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星期五

郵筒癡漢 追尋皇冠嘜(蘋果日報)

冼偉文認為年檢很重要,十年後歷史長河裏,一定能看出甚麼

 郵筒癡漢 追尋皇冠嘜(蘋果日報)

懷 念往年,是人之常情,在英女皇仍是我們的事頭婆時,貧亦樂,怎及現在怨天怨地怨機管局。有人總喜歡閃閃躲躲繞過乜乜乜,舊同事形容過冼偉文是「郵筒癡 漢」,愛得理氣直壯,二○一○年口誅香港郵政保育不周,徵集網上義士,成立「舊郵筒搜索隊」,製作香港舊郵筒地圖,無心插柳成為指路明燈。

三代事頭印記
佐治五世(1910-1936)

郵筒採用美術草書字體GR內含羅馬數字V。

佐治六世(1936-1952)

郵筒細節與五世時沒有大變,只是美術草書字體GR裏的羅馬數字變成VI。

伊利沙伯二世(1952-)

郵筒上的字樣變為ER II,字體改為Times New Roman並加上皇冠圖像。
過去香港郵政在其一百五十及一百六十周年紀念,推出以郵筒為主題的郵票,由維多利亞年代至回歸後的特區政府,由紅色圓柱型轉為綠色方型郵筒,見證這百多年 之變化,冼偉文每每想起索罟灣英皇佐治五世GRV圓柱型郵筒。搜索隊成立於二○○九年,網址上寫道「組織搜索隊,到可能地區,作徹底搜尋。」每名隊員都有 個代號,他便是檸檬頭隊長,每年進行年檢,替舊郵筒做紀錄。在二○一○年一月,冼偉文去信《南華早報》,要求郵政署立即停止拆毁南丫島索罟灣的舊郵筒,郵 政署回覆郵筒內部銹蝕須拆走,他當然不服氣,後來事件鬧大,長春社及多間傳媒亦撐此事,香港郵政終在六月轉軚,委託建築署修復該郵筒,同時文物保育專員辦 事處公佈保育九個殖民地時代郵筒,「其實修復並非不可行!」救得一個得一個。冼偉文至此覺得每年須覆檢,即使走遍港九離島都值得,每一步都是拯救歷史文 物。我會覺得,搜索隊真正的成立日期,其實是二○一○年六月。

厚漆剝落 熟悉的紅乍現

並非所有努力都有收穫,重點保育的舊郵筒只有九個,其他舊郵筒的命運卻個個不同,每年覆檢時,最常遇到的情況,並非生鐵銹蝕,而是那模糊不清的皇冠徽號, 「油漆的保護很重要,可以避免銹蝕。原來重點保育跟非重點保育的待遇差別那麼大,其實很心痛,如果銹蝕越來越嚴重,最後郵筒損壞便救不回了。」厚漆剝落, 露出部份底層,那抹紅如此熟悉,看到大概會感到欷歔。翻開舊剪報,冼偉文曾說過,希望仍然服役的舊郵筒重新披上原來的紅色,並加設說明牌,如今願望變得渺 小,希望承辦商認真地刮去舊漆,還舊郵筒尊嚴。數年過去,舊郵筒名單依然不變,山頂太平山餐廳門外的伊利沙伯二世郵筒曾因交通意外被削頂,香港郵政亦迅速 復修,反映香港郵政的關心。

