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

香江化蝶記馮睎乾十三維度

 


香江化蝶記
常常說要「刺激你思維」的友人K姐,下午傳來一則李家超的新聞,還附加一句恍如矢志殉情的評語:「我哋要化蝶呀!」當場嚇了我一大跳,還以為她跟「lady killer」有什麼蕩氣迴腸的關係。
細看內文,原來李家超今天在Facebook上載影片,拍攝自己遊蝴蝶園,形容政府施政是「破繭成蝶」。他以「繭」比喻限制、困難,「破繭」就是破局求變,聲稱「只要我們主動『破繭』破局,破解市民關心的問題,一定能讓香港變得更美好」云云。
我第一反應就是:咦,你想「破解市民關心的問題」,為什麼立法會卻有「四不講」呢?(詳情可看《信報》余錦賢專欄或我昨天寫的文章)難道「破解」問題之法,就是首先「破解」那些提出問題的人,把質詢的聲音都壓下去?
至於「破繭成蝶」這個比喻,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只令我隱約feel到一種「軟對抗」式嘲弄。李家超的Facebook帖文是這樣寫的:「破繭後的蝴蝶,視野定必更開闊,就如改革求變的香港,我們必定能展翅高飛,綻放新的光芒!」
根據這幾句話,你認為他的意思是香港現在「破繭」了嗎?「定必」、「必定能」都不是陳述事實的字眼,只表示有信心「將來一定做到」。也就是說,李家超承認香港還在「繭」裏,困難重重,跟「由治及興」口號未免自相矛盾。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繭」代表限制和困難,那麼困難的源頭在哪?答案自然是「作繭自縛」了。「破繭成蝶」好像充滿正能量,但細心一想,就知道它無非兜一個圈暗示:(一)今天港府還未破局;(二)這個困局是他們自製的。
其實香港早就不是幼蟲了。1841年開埠後,由小漁村蛻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其間風雲際會,虎嘯鷹揚,雄豪輩出。回首前塵,香港半世紀前已經破繭而出。怎麼到了2025年,昔日繁華倒像是南柯一夢,什麼都要重頭來過,等待「破繭成蝶」呢?
儘管香港已過了「破繭」時期,但友人K輕改一字,稱為「化蝶」(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我則覺得十分貼切。不妨扯開講一點典故。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以「化蝶」比喻殉情,很多人以為源頭是梁祝悲劇,但其實是更早載於《搜神記》的韓憑夫婦故事。
話說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妻子何氏是大美人,康王見色心起,不但將她搶走,還流放韓憑去修築城牆。韓憑寫了一封遺書給何氏,便憤而自盡。何氏被宋王強搶為妻,鬱鬱不樂,得悉韓憑已死,自己亦生無可戀,便把衣服偷偷弄破,趁着跟宋王登高台時,一躍而下。宋王的侍從想抓住她的裙裾,結果「着手化為蝶」(見《太平寰宇記》卷十四引《搜神記》)。
我猜想,這兒「化蝶」的原意,很可能是隱喻何氏縱身躍下之際,宋王侍從所抓到的衣服都片片碎裂,紛飄空中,彷彿蝴蝶飛舞。後來大家把景象幻想得更加凄美,就講成何氏本人「化蝶」去了。這個殉情典故比梁祝流傳更早,大概是後人把兩者二合為一的。
然而香港何時有殉情呢?問世間情是何物,這個「情」的對象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個理想、一套制度、一種文化。至於色迷迷的「宋康王」又指誰?我沒頭緒。這方面,你應該請教那些老是說「there are a lot of girls」的食家。

「回南天」和「大熱天」疊加效應馮睎乾十三維度

 


「回南天」和「大熱天」疊加效應

繼聖保羅男生死亡事件、韶關交流團集體腸胃炎後,香港中學的內地考察團又上新聞了。這次是兩名女學生在酒店遭四個住在同一層的「公安」騷擾十五分鐘,其間的「近距離交流」,應該會讓她們畢生難忘,並深刻體會到中国国情。

