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人不如狗 ( 曾志豪 )

人不如狗 ( 曾志豪 )

港鐵撞死狗事件,迅速演變為「人不如狗」的指控。
控方包括港鐵前線員工,以及環球膠報。
港鐵員工覺得網民指責前線員工處理唐狗事件,是太委屈太過份,市民對一條「狗」的同情,遠多於對作為「人」的員工的體諒,所以結論便是「人不如狗」。
或許員工忘記了,不論網民如何言語攻擊,作為「人」的員工還是活得好端端的;而無論我們流了多少眼淚、有再不公平的偏袒,作為「狗」的「未雪」,卻是已經撞死了。
所以這並不是「人」和「狗」的戰爭,而是為冤死者,向在生者,討回公道。
並不是因為愛狗的人只愛狗而討厭人,所以刁難員工。別忘記,愛狗的人,本身也是一個人。
如果港鐵員工盡了力去救狗,我相信誰也不會苛責。無奈,公眾只是看到港鐵盡了力去通車。
港鐵員工說,希望可以有指引教導員工如何處理動物事件。好好笑,你打算寫一條指引「路軌有狗便不能通車」嗎?是否要寫「指引規定員工要跟指引」?指引再仔細,還是會有例外,如果下次墮軌的是一隻貓呢?
難道說「無關於貓特別係英國短毛貓的指引」嗎?
這時需要的不是更新指引,而是要用「常識」應變。常識告訴你,落雨便要避雨、有人在醫院門口暈倒就算未登記也應該馬上救治、有人跌落水便要救援,那怕對方是個女人……有生物在路軌,便要停車。
需要甚麼指引?
指引只是保護做錯事的人的免責條款。
至於《環膠》的「狗萃主義」,算吧啦六師弟。網民護狗,你們說「狗萃主義」;為了人民維權,你們又說是「尋釁滋事」。反正只要人民聚眾,你們便害怕。你們也就是黨的奴才,對,不是狗奴才,因為狗是忠誠的。

2014年8月26日星期二

悼「民主回歸」 (記者 陳沛敏)

悼「民主回歸」 (記者 陳沛敏)

曾澍基去世,學者羅永生在面書留言:「『民主回歸』理念的締造人,離世於『民主回歸』瀕於正式全面終結的時候……」此時此刻,讓我想起,幾年前同屬那代學生領袖的一位前輩,分享他近年的自省:「那時候,回歸講得太多,民主講得太少。」
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構思,原意是指涉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當時,在北京眼中,香港人是安於「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生活方式不變的非政治動物。但當八十年代初香港主流民意仍然抗拒中共、恐懼回歸,兩家大學的學生會卻致函趙紫陽,支持「民族回歸」,同時要求給予香港「民主自治」。
「民主回歸」的內涵,包括「堅持港人民主治港的原則,而中國不干涉香港內部事務,將來香港地方政府及其最高行政首長應由市民普選產生。」那時候,民主黨的前身之一「匯點」等,與兩大學生會形成所謂「民主回歸」派。後來,趙紫陽親自回信承諾:「將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們所說的『民主治港』,是理所當然的。」這承諾,給了「民主回歸」派極大的鼓舞,也成了支持回歸的輿論本錢。
之後的發展,當然是一切已成歷史。廿二輪談判,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基本法》制訂,其間又爆發了八九民運、六四屠城,改寫了兩地的命運。九七回歸,董建華主政,經歷了03年的轉折,中共改變對港政策。
當年的「民主回歸」派,早已覺悟「民主回歸」由始至終只是中共統戰的手段。事到如今,人大常委會即將頒下政改決定前夕,中共牌已攤。回看歷史,就算不讀1944年的《新華日報》,過去三十年已足夠讓香港人明白,背信棄義,就是中共本質。
一廂情願的天真,一次也太多。如果香港人再次被欺騙,再次被分化,接受袋住先,那只能說一句:抵死!

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

一國兩智,你們不懂的……(高慧然 )

一國兩智,你們不懂的……(高慧然 )

港鐵輾死狗事件引起全城公憤,逾十萬人聯署簽名要求港鐵為事件承擔責任。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微博發表對事件的看法,並深感困惑,「不知道一個社會不斷糾結在這類事上,是好還是不好。」
雖是一份膠報,倒也不乏誠實之時,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弄不懂就是弄不懂。香港人為一隻狗糾結,在中國人看來,確是匪夷所思的事。在中國,人命尚且賤若螻蟻,更何況一隻狗?一隻狗,無端闖入路軌,阻住歷史向前滾動的車輪,而車上載滿了來消費的金主,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是金錢,阻人扑錘花錢,跟阻人扑嘢差不多,要不被人燒春袋,要不被列車輾過。
膠報的問題引起中國人的興趣,留言者眾,有人說「香港病了」,也有人說一國兩「智」既適用於香港,也適用於台灣。沒錯,中港台三地的人,民智相差何止五十年遠?一國兩「智」,香港發生的許多現象,中國人看不懂;香港人為一隻狗尋找枉死真相,誓要還牠一個公道,為牠改名字叫「未雪」,取「沉冤未雪」之意,中國人是永遠不會明白的。
中國人是那種各人自掃門前雪的人,一百年前魯迅筆下的人仍一代一代還魂輪迴,革命者被斬頭,中國人的標準反應是把手上的饅頭往熱血上沾。被強征土地者挺身護衛自己家園,結果變成壓土機下的「紙片人」,中國人尚且毫無感覺,即使下一個被征土地者輪到他們,他們仍然涼血地說,「哪有人那麼傻擋在壓土機前?」香港人不明白中國人的麻木與奴性,正如中國人不明白香港人為甚麼要為一隻死去的唐狗改名叫「未雪」。