重點保育 佐治五世佔七個

懷殖民的舊時,我們總會記起事頭婆伊利沙伯二世,現存的舊郵筒亦以她的名下最多,不過重點保育的九個舊郵筒,其實是包括七個她的爺爺佐治五世的郵筒、一個 爸爸佐治六世的郵筒,以及形狀獨特的中環蘇格蘭皇冠郵筒,是現存服役郵筒中最古老。
英皇佐治五世由一九一○至一九三六年在位,集郵人士稱其為「鬍 鬚佬」。香港現仍有很多以其命名的歷史建築,包括港督郝德傑為賀佐治五世登基二十五周年而命名的銀禧水塘(一九三六),即上城門水塘、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 園(一九三六)、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一九四一)、英皇書院(一九二六)、英皇道(一九三五)、銀禧炮台(一九三六)、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等,一提起便會 記得他。
反而英女皇爸爸佐治六世,大家還記得哥連費夫憑演活《皇上無話兒》中天生口吃的英皇拿了三個影帝嗎?那個英皇便是佐治六世,在港並無以他命名的建築,但他見證着大英帝國解體,演變成英聯邦的領袖。
若 數本港最古老退役郵筒,兩個維多利亞女皇時期產物珍藏在中環郵政總局及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實我沒有特別懷念殖民地,只是歷史文物消失得太快,我們在香港 街頭很少見到那麼悠久歷史的文物,而不用去博物館看,這些郵筒不是擺設的歷史文物,至今仍然服務市民。」另一個搜索隊員亦說:「佐治五世在任期間是一九一 ○至一九三六,換句話說,這些郵筒至少有八十年歷史,分分鐘看着我們幾代人長大。」歷史文物就在街頭,值得感恩。冼偉文說:「我們每年都會幫郵筒拍照,可 能一兩年的話不太特別,我們心願起碼做十年或以上,當我們為每個郵筒儲起一個圖片庫,記錄這個郵筒在歷史長河裏的轉變,相信價值就會很大。」英國 Royal Mail,約在二○○○年承諾保育全國共約八萬五千個舊郵筒,定期清洗、翻新、不遷不拆,冼偉文希望香港郵政可行前多一步,至少承諾不拆及保養全部殖民地 郵筒。

GRV 編號55


郵筒的數字軌迹

【郵筒編號由1號起】香港、九龍及新界區分別從1號開始為郵箱配上編號。當年港島郵區也包括調景嶺村郵局,皆因昔日調景嶺與九龍有山阻隔,反而坐渡輪到西 灣河更快。九龍郵筒除包含新界外,加上昂船洲、青衣和大嶼山北的東涌及赤鱲角機場。香港區最後的一個郵箱編號是389號,位於英皇道288號,而九龍及新 界區最後的一個郵箱編號是707號,位於將軍澳石角路峻瀅。
【全港1,145個郵筒】香港及離島共352個、九龍303個及新界490個。

回歸前後顏色大不同


回歸前 編號485

郵筒沿用英國皇家郵政使用的Pantone485紅色。

回歸後 編號340

郵筒根據香港郵政署標誌使用的Pantone340綠色。(圖為蘇格蘭皇冠徽號)

蘇格蘭鑄造 全港唯一

舊郵筒是活的歷史見證。英皇及女皇皇冠徽號代表的是精鑄生鐵工藝時代,香港保有唯一印有蘇格蘭皇冠徽號且由蘇格蘭鑄造的郵筒,話說蘇格蘭與英格蘭皇室自十 六年紀以來已有積怨,伊利沙伯一世於一五八七年處決蘇格蘭瑪麗女皇,加深積怨。所以伊利沙伯二世登位後,為免引起群眾過激反應,蘇格蘭地方的郵筒特別改用 蘇格蘭皇冠,這個郵筒於一九七○年運至香港。
八十年代起,本港不再從英國訂購郵箱,改由懲教署生產以玻璃纖維製的郵箱。懲教署自一九九六年十月後 已沒有再生產郵政署的郵筒,近年則改由以招標的方式物色郵筒生產商。這些歷史悠久的郵筒,有的豎立於街道上寂寂無聞,有的與評為歷史建築的郵政局同在,一 個郵筒,是生產權力的轉移,也是大英帝國、英聯邦和香港殖民地歷史的一章。

長春社二級建築ER II 編號8

部份原裝紅色殖民地郵筒由博物館或私人機構管有,西營盤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就有一個原色伊利沙伯二世圓柱型,中心跟西區社區中心相連,前身為西約方便 所及西約公立醫局,亦曾用作為贊育醫院員工宿舍。它於一九○九年落成,現在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蘇格蘭皇冠嘜 編號239

