亦沒權決定香港經濟的發展方向。由七十年代開始,中央便定位香港為「長期打算充分利用」,至今依然沒有改變香港作純經濟城市的目標。中港惡性融合,重點不是如何安插特務,而是如何令香港繼續穩定地提供經濟效益。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九十年前的那個共產黨,它眼中只有錢。
中國資本,是為外憂;內憂就是特區政府、本地的資本家和地產商,它們因中港惡性融合而繼續得利,當然會繼續建樓讓外來資本搶購,繼續谷大金融旅遊業、剷除其他行業而引入外來資金吧!至於本地人的權益利益,理得你死,反正他們可以移民。因此,左翼論述把矛頭指向資本家和地產霸權,是有其原因的。香港人一日奪不回決定香港前途的話事權,一日都會朝全球資本化走,然後本土文化被趕盡殺絕。提出經社文的改革,以及對香港發展的願景,再從資本家手上奪回權力,就是捍衛本土、本地人優先的體現!

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星騷亂的啟示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星騷亂的啟示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新加坡小印度區(Little India)在12月8日晚發生一宗旅遊車撞倒南亞裔傭工的車禍,而這意外最後演變成四百多人參與,有廿七人被捕,十名軍警受傷的騷亂。

這騷亂也是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馬來人與華人之間衝突以來最嚴重種族騷亂。1964年那場騷亂令新加坡州政府與吉隆坡聯邦政府之間不和白熱化,最終導致新馬兩地在1965年8月9日分家。


這次小印度突然爆發種族騷亂,並非偶而為之的事。過去十年,新加坡積極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印度、孟加拉等國的外來勞工和移民。在新加坡人眼中,這些人搶去他們的飯碗,炒高新加坡的樓價。縱使中、印和孟國民在語言、種族和宗教上與新加坡原有居民相近,但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仍然與新加坡格格不入,造成相當多的衝突。


這問題令人民行動黨在2011年國會大選輸掉阿裕尼集選區、2011年總統大選,獲李顯龍支持的陳慶炎博士,幾乎將總統寶座輸給黨內主張新加坡人優先的候選人陳清木。在今年年初,亦令行動黨輸掉榜鵝東補選。但行動黨明明見到多個警號都未有妥善處理移民和外勞引發的問題,最終令新加坡發生騷亂。


只要行動黨未有改變移民和外勞政策,恐怕類似的突發騷亂會一再發生,現在還好,強人李光耀仍然健在,而當具份量的強人不在人世,新加坡政府控制這類亂事的能力更令人懷疑。


新加坡騷亂告訴我們,引入外勞和移民要付的代價是十分高昂的。在沒有任何移民和勞工整合政策的香港,請問香港能否控制由移民和外勞引發的社會不安?現時雙非兒童、北區學額混戰、嬰兒奶粉搶購戰等問題已經不斷為社會不滿增添燃料。


新加坡政府在處理種族問題上,比香港人敏感、果斷和狠辣,尚且阻止不了騷亂發生,更何況沒有民意認受性,能力亦比人低的香港政府?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

南非法律(陶傑)

南非法律(陶傑)

曼德拉年輕的時候起,反抗南非的種族隔離統治。種族隔離(Apartheid),不止是政策,而且一度是南非的法律。南非的白人政府「依法」執行種族隔離,共四項法例。第一條是一九五𤳙年的「人口登記法」,號令全國登記血緣,分為四類:第一類白人,第二類「有色人種」如華人;第三類印度人;第四類為黑人。

在四大類型之中,以「有色人種」最為微妙:華人為有色人種,土耳其裔和波斯裔呢?顯然並非白人,應入有色人種之列。但是與土耳其一海之隔的希臘,其五官形態,與土耳其相似,卻又是歐洲大陸人,亦當列為白人。

但是,與希臘一海之隔的塞浦路斯,希臘人和土耳其人雜居,許多還通婚,塞浦路斯人列入哪一類?白人還是有色人種?此外,阿爾巴尼亞是歐洲國家,如同巴爾幹半島,卻有大量伊斯蘭人口。

五十年代,冷戰時期,南非幾與世隔絕,很少外來人,所以南非政府只針對黑白兩色做功夫,中間兩類人為數甚少,處理馬馬虎虎,加上台灣商人多在南非投資,所以華人有時列為「榮譽白人」。

