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叮叮延舊情 走軌春秧街(蘋果日報)

叮叮延舊情 走軌春秧街(蘋果日報)


【飲食籽:搵食地圖】
熱鬧,繁囂。
魚檔上的石斑還在垂死掙扎,菜葉上的水珠仍舊泛着光芒。
買和賣的在叫嚷、在談笑、在討價還價。偶爾駛來一輛電車,叮…叮…叮,把人潮分開。然後,車影尚未散去,人又重新聚集在電車軌上,來來往往,擦身而過。
也就這樣,人聚、人散。
從早到晚,為春秧街畫下一抹獨有的風光。
春秧街,不過就是一個尋常的露天市集罷了。偏偏,當叮…叮…叮的聲音響起,途人跟電車司機均默契地你閃我避,早就習以為常。這場面,成就了春秧街不一樣的生活氣息。很多人說,它跟曼谷郊外的美功鐵路市場(Maeklong Railway Market)很相似,只是,春秧街沒有險象環生的驚嚇景象,反而來得優雅多了,電車總是從容不迫,人潮也是悠然自得。人走得越慢,車就走得更慢了。在這個越益稠密的城市,已沒有別的地方能夠享受如此大搖大擺在馬路上散步的感覺了。
第一次跟春秧街的邂逅,印象中,是在幾歲大的時候。那時,媽媽每月總有三兩次趕上觀塘碼頭開出的渡輪,來到北角,然後緊緊握着我的小手,由馬寶道逛到春秧街,在樓梯轉角下的小店,用上我完全聽不懂的閩南話,跟福建同鄉天南地北互相閒聊。然後,匆匆忙忙地買點福建魚蛋、綠豆餅,折返碼頭坐渡輪趕回家去。
小福建的形象深印腦海,雖然,後來我才知道最先在春秧街聚集的,其實是上海人。
長大以後,一直沒再踏足春秧街,直至結婚,新家就在北角,我又重回那個陌生卻又熟悉的市集了。

舊陣時 收麵券仲開心

匆匆過客眼中的春秧街,還是熱鬧如昔,就像電車那樣,看上去沒甚麼改變,但留下來的老街坊,卻會告訴你,春秧街就像僅僅剩下的一輛120電車般,老店買少見少,人情味也不如從前。
扎根春秧街六十載的振南製麵廠,是少數未曾易手的店舖,也是香港首間製作上海麵的廠家。現存的七、八個員工當中,一半已經在此工作逾四十年。做學徒的時候,起居飲食都在店裏度過,就連另一半,也在這裏相識相知,然後拍拖結婚生仔。春秧街,佔去了他們生命中一大半的光陰。
「以前街坊街里親密好多。」一九七九年開始在振南打工的李英威師傅拿着幾張七十年代的麵券,回憶起從前街坊鄰里間的有情歲月,「你看,那時如果收到這幾張麵券,比收到如今的餅券更開心,我們就是第一間推出麵券的舖頭。」一張面值十元的麵券,可以分開多次使用,對當時的人來說,是救命錢,「那時忘記帶錢買東西也沒所謂,下次再付吧。」李伯伯說,新年前夕,他們還會跟鄰近的同順興南貨店玩「鬥夜收工」,凌晨十二時大家仍然燈火通明,為客人張羅過年美食。
那些都是回憶裏最美好的年代。
今天,鄰舖店名明明是「春秧雞檔」,賣的卻是蔬菜水果。老店易手的易手,丟空的丟空。變了,在這些工作了、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員工眼中,春秧街已不再一樣。唯一沒變的,就是前舖後居的製麵工場。做麵機器上的麵粉迹經已泛黃,見證着二十多年來,麵店把部份工序機械化的轉變。
「以前由搓粉、壓粉糰,到切麵條全部一手一腳完成,換成這些機器後,輕鬆得多。不過,用了二十幾年,如今就連那個修理機器的師傅都幾年沒出現過了。」李伯伯又不經意的嘆息道。幸而,老顧客就算搬到了新界,還是習慣回來,是真心買一斤上海麵也好,抑或只為問候一聲也罷,對振南的每位員工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持。這時,一盤油麵剛剛做好,李伯伯換上一身便服,推着一箱油麵送貨出去,「有很多餐廳都向我們訂貨,生意不錯,可惜沒有人願意入行,不知道我們退休之後怎辦?」李伯伯的老拍檔何伯忍不住搖頭道。

振南製麵廠
春秧街106號嘉寶大廈地下B室

只要不遷不拆

相對於振南製麵廠,春秧街另一間屬老字號的麵廠──雙囍粉麵廠,三年前還是易手了。幸運的是,新老闆是紅褲子出身,本來就是做麵師傅,所以接手後店名不變,員工全部有得留低,唯一的改革,大概就是換了新的機器,人手也由原來的七、八個,增至二十個,目的只為一圓自己的中式麵條夢。
「現在的人都講求健康,我希望研發多點好味又健康的中式麵,令更多年輕人愛上傳統的麵食。」生於潮州的老闆陳寶隆先笑着說。他接手雙囍,由九龍來到一個陌生的街道,看中的就是春秧街獨有的香港情懷。對他這個新鮮人來說,露天街市仍然充滿朝氣,街坊街里間仍然有講有笑,「今時今日,仍然是個小福建,不過已經多了很多新搬進來的年輕人,只要不遷不拆,人情味還是能夠一點一滴、慢慢重新建立起來。」陳先生又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了。