香港唯一印有蘇格蘭皇冠徽號且由蘇格蘭鑄造的郵筒,位於遮打道皇后像廣場外。冼偉文提供圖片

英女皇圓柱型 ER II 編號192

太平山餐廳前身跟交通有關。它是山頂纜車於一八八八年興建時供英國工程師工作及休憩的地方;一九○一年拆卸重建做轎夫等客休息的地方,直至一九四七年才改 為太平山餐廳。

維多利亞女皇 編號21 

維多利亞女皇於一八三七年至一九○一年在位,而這款郵筒約於一八八○至一八九○年間鑄造。兩個最早的殖民地郵筒,包括羅便臣道舊山頂道口及油麻地窩打老道 與砵蘭街交界,現分別存放於香港郵政總局地下郵展廊及香港歷史博物館。

無從稽考木郵筒 編號150

昔日在新界及離島一些村落設有小型木製郵筒,全港唯一一個木製的郵筒,掛於大澳天后古廟門口。香港郵政署指該郵箱早於一九七二年之前已經存在,但製作者不 詳,款式頗像廟宇的捐錢箱,側面的開箱位極小,存信量極有限。

軍人漁民專用 GRVI 編號60A

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赤柱郵政局,已接近八十歲,落成年份一九三七年,當時主要服務對象是赤柱的軍人及漁村村民。單層金字頂建築只有三百二十呎般細小,當時 英皇佐治六世在任,外牆的白色窗花上便嵌有其「GR」徽章,而二○○七年郵局翻新時,特別找來佐治六世入牆式紅色郵筒和舊式郵票機,可以好好沉醉在維多利 亞典雅氣氛。

長洲尋「郵」蹤

一踏出碼頭便可看到歷史文物,長洲這小島在半小時的步程裏,便可看到三個伊利沙伯二世及全港碩果僅存的佐治六世郵筒。而回程時,大可到中環郵政總署欣賞維 多利亞女皇郵筒及懸掛燈柱型郵筒,以及皇后像廣場外唯一蘇格蘭皇冠徽號的橢圓形雙投口郵筒。

消失了的特別郵筒


渡海郵筒 編號74

五十年代塔門、高流灣、赤徑、深涌及泥涌等地偏遠,郵政署在一九六四年開始在渡輪上安裝此郵筒,可惜承辦的油麻地小輪及保利小輪先後停辦航線,郵筒也不知 所終。圖片來源:《香港郵筒的故事》

揹仔郵筒 編號181

人手操作郵票售賣機最早於一九五五年引進香港,售賣一毫及五毫的郵票。一九六四年八月十九日,香港街頭郵筒旁裝設第一部自動郵票機,俗稱揹仔郵筒,屹立在 九龍城南角道及太子道西交界。圖片來源:《香港郵筒的故事》

被疏忽照顧的郵筒


香港舊郵筒網址:https://hkoldpostbox.wordpress.com/
記者:邵超
攝影:劉永發、林栢鈞、伍慶泉、楊錦文
編輯:吳碧霞
美術:孔文彬

2015年3月26日星期四

最危險的食物是糖(嚴浩)

最危險的食物是糖(嚴浩)

一切垃圾食物中,最危險的食物是糖!我曾經報道過:新南威爾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簡稱UNSW)是澳大利亞一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學府,大學中的學者最近發現:老鼠才吃了垃圾食物6天,大腦功能已經開始衰敗,而且無法恢復!垃 圾食物包括甜品糕點、炸薯條、薯片、和餅乾、甜麵包圈、汽水飲品一類的食物。但如果其他食物健康,只大量喝糖水、吃甜品又如何?博士結論:「即使飲食結構 沒有高脂肪,只有高糖,一樣造成大腦迅速衰敗……」
強調:即使沒有垃圾食物,只愛吃甜品,一樣造成大腦迅速衰敗!
除了大腦衰敗,身體中多 餘的糖跑到了甚麼地方?對身體造成甚麼影響?首先是加速細胞衰老,如果你才20出頭,40不到,已經發現身體有以下的症狀:頭髮變得稀少、身體各部份都變 得鬆弛、關節不靈活且發出噪音……你要注意了,你的細胞已經開始老化,所有表面的衰退其實都對應着細胞層面的變化。造成這個現象的生化反應叫「糖基化」, 除了吃進太多的糖以外,促成糖基化的過程不需要再多的條件就可以輕易發生,並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因此,糖基化被認為是對健康的一個大威脅。
糖吃太多會引起糖尿病,但脂肪與澱粉吃太多也會引起糖尿病。
(未完)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