同一年,南非又通過「族裔居住法」,規定白人與黑人不可同區居住。白人住的城鎮,叫Town,黑人住外城,叫Township。

兩年之後,還加一條,規定黑人要有「身份紀錄證」。除了姓名年齡,還有該黑人僱傭紀錄:做過哪些工作,有沒有被開除過,以備白人查詢。

再過一年,增立「公共設施隔離法」:巴士、戲院、泳池、圖書舘,全部掛上標籤。白人用這些,黑人用那堆。這時,曼德拉和他的一代,開始忍無可忍了。

南非的法律,影響了美國中部如阿拉巴馬州。曼德拉的抗爭也激勵了美國黑人。他們開始明白:一個國家,「依法治國」是不夠的,如果法律是惡法,就要全民蓄意犯法,全民抗爭。

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瀕危中國珠算申遺成功


瀕危中國珠算申遺成功






噼嚦啪啦的算盤聲,大家可曾記得?還會打算盤嗎?有「中國第五大發明」之稱的珠算(圖),前天跟日本和食等14項人類文化傳統,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這項日漸失傳的傳統國粹,注入新生命力。

大中專院校不見算盤

教科文組織網站指出,中國珠算通過挪動桿上的珠子,實現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指數、開根以及其他很多複雜的方程式計算;讚揚珠算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不過,隨着計數機、電腦普及,珠算地位大不如前。
內地網民昨天慨嘆道:「現在的小學生還有珠算課程嗎?」黑龍江目前只有15,000名小學生仍在接受正規珠算訓練,內地大中專院校財務系亦幾乎看不到算盤的影子。哈爾濱財務人員劉莉莉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要是不會打算盤,就沒人敢說自己是會計;現在如果不懂使用財務軟件,那麼就根本不能勝任財務工作。」
新華社也發表評論文章,指珠算申遺成功有喜亦有憂,喜的是消息令人驕傲,憂的是珠算瀕危,希望珠算申遺成功的喜訊,不要成為輓歌的前奏,呼籲國人至少可以給孩子買個算盤,「哪怕純粹只是當做玩具」。中國珠算協會副會長蘇金秀承認,受電腦衝擊,珠算計算作用大減,但珠算成功申遺,將令珠算更廣為人識,吸引更多人參與保護弘揚珠算文化。

新華社/中新社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皇與王(陶傑)

皇與王(陶傑)


英文的「國家」一詞,有Country,Nation,State。
香港可以是一個Country,出入境填表,Country of Birth,填寫「香港」,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是香港做過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到底是「英女王」還是「英女皇」,卻一直弄不清。問問學校的通識教師,兩者有何分別,不知有幾個知曉。

「英女王」是對的,「英女皇」錯。君主立憲制,元首叫做King,King是王,Emperor才是皇。

為何有此誤譯?中國文化傳統,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許多小國交戰,小國的元首:越王勾踐、吳王夫差,還有趙武靈王、楚懷王,都是King,不是皇帝,而是「大王」。

但是,自從秦始皇武力統一中國,中國人的意識,「皇帝」取代了「大王」。「皇帝」是家天下的一統江山,而「大王」或者「君王」,像洪水之前的阿蘭蒂斯,屬於記憶上一輪迴的湮事。

英女王維多利亞得香港之際,正逢道光皇帝。清政府與英廷的往還文書,對於女王的地位職稱,有時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英吉利大皇帝、英吉利女王,還是大女皇?

其中有君主立憲與帝皇專制之差,亦有女人登基不靠男權之別,一下子連清政府也糊塗起來。後來的慈禧太后,叫Empress Dowager,但是,英國的王太后,卻很謙卑,只叫做The Queen Mother,女王母親。

到這一層,距離更拉大了。今天,許多廣東人還改不了口:「查理斯不肯做皇帝喎,看來是威廉王子繼位了。」聽來礙耳,差不多先生,思想不夠縝密之故。

這是許多人的盲點:人家的王,不同你的帝皇,所以蘇格蘭獨立,公投解決,不靠出兵討伐。到今天,許多中國父母將子女送英國寄宿學校,付出天價學費,沒有用的,有一些簡單的常識,由洋務運動以來,一個民族,不知交了幾代學費,還是不明白。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關於載:中國人的種族來源》唐迪也