不老油條(蘋果日報)

不老油條(蘋果日報)

油條$5(a)
■老行尊指,好的油條要「棺材頭,菊花心」,即頭尾隆起,孔眼大小適中、分佈均勻。

雖是配角,卻鹹香可口,與白粥天造地設。那兩條細長麵糰,放進油裏幾分鐘,變成一根根香脆油條。昔日「一毫兩味」,到大牌檔一啖白粥、一口油條,那種滋味是任何糕點和腸粉都望塵莫及,是最簡樸的庶民早餐。散文作家小思曾說:「不吃油炸鬼久矣,只因不易吃到好的油炸鬼。」的確,好味道難尋。成就一條好油條,麵粉、手藝、火候和放涼時間都是關鍵,不用千年老油的,更吸引。
記者:何嘉茵
攝影:潘志恆、劉永發
怎樣才稱得上是好油條?食家唯靈曾這樣定義:「老行尊指要『棺材頭,菊花心』才合法度。」所謂「棺材頭」是指油炸鬼頭尾兩端隆起,「菊花心」指孔眼大小適中、分佈均勻。此外,一孖好的油炸鬼更要雙合雙連、不離不散、挺直端正、不曲不彎、色澤鮮明、鬆脆中帶綿軟。
廣東一帶稱油條為「油炸鬼」,據說起源於南宋時期,世人對陷害岳飛的奸臣秦檜恨之入骨,便以麵粉作秦檜和他夫人之形,入油炸而食之,喚作「油炸檜」洩憤,後來演變成如今的油炸鬼。

搓粉斬麵落鑊 分工清晰

油條,剛撈起當然吃不得,但放得太久便會受潮失風味。粥店人流快,師傅炸到無停手,才能吃到最新鮮熱辣的油條。荃灣老字號德發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粥店,早上9時,堂食及外賣的客人不絕,員工個個如上戰場,每人有不同分工才能應付密集的出品。有的拉腸粉、有的熬粥,連負責油器的也有兩個,一個搓麵糰,另一人則炸油器。負責搓麵粉的是謝偉文(文哥),朝六晚六,整天躲在閣樓約一百呎的小天地。採訪時,只見他在不銹鋼盆中放進清水,加入白麵粉、高筋麵粉、發粉、鹼水和麵種,三扒兩撥,數分鐘便搓成黐𣲷𣲷的麵糰,灑上一點點麵粉後,便轉身告訴我要發酵約半小時,着我等一等。「我們用最自然的發酵方法,所以時間要掌握得很好,太短或太長都會影響口感,需時一般少於兩小時。現在天氣濕度高,所需時間會較短。」

拒用千年油 色澤清澈夠衞生

他把發酵好的麵糰移往地下廚房,準備「斬麵」落鑊。別以為只是隨意斬兩下,其實要熟悉麵團紋理,順紋或逆紋所炸出來的形狀都不同,前者看來較長身,後者則見粗大。文哥用雙手輕輕感受麵糰,拿起刀子順紋斬下,把兩條長短粗幼平均的麵糰合起來,一拉一揮,長長的麵糰飛向盛滿滾油的大鐵鑊。一沾油,它便開始膨脹起來。
負責炸油器是老員工蔡金嬌(嬌姐),她一直寸步不離,大汗叠細汗地往鑊裏鋪滿油條,再用長筷子夾起反轉,數分鐘後已變成金黃色。「炸時沒甚麼技巧,大部份油器都是以慢火炸成,其間不能用猛火以免炸燶,炸至金黃色、夠飽滿便大功告成。」油質的優劣亦是關鍵,坊間不少粥店為減省成本,用的是千年油,油色渾濁,食多無益。「我們用的是大豆油,每日炸到不停手,用油量大,所以要日日換油,保持色澤清澈才夠衛生。」嬌姐教路,最美味的油條並非即炸即吃,一般要放涼十多分鐘才出爐。「好的油條不是一味的脆,要稍為放涼,口感要帶煙韌鬆軟的才稱得上正宗。」

三招製作靚油條

混合

在不銹鋼盆中放進清水,加入白麵粉、高筋麵粉、發粉、鹼水和麵種搓成麵糰,放置室溫自然發酵半小時。

斬麵

將麵糰切成條狀,每條麵條長短粗幼相同。

拉扯

將兩條麵條取出合起,輕力拉長後,放入油鐵鑊炸,其間不時翻動,約15分鐘便大功告成。

老派炸兩 竹笪布拉是重點

以新鮮腸粉包裹油條的炸兩,是南方獨有的食法,由廣州小茶居「嚼荷仙館」所創。據說1940年廣州淪陷,當時物資短缺,為了讓食客花最少錢,卻可同時吃到腸粉及油條,炸兩應運而生。好的炸兩除了要用新鮮的油條,還要配合即叫即做的米漿布拉腸粉,才能相得益彰。位於大坑的老字號粥店康記是小店格局,連空調亦沒有,街坊生意堅持自家製,油器不用來貨,每日凌晨4時由老闆陳漢斌夫婦二人輪流搓製。即拉腸粉則由85歲的老父陳伯一手包辦,三十年來米漿都是自家磨製,用上大陸的紅三喜粘米,雖算不上貴格,但做出來的質感較滑。陳伯每天都會站在門口的腸粉蒸櫃,在竹笪放上蒸熟的粉皮,用布一拉,稍為放涼便把粉皮捲上油條。由於竹笪較疏氣,出來的腸粉便不怕沾上倒汗水而變腍,是傳統老派製法。「炸兩最緊要粉皮夠薄,否則吃不出油條的香脆質感。布拉腸粉才夠薄,還要即叫即拉,新鮮才是最好味。」陳伯邊拉邊說。

