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9日星期六

一爐一跑 玩謝海豚(蘋果日報)

荔園大笨象天奴死後,香港本應再無大象,想不到如今大白象的數量都足夠開個動物園了。三堆一爐、一橋一跑道,大白象每踏一步,香港都地動山搖。其中「一爐」建在港人較陌生的石鼓洲,這禁區曾被喻為香港古羅馬,連虎豹別墅也在這裏「重生」,感覺像時空錯亂。機場第三條跑道擬建部份是中華白海豚棲息之地,三十條海豚有名有姓,各有獨特性格,人見人愛。然而,我們得到的資訊太片面了。這些人文與自然風景,總被垃圾圍城、海豚會暫時北上等「兩個口」的膠論所淹沒。
記者:陳慧敏、邵超
攝影:梁志永、劉永發

中華白海豚:我們住在香港四世紀

終於輪到我們為自己講講話了,我們是香港的吉祥物兼環保icon中華白海豚。太太公說我們自17世紀已經在香港水域落地生根,親族遍及珠江鹹淡水域,各守地頭安份生活。10年前,我們還有約158位街坊,不知怎地,近年同伴經常受傷、患病、孩子夭折,有些就失蹤或離開,最近只剩下62位。據說因為大嶼山海面來了隻「港珠澳大橋」及「香港口岸人工島」大白象,造成噪音、污染及居住空間收窄,聽聞接下來還會有多兩隻名為「石鼓洲焚化爐」及「第三跑道」的大白象,未來生活似乎很艱難。
你們有「獅子山下」,我們也有「大嶼山下」的豚生故事。有研究員花了18年,搜集到30位街坊的真豚真事。除了留意我們可愛的外貌,不妨也聽聽我們的故事。今天是「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公眾諮詢」的最後一天,抽點時間,在「海豚三十」的網頁或環保署環評網頁填份諮詢表,講講你們的意見或幫我們發聲,好嗎?

政府說我們夠聰明 識得走

近幾十年香港經常填海搞基建,要發展嘛,我們就游離滿是砂石及污染物的水域,避避風頭,一場街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聽說大嶼山東南面的石鼓洲一帶將進行三堆一爐工程,不知多少年後會建成海岸公園給我們安居,於是我們就退到北面一帶包容一下。吖!原來這邊又有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及第三跑道。阿邊個學梁振英說,工程期間,我們懂得向上流動,游回大陸避風頭、探親、搵新機遇,甚至移民,事過境遷回來還可以住豪宅。不過,這本就是我家啊!活在沿岸水域的我們何不游出更廣闊的太平洋?皆因白海豚各有地頭,其他同類未必會歡迎我們。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都說,珠江河口一帶的白海豚,數目由數年前約2,500多條,急跌到今年的1,800多條,情況不容樂觀。記得2000年漁護署提出「香港中華白海豚護理計劃」,表示「中華白海豚可繼續以香港特區水域作為活動範圍的一部分」,文字仍在漁護署的網頁上,但計劃是否已經不存在了?政府說我們夠聰明,識得走,如果我們像龍尾灘的海馬般愚蠢又沉默,又是否能在此安居樂業?我也想為同類發聲,但我的海豚音在高速船的嘈音下,連同伴都聽不到我的叫聲,更莫說人類了。

媽媽錯食污染物 毒死豚BB

晨早9點,天朗氣清,幾位八、九十後青春少艾來到大嶼山東北遊船河吹風,優哉游哉。11點30分,在龍鼓洲對出遇上我和七、八個同伴正在gathering,三支長鏡對準我們咔嚓咔嚓響個不停。10分鐘後,一男子取得數據,就繼續航行。
烈日下,少艾們一直手執望遠鏡及長鏡,視線在海面巡迴往返。直至下午3時,都一直乾煎食白果。此時,那男子嘆氣:「冇數據都是數據,現在二澳、分流、沙洲及龍鼓洲等地,都算是比較多白海豚聚集的地方,但屯門到青馬大橋的一段,就更渺茫了。」他就是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何宗信(Vincent),不論晴天雨天,他一個月出海十多次,一星期有兩三天行到山頂觀察我們的狀況。「我見海豚仲多過見屋企人,牠們的背鰭、斑點每一條都好獨特,我全都認得。」他好幸運,曾見過我的同伴生孩子,說到海豚媽媽「大麻繩」,與今年許多海豚BB的死,他跟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博士(Samuel)都欲言又止。
「這世界不只是人類的家,小朋友都懂得說海洋屬於海洋生物啦。別當海豚是海洋公園的動物似的,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你有權利奪走其他生物的家園嗎?假若你接受不到這概念,就甚麼都溝通不來了。」Samuel從事海豚研究17年,最快樂跟最痛苦的回憶,都跟我們有關:「成群海豚堆在一起,把海豚BB頂上水面學呼吸,好開心。但海豚媽媽吃了有雜質或受污染的食物,會把毒物傳給BB,BB受不了就會好快死。海豚媽媽沒做錯,人類才是兇手。」
Samuel覺得政府一直給市民洗腦,說經濟效益有多重要,但其實機場仍有足夠能力應付未來的航運處理量,而且第三跑道主要是航空業及物流業受惠,市民將來還可能要額外為相關費用埋單。他希望可以先興建海岸公園讓我們安居,再開展工程。回歸前不少機構都以我們白海豚作吉祥物,但回歸後面對利益衝突,香港連本身的吉祥物都不保,真是諷刺。