《關於載:中國人的種族來源》

唐迪也 DEE2011-01-23 06:27

 

中國人的種族來源,由兩大部分構成,母系方面主要是純黃種人、古亞洲人的血統,父系方面主要是純黃種人血統。而狹義上,純黃種人是白種人的一個分支。

母系方面,其中古亞洲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矮黑人(D-YAP),他們和非洲黑人(尼格羅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純種的矮黑人是印度的安達曼人,東南亞的維達人等,矮黑人中最進化的一支是日本的阿伊努人(蝦夷人),它們是繩紋人的後裔,也是和族的重要底子,另外,西藏人中也擁有大量的矮黑人父系成分。另一種是棕種人(C-M130),而純種的棕種人如今已不存在,但他們是蒙古人,女真人,澳大利亞土著等民族的直系祖先。矮黑人,棕種人先後從亞洲南部北上東亞後,膚色變淺。

父系方面,東亞的純黃種人和北歐的純白種人其實是整個歐亞大陸上血統最接近的人種!芬蘭—烏拉爾人和中國—東南亞人擁有同一個祖父,其中約10%的中國人則是芬蘭—烏拉爾人的親兄弟,只是屬於遠東分支(N1),其餘中國人(O*)則和芬蘭—烏拉爾人是堂兄弟(也是唯一的堂兄弟),擁有一個共同的祖父NO。中國人的父系血統中,NO和他的子孫占有絕對優勢,加上其餘一些少量的暗白人種,早期白種人(包括顯白人種,印第安—北亞人),達到95%左右。中國人的父系祖先還是比較高大強壯的,只是不如白種人(指北歐人種)高大。相比於現代東方人的扁平的五官,純種的黃種人其實是可以稱得上“高鼻深目”的,只是沒有中東和南歐的地中海人種那麼得誇張。廣東人的某些“馬來特徵”,恰恰是黃種祖先的原始相貌特徵的一些反映。北方人和韓國人的大餅臉小眼睛,才是棕種土著的相貌特徵!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人在血統上絕對比日本人更接近歐洲人,大家如果看見有些日本人長得比較歐化一些,那樣的日本人真正的和歐美混血的比例應該並不高,他們看上去長得更歐化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蝦夷人血統(日本人的蝦夷父係後裔佔35%,母係自然更多)。

既然北歐人的祖先和中國人的祖先血緣關係如此接近,為什麼中國人沒有普遍高大粗壯,高鼻深目,金發碧眼與白色的皮膚呢?

1. 在生物學中有兩個個規律,一個是海拔越高的地方進化成長的物種就越高大粗壯,反之亦然。還有一個是溫帶地區形成的人種最高大,熱帶和寒帶形成的人種都比較矮小。在人種形成的初期,受外界的自然環境選擇作用是很大的。北歐人和印第安人的共同祖先和中國人的祖先在伊朗高原上分離以後,進入了中亞的中高緯度的高原地區進化了很長時間。北歐人印度雅利安人的共同祖先接著和印第安人的祖先分離,並分兩批向西進入歐洲或印度。第一批進入歐洲的是西歐的克羅馬農人,第二批是近兩萬年後才進入歐洲的從南俄草原進入的作為征服者的印歐人。印歐人的另一部分向南進入印度,伊朗,阿富汗,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雅利安人。在兩批進入歐洲的北歐人之間,隔著一批在農業擴張時代進入歐洲的中東農民,他們帶來了歐洲人中的地中海人種的基因,甚至一部分非洲黑人基因(不過和班圖黑人屬於不同的子類型)。另需提醒,歐洲的緯度高於東亞。史前的歐洲不僅緯度高,而且經歷了寒冷的冰川期,地中海人種的某些體質特徵的形成某種程度上就拜這次冰川期所賜,克羅馬農人也受到過一點影響。在中世紀,歐洲的氣候仍然很寒冷,一直到近代大西洋暖流的形成。北歐人雖然長期生活在北歐寒冷的高緯度平原地區,但是由於他們的種族特徵主要形成於溫帶的高原地區,所以並不矮小。