蔡瀾都讚 牛脷酥與鹹煎餅

所謂「油器三寶」,除了油條,還有牛脷酥與鹹煎餅。兩者的麵糰製法與油條大致相同,只是在搓麵糰時,前者會加上鹽,後者則加白糖。牛脷酥據說是改良自蘇州的牛舌酥,廣東人忌「舌」(音似蝕),故為好意頭改為「脷」;而買少見少的鹹煎餅,最大特點是加入了甜中帶鹹的南乳。兩者用上相同的甜麵糰,師傅搓牛脷酥時,大多會將頭尾剩餘的麵糰做鹹煎餅,兩者原是同根生。牛脷酥的做法則略複雜點,只見陳漢斌將麵糰揉好後,放置半小時再揉叠一次,把麵糰擀壓成長條,包住糖餡,然後再待半小時,把長條壓扁切條後,放進油鑊中反覆炸至金黃,更見香甜酥脆,蔡瀾亦曾大讚其牛脷酥及鹹煎餅味道佳。

油器之秘密

麵種

傳統油器不用自發粉或俗稱「臭粉」的膨脹劑,而是已發酵的「麵種」。材料很簡單,只有白麵粉及水,師傅依經驗和天氣調校比例。每日在麵粉底中加入新麵種,成品才煙韌可口。

麵粉

麵糰要混合高筋及白麵粉,德發和康記均用上日本麵粉。德發老闆娘說:「曾用台灣和內地麵粉,但不是炸出來不夠金黃,便是口感不夠鬆化。日本麵粉雖較貴,但質素較高。」

炸油一般用上菜油及大豆油,油要經常替換,炸出來才夠純淨,不含雜質。炸麵糰時若太低溫會炸不起,油溫太高又易焦,一般以60至70℃最佳。

那些年的炸一腸

銅鑼灣康記粥店牆上有個手寫的紅漆餐牌,寫上「炸一腸」和「炸二腸」,看得我一頭霧水。原來那是指昔日包了一或兩條油條的炸兩,那些年在大牌檔及粥舖很常見。以前生活不富裕,客人點縮細版的「炸一腸」,比正常用一條半油條的炸兩便宜。這六字見證着富人情味的年代,有別於現在的食店,總逼人吃大碟,賺到盡。

消失的油器們

昔日油器櫃內除了油器三寶,還有煎堆、笑口棗、脆麻花……有鹹有甜、有酥有脆,口味是多麼的層次豐富。時至今日,櫃內已不見脆麻花及笑口棗的蹤影,其中康記於15年前已停止供應,而煎堆只在重陽和清明時節作限量供應。陳漢斌說:「現代人愛健康,少食煎炸食物,很多時沒人買要棄掉。為免浪費,我們只做最傳統數款油器。」

德發粥品

(a)荃灣四陂坊9B&11號地下

康記粥店

(b)銅鑼灣大坑京街11號地下

2014年8月18日星期一

香港芬蘭化的大前題到底又是甚麼呢?


沈大師篇芬蘭化對香港的啟示,我的解讀係香港人又明白幾多呢?
芬蘭比信心蘇俄,以換取芬蘭自己的獨立自主!香港如果要抄襲,在自由的香港,取締支聯會,把法輪功趕回中國,香港不談中國政治,中國也要承諾香港的獨立自主,香港保障中共黑錢過境,我會認為香港不會拘留任何反共份子,全面把他們送到美國或中國,要建設民主中國請到其他地方。
香港的政黨有否如此的膽量提出,香港芬蘭化呢??前提是香港要放棄中國人,放棄建設民主中國,香港獨立,但會盡不把香港變成反共基地,香港的民主派有擔量提出嗎,其實不反共的自由香港,英國殖民地香港曾經做到,也很成功,但今日香港反共原教主義者和大中華主義者一定誓不兩立,芬蘭與蘇俄的關係,他們不會明白。
蘇俄絕對可以消滅芬蘭,但代價很大,事實上,他們也打過仗,紅軍吃虧,蘇俄要芬蘭亡國的代價太大,倒不如保留芬蘭的獨立地位。中國要消滅香港也是絕對有能力,但代價也很大,但香港也要有獨立的管治能力去管治香港,有理由相信香港的內部問題如新移民自由行,中共根本不會介意去取消,如果香港完全獨立付出的代價是取締支聯會一類建設民主中國的組織,其實是可以考慮,但一切前提是香港人要拒絕當中國人,中港分家的堅持意志之上,香港人有共識了嗎?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4年8月18日
[平行時空142]「芬蘭化」:「袋住先」兩面睇

不久前,中央政策組顧問王卓祺教授就「芬蘭化對香港的啟示」在《明報》撰寫了三篇文章(可見《明報》網頁),大概是公眾對官方立場先入為主,並未引起廣泛討論。想起一年前,筆者在海外學術會議遇上一位著名本土派學者,也就「芬蘭化」談了很久,他坦承即使香港能建設「城邦」,最好的下場也不過「芬蘭化」一途。香港和芬蘭自難直接類比,但無論我們持什麼立場,「芬蘭化」這現象本身,確是值得討論的課題。

