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快要開一門課:「順民學」,因為在強權高壓下,將會改變香港人活潑的精神面貌,成為「順民」。張宏杰是我欣賞的內地歷史學者,他的三本作品:《飢餓的盛世》、《中國國民性演變史》及最新一本《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均值得在洗腦宣傳殺入學校時,推薦給學生閱讀,他的作品多有繁體字台灣版,是專業的歷史學者,但寫作的方式很活潑易讀,中學生也懂,並且會越讀越有樂趣。
今天介紹是《中國國民性演變史》,此書切合今天香港時局!作者是由日常生活中「順民神態」開始討論,在鄉鎮、農村總會見到低下頭,不想同人目光接觸的順民,「他們準備在任何公權力、暴力和不合理現象面前低頭。無論甚麼時候,他們都會選擇順從,而不是反抗。」於是作者問究竟是甚麼,造就了中國人獨特的「順民性格」?
專制技術 比四大發明更厲害
他指出幾千年中國史其實就是一部專制技術發展史。「專制制度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一種制度。為了讓這一家一姓能夠千秋萬代享有全天下的膏脂,它盡最大可能地壓縮社會其他人群的權利和利益,盡最大可能地消滅一切對專有權力的覬覦和挑戰,盡最大可能地維持穩定,保持現狀,防止社會發展變化。套用魯迅在〈春末閑談〉中的比喻,專制技術就是掠奪者刺在中國社會神經上的一根毒針,它使得中國社會麻痹、僵化,失去反抗力,以利於它肆無忌憚地敲骨吸髓。」
張宏杰認為中華民族真正厲害的不是「四大發明」,而是「專制技術」。這技術背後既有高深理論,亦有有精密的設計,及有龐大的執行體系。理論層面的建立是法家韓非子和儒家董仲舒。在執行層面則是秦始皇在全國確立郡縣制度,是這專制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開始。至於漢武帝「獨尊儒術」就是秦始皇創立的嚴苛制度,配合上了非常適用的意識形態體系,加點潤滑機油。到了唐太宗將科舉制度完善化,把社會的智力資源統一到科舉考取功名這條路,從制度上牢牢控制住知識分子的頭腦。到了清朝更進一步,利用文字獄,直接在人們頭腦裏直接建立監獄。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角度去解釋黑格爾及湯因比認為中國「停滯」和「僵化」現象,他指出這其實是專制制度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正好反映了專制技術不斷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他也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中國國民性的演變,就是一部專制技術的演變史。
演變五階段 從貴族到奴隸
中國國民性演變可分五個階段,春秋戰國是分封諸侯的封建制度,國民性可以概括為「貴族文化」,貴族有特權又富有,使他們「注重勇敢、尊嚴、優雅、榮譽心等高尚的品格」。秦、漢之後,一直到隋、唐都是實行直接管治的郡縣制,以官僚為執行者,取代了傳統貴族,但是朝廷非常重視門第,世家大族相當程度承襲了貴族文化,當時的國民性可以稱為「士族文化」。到了宋朝,由隋唐建立的科舉制度大行其道,突破了世家大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於是進入了「平民文化」。但到元朝又一變,由宋文人政府變成殘暴的異族統治,明雖取元而代之,且是漢族統治,但承襲了元朝的許多制度,所以元、明一體,導致的國民性開始出現了巨變,是為「流氓文化」,到了清朝,發展出比元明二朝更加細密的社會控制,因而形成「奴隸文化」的國民性。
可惜,此書欠了最重要一章:中共治下的國民性演變。
劉細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