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娛事者】︱郭靖言 《三命》神來一筆結局 超越宿命主題

 



20250414
 
【娛事者】︱郭靖言
《三命》神來一筆結局 超越宿命主題

1. 杜琪峯監製的《三命》剛播出大結局,12集綜合來看,彷彿也有三命,開段是高開,其電影感、對畫面和聲效的運用,一新電視觀眾耳目;到中段,外間有一點質疑,陳國邦出場演阿信,其時是37歲,他和父親張錦程同場時,外型有點出戲,幸好隨着時間推進,問題不復存在。至最後兩集,《三命》不單沒有爛尾,結局異常厲害,還做到「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高開高收。

2. 當《三命》去到尾聲,原以為的結局已很精彩,豈料之後還有神來一筆,《三》最後一集是兩個結局的結構,緊接的第二個結局把《三命》賦予另一意義,實在是妙到毫巔。

3. 近年電視劇的結局,實在沒一套能及得上《三命》,它的「第二結局」絕不是賣弄聰明去扭橋,純粹想觀眾意外,還有深層主旨想表達,使觀眾禁不住細想當中意義,能做到這點,《三命》不單在製作上超班,革新傳統電視劇的拍攝手法,就連故事和人物都是一絕,更完美作結,結局令人回甘,《三命》在香港電視史上,肯定是重要的一章。

🔶4. 以下我會討論《三命》結局,如不想劇透請留意。

5. 看《三命》,很好奇這劇集是如何完結,三條命因阿信在16歲生日前夕一個選擇,衍生三段人生,分別成為漫畫家、公務員和黑幫大佬。驟眼看,探討的命題,和杜琪峯監製、鄭保瑞導演的《命案》相像,都是說人的命運,究竟是天注定,人的意志無法和天對抗;抑或是人定勝天。這個宿命的問題,無論在哲學,抑或在影視作品,都有過不少探討。《三命》故事好看之處,就是對這命題提出有趣看法,沒有食老本,去到最後「結局中的結局」,更超越宿命這命題,帶出另一主旨。

6. 《三命》劇情由始至終,宿命都籠罩三個阿信的人生,無論是漫畫信、公務信或黑幫信,他生命中總有些事是無可避免,像宿命沒法逃離,如好友阿龍會死於Imagine酒吧;他的父親會病死;少時心儀女神因交通意外逝世;另一好友阿勤離港往加拿大,甚至最後三個阿信都死於同一時間,2024年4月28日,差兩個月便64歲。

7. 阿信三段人生,一些重要事情的結果儘管一樣,彷彿由天注定,但當中的過程卻不同,阿信的抉擇,往往改變了人生歷程,結果一樣,歷程卻不一樣,人誰無死,結果縱使不變,但他的選擇卻主宰不同人生風景,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所謂宿命,只是決定結果,過程都是人決定。

8. 黑幫信的一生,正好說明這點,他坐監後人變得沉默寡言,身邊親人都是他的工具,要父親幫他殺仇家,又迫好友阿勤做壞事,令他半身不遂,他的半生沒親情和愛情可言,直至母親離開他,令黑幫信覺悟,性格大變,懂得對身邊人好,結果逆轉了人生,在晚年結婚,生意做得頭頭是道,在人生最後的階段,三個阿信之中,黑幫信過得最好,不是孤獨終老。

9. 這令人想起杜琪峯和韋家輝的前作《大隻佬》,「如是因 如是果」,黑幫信主動做的人生抉擇,種了善因,結果得了善果。最諷刺是公務信,一生為家人付出,去到最尾,外國的兒子(Jay Fung飾)返港探他,卻埋怨阿信沒好好關心自己。

10. 但三個阿信,終其一生都能做到無愧,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漫畫信能成功追尋夢想,和心儀女神結婚;公務信如願照顧家人,縱使營營役役,也沒半點怨言;黑幫信人到中年醒覺,開始對身邊人好,三人死時,身邊有最愛的漫畫伴隨,這三個結局都可算是樂觀的happy ending。

11. 不過《三命》最精彩的,還是結局中的結局,當故事去到尾聲,三個阿信死於同一時間,當觀眾以為劇集已完結,正在想那一個阿信過得最好時,畫面依然繼續,返回阿信出生一刻,出了「第四命」,阿信甫出世不久,便夭折死去,三命說穿了其實可以是四命,也可以是五命、六命。

12. 這畫面猶如重錘擊向觀眾腦袋,我們會猛然醒覺,人的生命其實何其脆弱,三命中那一命好那一命差,無論怎樣差,都差不過阿信第四命一出世便死去。阿信的三命,其實都扭轉了命運,BB主動求存,沒有夭折。能活着便是贏,最緊要人冇事,《活著多好》有一句歌詞「仍然在呼吸都應該要慶賀」,就是這結局的結局之最佳註腳。

郭靖言
做過唱片公司,做過電影公司,做過報紙雜誌,如是者,現在全職睇娛樂,正經寫娛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