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訪問珍珠港,趁奧巴馬尚未下台,鞏固美日同盟關係。
太平洋戰爭已成過去,美日兩國今天已經是世界文明國家東西方的領袖。美國國民着眼於遠景,七十年前又是戰勝國,偷襲珍珠港之債,早已由原爆還清有餘,不必再嚕嚕囌囌要什麼「道歉」了。這就是大國風範。
太平洋戰爭確實是重大的錯誤。一九四一年,日本為什麼要「南進」呢?即使要擴大戰爭,也應該「北侵」而攻打西伯利亞。
但是一來日德軸心國的聯絡不密切,希特拉和東條之間沒有個人交情,以致德國攻蘇聯的東線戰略,沒有向日本交底。為什麼?因為納粹是種族主義者,看不起亞洲人。如果當年日德軸心緊密,希特拉這邊攻蘇聯歐洲的史太林格勒,日本同時攻西伯利亞,史太林沒有這許多兵應付兩線,以後的歷史會改寫。
但邱吉爾和羅斯福之間卻交往頻繁。日本海軍得勢,制訂「ABCD」計劃:以美、英、中、荷為敵(荷蘭其時管有印尼),南進計劃取代了北拓西伯利亞,於是悲劇的命運底定。
當然,美國禁運石油,也促使日本南進。美國本來不禁運,但日德一旦軸心結盟,英德正在交戰,美國支持英國,亦非向日宣戰不可。日本之失算,是與德國結盟,結盟而無其實,因為希特拉無暇染指遠東。
即使打贏了英法荷,將西方的殖民地一口吞下,南洋的島嶼加起來一萬多個,即使吞下,也無法駐守。無端去惹美國,完全是瘋狂。
結果是把蘇聯也最後引進來,原爆之後史太林趁火打劫,侵略滿蒙。蔣介石主力部隊在西南,毛澤東的共軍佔領了晉察冀,史太林將東北的日本軍事物資全部轉送共軍。以後的事不必細表,這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為中國人帶來的最大禍害。
當年太平洋戰爭的其他受災國,對日關係和諧。日軍在星洲馬來殺華人最多,但李光耀雄才偉畧,新加坡立國之後與日本一直友好。馬來印尼都沒有問題。菲律賓總統杜特更去日本得到援助,打恭作揖,亞洲各國早已一笑泯恩仇。
安倍首相訪問珍珠港,是正式與美國一起攜手掀過這一頁。美國橫跨兩大洋,在大西洋有英國,太平洋這邊只有日本。兩者都是美國和西方世界利益的延伸。美日關係與英美關係,是一個等腰三角形,誰挑撥得了?
(政治不正確)陶傑
「政治正確」瘟疫侵襲歐美。英國勞工處一個僱主聘請工人,貼出一張紙,聲稱「應徵者須勤勞(Hardworking)、可靠(Reliable)」,勞工處官員叫他將貼紙取下,因為這種聘請條件,會令懶惰(Lazy)而不可靠(Unreliable)的失業者覺得「受冒犯」。
歐盟議會提交草案,禁止歐盟國的表格採用法文「先生」(Monsieur)、「小姐」(Mademoiselle)、德文相應的Frau和Fraulein、西班牙文的Senor和Senora的稱呼,理由是「性別標籤」,鼓吹「性別分化」。
連近年流行一時的開會「腦震盪」(Brainstorming),英國一個地方政府也禁止使用,因為這個詞歧視羊癇瘋的病人──如果你聽了這個理由而發笑,那麼你也在歧視羊癇瘋患者了,他們是弱勢族群,你怎可以將笑意建築在他們的病痛身上?
這只是「政治正確」的幾宗最新最可笑案例。「政治正確」時時強調「受冒犯」,包括先生小姐的稱呼,有可能「冒犯」的詞彙名單越來越長。
安倍首相訪問珍珠港時,電視台一名記者帶着挑撥的意味詢問一個美國老兵:「你覺得安倍來珍珠港須要道歉嗎?」
美國老兵說:「不,他不須要道歉,因為那是戰爭。日本只是做了戰爭的事,而我們也做了戰爭中該做的事情。」
這位美國老兵很令人敬佩,他說出了常識。珍珠港之役,是日本和美國之間的過節。安倍來珍珠港訪問,敬獻花圈,沒有道歉,而奧巴馬其前訪問廣島原爆紀念館,也沒有道歉。
美國政府和現存的美國老兵,不要求安倍來珍珠港道歉,其他閒雜人等,就不必操心「不道歉就是對戰爭罪行反省缺乏誠意」。美國政府和珍珠港倖存老兵,覺得有誠意就夠了,還包容日本防衛相同時以日本的文化傳統參拜靖國神社,覺得沒有問題。
竟然有「其他國家五十多個學者」上書美國,認為安倍在珍珠港必須道歉。這些「其他」是什麼國家,全世界的學者有數以十萬計,區區五十多名,港獨份子相對於十四億中國人民,是極少數,也不必理會太多吧。
況且這是一個「反學者、反精英」的新時代。二○一七年到了,真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