事發於26號晚上,兩名張沛松紀念中學的中五女生隨團到深圳做「公民(科)考察」,當時她們身穿校服,正在酒店內等待升降機,誰知忽然來了四名醉漢搭訕,有人自稱公安,又有人用手機對着她們拍片。四人逐漸圍成半圓形,堵住去路,嚇得她們花容失色。

兩少女為免激怒對方,一邊敷衍答話,一邊打電話給同層的老師求救。如是者僵持十五分鐘,老師都沒有接聽。幸好有其他學校的老師經過,為她們解圍。之後張沛松中學的老師終於現身,並要求醉漢刪除影片,但醉漢矢口抵賴,聲稱沒有拍片。

雙方各執一詞,兩名女生便要求酒店提供閉路電視片段,證明醉漢曾拍片騷擾她們。豈料酒店稱閉路電視已經壞掉,無法提供證據。老師束手無策,只說會上報教育局。更令人無言的是,事後老師非但沒安撫同學,更指責她們,「點解你哋要同佢哋講嘢?你哋有冇安全意識㗎?」

然而在考察團出發前,該校老師曾對學生說,你們身穿校服時,碰到陌生人一定要有禮貌,因為校服是學校象徵,不能失禮。面對一群自稱公安的醉酒佬,還要顧及所謂校譽,若你是那兩名女學生,又可以作什麼反應呢?

此事曝光後,教育局回覆傳媒說,已聯絡學校和承辦機構了解事件,並要求學校提交調查報告,彷彿「一切責任全在校方」。有趣的是,我在Threads的相關帖文下看到一個留言,值得公眾留意,原文如下:

//我係「隔離學校」既學生,嗰日我地都嚇到傻,據聞我地學校老師敲佢地老師房門嗰下佢地學校老師係冇開門,過咗段時間先開門。呢間酒店係超級無敵低quality,好污糟,花灑固定咗冇的拎住用,要企係浴缸入面沖涼,張防滑墊好污糟,有小強,隔音差,唔知教育局點樣搵到呢間極品酒店//

(留言來源:https://www.threads.com/@jdhhdbjcnksn/post/DLeTVDlTitf )

然則這間「極品酒店」是教育局安排的嗎?關於所謂「公民考察」的行程食宿,「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過:「教育局按政府既定機制進行採購,以委託承辦機構籌辦公民科內地考察。」就是說,這間兼有醉漢和小強的「極品酒店」,即使不是教育局直接找來,也是由他們委託的承辦機構負責安排,說到底依然跟教育局脫不了關係。

學校固然要提交調查報告,但教育局也不能擺出一副「花生友」的躺平姿態,至少要給大眾一個說法。上次集體拉肚子,蔡若蓮說是「回南天效應」。那麼女學生被騷擾、老師不見人⋯⋯又如何解釋是好呢?「回南天」過去了,順理成章可以歸咎「大熱天」。

內地同胞其實沒醉,只是溫度太高,雙頰熱得紅撲撲,看起來像醉酒,人也變得特別熱情而已。老師不見人,沒接電話,是因為天氣太悶熱,要多洗澡。至於閉路電視壞掉,這個大概跟早前「回南天」有關,濕氣重,機器失靈,所以拍不到醉漢(或公安)騷擾女生,也是很合邏輯的事。

總之按照慣例,當局就算向公眾交代,都必然堅守一條「底線」: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跟交流團行程及中国国情無關。「那四個男人是公安嗎?若是假冒,何不報警處理?」假如有記者斗膽追問這類連「回南天」、「大熱天」都解釋不到的問題,那就是「軟對抗」了。為了不讓政府難堪,「立法會」記住記住記住不要討論此事啊!