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叮叮延舊情 走軌春秧街(蘋果日報)

叮叮延舊情 走軌春秧街(蘋果日報)


【飲食籽:搵食地圖】
熱鬧,繁囂。
魚檔上的石斑還在垂死掙扎,菜葉上的水珠仍舊泛着光芒。
買和賣的在叫嚷、在談笑、在討價還價。偶爾駛來一輛電車,叮…叮…叮,把人潮分開。然後,車影尚未散去,人又重新聚集在電車軌上,來來往往,擦身而過。
也就這樣,人聚、人散。
從早到晚,為春秧街畫下一抹獨有的風光。
春秧街,不過就是一個尋常的露天市集罷了。偏偏,當叮…叮…叮的聲音響起,途人跟電車司機均默契地你閃我避,早就習以為常。這場面,成就了春秧街不一樣的生活氣息。很多人說,它跟曼谷郊外的美功鐵路市場(Maeklong Railway Market)很相似,只是,春秧街沒有險象環生的驚嚇景象,反而來得優雅多了,電車總是從容不迫,人潮也是悠然自得。人走得越慢,車就走得更慢了。在這個越益稠密的城市,已沒有別的地方能夠享受如此大搖大擺在馬路上散步的感覺了。
第一次跟春秧街的邂逅,印象中,是在幾歲大的時候。那時,媽媽每月總有三兩次趕上觀塘碼頭開出的渡輪,來到北角,然後緊緊握着我的小手,由馬寶道逛到春秧街,在樓梯轉角下的小店,用上我完全聽不懂的閩南話,跟福建同鄉天南地北互相閒聊。然後,匆匆忙忙地買點福建魚蛋、綠豆餅,折返碼頭坐渡輪趕回家去。
小福建的形象深印腦海,雖然,後來我才知道最先在春秧街聚集的,其實是上海人。
長大以後,一直沒再踏足春秧街,直至結婚,新家就在北角,我又重回那個陌生卻又熟悉的市集了。

舊陣時 收麵券仲開心

匆匆過客眼中的春秧街,還是熱鬧如昔,就像電車那樣,看上去沒甚麼改變,但留下來的老街坊,卻會告訴你,春秧街就像僅僅剩下的一輛120電車般,老店買少見少,人情味也不如從前。
扎根春秧街六十載的振南製麵廠,是少數未曾易手的店舖,也是香港首間製作上海麵的廠家。現存的七、八個員工當中,一半已經在此工作逾四十年。做學徒的時候,起居飲食都在店裏度過,就連另一半,也在這裏相識相知,然後拍拖結婚生仔。春秧街,佔去了他們生命中一大半的光陰。
「以前街坊街里親密好多。」一九七九年開始在振南打工的李英威師傅拿着幾張七十年代的麵券,回憶起從前街坊鄰里間的有情歲月,「你看,那時如果收到這幾張麵券,比收到如今的餅券更開心,我們就是第一間推出麵券的舖頭。」一張面值十元的麵券,可以分開多次使用,對當時的人來說,是救命錢,「那時忘記帶錢買東西也沒所謂,下次再付吧。」李伯伯說,新年前夕,他們還會跟鄰近的同順興南貨店玩「鬥夜收工」,凌晨十二時大家仍然燈火通明,為客人張羅過年美食。
那些都是回憶裏最美好的年代。
今天,鄰舖店名明明是「春秧雞檔」,賣的卻是蔬菜水果。老店易手的易手,丟空的丟空。變了,在這些工作了、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員工眼中,春秧街已不再一樣。唯一沒變的,就是前舖後居的製麵工場。做麵機器上的麵粉迹經已泛黃,見證着二十多年來,麵店把部份工序機械化的轉變。
「以前由搓粉、壓粉糰,到切麵條全部一手一腳完成,換成這些機器後,輕鬆得多。不過,用了二十幾年,如今就連那個修理機器的師傅都幾年沒出現過了。」李伯伯又不經意的嘆息道。幸而,老顧客就算搬到了新界,還是習慣回來,是真心買一斤上海麵也好,抑或只為問候一聲也罷,對振南的每位員工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持。這時,一盤油麵剛剛做好,李伯伯換上一身便服,推着一箱油麵送貨出去,「有很多餐廳都向我們訂貨,生意不錯,可惜沒有人願意入行,不知道我們退休之後怎辦?」李伯伯的老拍檔何伯忍不住搖頭道。