今天提起芬蘭,我們想起諾基亞,知道那是富裕的福利社會,有聖誕老人和北極光,但芬蘭並不是「自古以來」的獨立國家。它長期作為瑞典一部份,後併入俄羅斯成為「自治大公國」,十月革命後乘機獨立,至今不夠一百年。蘇聯站穩陣腳後,希望收復芬蘭「失土」,在二戰期間打了兩場大戰:「冬季戰爭」和「繼續戰爭」,小國寡民的芬蘭出乎意料擋住超級大國,雖說有瑞典、納粹德國援助,但也是奇蹟。然而隨著納粹戰敗,芬蘭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須知蘇聯在1940年升格了一個「卡累利亞-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準備和「外芬蘭」合併。目睹東歐各國淪為蘇聯衛星國,芬蘭人明白不能指望西方,至於單獨再打一仗,結局可料

於是,芬蘭精英決定走一條全新路線,即所謂「巴錫基維主義」(Paasikivi Doctrine,巴錫基維是製定這政策的芬蘭總統),也就是學者歸類的「芬蘭化」。簡單來說,芬蘭承認屬於蘇聯勢力範圍,確保外交政策不違背蘇聯的國家利益,以換取蘇聯不在芬蘭搞破壞、侵略,和存續國內民主制度。於是,芬蘭沒有參加北約,和西方關係疏離,基本上站在蘇聯一邊,成了蘇聯和西方溝通的窗口。美蘇破冰的赫爾辛基會議,就是在芬蘭召開。

為確保芬蘭「不成為歐美的反蘇基地」,芬蘭內政上也自我審查。例如在媒體,不能傳播反蘇意識,反蘇電影被禁播,反蘇書籍被圖書館移除:一方面,這是「尊重」蘇聯之表現,但同時也是防微杜漸,以免蘇聯細作以「苦肉計」製造事端。芬蘭國內有不少親蘇政客,在蘇聯利益可能受損時提出警告;要是選出強烈反蘇領袖,蘇方也會公然施壓,都是芬蘭屈服。這樣的關係到蘇聯解體才告終。

在西方,「芬蘭化」至今是貶義詞,因為那代表在蘇聯出手前就主動出賣理想,接受不完整的主權,向強權委屈求存,而且可能越讓越多。西方政客攻擊走和解路線的對手時,每愛用上「芬蘭化」一詞,以示自己堅守原則,沒有行差踏錯。芬蘭文化藝術在「芬蘭化」時代,亦和西方世界脫軌;不少精英國民不喜歡那氣氛,選擇移民。

但在芬蘭本部,輕言「芬蘭化」,卻代表西方的涼薄。芬蘭人認為,為捍衛獨立、民主,已付出極多,絕非不夠勇武的懦夫。一場冬季戰爭就死傷七萬人,再一場繼續戰爭又死傷七萬人,今日芬蘭人口還不過五百多萬,尚不及香港,又有多少個七萬可消耗?打不過蘇聯,美英援助口惠實不至,國際輿論置之不顧,就是顧,莫斯科也不在乎,還在磨刀霍霍,令他們深信,「芬蘭化」已是最好的選擇,否則淪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看看邊界外的「蘇維埃芬蘭」,就後悔莫及。

類似芬蘭的案例,在世界不同角落,一直以不同方式重演。其實,正反雙方的夢想幾乎一樣,只是對現實政治的判斷有差異,而這種判斷,偏偏是教科書永遠傳授不了的。究竟有什麼準則,判斷是否應接受「芬蘭化」?怎樣是堅守原則、怎樣是脫離現實?怎樣是曲線愛國、怎樣是賣國求榮?最重要的是,怎樣知道社會大多數人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你說呢?


無論甚麼年齡,無知都不是理由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無知不是理由!

昨日的所謂反佔中遊行,威迫利誘無所不用其極的無恥方式動員。有些是被老闆所迫,有些人是生意拍檔,有些人是收錢遊行,有些人因為親朋好友所叫而行,更有些是直接由中共黨委在廣東地直接運輸來香港示威的。

由於香港人大都知道發生甚麼事情,遊行的人以大陸人或新移民為多,當中有很多是老人家,這些人除了是被威迫外,有很多是被欺騙而來的,也有很多是不知道為甚麼而遊行。

老人家之中,有些是大陸省市而來的,封閉資訊所以被誤導而參加,香港的老人家被免費午餐吸引而盲反佔中,被訪問時高叫不知道為何要遊行的香港老人家就有嚴重問題了,這不會因為年齡而改變,那些被迫和欺騙的人確實是情有可原,但在香港的老人家們,你不去了解周融在搞甚麼,佔中又是甚麼,就隨隨便便支持周融,知不知道這樣會害死香港!這些老人家單看服飾不似是深水埗執紙皮的老人家,即也不是香港最低層的老人家,沒有五百蚊不會餓死他們,這些老人家都是貪小便宜,情況更令人憤慨。

有人在網上指責這些人,特別是那些因無知而參與遊行的老人家,香港左翼希望別人針對薑融針對私煙針對政策,不要針對這些老人家。人和政策是互相緊扣的,這些人的思維要永遠反對,不知道的事情就去可以遊行支持,這些人當中有的是明知自己是無知也要參與周融的遊行,無知是會害死人的呀!