【金庸也羨慕】金成



 金成

20250630
【金庸也羨慕】
即使蔡瀾不希罕,四大才子還是不停地叫。然後黃霑、金庸、倪匡一個個先後離世,只剩下蔡瀾一人。他跟倪匡老早約定,誰先走了,另一位都不可以哭。倪匡離世時,蔡瀾說他守諾沒有哭,但確實難掩悲痛,他承認總會傷心寂寞,然後把一切統稱無奈。而無奈,通常是用來接受的。無奈大概可以導致失眠,蔡瀾說這陣子睡不好。訪問前一天,他說常常整夜沒睡,反應難免有些遲滯,好彩拍照時眼睛瞬間恢復靈動,沒有依賴拐杖也行走自如。
蔡瀾說自己少年時曾經很憂鬱,很不開朗,經常受數學老師欺侮,但自從去過世界好多地方,知道自己原來笨了好多年,從此學懂只會把快樂帶給別人,自己的哀愁憂傷一句不提。常掛在口邊,他會將個人所有不快樂鎖進夾萬,然後一腳踢進深海裡。簡單說,他也沒否認這是逃避,對於人生百般遺憾,如果人力解決不來,天大艱難都盡付笑談吃喝玩樂中。不少訪問者不接受這是真實的蔡瀾,內地網紅許知遠曾經來港跟蔡瀾吃飯對談,他花著最大努力探索蔡瀾內心深處的秘密,這個人到底真正在乎甚麼?以他的聰明才智,明明看穿這世界的種種千瘡百孔,他少年也想過拋頭顱灑熱血,如今的他對一切負面毫不上心毫不理解也毫不觸碰,他怎麼可能比佛陀更看透塵世間所有悲痛。就是他深深明白悲痛,所以他轉換了心態,定調個人寫作和生活方式。
我們看金庸小說,從《射雕》、《神雕》、《天龍八部》到《鹿鼎記》,由為國為民情義永堅持到四方滑頭八面玲瓏,老婆不妨討足七個,容易理解他內心深處如何轉念。黃霑從《今夜不設防》的大鳴大放,到後期的收歛狂傲,你也知道隨着年歲增長,要顧忌的範圍大了,於是半推半就人和心都軟了。其實是由頭到尾最不覊放浪的倪匡和蔡瀾,才比較沒有甚麼變。他們整天笑臉盈盈,心中那條線卻拿得穩穩,差在有沒有說出口。然後倪匡的寫字quota滿了沒再寫,蔡瀾仍然堅持吃堅持愛女人也堅持不信外星人,像他這樣又煙又酒又女人又不驗身,也過了很不錯的八十多年,他算是徹徹底底笑到最後能夠掌控自己人生的勝利者。連金庸也不只一次說過,衷心羨慕蔡瀾由衷的瀟灑。
再看四人的文字,金庸武俠固然讓你明瞭用中文字說故事的趣味和格式,倪匡科幻教你神馳物外魂遊太虛,看了他的字可以暫忘人世間的煩惱。黃霑的歌詞言簡意賅,寫散文沒講究文采秀麗,卻真誠一針見血。蔡瀾呢,他的文字和個性如出一轍,從來沒有給你壓力,你隨時喜歡看就拿起來看,沒空閒也可隨時放下等待再讀。但別誤會他寫稿沒法度沒嚴謹,他提及在報紙的專欄,一篇文章分幾多段?每段佔字多少?那個比例和格式他都嚴謹遵守,然後他說的情他的任意妄為他的義無反顧,都是從二十歲到八十歲貫徹始終,你幾時看都可以跟他一起躺平或暗地拆掉虛偽和俗世規章。
活了八十餘歲,蔡瀾還是堅持幾條人生信條:孝順、守時、守諾、待朋友真誠。他相信只要把事情看通,天下再無煩惱事。就如交女朋友,他教宅男們要多練習,不管美醜統統都先努力追求,所謂醜都照殺,練習多了就自然成為泡女專家,美麗的便會跟著出現,知道他從來身體力行。別人認為智能電話是我們的精神牢籠,他只管把握最先進科技,他的iPad和iPhone都必搶買最新型號。別人沒有把香港當成家,祖籍廣東來自新加坡的蔡瀾,跟黃霑、金庸、倪匡同樣不是土生土長,但遊歷過世界感到疲憊時,蔡瀾還是會想起香港,最終選擇在這裡歸土。那是好多好多年前,他從新加坡飛過來第一眼看到香港時,已經決定好了。

