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日星期五

歷史身份 不得善終  消失的香港華僑

 歷史身份 不得善終  消失的香港華僑


導言:香港開埠前,中國人說它是小漁村,英國人說它是「貧瘠的石頭」,但無論如何,開埠後半世紀它便躍升為全球第一貨運大港。本報請來香港歷史學家、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選取殖民地時期香港歷史的點滴,與讀者分享那些年、那些真實的歷史。

第一次注意到「身份認同」問題是在1987年。那時剛完成中學會考,與幾個同學到大陸背包旅行。幾乎所有景點購票都是兩級制:內地人一個價錢,外賓(包括港澳人士)價錢貴好幾倍。當時我略通普通話,排內地的隊,但往往被眼利的大陸人看破。「他們香港人!」然後要我們買外賓票。那次畢業旅行讓我知道,「香港人」屬於外賓,原則上必須使用外滙券,不可用人民幣,有「特權」光顧專為外賓而設的友誼商店和購買可口可樂。當時「香港人」的身份,「含金量」較現在高很多。

時移世易。今天,同樣一句「他們香港人!」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然而,這並非歷史上的孤例。香港人歷史上另一個身份,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這個身份,是「華僑」。

首先從字義分析。「僑」者,「暫時僑居在某個地方」之謂也。《康熙字典》曰:「旅寓曰僑居,六朝有僑置郡縣」,「僑置郡縣」的意思是將受到戰爭影響的郡縣遷移到另一個地方。那麼,今天香港境內居民有沒有僑?當然有。例如新界錦田有悠久的打醮傳統,打醮是原居民的盛事,但村內的非原居民若想參加,也可登記為「信僑」。換言之,這些非居民的身份是僑民。

以上兩例,說明「僑居」現象可以出現在國家甚至城市內部,而不一定涉及主權和國界。而港九兩地除了開埠前小量原居村民外,大部份人口都是外地、外國遷居而來,所以稱之曰「僑」,合情合理。除了「華僑」,「西僑」、「英僑」、「日僑」等字眼不時會出現在戰前的報紙上。

民國時期的國恥地圖,港澳均榜上有名。互聯網
民國時期的國恥地圖,港澳均榜上有名。互聯網

民國國恥地圖 割讓地港澳上榜

「僑」字合理,「華僑」則可能令今人稱奇。一來這個身份已經消失,二來「華僑」的潛台詞——「中國人僑居香港」暗示香港是外國——在今天政治不正確。然而,今天不正確,不代表當年不存在過。其實,將整件事放在具體的歷史時空考察,便會豁然開朗。香港經《南京條約》割讓予英國,自此之後尤其是1949年前並不屬於中國的版圖,地圖上「香港」一名往往在其後括上「英屬」字樣。 尤有甚者,民國年間,「毋忘國恥」之聲響之不絕,民族主義運動下產生出一種特別產品:國恥地圖。它詳細列出歷年來經不平等條約割讓出去的土地,其中當然包括香港、澳門等。國恥地圖「榜上有名」的割讓地,之所以構成「國恥」,是因為他們原屬中國,但後來淪為域外之地;居住其中的華人,除非歸化外籍,否則他們的身份便是「華僑」了。因是之故,戰前報紙的標題上自然經常出現「香港華僑」、「澳門華僑」等字眼。有趣的是,當時連在上海租界內的華人也被稱為華僑,例如1927年《香港工商日報》一則新聞的標題「滬華僑反對增稅」,其內文曰:「此間住客聯會昨日議決,租界內華人店舖須於禮拜日一律閉門派員赴工務局,請願取銷增稅。」

香港華僑的意思是「中國人僑居香港」,暗示香港是「外國」,在今天政治不正確。圖為八十年代的灣仔。
香港華僑的意思是「中國人僑居香港」,暗示香港是「外國」,在今天政治不正確。圖為八十年代的灣仔。
外滙券八十年代開始發行,為供外國人或港澳遊客在內地指定食肆或友誼商店使用,一九九五年停用。
外滙券八十年代開始發行,為供外國人或港澳遊客在內地指定食肆或友誼商店使用,一九九五年停用。