中國人的祖先出非洲後,曾經在伊朗阿富汗一帶的中緯度的高原上進化了很長的時間,然後才通過印度緬甸進入雲南的中低緯度的高原,又進化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才擴散到中國各地,取代了原來生活在中國境內的古亞洲男人。其中華夏族又在西部甘肅的中緯度的高原上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中國人的父系祖先也是在高原上進化出的人種,因此先天的身材並不矮小乾瘦,只是緯度沒有北歐人高,氣候條件也比北歐人暖和一些,所以先天基礎沒有北歐人高大強壯。飲食習慣和營養條件對人種的形成也非常重要。不過因為和身材矮小瘦弱的古亞洲女人混合,導致了後代的中國人身材,體格被大大拉低。但影響身材高大強壯與否的除了人種的先天基礎外,還與人種大致形成後的氣候條件,飲食習慣和營養條件息息相關。古代北方中國人長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人種之一,不亞於歐洲人。倒是歐洲人歷史上有一些時期由於營養不佳,身材比今天矮小很多。

2. 再說一下“高鼻深目”的特徵。相比於現代東方人的扁平的五官,純種的黃種人其實是可以稱得上“高鼻深目”的,只是沒有中東和南歐的地中海人種那麼得誇張。 “高鼻深目”本來就是M89的中東部落後代的特徵(應該來自於非洲祖先),只是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實在是進化得有些誇張了。地中海人由於生活在炎熱的中東時間更長,所以高鼻深目的特徵就更突出。印歐人6000年前征服了歐洲後,由於和被征服者克羅馬農人,中東農人混血,加上相同地區的相同地理氣候條件下產生的趨同進化,使得所有的歐洲人面目特徵都看上去比較相似。而M9的歐亞部落後代則要柔和很多,這應該和歐亞部落在較高緯度的地區進化過一段時間有關。不過和大餅臉的古亞洲人相比,純種的黃種人具有明顯的歐亞黃白人種的特徵,五官立體感要強很多。今天的亞洲基本已經沒有純種的黃種人了,不過這可以參考一下黃种血統比較多的某些東南亞人,以及介於黃白之間的某些北美印第安人。某些東南亞民族,他們是比南方漢族更純正的黃種人(當然也是和矮黑人、棕種人混血過,只是比例要稍低一些)。而南方漢族,是比北方漢族更純正的黃種人。另外,南方的四川地區有些特別,矮黑血統比其他南方人要多,這是因為四川是屬於矮黑種的歷史上的氐人的老家。漢人中黃种血統最少,矮黑人、棕種人成分最多的是土生的西北漢族。韓國人類似於西北漢族。而歷史上的各種北方胡人(白胡除外,包括滿蒙),日本人,基本上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黃種人。

適當的高鼻深目本來就是原始黃種人的特徵。因為和面部扁平的古亞洲人混合,使得今天的中國人失去了黃種祖先的這一相貌特點。在東半球另一頭的日本阿伊努人(蝦夷人),長相是和中東人,南歐人在同一次冰川期內的趨同進化的效果,出現了高鼻深目的五官特徵,以至於長期被外界誤以為他們屬於高加索人種,在基因上則是天差地別,就是東南亞矮黑人在高緯度地區的變種。東亞的黃種人,由於一直生活在溫暖的雲南,廣西,廣東,一直到冰川期結束後才向北擴張,所以沒有受到這次冰川期的作用影響而形成類似於歐洲和中東的地中海-高加索人的那種種族特徵。而且由於中國人的黃種父系祖先和東亞的古亞洲女人的大量融合,導致了混血而成的後世中國人的歐亞人特徵大大弱化,使原本父系祖先的和北歐人的祖先類似的外貌特徵最終在感官上消失。更不幸的是,相比於父系血統,母系血統對於一個人的體質影響更大。因為一個男人從母親那裡得到的遺傳比從父親那裡得到的遺傳多出了一條常染色體的信息量(Y染色體攜帶的信息量和X性染色體攜帶的信息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記。X性染色體通常沒什麼特殊作用,並且會和常染色體發生混合,一般可當常染色體看待,形成了23:22的遺傳優勢。