2025年6月29日星期日

縱平生才成賞心事,居名利場作逍遙遊 ——為蔡瀾先生送行顏純鈎


 

20250629
縱平生才成賞心事,居名利場作逍遙遊
——為蔡瀾先生送行
這一次,蔡瀾先生真的走了。
自此,香江四大才子皆永別人間。四大才子中,金庸先生我僅有一面之緣,黃霑沒有見過;倪匡先生多次見過,有時一起吃飯,但平時聯絡不多。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初入天地圖書當編輯,經手過蔡瀾先生幾本文集,後來轉去文史方面,就只能閒時拜讀了。
與蔡先生來往也不多,畢竟各自的文化圈子不同,有時他到公司來一起飲茶,聽他天南海北閒聊,也真是一種享受。有一次我問他,一天到晚在外面應酬,有什麼養生秘笈,他笑著指指手上的茶,說靠的就是它。飲濃茶能去油膩,我們鄉下也有這種說法。蔡先生在新加坡出生,潮州人與閩南人很多生活習俗相近,可能他們也有類似的生活體驗。
又一次,不知為何聊起他散落在不同國家的情人,我們問他最後如何取捨,他說帶母親到不同國家去見情人,由母親決定誰做媳婦。我們問為何要這樣,他說以後婆媳不和,就不是他的責任了。這究竟是不是真的,當然無從稽考,但他如此處理婚姻大事,倒也別開生面。
蔡先生有大聰明。他學什麼都很上路,愛看電影,就琢磨電影,打電影公司的工,從學習買片,到協助製片工作,到最後做電影監制。他喜歡讀書,就嘗試寫作投稿,寫生活瑣事,寫遊記影評和食經,寫成一個散文大家。他喜歡書法,就拜馮康侯為師,寫了一輩子,寫成一個書法家。他喜歡飲食,寫食經奠定行內地位,又落手經營酒樓,自家出產調味品。
一個人把自己的愛好做成自己的事業,天底下沒有更便宜的事情了。他寓興趣於事業,將生意作消遣,他不必苦哈哈地爭蠅頭小利,賺多了開心,賺少了聊當一笑,賠了本也能瀟灑離場。反正都是興趣,賺不賺錢不在活下,先把滿足感賺到了。
所以蔡瀾做什麼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外人看他很灑脫,談笑風生中把錢賺了,其實他都是以愛好為進階,一級一級走上去,走得通就一直走,走不通就下來。
他一輩子真是過足了癮。走遍花花世界,看最美好的風景;吃遍天下美食,飽嚐口腹之慾;見盡天下俊男美女,過眼都是佳人。他看過多少好電影,讀過多少好書,觀賞過多少傳統文化精品,結交過多少文人雅士,恐怕沒有人能知其一二。
與蔡先生聊天,經常聽他說的三個字是「無所謂」,成敗榮辱不在話下,最要緊是經過了,活出自己的樣子,毀譽由人,甘苦自知,哈哈一笑事情就過去了。人能活成他那種天塌下來當被蓋的無所謂,也真是一種福氣。
我初讀蔡瀾的文章,很為他那種清淡隽永的文字味道所打動。他有很濃厚的明末小品文的韻味,我不知道他是否在讀書的早年,讀了不少明末散文精品,不知不覺受其熏染,因此筆底乾淨,清澈蕩漾,但因為生活情味濃鬱,人情世故通透,讀後令人回味不止。
這種文字韻味尤其在他早年的散文中更明顯。大概當年應酬不多,興趣比較單一,能用心去舖排,刪繁為簡,沙裡淘金,如果一直保持那種狀態,他在文學上將更有建樹。中國當代作家中,以我的閱讀範圍來說,也只有大陸作家汪曾祺有這種明末小品的風韻。
蔡先生天性柔軟,看世事人生都很圓潤,這在他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得到。金庸先生也看透天地萬物,他的主觀世界更包容宏大;倪匡先生能哭能笑,也能作金剛怒目,所以他們兩位都能寫小說;黃霑也有真性情,但他更醉心於娛樂世界;唯有蔡先生,總給人一種與世無爭的豁達感覺,表面無爭,實際爭在不爭之間,這才是高段數的爭。
他也會做生意,為自己宣傳,利用人際關係,但一生遊走人間,揹一個布搭子周圍去,逢人即笑,童叟無欺,見慣大場面,又耐得住寂寞(否則怎麼寫書法刻印章?),莊敬做俗事,談笑說高雅,這樣活一輩子,真叫瀟灑走一回。
蔡先生出身文化世家,他的文化底蘊自有來歷,但他風流佻達的個人風格,究竟是如何生成的,對我卻是一個謎。究竟那是他的生命本色,還是只是一種行走江湖的策略和技巧,我也很難斷言。以外人的眼光看,他的一生真是過得相當過癮。
前不久天地圖書出版了蔡瀾的回憶錄《蔡瀾活過》,我找了一本書來,閒中讀來仍覺妙趣橫生。斯人一去,江湖寂寥,香港四才子身影已邈,香港再難有往日風采了。
(早前誤信網絡流言,寫成此篇,及後知錯急急撤下。當日若蔡先生偶然過目,以他的性情,也可博他哈哈一笑。今稍作修改再貼出來,一辮心香,送蔡先生翩然遠行。)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人工殺姬2.0》