49年前,中國除了國共兩黨外,還有民主黨派和獨立的知識份子,這些人與今日香港的左翼極其相似,悲天憫人,以為對事不對人,結果是被共產黨收編,下場悲慘。明明昨日有大量大陸省市黨委組織的反佔中遊行,加上新移民和自由行,整個遊行的香港原素少之又少。這是香港單程證制度和自由行的產物,可見將來親中派會繼續上演這些鬧劇。香港的反對派,特別是左翼面對如此的情況,一直迴避中共的殖民政策問題,反而指責香港歧視,不禁令人想到他們是不是中共的同路人了!

2014年8月17日星期日

深夜食堂(林夕)

深夜食堂(林夕)

午夜三點鐘,台北,腹空了要取暖,拿手機查找到酒店附近有家沒打烊的牛肉麵店,信步即達。
店小卻人多,簡直像個深夜食堂。我們坐下來似劉姥姥入小觀園,把菜單看了又看,環視左右,坐對面的老人家老神在在,忽然軟語輕聲問我們,是第一次來吧,不用選了,慕名而來的話,就點牛肉麵。如果你們信我,只要個牛肉湯加麵就可以了。然後把頭越過我們桌面的領空,說,這裏的牛肉,都是牛腱肉,這吃法不地道,我不喜歡,他們的精華,其實就在湯裏,喝了這湯,夾幾下麵,就值了;那麼晚,吃太飽,對身體不好。
信,當然信,我們只萍水相逢,素未謀面,不知底細,老人家卻不嫌冒昧,發表食評就算了,竟然關心起過客的消化能力。那一刻,不孝點說,娘親若說這番話多了會落得囉唆,一個陌路人說來,竟有點動容。文藝點說,那湯還因此熱騰騰出一陣人文氣息,直暖到心頭。
我有一個從沒實現過的夢:為免浪費食物,獨食者願意把吃不完的,跟搭台路人對食分享,最好不過。那老人家居然真的,真的對着面前的一碟泡菜,說這個放湯裏很好,你們不介意可以試試,我也吃不完,覺得還可以的話,下次來你們可以再點。
日本漫畫「深夜食堂」,從一間小店中帶出許多小人物小故事的大感動,想不到就在這裏,也像客串了一幕似的。老人家似是這裏晚間常客,這熱情,也大有可能因守在家裏寡言太久,所以在外一逮着了對象,便借機開開嗓子,也顧不得生熟了。即使是這樣,能對路人以熱情排解平日冷清,沒有把壓抑化做一臉寒霜,她的人間還是溫暖的。
下回,我們夜消首選就是這小店吧,不為那牛肉麵,只為想跟這專吃牛肉麵走牛肉的老人家重逢,雖然她未必記得我們,因為,可能每晚她都對搭台的過客,重複同樣的說話。

只歧視某些賤人(李碧華)

只歧視某些賤人(李碧華)

我們在食肆醫肚,忽來了一家四口自由行,強國人先霸好位又不落單,而兩個小童拖着轆喼穿逡碰撞,當正是遊樂場。四下食客怒目而視,那一家子厚顏佔座看地圖。一直等到另一婦人嚷着認錯路趕至,旁若無人。小童繼續吵鬧。
終有人忍不住,也是路見不平的本能,道:「請你們安靜些,小孩有點規矩,這是公共場所。」
沒家教的小童裝鬼臉回座,大人見勢色不對,雖沒像車廂中潑婦般大罵「厚多士」,但嘴臉難看:就是香港人歧視!
有社區組織協會竟要求政府立法禁止歧視新移民?港人罵「蝗蟲」便得受罰?要坐牢嗎?劣幣驅逐良幣還禁止發洩?
香港人包容性最強了,但近年來已到「忍無可忍」地步:看迪士尼滿地垃圾強行打尖的片段,看當眾大小便的照片,泳池沙灘被侵佔變成餃子鍋小便處,還有惡形惡狀惡聲惡氣……
我們歧視某些沒公德也沒私德的人,正如我們歧視草菅人命的醫生、貪腐淫亂的高官、言行醜陋的奴才政客、冷血虐貓的兇徒……因為這些賤人不值得尊重。

2014年8月11日星期一

釣魚台反映出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危險性


釣魚台的問題可以反映出中國的民族主義的危險性,包括香港的主流意見和知識界對釣魚台問題的反應都是很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欺負別國絕不手軟的言論。

香港的知識界和傳媒一直指中國政府軟弱、被動,對日本無可奈何,但從來沒有反省中國聲稱擁有釣魚台的理劇是否合理和充份,只知大國崛起,中國要強大別國要屈服,有沒有尊重過其他國家的生存和尊嚴??更何況中國強大關香港甚麼事,中國強大,沒有中國照顧香港吃屎吧!??

由七十年代開始的釣魚台問題,香港傳媒和知識界都以中國本位去分析問題,日本不妥協,中國就開戰,這是由當年到今日的釣魚台言論特點,撤頭撤尾的霸權主義,香港傳媒從來不報導日本擁有的理據,更不會要求和平解決釣魚台問題,例如把問題帶到國際法庭仲裁,中國人只知武力爭奪,這是甚麼世代,以為中日間可以兩國私下武力解決國土問題?視國際秩序如無物,中國人不知所謂,香港知識份子讀咁多現代國際知識,其實都係讀屎片!