赴英即返祖國 港僑老人:怪極

香港與其他域外之地最大的不同,在於它與中國接壤,而且在中共建政前一直沒有邊界管制,兩地居民可以自由進出。因此,香港成為眾多僑埠之中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其中一個。之前在「賽西湖」專欄文章提及過的香港旅行界泰斗黃佩佳,他閒時會到廣州嘆一盅兩件,即日來回。

1925年10月24日《華僑日報》有一篇評論,頗能說明當時香港華僑的狀況。作者自稱「唐老人」,標題為「我所見之怪極」,內文曰:「『祖家』這個名詞,乃各國僑民對其祖國之稱也,而港僑華人,往往以『祖家』二字,認為英倫之代名詞,稱其貨曰『祖家貨』,赴倫敦留學曰『返祖國讀書』其餘種種,實不勝枚舉,誤解如此,能不怪極。」這則評論透露如下訊息:第一,香港華人是華僑;第二,港僑應認中國為祖家;第三,不少港僑卻認英國為祖家;第四,作者作為老港僑(唐老人), 對有關情況表示怪極。差不多一百年前與今日都出現了「怪極」的「祖國」問題,歷史不可謂不諷刺。

武昌起義後,香港華僑曾集洋二十萬元,捐助廣東軍政府。
武昌起義後,香港華僑曾集洋二十萬元,捐助廣東軍政府。
香港聞人如羅旭龢、周壽臣等,當時均為「僑領」。1941年《大公報》
香港聞人如羅旭龢、周壽臣等,當時均為「僑領」。1941年《大公報》

開埠被貶「奸民」 「香港人」張力猶在

香港華僑與內地存在着甚麼關係?港僑關心國內政治,武昌起義後,「香港華僑集洋二十萬元,捐助廣東軍政府,香港於星期一日慶賀廣東獨立,香港政府已允其燃放煙火。」(上海《申報》1911年11月12日) 1930年代,日本侵華,香港華僑團體購買飛機為蔣介石祝壽,「據一般僑商之意見,以為本港華僑不下六七十萬,設能擴大勸捐範圍,即每人捐款二毫,已有十餘萬元,足以自購一機。」(《香港工商日報》1936年9月22日)

既屬華僑,回鄉懇親便是大事。當地政府亦會接待,以示隆情。既然血濃於水,香港的教育也「緊跟中央」。香港僑校會向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立案註冊,僑校會參加由國民政府教育廳舉行的畢業考試。1941年的僑校名單上,培英、麗澤、香島、培正等學校至今仍然屹立。

隨着中共建政並反對一切不平等條約、「香港人」身份出現,以及中國收回香港主權,「華僑」這個香港居民身份已告消失。有趣的是,香港居民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幾個身份,均「不得善終」:開埠初期來港華人因被中國政府認為幫助英夷而被貶稱為「奸民」,之後行之幾十年的「華僑」今天可能被視為政治不正常,而「香港人」的命運似乎亦相差不遠。香港作為「邊域城市」(frontier city),不斷處於不同觀念的會衝之處,無論任何身份,都會具有相當張力。這個情況,似乎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改變。

僑港社團往往會有自己的信箋。 《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編》
僑港社團往往會有自己的信箋。 《落葉歸根:東華三院華僑原籍安葬檔案選編》

撰文:楊穎宇

作者自述

楊穎宇,香港大學歷史系文學士、哲學博士。念大學時以為秉筆直書乃歷史之理所當然,畢業後才發現這並不一定是常態:教科書「殖民地」、「華僑」、「香港位於中國南方」等字句,公開試客觀描述那些年中國大舉向日本學習的史實,竟會犯禁。這不是真實的歷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