3. 現在看到的北歐人的金發碧眼白皮膚的特徵大約形成於6000—12000年以前。不過學界一般認為6000年太低估,而在10000年左右比較合適。金發碧眼白皮膚這樣的特徵,是在一定條件下非常偶然的基因突變形成的,這些突變的個體能獲得同伴更多的欣賞,擁有更多的後代,經過人為的基因選擇,使得整個部落後代中的大多數人都獲得了這樣的遺傳特徵。金發(黃發)產生的原因,和較高緯度和地理高度,以及其他一些條件所產生的較少受太陽光照射(或日光照射比較弱)有關。暗白人種(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和黑膚色人種(非洲人,亞洲矮黑人和棕種人)是不具有產生金發(黃發)的突變可能的。金發(黃發)是歐亞部落的黃白人種獨有的特徵。金發是隱性基因,通過和非金發種族的混血,金發特徵越來越弱,直到最後消失。因此世界上金發人群越來越少。據說,世界上最後一個金發的人將誕生在200年後的芬蘭。包括“碧眼”,也是這個原因產生的。當然這些只是外因,內因是某些個體或小群體的病變所導致的基因突變。金發碧眼的產生是非常偶然的。

剛來到東亞的中國人的父系祖先,雖然是較純的黃種人,但是因為長期生活在氣候潮濕的低緯度地區(雲南,兩廣),能夠獲得足夠的日照和熱量,缺乏產生金發碧眼白膚的基因突變的外在條件。從內因上講,如果沒有剛好產生某種病變(這種病變的發生是非常非常偶然的),即便有人種基礎和外在氣候條件也是白搭。這三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從五胡亂華開始,一直到滿清,民族和種族間的極端仇殺從來沒有停止過。比如,冉閔屠殺了20萬白種羯胡,因為懷疑或分辨不清,也把一些有著白種胡人相貌的正宗漢人也一起屠殺掉了。在六朝,隋唐時期,這種針對胡人的種族清洗是不罕見的。明滅元以後,朱元璋大肆殺戮和閹割“色目人”,普通民眾也不斷報復。這中間,免不了又有一些有“色目人”特徵的漢人被誤殺。經過歷史上的種種殘酷的種族清洗甚至種族滅絕,有異族相貌特徵的漢人很少能夠歷經千年血腥屠殺而倖存下來。即便和平時期,這些有胡人相貌的漢人也必然會比普通漢人更受排擠,其中有對胡人仇恨的潛意識,也有“華夏中心論”下的對異族的傲慢和不屑。

所以,今天的漢人中,已經幾乎看不到那種有明顯白種人特徵的人了,這就是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的實際血統更偏向歐洲人,但是長相卻偏向古亞洲人血統佔絕對優勢的的蒙古人,滿洲人,日本人的重要原因。當然,同一地區的相似氣候環境下趨同進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樣的,北歐人和南歐人,中東人長相的類似,主要也是因為他們母系血統的接近。印度人,中國人,都大體屬於“白父黑母”的類型(純黃種人實際上就是白種人的一個分支),而北非人則剛好相反,他們屬於“黑父白母”的類型。

世界三大原始人種是黑種人(DE-YAP,L3和M系),白種人(F-M89,N系),棕種人(C-M130,M系)。純黃種人屬於白種人的一支,今天的亞洲黃種人其實就是白種人(K-M9,N系和N系下的R系)和黑種人(D-M174,M系)棕種人(C-M130,M系)混血的產物,包括你我在內。我們今天沿用的“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的非此即彼的世界三大人種劃分法,實在是在缺乏正確科學知識的時代形成的一個大大的誤會。

附加:按遺傳學(分子人類學)劃分的世界人種類型

a.祖先人——1.科伊桑人(非洲棕種人)
b.非科伊桑人——2.俾格米人(非洲小黑人)
c.非俾格米人——3.蒙古—澳大利亞人種(棕種人)
d.尼格羅—亞太人種(黑種人)——4.日本—西藏人種(亞洲矮黑人) 5.尼格羅人種(非洲黑人)
e.廣義歐亞人種(白種人)——6.地中海—高加索人種(暗白人種)
f.狹義歐亞人種(黃白人種)——?.南亞—新幾內亞人種(未歸類人種) 7.華夏—芬蘭人種(黃種人)
g.印歐—印第安人種(早期白種人)——8.諾迪克—雅利安人種(顯白人種) 9.印第安人種(黃白過渡人種)


 

 

韓國不承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主場報道)

韓國不承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主場報道)