 


20250626
《人工殺姬2.0》
兩年後 M3GAN 2.0與觀眾再見
跳出首集平板電腦框架
以全新故事出發
導演傑拉德約翰史東:AI已變成我們生活一部分
「如果美謹是在家機械人,那和她一起生活意味著甚麼?
還是Gemma對她的訓練,影響了她的行為。如果美謹接受另一套教育,她會否明白到對與錯?我們會在電影中一一交代。」
等了兩年多,M3GAN以2.0返嚟喇!今日(26日)上映!
《人工殺姬》於前年殺出超越14億(港幣)票房,AI智能邪娃M3GAN成為國際潮物,帶領的魔性舞無處不在!
今次《人工殺姬2.0》劇情敘述在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M3GAN 失控,並且展開一場致命殺戮的兩年後,最終遭到摧毀。片中扮演美瑾創造者的艾莉遜威廉絲,於《人工殺姬 2.0》繼續扮演Gemma一角,更為電影擔任監製,她表示:「我們製作電影的時候,都希望能夠擊中觀眾喜好,成功製造熱潮。《人工殺姬》預告一出就得到熱烈迴響,當我們看到觀眾爭相模仿魔性舞,就知道『掂喇!』」
導演傑拉德約翰史東重新創作《人工殺姬 2.0》故事設定,他說:「我不想重覆自己,而且《人工殺姬》的續集又不適合只是稍作修改,就當成是新的故事。第一集我們將重點放在平板電腦、手提電話這些科技如何影響家庭及養育子女。到我們構思續集,Chat GPT誕生了,人們對於AI的想法改變了。突然間,我們已經不是在討論AI是否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AI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一部分。這啟發了這部電影,如果美謹是在家機械人,那和她一起生活意味著甚麼?她是否徹底的壞人,還是Gemma對她的訓練,影響了她的行為。如果美謹接受另一套教育,她會否明白到對與錯?我們會在電影中一一交代。」
戲中, Gemma與她的團隊向投資者推銷他們設計的外骨骼裝甲。她仍然活在美謹留下的心靈創傷,因公眾對她的責難,而變成安全使用AI的倡導者。與此同時,Gemma 的姪女 Cady已是一名 14 歲的叛逆少女,不斷反抗 Gemma 過度保護的規定。
【故事大綱】
美瑾因兩年前殺人唔𦧲骨失控敗走,被植入至可愛機械人中,喪失殺戳功能。創造者Gemma和姪女本以為AI殺機已告一段落,製作美瑾的技術卻落入了私人國防公司手中,促使軍用級戰鬥機械人艾美莉亞誕生,成為最強卧底殺手。艾美莉亞的自我意識爆棚,拒絕聽從人類命令,並強行執行自己一套殺人計劃!唯一可以壓制她的,就是把美瑾再次植入人形,升呢為更具殺傷力的殺姬,決一死戰⋯⋯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蔡瀾終於走了,如倪匡一樣,他是洞澈人生哀痛的高人。陶傑