我們有名有姓

堅毅媽媽 大麻繩

年輕時被麻繩及垃圾纏住背鰭10年,令背鰭變了形。後來麻繩斷了,牠以為守得雲開,但在07年及11年,孩子都幼年夭折。11年她不接受現實,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把海豚BB的屍體托出水面整整一星期,想救醒孩子。這樣的悲涼故事,三兩年就發生一次,今年第七次重演。

海豚長老 駝俠

編號EL01的駝俠,相信是有紀錄以來最老的白海豚原居民。皺皺的皮膚上有滿滿的戰紋,記錄着最少40年的香港故事。自赤鱲角機場填海,活動範圍可見於屯門,到竹篙灣、欣澳,再退到大澳分流。高速船及快艇的嘈音嚴重影響牠們的聽覺,海水污染令牠看着一代代新生豚嬰夭折。

好奇寶寶 跳跳豚

原本住在大小磨刀洲,鄰近海天客運碼頭。牠不怕人,總愛跳出水面引人注目。但接載大陸及澳門旅客的高速船越來越多,船速越來越快,幾次差點撞到探頭上來的牠。今天跳跳豚仍然好奇心強,但已遠離老家。

海豚三十


焚化香港古羅馬



 


超級焚化爐擬建於石鼓洲,令這個小島多了媒體注意。胡順安(胡Sir)說:「石鼓洲就是康復院,康復院就是石鼓洲。」其實香港人從來都沒有認真了解過石鼓洲,石鼓洲大異於其他離島,它是禁區,島上只有一個成立於1963年的住院式男性戒毒中心,名為石鼓洲康復院,胡Sir是現任院長。住院期間,院友會透過建築習作陶冶性情。院舍是開放式建築,須乘專船前往,一下船便是院舍範圍。

院友花15年建浴池

下船後乘車子遊覽小島,記者坐在副駕駛座望出窗外,陽光刺眼,臨海的綠島和藍海色彩分明,感覺似在歐洲乘車兜風。石鼓洲的面積約為長洲三分之一大小,島上沒有原居民村落,只有康復院的建築物遍佈整個小島,島民就是職員和260名自願入住的戒毒人士,只見滿身紋身的大漢在烈日下悠閒地曬太陽休息,大家互相揮手打招呼。以前這裏出過一個熱愛歐洲藝術及中國文化的院長何漣瀝,所以院舍內不難見到仿古羅馬人體雕塑、西式庭院、羅馬浴池、西式教堂,以及中國功夫雕塑、中式廟宇等中西fusion建築並存,何漣瀝描繪他周遊列國的風景,藉着院友的手藝,創造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虎豹別墅。
何漣瀝醫生是歷來任期最長的院長,生於英國,在石鼓洲工作了27年,1998年退休返回老家。胡Sir說:「島上大部份的建築都在他的任期內完成,院友分別隸屬10個社,每個社分擔木工、電工、水泥等不同任務,島上所有建築便由他們一手一腳建成,羅馬浴池更花了15年完成。」院友的宿舍建築既像四合院又像廟宇,是當年全島院友瘋狂的建築習作,今天終成珍貴的文化遺產。

穿越時空小歐洲

千奇百趣東方篇

政府沒有告訴你的事

關注保育的自由撰稿人Martin Williams表示:「擬建的超級焚化爐高150米,跟石鼓洲的最高點相若,但政府報告忽略了康復院部份建築物就建在半山甚至山頂,廢氣會影響到宿舍。」此外,夏天受西南季候風影響,焚化爐排出的廢氣亦會吹到港島、長洲一帶。
「怎麼能夠說不關港人事?政府沒想過長洲人會那麼激烈地反對,是因為錯估他們沒知識吧。」Martin用手比劃,表示將來會有烏黑的廢氣飄向港島,但政府的宣傳片卻隻字不提。有太多的資訊被隱瞞了,高官以專家的姿態進行洗腦,不斷提住垃圾圍城,籲居民以大局為重,強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石鼓洲只有半百年歷史的建築太年輕了,島民又是弱勢社群,注定是被犧牲的小我。

焚化爐擾江豚

近年江豚喜歡聚集於石鼓洲,但政府擬計劃填海興建達15公頃的超級焚化爐,工程期間船隻出入,工程範圍亦會圍網,江豚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生活環境受到騷擾及破壞。江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在中國更屬瀕危動物,香港人應要珍惜。
數量:近200條
出沒海域:12月至5月旱季於石鼓洲、南丫島及索罟群島、6月至11月雨季於橫瀾島及蒲台島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助理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

LINK:一爐一跑 玩謝海豚(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