中國日前在東海設立大範圍「防空識別區」,覆蓋釣魚台並與日、韓識別區重疊,日本及美國先後提出交涉及表示關切;今日,韓國外交部表示不承認中國單方面行動、劃設與韓國識別區重疊的防空識別區,促中方作出調整。韓國外交部及國防部為此分別召見了中國駐韓大使館武官及公參,表明對中方行動感遺憾。
中國當局23號(週六)宣佈劃設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與韓國軍方劃設的識別區部份重疊,重疊區域位於濟州島及離於鳥上空。中國及韓國對離於島(中國稱「蘇巖礁」)的主權有爭議。韓聯社引述國防部政策室長柳濟勝表示,韓國不會認可中國單方面宣佈劃設的識別區,對離於島的管轄權不變。
柳濟勝表示,這是中國未在事先經過商議的情況下,單方面宣布的區域,因此無法對其表示認可,中國和日本即使設定防空識別區,我國政府將依舊保持對離於島海域的管轄權。他強調,中國的此舉決不能成為造成地區局勢緊張的因素,並提議在28日舉行的韓中國防戰略對話上討論該問題。
報道指韓國國防次官白承周,與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於於本週四(28號)在首爾一次會議中見面,屆時白承周擬與王冠中討論防空識別區重疊的問題。
識別區覆蓋釣魚台 日提出交涉
中國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範圍覆蓋釣魚台,並與日本設立的識別區重疊,引來日本批評並提出交涉。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早前表示,中方做法不能接受,正研究提升抗議級別。
防空識別區是任何一國基於防空需要,而單方面劃定的範圍,方便防衛部門迅速定位管制。國際法認為當任何飛行器,包括飛機、無人機進入一國的防空識別區,該國可以採取某種方式,如起飛戰鬥機監視飛行器。但如果飛行器未進入進入該國領空,防衛國無權採取迫降和擊落等措施。
以釣魚台為例,中方在未設立防空識別區前已屢次派出戰機和無人機到釣魚台上空巡邏。由於釣魚台屬於日本防空識別區範圍,日本航空自衛隊會派戰機緊急升空應對。兩國防衛部門的飛機在重疊的防空識別區飛行,預料會令雙方關係緊張。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走遍天下(陶傑)

走遍天下(陶傑)


語文水準低落,因從前向小孩子灌輸此一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令中國小孩讀書像偏食一樣,只側重數理科,令數理天份不夠的空前遭到歧視。

今日大陸「三中全會」,有項「改革」「成就」,就是在全國取消高中的「文理分科」。此一空前「改革」受到華文傳媒忽畧。

高中的文理分科,在中四這年,將中國小孩分為兩等:優秀的讀數理化,低賤的讀文史哲,令中國人從中四開始,即刻學會等級歧視。每家中學,文科學生都有點自卑,理科生自視為天賦聰明:第一等的讀醫科、工程、電子,讀到MlT博士,於是將「教育」這科擠壓到底層,今日香港普遍認為讀教育這科,當中小學教師的都是「會考不行」的那一羣。

香港模仿英國有一個「平機會」,只限對付種族性別之類的「歧視」,中國人教育對文科的深切歧視,「平機會」從不懂得處理,所以模仿英美西方,設立的這類機構,只製造許多泡沫,並無觸及心理的深層。

中國小孩自小被灌輸「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是歧視第一步,而且全民一起歧視。結果是大陸「工程師治國」,盲目追求GDP增長。工程師沒讀過唐詩,也看不起史學,中國建了個「三峽大壩」,自毀人文意境,將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境,以及三國許多遺蹟沉下水底。日本人看見,心中暗自發笑。

香港也付出代價:中小學教師低薪工作沉重,編劇和文字工作的人也低薪,導致所謂「中英文水平低落」。中英文低落,但會計師、醫生、工程師、銀行精算師的水準未見低落。醫生、會計師許多做了馬主,中小學教師從沒有馬主。
一個社會長期接受此一偏激歧視,今日,上沒有「政治人才」,下沒有精彩電視劇看,演藝業又活得毫無尊嚴,是個社會自己修來的共業,因果循環,非常好。
 
今日數理化又不太行了,因為香港沒有工業科技,讀了商科,學做華爾街精英,大學生學會炒股,將來走遍天下才不怕呢。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李怡)

從無到有的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李怡)

