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星期四

英國在香港的管治可以分成很多的階段

今日很多懷念九七年前的殖民歲月。其實英國在香港的管治可以分為很多的階段,但也與英國的本土政治發展和世界的發展有密切關係,反而與中國的關係較少。
英國在十九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充滿殖民地的大英帝國,在十九世紀的香港卻是一個英國不太重視的殖民地,在亞洲英國更重視的是新加坡和上海、威海衛等的軍事商業港口。二戰後,英國的殖民地解體,由於太靠近中國,中國的冷戰和大量的難民,令英國延遲在香港推行非殖化,歷史契機。中國赤化後,英國不能在香港進行非殖化。
香港維持著傳統殖民地的管治,隨著六七暴動,傳統的殖民地管治方法失效。英國政府於進行了可以叫作開明君主專制的社會改革,試圖在中國阻止非殖化的警告下進行改革。七十年代後,在香港的傳統殖民管治,無論是道德上和現實上都是過時,政府必須在沒有港人授權下執行政策,緊慎、拖延、小心翼翼是七十年代後香港政府和官員的心態。

殖民地殘餘的力量卻是對面中國強大赤化的最大力量,香港在七十年代後,管治方式與別不同成就香港的奇積。香港的知識份子由於殖民政府刻意忽視管行政的教育,大部份知識份子都對香港殖民管治幾近無知,這也是九七後,香港衰敗的其中一個原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