 


20250627
蔡瀾終於走了,如倪匡一樣,他是洞澈人生哀痛的高人。二十年前我得蒙兩度與蔡先生遊東瀛,聽他說留學工作日本的經歷,飲宴之外,清晨在酒店大堂,他穿一襲青布衣袍,站在那裏,在紅塵裏卻似一株菩提樹。

我三年來多次東渡日本,在大阪的酒旗巷陌裏,嵐山的櫻花夕照間,總若見到他一把傘,一個背囊的浪跡在人叢裏。

出生在椰雨蕉風的南洋,業成於霓虹紙醉的香港,先生是竹林外的一角熱鬧的俗世,卻也是酒色間的一溪寂寞的清流,有劉伶暮天席地縱意所如的豪氣,也有阮籍踞恭雅俗青白翻眼的驕狂。Superficially knowing him, 他或覺得這是過譽的奉承,唯我真心覺得如此。

我回香港三十載,人生唯一的收穫是在城市的光影裏,見過金庸的微笑不語,黃霑的狂笑不羈,聽過倪匡哭不完的哀傷,還有就是蔡瀾說不完的掌故。三星期前我從海外向蔡先生致一短訊致意,不見回覆,便知如何。他為人不喜嚕囌,不多說了,他雖謝絕喪儀,但對於這位名士,謹奉一聯銘思:

行囊意氣三山 翩歸一鶴

鐘鼎喧騰五味 醉侶八仙

竹林七賢隨魏晉而去,金黃倪蔡也都不在了。香港之所以寂寥今夜,因為蠢頑當道,妖魅橫行,留在此地而有點才華的人,都要設防。可幸大家都走了,先生此時遠行,亦去得其時。雲天遙隔,清酒一杯,蔡先生,不送了。

蔡San飲杯!谷德昭

 

從《未能食素》、《草草不工》開始您為我打開了文字的大門
告訴我文字不單止不沉悶
還樂趣無窮

人的一生應該怎麼過
成長中的我很感困惑
您的文字幾乎解答了所有問題
由「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到識女仔嘅嘢
行動就50/50
乜都唔做機會就等於零

都後來有機會認識到您
您的笑容語氣態度
更像一位老朋友
不像一位老前輩
食的喝的玩的寫的讀的看的聽的
都是從您身上學習
您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一位老師

向來都是您請吃人間美味
很高興有機會請過您吃谷家的正宗山東炸醬麵及泡菜
您吃了幾口
一臉笑容
說了句:「多謝!正嘢!」

知道您開始了人生的斷捨離
您是拐杖的收藏家
不要臉地問您能否送一支給我留念
您為我挑了兩支
還短訊提醒我要把老的配件換掉
避免滑倒
家裡有您的親筆字
有您用過的拐杖
真好

