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關於1937年《白雪公主》
沒有1937年《白雪公主》,就沒有迪士尼這帝國。迪士尼總部的柱子,上面就是小矮人的造型。你甚至可以說沒有迪士尼,也不知道有沒有今天的日本動漫王國,因為漫畫之神本來就很崇拜禾路迪士尼,傳說迪士尼的動畫師員工枱上都有一張標貼,寫着:一定要可愛。手塚把它再發揮光大,這個不用多作解釋了。
年多前,Rachel Zegler說了些對原作是沒有半點尊重的言論,今天若你看真人版的《白雪公主》,也會覺得今天的創作人,根本不尊重《白雪公主》或迪士尼的傳統。
真人版《白雪公主》的態度是很瞹眛的,它改了一些設定,又沒有完全改,例如母后死了,新壞母后來了,然後父王失蹤,其實公主一直說要等/把父王尋回來,她根本沒有打算過要對抗壞皇后。電影敢把王子改掉(對,沒有王子了),他只是個平民,但公主吃了壞蘋果,結果還是要等他來吻公主,她才甦醒,這我就搞不懂了。
電影的故事和劇本都很求其,感覺是綁手綁腳,寫這個會被罵,不如不寫好了,那個又不能改,那只好拼拼湊湊。其實,我情願它大改,就寫白雪公主穿一身黑衣,像《唐伯虎點秋香》一樣魔改成武俠版,反而好玩。迪士尼又不是沒有魔改舊作的先例。
我不懂今天迪士尼的,更多是他們的思維。我沒有到過迪士尼樂園,也知道城堡是一大重點,它和公主/王子愛情(少女相信自己是公主,會遇上王子)等等是它的價值,因為那是個夢。好了,今天的公主被告之你不能期待愛情(其實為甚麼呢?),但你看《白雪公主》,它是連堡壘都沒有造好,戲裡面的堡壘,和片尾在城堡大橋上對決的那一幕,你看看那些場景,真的不比我的狗窩大多少。電影是個夢工場,你就是來賣Fanstasy的,忘記了嗎?
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那調色盤都像壞了一樣。和路迪士尼是個Artist,他很知道夢是粉紅色的,大家去比較1937年版,80多年前的他就會用粉色來營造夢幻。當然,除了粉色,還有那些圓圓的動物造型,和人物。
最無辜的其實是小矮人,Dwarfs本來就是童話世界裡的生物,Dwarfs不是人,它是日耳曼傳統故事裡的,而《白雪公主》本來是德國童話啊。《魔戒》裡也有Dwarfs,《魔戒》裡的Dwarfs用斧頭,這設定直至今天的RPG遊戲,或日本《葬送的芙莉蓮》都有源用。但因為Peter Dinklage罵都二十一世紀了還用Dwarfs演非人生物云云,迪士尼又不敢用,結果戲中的小矮人都由CG造的。Dwarfs也解侏儒,但其實《白雪公主》的Dwarfs是矮人,不是侏儒。
去翻看一下禾路迪士尼的設定,七個小矮人,是每一個身高3呎至3又1/4呎,全部都有列明。這設定並非要STEREOTYPE侏儒,他更想也沒有想過後來電影會拍成真人版,會惹起這些爭議,他要營造的,只是可愛。草圖上的小矮人,三個頭高,就由三個球體組成。這個比例,人類看到一定覺得可愛,因為那是defaulted的,嬰兒就是三頭比例。
粉色、圓形,加上迪士尼美式動畫獨創的那種彈跳,迪士尼創造了一個夢幻世界。那裡正邪分明,愛情在等待你,王子遇上你後共渡一生。
今天你看真人版的迪士尼電影,裡面有真人、有仿舊迪士尼的動畫3D動畫,有不再可愛、嘴藐藐的公主(Rachel Zegler的歌喉很好,她最大問題是她並不純真可愛,觀眾並不同情她),美學風格很混亂。電影裡公主穿的長裙像淘寶貨,甚至連城堡也不夢幻,那到底迪士尼賣的夢,是甚麼?
同樣問題,也可以去問Lucasfilm,你們把天行者寫成貪生怕死,《星戰》的男人全部無能,也無事可幹。往日我看你的電影,幻想自己在揮激光劍屠龍殺敵,今天《星戰》裡男人都是廢柴,那我的夢是甚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