振南製麵廠
春秧街106號嘉寶大廈地下B室

只要不遷不拆

相對於振南製麵廠,春秧街另一間屬老字號的麵廠──雙囍粉麵廠,三年前還是易手了。幸運的是,新老闆是紅褲子出身,本來就是做麵師傅,所以接手後店名不變,員工全部有得留低,唯一的改革,大概就是換了新的機器,人手也由原來的七、八個,增至二十個,目的只為一圓自己的中式麵條夢。
「現在的人都講求健康,我希望研發多點好味又健康的中式麵,令更多年輕人愛上傳統的麵食。」生於潮州的老闆陳寶隆先笑着說。他接手雙囍,由九龍來到一個陌生的街道,看中的就是春秧街獨有的香港情懷。對他這個新鮮人來說,露天街市仍然充滿朝氣,街坊街里間仍然有講有笑,「今時今日,仍然是個小福建,不過已經多了很多新搬進來的年輕人,只要不遷不拆,人情味還是能夠一點一滴、慢慢重新建立起來。」陳先生又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了。

雙囍粉麵廠
春秧街91F地下

留下來的福建味

家鄉的味道,是讓離開了的人繼續回來的動力,因為那是慰藉思念的最佳良藥,所以春秧街上唯一一間食店──真真美食店才能屹立不倒。
已由第二代打理的真真,賣的就是福建晉江的傳統美食,十二元一碗的鹹飯,四十元一碗的滷麵,既是百分之一百的福建傳統味道,而且又便宜,很多福建人都視之為飯堂,天天定時定候,跟老闆吳先生兩夫妻打牙骹,也滿足一下思鄉之情。像從大圍老遠跑過來的董伯伯,六歲來港時就住在北角,現已七十一歲,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卻沒有洗去對家鄉的思念,所以搬走了十幾年,每天還是風雨不改的到這裏吃一碗滷麵,為的,不過就是一口故鄉的味道。
是的,走過春秧街舊樓的樓梯底,都是一間間小小的福建食品小攤檔。像福利批發這樣由樓梯底做到這麼大的,則算是少見。
開了二十多年的福利批發,賣的當然都是福建食物,例如福建有名的丸子,像包心丸及小顆的魚丸肉丸等,就連燕餃、炸排骨、炸石班、福建芋粿及五香雞卷都有。最重要是,這些別具特色的傳統食物都是由老闆施雅智小姐自己設廠每日新鮮製造,捧出舖面的時候,店裏總是熱氣騰騰,空氣中更是一陣陣誘人的香氣。其實,來買這些福建食物的很多都是老街坊,新搬來則較少,加上加租等問題,施小姐說跟十多前相比,生意已大不如前,現在是勉強撐得住,「都無路可退了,始終要做福建人生意啲話,春秧街以外別無他選。」她無奈地說。
事實上,春秧街真的是人面全非,像早期開業的南貨店同福,上海老闆早已把店舖賣予福建員工。所以,賣的雖然還是很正宗的上海雜貨,但由早至晚,店裏卻全是上海人聽得不明不白的福建話,很是有趣。
但是,春秧街就是有種魅力,留下的也好,搬了家的也好,就是不捨得完全離開。像我這樣,儘管由二人世界變成三人行,也早在六年前搬走,但不知道為甚麼,隔三差五,總是心癢癢的想來聽聽電車叮…叮…叮走過的聲音。
其實,我們心裏清楚明白,彼此捨不得的就是街坊街里那熟口熟面的感情。這,正是搬進新型屋苑幾年的我,再也不能尋回的人情味。
真真美食店
春秧街70-74號B舖

福利批發
春秧街91H號

上海新同福
春秧街118號

真真

新同福

福利

為甚麼叫春秧街?

