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

古文明救兵



古文明救兵,講的是據云是真人真事,雖然個故事較為敘事方式,原以為會有很多的戰爭場面,卻沒有,反而有很多的內心戲,很有趣。為了藝術文化,是否可以犠生人命,戲中表達的是應該,希特拉可以殺很多的人,但不應隨便比他去消滅文化,為文化的保全,即使犠牲也是悲痛地值得!

戲中的文化是那些歷史文物,戰爭後期希特拉明知戰爭失敗,所以要毀滅搶奪得到的文物,當時的人為了這些文物深入前線搶救文物!另人想起東方強國的文化大革命,大量的文物被毀滅,即使在文革結束後,官方和民間沒有進行大型的文物補救行動,所謂的中國人無論是官方和民間,對華夏文化的保存和復修沒有興趣,想對外國人的重視,令人失望!

另外對於保存文化的堅持,香港最近的保存廣東話和正體字問題也是一種文化的承傳保護,可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文化卻不值得保留,相對二次大戰時的古文物救兵,為文物而犠牲生命,現代華人對侍文化完全是比下去!


wing7 | 20th Feb 2014
二戰時期,在同盟國與納粹德軍正式開火之前,其實歐洲各國的大大小小博物館已經趕緊在炮火來臨之前,把藝術品運往安全地方收藏,例如法國的羅浮宮,就把蒙羅麗莎畫像藏在救護車上運走,但其他的畫作及逾40萬件藝術品,則要用貨車運走,並由專人沿路護送離開巴黎。倫敦的國家藝術館則用火車把藝術品運往偏遠的北威爾斯並收藏在地下採石場內。
與此同時,納粹德軍正忙於掠奪猶太藝術瑰寶,又破壞古猶太文物,及焚毀被法西斯分子視為「墮落」的書籍及現代藝術品。當納粹德軍攻陷波蘭時,他們挑選了一些「德國式」藝術品後,就把其餘的波蘭人斯拉夫文化盡毀。納粹德軍偷取的不止是藝術品,還有載滿29,436個火車貨櫃車卡的法國傢俬和家居用品、教堂鐘及樂器,甚至300架阿姆斯特丹汽車。而從古文明救兵尋到的一大堆贓物中,還有金條和金幣,價值等同今天的5億美元。
這些文化侵略不單是意識形態上,更是源自無窮的貪婪和私慾,希特拉當時是計劃在他的家鄉Linz建造一個全球最大的博物館「Führermuseum」,所以他要尋找和掠奪藝術品,擺放在這座博物館以及他計劃中其他建築物內的藝術館內。而納粹德國的第二大人物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亦同樣腐敗貪婪,為自己掠奪了不少珍貴藝術品。
戈林的火車連著兩個大車卡,專門用來載走他所掠奪的物品,他多次前往羅浮宮旁的藝術館
「Jeu de Palme」,因為那兒存放著很多從法國各地搶掠回來的戰利品,供納粹領袖們挑選。戈林為自己收集的畫作,比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擁有的歐洲收藏品還要多。但過百幅由克利(Klee)、米羅(Miró)、畢加索(Picasso)等現代派畫家的作品,卻被視為沒價值而在旁邊的花園被燒成灰燼。
但Jeu de Palme這地方也是法國藝術歷史家Rose Valland的工作地方,這位英雌就是片中姬蒂
白蘭芝的角色嘉麗士文(Claire Simone)的藍本,這位膽小如鼠的博物館館長,在危難當頭時竟然冒著被當作間諜而死的危險,偷偷地記低了被奪走的藝術品和去向,並造了一份詳細清單,記錄甚麼藝術品被拿走了。當納粹德軍在巴黎失守時,古文明救兵之一的James Rorimer(即是片中由麥迪文飾演的占士格蘭爵James Granger),就向Rose取得重要資料來進行拯救行動。
其實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尋找當年被納粹搶去而未能尋回的藝術品,近年有人在慕尼克一間公寓中找到被納粹搶奪的畢加索等名師的1,500幅畫作,價值近1.5億。監製Grant Heslov說:「所以這故事不是在1945年結束,而是到今天仍在進行。還有數以千計的藝術文物下落不明,如果這些藝術品全都被毀了,簡單是個災難。」