維基百科︰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

2014年8月9日星期六

《LUCY:超能煞姬》:開竅出竅,腦力大解放(Hitori)

《LUCY:超能煞姬》:開竅出竅,腦力大解放

Hitori
Hitori是本港資深影評人

戲的第一個鏡頭,單細胞正分裂,接下來,一頭未進化成人類的猿人,蹲在河邊喝水,後來,我們知道牠是她,名叫Lucy。鏡頭一 轉,我們被帶進熙熙攘攘的台北,金髮辣妹在酒店外,她亦叫Lucy(施嘉莉祖安遜飾)…觀眾不清楚導演洛比桑葫蘆內賣甚麼藥,但已感到那股山雨欲來的氣 勢,果然,《LUCY:超能煞姬》並非泛泛之作。
若通俗點說,它不截不扣是一齣「玩嘢」之作。非凡意念,準確地執行,從人類的腦袋開竅入手,上宇宙穹蒼,下平凡眾生,集黑幫、動作、警匪、寓言和科幻,時幽默惹笑,時刺激荒誕,過程好玩怪異,又不失前瞻視野,一切來去自如,洛比桑久違的自信和氣魄,一次過回歸。
留學台灣的Lucy,一夜情後被男生強逼運貨,遂牽涉進跨國犯罪集團運毒計劃,自己亦身染劇毒,生命在倒數中。全片建基於一種假設:人類只開發了腦袋的10%,九成腦空間被浪費了,若能完全使用,超級人類遂誕生。
金髮冇腦的Lucy,靠錯誤地吸收了一種類似生長激素的物質CPH4,轉眼間變為超能力美女。超能,指的是正是腦力開發,明顯地感官能力爆昇,耳聽 八方(接收不同的大氣電波),目視千里(看到樹木脈絡流動),還發展至能控制別人/物(遙控電視電話電腦),預知未來(空中服務員流鼻血),料事如神(隔 空了解探員名字及警局室內環境),十分神奇好玩。
整齣戲,便循著Lucy的腦力發展,由10%擴展至100%。學習能力光速進行,不斷汲取全球知識:醫術、科學、武功等等。最妙是火速學成中文,懂 得望聞問切,還可處方中藥,幫爛蒲室友治腎虛,確是抵死。最慘是,她在飛機航班上,身體細胞分裂過速,差點自我解體,花容變質,過程恐怖。
洛比桑以黑幫警匪動作片,來包裝他的女英雄科幻旅程,令人想到早年的名作《墮落花》,崔岷植演韓國黑幫大佬,甫出場已戲勢迫人,可惜角色設計只屬大嘍囉一名,有點浪費。
倒是施嘉莉祖安遜,由一種stereotype(金髮尤物)轉化成腦力大解放的超女,性感依然但質地卻提昇了不少。無論幕前幕後,都屬她的一個成長 宣言,利用身體的吸引力,來扭轉定見,極之高明。她在《她》及《皮下之慌》均把玩了自己作為性感符號的形像,繼而發展了自己一條科幻之路,《LUCY:超 能煞姬》對照起她在《復仇者聯盟》的黑寡婦,更是高下立見。

Lucy求教於腦科權威教授(摩根費曼飾),全片才進入正題!戲的最後15分鐘,Lucy的開竅出竅,意象紛陳,華麗、璀璨、詩意、寧謐,無法不叫 人想起泰倫斯馬力克《生命樹》,雖未至於影像詩般的暮鼓晨鐘,也具難得地具超脫視野,跟文首所提的開篇,一脈相承。一般觀眾倒可能覺一頭霧水,原來,洛比 桑以自己的信念,拍了他的《生命樹》。
他要探究的,正是人類現身地球後數千萬年,至今仍未充份發揮其潛質,乃腦力不足,仍未開竅。落墨帶著半點法式幽默,半點異想天開,濃重浪漫和少許預言性。
更大的野心是,他以進化論作基調,嘗試解答生命之謎之源,這種無神論調子,其實跟泰倫斯馬力克的有神論,骨子裏截然不同。而真正把玩著人類和大自然那微妙旅程的,並非上帝,而是時間!在歷史長河中,現代人的模式,只是一種過程,最終包含了進化和蛻變,愈複雜到頭來愈簡單。

戲中,摩根費曼對學生的演說,提出了人的進程,最主要受著環境因素影響,出現了兩種選擇:永續(Immortality)及繁殖 (reproduce)。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形式,正是人應對大自然挑戰的策略,這是否源於進化論呢,筆者才疏學淺,未能辨識。洛比桑以電影人和創作人角 度看世界,這無疑是創作人的敏銳,電影作為創作媒體,輾轉地肩負了上述兩種特質,既有永恒性和周期性。
這讓人想到,藝術的本質,正是啟迪人的思想,和累積人的智慧和文化。經歷了近廿年的低潮期,洛比桑終於一洗頹態,重現了80年代出道時的風采。

《LUCY:超能煞姬》
導演:洛比桑
演員:施嘉莉祖安遜, 摩根費曼
片長:1小時29分
級別:IIB 級
語言:英語 (中文字幕)
上映:7月8日

2014年8月6日星期三

東北生曬 消失中的鹹味(蘋果日報)

■豉油吸收日月精華生曬而成,隨時間而發酵出濃厚豐富的味道。

東北生曬 消失中的鹹味(蘋果日報)



 


