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產片再度回勇,除了各路大製作陸續上映,亦再次迎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作品《寄了一整個春天》,新導演葉鈺瀛挑戰偏門題材,以女學生賣原味內褲為主題,主要角色均起用新演員擔正,膽識上已經先贏一仗。
觀看《寄了一整個春天》很容易就聯想到另一套「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作品《我談的那場戀愛》,同樣是建基於網絡的一段虛幻關係,《寄》是少女透過自己的「網上生意」產生出初戀情懷,《我》則是喪偶中女遭遇「網上騙局」而獲得心靈彌補,相映成趣。
電影主題有時不需太多說教或社會性議題,偶然一些比較個人的小品亦可玩出趣味。以口吃借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無法表達自己,有話說不出的許澄只好透過與陌生客人的網絡交流,換取孤獨的慰藉,逐漸發展成幻想出來的愛情。
但當夢幻的泡泡破滅,長年因口吃而變得被動,甚少表達真我的許澄,同時面臨愛情及友情的雙重打擊,才有機會從憤怒中審視自我,發現將主導權放棄,遇事總是逃避,永遠為他人而活,最終受傷的只有自己,於是才得出結局中從自身開始改變,鼓起勇氣承擔責任的成長過程。
當然電影仍存在沙石,如許澄在發現自我的成長過程中顯得頗為急速,所有事一次過在最後爆發,而且賣原味內褲的主題與其自身成長的扣連不大,觀眾到尾段容易失焦。
不過特別喜歡送貨哥哥的角色,本是一位傳訊人,將許澄的貨物送至客戶手中,後來卻逐漸介入了她的生命,成為收訊人,作為電影裡唯一令她打開心窗,找到了一個接受自己的人,新演員張毓軒及Marf的演出自然,令《寄了一整個春天》作為輕鬆小品合格有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