納粹四出掠奪無價之寶 奪寶奇兵深入戰場義不容辭
同盟國軍隊中的「古跡、美術及檔案部門」(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MFAA),亦是
「古文明救兵」的正式名稱,是於1943年在羅斯福總統認可下成立的,因為當時他們發覺尋回及拯救仍未被納粹德軍破壞的藝術文物,絕對是刻不容緩。而同樣形勢險峻的,就是其實同盟軍在行軍中也不斷不小心地破壞了一些有價值的藝術品和建築物,尤其是在1943年8月同盟軍險些就炸毀了名畫《最後的晚餐》,更是響起了警號,古文明救兵必須要立即出動阻止任何蓄意與無意的破壞。
這班古文明救兵是從英美各個藝術及建築博物館、藝術工作室及大學中招攬回來,到1951年,已經有近350名男女加入,但在開戰後的首6個星期,只有7個男人緊隨軍隊出發,深入戰線中尋找及奪回藝術文物。這7個人在英國接受了基本軍事訓練後,便隨軍隊登陸諾曼第,對於原著作家Edsel來說,他們都是「在歷史的濃霧中遺失了」的無名英雄。
有份參與改編劇本的Edsel說:「他們全都有大好事業,很多都有家庭,有些甚至有子女,他們大有理由拒絕義務地擔任救兵,但他們都去做了,其中二人更陣亡了。」這個任務現在聽來也是匪夷所思的,情況就像麥迪文飾演的占士格蘭爵,一開場已對救兵領袖法蘭司托斯Frank Stokes(佐治古尼飾)
說:「你打算帶一班建築師和藝術家走入戰場,然後告訴軍人有甚麼他們可以和不可以炸毀?」而這正正就是他們要做的事。Edsel指:「人們最初以為正在打仗的同盟軍不會接受救兵們總在旁叫他們不要炸毀甚麼甚麼,但剛剛相反,在軍人的家書中我們得知他們都非常合作,更會關心他們做得好不好?有沒有保住了哪座教堂?有沒有找到了哪些畫作?軍人們都漸漸投入其中。」

根據史實真人塑造角色 八大巨星同台星光熠熠
雖然電影是根據史實改編,但佐治古尼與Grant Heslov為了增加戲劇效果,決定對主要角色作
出一定程度的改寫和創作,所以他們都是以真人作靈感藍本,再加以改寫塑造的出來的虛構人物。佐治古尼解釋說:「我們想角色人物們都有一些瑕疵和缺點,因為可以幫助我們說故事和令觀眾使易產生同感,但我們認為如果沿用古文明救兵們的真名但又加入一些事實上他們沒有的瑕疵缺點,是不太公道的。」Grant Heslov補充說:「我覺得我們改寫的人物在片中都很有英雄本色,如果這電影啟發到觀眾去閱讀史實,並發現真人們比片中更英雄,我覺得沒有問題。」
重要的是,即使人物是虛構的,故事卻是真實的。佐治古尼說:「片中只有幾幕文戲是我們創作出來推進故事,其他你看到的所有情節,你可能會覺得光怪陸離,甚至會說『Well,這沒可能真的發生過』的事,都真的發生過。」
本片集合了重量級的演員陣容,除了佐治古尼外,還有麥迪文(Matt Damon)、標梅利(Bill
Murray)、尊高文(John Goodman)、尚杜加丹(Jean Dujardin)、卜巴拉班(Bob Balaban)、曉治邦尼輝(Hugh Bonneville)及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很多人或會覺得巨星雲集很難架御和協調,但佐治古尼覺得剛好相反:「雖然所有演員都習慣了在一套戲中由頭帶到尾的主力演出,但他們同樣也能夠專注於自己的角色,不需要在任何一幕都要搶鏡,他們都是來享受來發揮,亦很享受與其他對手一起演戲。」

以上7位男星聯同曾參演英劇《Doctor Who》的年輕演員迪米特里萊奧尼達斯(DimitriLeonidas)
一起飾演歷史中8個古文明救兵,而姬蒂白蘭芝則飾演巴黎Jeu de Paume藝術館的館長,一直留守紀錄納粹軍奪去的藝術品和去向,為救兵提供重要的尋寶線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