從前,賣豉油的電視廣告都強調「天然生曬」。當年因城市高速發展,本地醬園都開到鄉郊去,其中有部份搬遷往古洞北,全盛時期那裏有多達數十間醬園,結集成一條「醬油街」,為村民提供工作機會,也保留了醬油的最傳統製法—─「天然生曬,自然發酵」。當麥當勞都被揭發採用內地黑心食材,以天然無添加作賣點的本地食材更顯珍貴。
可惜隨着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這些逾半世紀歷史的老醬園難免面臨清拆命運。走進醬園,醬油麵豉仍舊天天生產,一切如昔。只是沒有人知道,明天一覺醒來,這獨特的本地醬園風貌仍會存在嗎?
記者:何嘉茵
攝影:劉永發、伍慶泉、黃子偉、楊錦文

跨越半世紀的醬油藝術 悅和醬園

走到上水古洞,沒有高山樓宇遮擋,只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滿是青綠的樹林及矮小的樓房,在猛烈陽光下,幾乎連眼睛也睜不開,古洞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傳統古法醬料,要經過天然生曬及長時間發酵而成,除了要有充足日照和水源外,亦需要早晚溫差細、極大範圍的平地。正因為先天地利條件,半世紀以來,醬園一直與古洞連結起來。
採訪當天,氣溫達三十四度,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烈日當空下,在戶外數分鐘也滿頭大汗,但這卻是生曬做醬的黃金機會,是醬園師傅最忙碌的時候。「夏天太陽夠猛烈,豉油曬得最通透,曬上四個月,到秋天收成便剛好。」悅和醬園負責人陳小姐說。頭抽,即是首次提煉出來的豉油,是最頂級的豉油,提鮮力最強。
正午過後,醬園變得熱鬧起來。穿過窄窄的樓梯通道,來到悅和天台的空地,已嗅到陣陣醬油鹹香,那裏放滿一列列甕缸,至少過百個,甕缸大多以竹笠蓋着,彷彿回到古代製豉油的工場。「用甕缸曬豉油是古法。因甕缸保溫能力高,可以將日間的太陽熱力保持到夜晚,令黃豆發酵得更透徹。」部份甕缸屬七十年前民國時期的出品,是過半世紀的老古董,跨越三代人。醬園在一九四五年由佛山人龐堯所創,曬場最初設在荃灣德士古道,六十年代遷往古洞,工場佔地三萬平方呎,是現時古洞北規模最大的醬油廠之一,專釀製豉油、蒸釀酒醋、製作麵豉醬料等。早年不但是五星級酒店和高級食肆的指定供應商,亦曾和兩大連鎖快餐店合作逾二十五年,有着光輝的歲月。
生曬工序繁複,天然之餘,是取代不了的心機和味道。「造豉油不外乎黃豆、麵粉和鹽水,看似簡單,但要反覆至少曬四個月,冬天日照短,便要曬七、八個月。期間要看天做人,落大雨便要替甕缸蓋上竹笠擋雨,陰天又怕倒汗水流入缸中,令豉油變酸,所以師傅要經常觀察,擔擔心機。」第二代老闆龐元善說。一支只賣約十多元的生抽,由曬豆、洗豆、種菌,需時兩個月,生曬發酵又要幾個月,還要經過蒸煮消毒,整個過程便得花上至少半年。時間長、成本高,生曬製法漸漸被大規模的化學生產方法取代,現今仍保留手作醬料的醬園已寥寥可數。

首開放予人參觀

味道隨時間發酵,炮製出濃厚豐富的味道,除豉油外,還有麵豉。工場地下是麵豉發酵的地方,每日下午三、四時,只穿着短褲、頸項圍着毛巾的師傅,大汗叠細汗,用手不停翻動甕缸內的麵豉。「黃豆加入鹽水經日曬發酵時,表層會曬至深黑色,這時便要取出底層、仍是金黃色的黃豆,將它曬至均勻通透,平均幾日便要翻動一次,要曬足半年才收貨。」雖然現時廠房設有大型機器,但有些步驟難以被機器取代,如煮豆、撈簧(黃豆加入麵粉、毛霉來發酵)、扑簧(把發酵後的黃豆打散),最後發酵轉化成麵豉等工序,仍堅持用前人積累下來的智慧。「人手做出來的味道始終有不同,不是簡單按一按機器便可做到,醬要做得好很講師傅的經驗,靈活變通。他們至少做了二、三十年,都是醬園的老員工了。」
一直以來,醬園都不開放予外人參觀。自政府宣佈發展新界東北計劃,為了不遷不拆的訴求,終於讓導賞團入內參觀。龐元善坦言,現階段只有見步行步。「要建立一個有系統的醬油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東北發展,失去的何止是土地呢?還有本土產業、文化,和做醬油的傳統手藝等等,不是賠錢賠地,便可以解決。」

上水青山道古洞D95地段741至745

沒有傳統技法寧願不做 鉅利醬園

「我在醬園幾十年,由細做到大,對這裏好有感情。但就算搬到這裏,政府都要收,根本無去路,我一個生意人怎能和政府對抗呢!政策要這樣,我亦無可奈何。」鉅利醬園第三代掌舵人陳泳釗說。在土瓜灣起家、已有近八十年歷史的鉅利醬園,原是經營雜貨糧油生意,四十年代後期,在九龍城建立具生產規模的醬園,以麵豉聞名,有本地麵豉大王之稱。五十年前因發展機場被迫搬遷,而險告倒閉,其後往古洞北重建。辛苦經營半世紀,政府發展的推土機再臨,隨時第二度被收地。「政府就算賠錢要我搬到第二度,這個祖業根本做不下去。古洞地方大,是個適合生曬醬油的好地方,試問現今香港哪裏再有幾萬呎地方設廠?若將部份工序搬上樓做,黃豆不能天然曬乾和發酵,沒有傳統技法,寧願不做,而且新領的牌照一定限制多,衞生、品質標準更嚴謹,如何做下去?」他慨嘆道。
醬園多年來仍堅持人手生曬,即使甕缸改了用石屎池,但曬出來的麵豉味道,和外間大部份同級卻不經陽光生曬、只以人工控制溫度的天然得多。「每一元都是辛苦賺回來的,醬料是廉價產品,從生產到入樽,幾乎每個工序都是人手做。由我阿爺那代,多年來的配方都沒大分別,黃豆發酵時間、溫度、濕度一旦掌握不好,味道便會變酸,影響質素。」做醬是一門學問,要經過時間、心機,可謂得來不易。