春秧街的名字來自該處的開發商郭春秧。郭春秧又名郭禎祥,福建同安人,十六歲到荷屬東印度梭羅埠投靠伯父郭河東,並在糖廠當學徒,且在短時間內學會以機器製糖的技術,其後更成為當地四大糖商之一。在南洋發迹後,郭春秧來到香港擴展糖業及地產業務。一九二一年,他本來準備在北角的一幅新填海土地興建糖廠,卻因糖價大跌而被迫放棄,最後把其改建成一排四十幢的相連樓房,故此老一輩亦稱春秧街為「四十間」。而他建成的街道,在一九三三年正式命名為春秧街。

摩西分紅海 始於五十年代

春秧街曾被CNNGo選為香港五大最佳濕街市之一,原因就是像極摩西分紅海的電車路。糖水道電車總站於一九五三年正式啟用,取代舊的銅鑼灣電車總站。總站原本屬意英皇道,卻因英皇道空間不足以讓電車調頭,於是才改道經春秧街再到糖水街的總站,成就了現時為人津津樂道的獨特風光。開設廣告公司的鍾振傑(Stephen Chung),曾刻意以春秧街上行走的電車,作某電視機品牌廣告的取景場地,「春秧街最能代表香港地少人多的特色,不足三百呎的街上人車共融,周圍喧嘩熱鬧,是香港的經典景致。」沒了電車,春秧街便不再是春秧街了。

春秧街大事表

1921年興建四十間相連樓房
1933年正式命名為春秧街
1949年小上海逐漸成形
1953年糖水街電車總站落成
1970年小福建逐漸成形
1974年振南製麵廠遷入現址
1975年明秀大廈落成
2011年春秧街62、64、66及68號共四幢樓齡逾五十年的相連舊樓以約二點七億港元售出
記者:李莉
攝影:潘志恆、劉永發
插畫:麥震東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

2015年3月21日星期六

東龍島主 守護半世情(蘋果日報)

東龍島主 守護半世情(蘋果日報)

假日士多是島上地標,一間士多,團結兩代人和無數遊客,李太(中)的兩個女兒逢假日就回來幫忙
【旅遊籽:假日散心】
香港之東,有島名東龍,是攀岩、露營、磯釣天堂,假日才有街渡往來,多少無綫古裝劇在此取景,小生花旦星光熠熠!
時間回到四十多年前,假日士多老闆娘李太跟丈夫到東龍島郊遊,驚見世外桃源,決心在此終老,下半生的歡樂從此有着落。熟客都喚他們島主,留下一牆題字照片。前年老伴走了,花樣婆婆骨頭硬,決心留守,幸有子女肯做義工幫忙看舖。孝順入血,何須學,士多是大家心頭一塊肉,將兩代人緊扣在一起,心回到少女少年時代。
那天,天空又再湧起密雲,再度來訪這個有頂天家族。(註:有頂天,佛教用語,指三界最頂端,借用為歡喜、狂喜、手舞足蹈之意。)
東龍島是香港第九大島,古代是軍事用地,炮台及石刻已列入古蹟,沒有原居民,直至六、七十年代才出現八戶寮屋戶,居民靠養豬種菜為生。一九六八年,李惠忠趁周日例假帶着太太劉雪,初登東龍島,新鮮空氣舒緩了李太哮喘之苦,二人打聽之下,便着手申請寮屋牌,合力建屋,為退休生活鋪路,「先生是公務員,五十五歲退休,續多兩年,再叫他續,他寧願留島。」以往李先生一星期工作六天,周日才能郊遊,一退休,一星期總有四五天到島上住,當年水質多好,天天摸蜆捉螺,她舉手比畫,狗爪螺(藤壺)足有十吋,聽得我牙癢癢。