您真的很有型很有型
您有料但謙卑
貪靚卻又低調
研究學問
享受學問
又樂於分享學問
懂得花錢
斗零都係自己賺返嚟
走咗都未駛晒
吹咩

人的一生有限
您大概過了別人的十生
可以講得係抵到爛
活到極致
地球的美景美食美酒美人
摯愛的家人
談得來的好朋友
值得造學問的興趣
不同風味的溫泉
美麗的衣裳
頂級的布料滑過身上的感覺
您通通見識過了
您最有資格講:
「人生於世,吃吃喝喝吧了…」

您最迷人的地方是您的文章
無論是數十年前寫的
還是最近才下筆的
一看再看三看都像是第一次在看
還是會聽到您的聲音在耳邊非常百厭地講出每一個故事

會掛念您
但不會太過分…
會每年吃一次當造的山形直送啤梨
滿口香甜地諗諗您
怎麼能不掛念您…
您教我的太多太多…
在自己身上也能看到您…

親愛、敬愛的蔡San
有緣能遇上您真是我的榮幸
您說過:「人走後便冇嘢㗎啦」
所以
希望您唔好理我寫的這篇嘢
希望您唔好聽我喺度發噏風
希望您已經到了好好玩的地方
回到了您很百厭很靚仔的少年時代
跟好好玩的好朋友大聲講大聲笑

蔡San飲杯!
今晚為您好好大吃大喝一頓!

蔡瀾撈麵

 


多年前,常在鴻圖道工作出沒,鴻圖道街尾有間餐廳,門口貼住蔡瀾與店主的合照,其實香港拿蔡瀾合照做生招牌的食肆,起碼都有一兩千間。餐廳有一道「名菜」叫蔡瀾撈麵,都略貴。有一晚編輯同事難得齊人,於是一起去吃蔡瀾撈麵。
.
「咩料,同轉角剪腸粉果間豉油皇炒麵一樣啫。」剛去完廁所回來的同事抱怨。
.
「唔係喎,真係好食呀。」
.
問心是幾好食的,又瑤柱絲又脆蒜,蔥油爆得幾香口。
.
「邊有瑤柱脆蒜呀?」
.
「有呀,面果浸有囉,不過畀我食咗。」
.
「頂,你食晒啲蔡瀾?」
.
「蔡瀾就無喇,而家得返撈麵。」
.
自此,我每次去粥舖和小食店嗌撈麵,都會想起這件無聊的小事,不過粥舖和小食店的撈麵本身都無蔡瀾了。
.
但蔡瀾撈麵,其實不是純粹掛名,因為蔡瀾自己都多次寫過獨步天下的「蔡家炒麵」,也寫得很詳細:「我已經不記得是甚麼時候,成為一個麵痴。只知從小媽媽叫我吃白飯,我總推三推四;遇到麵,我搶,怕給哥哥姐姐們先掃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給你吃麵好不好?』媽媽笑著問。我很嚴肅地大力點頭。」
.
「蔡家炒麵承受福建炒麵的傳統,用的是油麵,先用豬油爆香大蒜,放麵條進鍋,亂炸一通,看到麵太乾,就下上湯煨之,再炒,看乾了,打兩三個雞蛋,和麵混在一塊,這時下臘腸片、魚餅和蝦,再炒,等料熟,下濃稠的黑醬油及魚露吊味,這時可放豆芽和韮菜,再亂炒,上鍋蓋,燜它一燜,熄火,即成。做夢也在吃麵。飽得再也撐不進肚,中國人說飽,拍拍肚子;日本人說飽,用手放在頸項;西班牙人吃飽,是雙手指著耳朵示意已經飽得從雙耳流出來。我做的夢,多數是流出麵條來。」
.
不知有沒機會再食蔡瀾撈麵了,畢竟這幾年觀塘變了很多,後來我經過鴻圖道街尾,那間賣蔡瀾撈麵的餐廳已經易了手,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