上水青山道古洞村814地段

古洞北醬園 逐漸淘汰

調源 鏞記都讚

調源醬油是最早搬入古洞北的醬油廠之一,有逾七十年歷史,以生產甜醋、糖漿和糖薑馳名,連中環鏞記老闆甘健成生前也經常讚揚其豉油味佳。古洞北老居民鄒廣存說,其創辦人呂佳原在葵涌做醬園,後來在這裏買地設廠,並帶來其他做醬園的行家,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門市設在深水埗北河街,第二代老闆作風低調,加上無興趣打理家族生意,據悉已由一班老員工接棒。

廣德隆 馳名生抽

一九四五年創立的廣德隆,創辦人龐氏原在荃灣楊屋道設廠生產,六十年代搬至古洞北,製作豉油外,還炒製蓮蓉豆沙,其中生抽王最聞名,味道偏鹹偏濃,有豉油味。多年來只做批發,不設門市,要買便要到醬園選購。老闆現是第二代,據說第三代已沒興趣接手。

多大食品 人去樓空

公司於一九九一年成立,是本地小型醬園,主要生產辣椒醬、海鮮醬、蠔油及醬油,主要出口往非洲及西歐。醬園現只有少量瓦缸,人去樓空,據說年多前已向政府售出此地。

李錦記 後期製作

著名品牌李錦記,生產基地早已陸續遷往內地,其實在古洞仍留有李錦記醬油廠,但已甚少作醬油生產,工場主要負責入樽包裝等後期工序。

“本地醬料質素高” 港嘢私房菜

當一碟菜放在你面前,有想過它們來自哪裏嗎?在這裏用餐,除了是香港無法自家出產的糖、鹽及油,賣點是有99.9%食材都屬於本地生產,甚至是調味料,都是來自本地醬園,如悅和的豆豉、白醋、麵豉,鉅利的生抽等等。這一場素食私房晚宴,每月以pop up形式舉行兩次。創新理念由六位八十後年輕人構思,成立「港嘢」,理念如其名般,支持本土產業及小店發展。「在地產霸權下,有很多本土產物因生存不了而被迫結業。這裏吃的不止是一頓飯,還會分享食材的種植或製作過程,了解背後的故事及付出,希望大家重新關注本土食材及產業的重要性,香港也可以是自給自足的城市。」成員之一麥浩盈說。除了私房菜,平日會提供上門到會服務,菜式強調不時不食,雖然簡單不花巧,卻能吃出食材真味。「好多人只會留意內地生產的大品牌醬料,卻忽略在本土生產的。本地醬園的醬料質素高,亦有不同特色,以生抽為例,悅和味道會淡,而鉅利則偏濃味,配搭食材亦不一樣。」

港嘢
地址:佐敦佐敦道2號KUC SPACE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kongyeahkongyeah

“支持本土製作” 荃灣標記

「悅和門市是荃灣的老字號,好多荃灣人或者餐廳都用它們的醬油,一來方便,二來始終是本土製,質素會有保證。」港嘢成員之一、本身是荃灣人的麥浩盈說。與悅和相隔只有數個舖位的標記,是該區茶記的老字號,午市主力做碟頭飯、粥麵,晚上則賣小炒,以街坊客為主。廚房內的所有醬料,如生抽、老抽、海鮮醬、白醋等,甚至是桌上的調味架內的醬料都是取自悅和。「悅和醬料質素穩定嘛!我們用它們的醬料左溝右溝來調味,已經用了好多年,大家街坊街里,要支持吓。」不願透露姓名、作風低調的老闆說。

“靚的老抽像紅酒” 翠亨邨

「靚的老抽,應是色澤深褐帶黑,聞落有一陣焦糖香味,質感要夠杰及濃度高,像紅酒一樣,會出現掛碗情況。動一動瓶身,老抽會留在樽頸位,停留時間越長,便代表質素越高。」翠亨邨品牌總廚陳國樑說。老抽在烹調中的作用,從來都是替食物加色,少了老抽的潤飾,頓時失了亮麗光彩。店子的調味料大部份都是採用李錦記和淘大,惟獨老抽卻精挑細選,一直選用悅和。「好似乾炒牛河或者豉油皇炒麵,如果本身老抽濃度夠,落少少已足夠,麵也容易炒得乾身,不會水汪汪,炒出來豉油亦特別香。」他打開樽蓋倒出來,着我嗅一下,重甸甸的深黑豉油,有淡淡的焦糖味。「飲食界全行都知老抽以溢利及悅和最靚,都是本地生產的老字號,十多年前以溢利較好,但近幾年質素參差,沒以前般濃稠,悅和相對質素穩定。」

翠亨邨
尖沙嘴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商場5樓 

LINK: 東北生曬 消失中的鹹味(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