本土派、香港人優先、新移民、新香港人等話題在社會沸騰,有人提出一些基本觀念的問題:何謂本土?何謂本土派?香港人優先是否排斥歧視新移民?筆者嘗試就此話題作些釐清。

從公民權利來說,本土或香港人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居住在香港的人,包括居港七年的移民,所有香港永久居民所享權利都是平等的。對於居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沒有申請綜援、公屋、應徵公務員等權利,這是世界通行的慣例。社區組織協會早前說這是政府帶頭歧視新移民,只能說他們沒有搞清楚何謂歧視。若新移民與永久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實際上是對於在香港交稅(包括間接稅)多年的永久居民的不公平。


香港人的定義,與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當地人定義相同,當然包括不同種族和膚色。本土論述的興起,講的不是本土人的定義,而是講本土意識。本土人、本土派,指的是具有本土意識的香港人。本土意識除了以香港為家之外,還包括是否以維護香港人的權益為優先,而不是願意犧牲香港人的利益去牽就香港以外地區的人的利益,或任憑外部地區對香港的侵凌。本土意識還包括守護香港百年來形成的法治自由公平競爭的核心價值,香港人的文化習俗。後者所指是以華人為主體的香港文化習俗。非華裔人士有他們的習俗,受法律保障,但沒有遭到侵蝕的問題。


本土意識在殖民地時代以至回歸初期都是不存在的。講到香港的社會意識,市民除了享受在法律保護下的自由競爭和安居樂業之外,生活則保留着中國古遠傳統的文化、習俗和南方人的語言和生活方式。過去香港人沒有政治意識,若有,也都是關心大中華(兩岸)的政治嬗變,支援革命、抗日、新中國建設等等,而極少爭取本土利益的政治意識。筆者以及當年為中國、為香港爭民主的人士,也是從關懷大中華的情懷走過來的。這幾十年從大陸移民香港的人,若仍有政治意識的話,也是關懷大中華的意識,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融入香港社會,充份認同這裏的法治自由和生活方式,包括使用粵語甚至俚語,也學英文。


但是,這幾十年來,中國大陸有了極大變化,不但沒有建立法治,而且專權政治加上改革開放形成的權貴資本主義,改變了社會,也改變了人的面貌。去年大陸青年作家韓寒短暫訪問台灣後,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從台灣而引起的「一直以來的感受」。他說:「我失落在我生存的環境裏,前幾十年教人兇殘和鬥爭,後幾十年使人貪婪和自私,於是我們很多人的骨子裏被埋下了這些種子;我失落在我們的前輩們摧毀了文化,也摧毀了那些傳統的美德,摧毀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摧毀了信仰和共識,卻沒有建立起一個美麗新世界,作為晚輩,我們誰也不知道能否彌補這一切,還是繼續的摧毀下去;我失落在不知道我們的後代能不能生存在一個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傷害的環境之中;我失落在……除了利益和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我們幾乎對一切都冷漠。」然後他寫到香港:「我要感謝香港和台灣,他們庇護了中華的文化,把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了下來,讓很多根子裏的東西免於浩劫……我們所失去的他們都留下了,我們所缺少的,才是最能讓人感到自豪的。」


從韓寒的文章,就知道為甚麼香港會興起本土意識,為甚麼越來越多的香港人要守護香港。新移民儘管不是全數,但他們「骨子裏被埋下」的「兇殘、鬥爭、貪婪、自私」,他們的賴權力生存和獲利的心態,順理成章地成為愛字堆打手,蛇齋餅糭的「群眾」,建制派的票倉。在中共權大財大氣粗的淫威下,香港民主人士有何能力去改變他們?


本土意識的重點是守護香港,除了核心價值,還有韓寒所珍貴的中華文化和習性。能不能影響大陸免被「繼續的摧毀下去」,已離開多數本土派的考慮範圍了。「源頭減人」、收回單程證審批權,是本土派力爭避免香港淪陷的要點。


有網民在筆者文章後留言說:他在家事法庭登記處觀察許久,每天都大排長龍申請離婚,一雙雙男女(女的多數講普通話)填寫表格時有商有量,言談舉止絕不像要離婚的夫妻,特區政府和議員為何還相信有那麼多家庭團聚?


本土派中有意見分歧,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擁抱守護香港的本土意識。即使你是大中華派,也該明白韓寒所說能把中華「民族美好的習性留下來」的只有香港和台灣。除了保住香港,香港人優先,力拒行騙長官一切媚共惡政,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