「梁朝偉幫我洗碗」

他們喜歡郊遊,不露營,不攀岩,不釣魚,人生唯一一次露營,是跟孫兒,「我們沒有地蓆,晚上太冷睡不穩。」後來露營的學生求他們賣汽水,再來是麵、餃子,誤打誤撞經營起士多,舖前搭起涼棚加設枱椅,「民居哪有舖名,因為假日營業,慢慢有人叫我們做假日士多。」它曾是島上唯一的士多,獲無綫幕後書法家錢康題字「唯一」,這塊牌匾是木製,其他訪客總會求取一塊發泡膠寫下心聲,抬頭看到眼花,認出最早一塊大概是一九八七年,劉德華、郭富城、歐陽震華、鄭伊健、林峯、王菲、佘詩曼、關詠荷、黎美嫺......數不清的花旦小生,大多友善與兩老合影,甚至題字簽名,「啲男仔特別乖。」八八年梁朝偉拍攝《俠客行》來過,「他留在島上三日,幫我洗碗,又特別派人駕遊艇送我出島買餸。」
這小島,隨船期而熱鬧與寧靜。
東龍島周六日總共只有十一班船前往,平日要自行叫船,街渡從油塘出發,把將軍澳堆填區拋離後,四周只剩霧與海。
船一到,十五分鐘後,士多開始忙碌起來。以往任何人經過士多,李太總會熱心地指示島上景點的方向,現時這角色由三個女兒或兒子與新抱替任,她退居做後勤,跟客人聊天,做親善大使合照留影,還有用輕描淡寫的語調講島上鬼古,那才嚇人!李家女子嗓子響亮,站在士多前喊,「呢度有麵有涼茶,去炮台、營地行呢邊,士多後面都有營地,出到去燈塔,石刻喺嗰邊。」話語數十年如一日,遊人不一定幫襯,不打緊,只想他們不會錯過島上風景。
兩老着緊東龍島,說他們有份建設東龍島並不為過,李先生算是島上最有墨水的人,是他替全島向理民府,即後來的西貢政務處申請水電及電話,跟職員都混熟了,「最初去政府倉庫取水管,上山到儲水池逐條管駁下山。」老式人習慣自己動手做,第二次壞了再修,「老了,便向政府要人鋪水管。」九十年代有天一遊客受傷,為此終於的起心肝申請電話。兩老菩薩心腸,顧着擔心別人,忘了自己也有生病受傷的機會,需要電話。二家姐說得好,父母對子女是身教,她們五兄弟姐妹這般孝順,自來有因。

用心對待每一粒餃子

女兒們芳齡五六十歲,大都還夠兒女債,二女每周五負責陪媽媽先到島上準備食材,煲涼茶、包餃子、搬枱椅、配茶膽,夠兩人忙大半天,周六日其他成員分批來幫忙,兄弟姐妹又聚在一起。在這裏吃飯要耐心等候,保證吃得到媽媽味道,二女說:「做人要將心比己,奉客的食物,跟我們吃落肚的一樣。」島上用山水,她們煲山水放涼做冰,這樣就不會吃壞人。李太對食物有點執着,堅持沖泡絲襪奶茶,元寶形的招牌鴛鴦餃子包得結實漂亮。新年前因哮喘進醫院,心仍惦記着盡快出院包餃子,二女插嘴,「上環有間老店貨真價實,我們每次去買一大盒冬菇,午餐肉只用韜韜(梁文韜)介紹那款,咬落有質感,好味啲。」採訪期間遇上民安隊集訓,山嶺搜救中隊指揮官自由Sir跟我聊起九十年代來島喝過紫菜湯,滋味與首次集訓的甜酸重叠。
歲月長,衣裳薄。李生走了,剩下的島主並不孤單,李家尋常的家庭風景依舊動人,偶爾探頭望向廚房禁地,負責水吧位及傳菜的孻仔較寡言,三姐妹擠在廚房裏,為芝麻綠豆事拌嘴,心想我家也一樣呀,大家會像小朋友般容易生氣,轉頭又消氣了,這就是一家人!