雙囍粉麵廠
春秧街91F地下

留下來的福建味

家鄉的味道,是讓離開了的人繼續回來的動力,因為那是慰藉思念的最佳良藥,所以春秧街上唯一一間食店──真真美食店才能屹立不倒。
已由第二代打理的真真,賣的就是福建晉江的傳統美食,十二元一碗的鹹飯,四十元一碗的滷麵,既是百分之一百的福建傳統味道,而且又便宜,很多福建人都視之為飯堂,天天定時定候,跟老闆吳先生兩夫妻打牙骹,也滿足一下思鄉之情。像從大圍老遠跑過來的董伯伯,六歲來港時就住在北角,現已七十一歲,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卻沒有洗去對家鄉的思念,所以搬走了十幾年,每天還是風雨不改的到這裏吃一碗滷麵,為的,不過就是一口故鄉的味道。
是的,走過春秧街舊樓的樓梯底,都是一間間小小的福建食品小攤檔。像福利批發這樣由樓梯底做到這麼大的,則算是少見。
開了二十多年的福利批發,賣的當然都是福建食物,例如福建有名的丸子,像包心丸及小顆的魚丸肉丸等,就連燕餃、炸排骨、炸石班、福建芋粿及五香雞卷都有。最重要是,這些別具特色的傳統食物都是由老闆施雅智小姐自己設廠每日新鮮製造,捧出舖面的時候,店裏總是熱氣騰騰,空氣中更是一陣陣誘人的香氣。其實,來買這些福建食物的很多都是老街坊,新搬來則較少,加上加租等問題,施小姐說跟十多前相比,生意已大不如前,現在是勉強撐得住,「都無路可退了,始終要做福建人生意啲話,春秧街以外別無他選。」她無奈地說。
事實上,春秧街真的是人面全非,像早期開業的南貨店同福,上海老闆早已把店舖賣予福建員工。所以,賣的雖然還是很正宗的上海雜貨,但由早至晚,店裏卻全是上海人聽得不明不白的福建話,很是有趣。
但是,春秧街就是有種魅力,留下的也好,搬了家的也好,就是不捨得完全離開。像我這樣,儘管由二人世界變成三人行,也早在六年前搬走,但不知道為甚麼,隔三差五,總是心癢癢的想來聽聽電車叮…叮…叮走過的聲音。
其實,我們心裏清楚明白,彼此捨不得的就是街坊街里那熟口熟面的感情。這,正是搬進新型屋苑幾年的我,再也不能尋回的人情味。
真真美食店
春秧街70-74號B舖

福利批發
春秧街91H號

上海新同福
春秧街118號

真真

新同福

福利

為甚麼叫春秧街?

春秧街的名字來自該處的開發商郭春秧。郭春秧又名郭禎祥,福建同安人,十六歲到荷屬東印度梭羅埠投靠伯父郭河東,並在糖廠當學徒,且在短時間內學會以機器製糖的技術,其後更成為當地四大糖商之一。在南洋發迹後,郭春秧來到香港擴展糖業及地產業務。一九二一年,他本來準備在北角的一幅新填海土地興建糖廠,卻因糖價大跌而被迫放棄,最後把其改建成一排四十幢的相連樓房,故此老一輩亦稱春秧街為「四十間」。而他建成的街道,在一九三三年正式命名為春秧街。

摩西分紅海 始於五十年代

春秧街曾被CNNGo選為香港五大最佳濕街市之一,原因就是像極摩西分紅海的電車路。糖水道電車總站於一九五三年正式啟用,取代舊的銅鑼灣電車總站。總站原本屬意英皇道,卻因英皇道空間不足以讓電車調頭,於是才改道經春秧街再到糖水街的總站,成就了現時為人津津樂道的獨特風光。開設廣告公司的鍾振傑(Stephen Chung),曾刻意以春秧街上行走的電車,作某電視機品牌廣告的取景場地,「春秧街最能代表香港地少人多的特色,不足三百呎的街上人車共融,周圍喧嘩熱鬧,是香港的經典景致。」沒了電車,春秧街便不再是春秧街了。

春秧街大事表

1921年興建四十間相連樓房
1933年正式命名為春秧街
1949年小上海逐漸成形
1953年糖水街電車總站落成
1970年小福建逐漸成形
1974年振南製麵廠遷入現址
1975年明秀大廈落成
2011年春秧街62、64、66及68號共四幢樓齡逾五十年的相連舊樓以約二點七億港元售出
記者:李莉
攝影:潘志恆、劉永發
插畫:麥震東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