浪聲,聲聲入耳
攝影達人Will Cho& Now TV主持子豐

東龍島夏日最美,Will Cho卻從未看過蔚藍般的海色,「每年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來這裏露營睇日出慶生。」祈求上天賜予他看見日出的機會,偏偏清明時節雨紛紛,看不到,但仍然年年來。早前隨Now TV《山.步行》拍攝,還有今次採訪,跟另一個節目主持子豐到東龍島觀浪玩飛索,仍破不了這個魔咒。東龍島是香港首選的觀浪地點,穿過士多來到佛堂門,浪聲聲聲入耳,崖下的燈塔出名大浪,浪聲澎湃。環顧佛堂門二百七十度海景,左望右望都是天然的海蝕洞,東龍島名字便是通窿洲的諧音,折返到另一營地,可下降至一大海蝕平台,巨大的崖壁是攀石界著名的Technical Wall,站在平台邊,二人終於感受到噴水岩的威力,子豐:「何時來看都很澎湃。」

凌晨,隔岸觀戰 攀山專家鍾建民

鍾建民是香港早期玩攀石的一員,很早便涉足東龍島,他看過島上七十年代的風光,「東龍島的日出,於五時有數十艘漁船蝦艇駛出果洲,像極曹操打仗的畫面。」七十年代那裏有條溪,水特別甜,即使煮即食麵也很甜。舊時光總是美好,當時一班朋友還嘲笑某某帶傳呼機入島,浪費好風光。他特別感激假日士多申請了電話,讓醫療、島上維修都方便得多。看着這小島興隆,鍾建民一看到擬建骨灰龕的消息,與朋友們紛紛提出反對。

GO OUT!戶外天堂

東龍島以絕壁、浪大聞名,有漁護署及食環署兩個營地,綠草如茵,二百七十度甚至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海景任賞,露營客一覺醒來就可看水面日出、日落,來島上就為了享受戶外生活。一下船,一股新鮮空氣直入心脾,感覺舒心,島上景點集中在東北面和佛堂門,東龍島環島一周約七公里,約花四小時,若只集中遊覽炮台、噴水岩、石刻、佛堂門等,可節省一半時間。有關東龍島二三事,且聽達人們推介。

東龍島刺激活動
攀石大舞台
運動攀登教練、康樂緣繩教練韓榮疇(Gordon)

東龍島上兩幅崖壁Technical Wall及Sea Gully,都有Gordon的影子。自今年一月以來,他開班更頻密,幾乎每個周六周日都在教攀石、飛索及緣繩下降,「東龍島有海有天有石,這三種元素構成可觀的景觀。它是早期開發的攀石場地,Technical Wall是一個攀岩大舞台,可以坐着欣賞別人表演。」若開發成骨灰龕場地,景觀勢必受影響,「攀石很歡樂,與掃墓慎終追遠的感覺並不相融,無論情懷、感覺、設施都不同,當然會大煞風景啦!」

後記:當仙境佈滿骨灰龕

今年一月中,西貢地政署在公眾碼頭貼出公告,翌日撕掉,被好心人提醒後才再次重貼。內容是土木工程署擬就早前公佈的十八區骨灰龕場地作土地勘察,如有反對者可於十四日內提出,一時攀石界、釣魚、保育人士群起提出反對。這個涉及島民權益的公告張貼的位置,偏偏在島民不常用的碼頭,十四天的反對期太短,島民太少,注定被滅聲!

假日士多 不是士多是李家

李惠忠和劉雪的dream house,寮屋一間,比公屋還簡陋,屋外卻有新世界。晴天時,這片藍塘海峽藍得像「李斯德林」。
沙灘退潮,李太天天摸蜆捉螺,快樂無比。
數十年過去,水色依舊,紫菜沒了,狗爪螺細了,街渡線少了,老伴走了。
幸而,孩子和熟客們,仍在,仍在笑。
記者:邵超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編輯:黃仲兒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