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看警隊公安化 一葉知秋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看警隊公安化 一葉知秋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一九七四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標誌着六七年暴動後港英殖民地政權為重建香港,改弦易轍,由港督麥理浩厲行新政,以現代文明的法治代替依賴有牌爛仔控制基層社會的流氓管治,全面清洗政府內部各個機關尤其是紀律部門的集團式貪污,開展了一個新紀元。
四十年下來,成績有目共睹,不但政府機關和公營機構的集團式貪污徹底絕迹,連工商界以至民間的廉潔程度亦大為提升。與此同時,麥理浩政權又推出大量大型基建和新市鎮發展計劃,配合房屋、教育、醫療、勞工和社會福利的改革,推動社會和經濟轉型,香港終於變成一片足以安居樂業的淨土,讓生於斯、長於斯、活於斯的港人油然萌生歸屬感,改變以往在「借來的時間」和「借來的空間」寄居的過客心態,認同本土。
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誕生了香港和香港人。
如果尊重歷史,必須指出的是,基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愛國思想,本港傳統左派對殖民地政府管治時期取得的卓越政績,一直抱持犬儒主義的態度,不予承認,卻坐享其成;而實用功利主義至上的中共鐵定收回香港主權和治權後,願意以「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換取港人的信任,亦完全是迫於政治現實的考慮。因為即使絕大部份港人都是同文同種的中國人,但願意回歸接受共產政權管治的,可說絕無僅有,甚至包括口頭愛國、實質現實的土共。說真的,如果九七前香港可以公投由全港市民決定自己前途的話,結果不問可知,必然是維持現狀,拒絕回歸。因此,在香港前途的談判上,中共一直反對所謂「三腳凳」,拒絕讓港人參與其事,而代表港人利益的,只能是殖民地總督。
回歸前,只有一小撮自命站穩民族主義和進步立場的知識分子,包括本人在內,主張民主回歸,贊成「港人治港」。但回歸後,十六年下來,特別是去年政權易手,由「幹部治港」代替「公務員治港」後,種種迹象顯示,民主回歸派的判斷和主張是徹底錯誤的。我們過份信任共產黨內自我革新的力量,低估了官僚資本主義的禍害,結果自掘墳墓,引狼入室,完全違反七百萬港人的根本利益,最終只會斷送香港前途,亦嚴重損害中國的利益。
不說別的,單看警隊的公安化和廉署的變質,便一葉知秋,清楚看到以梁振英為首的港共政權上台後,中共的魔掌已經伸到所有懲治單位和紀律部隊,配合主流傳媒輿論的全面操控,槍桿子和筆桿子一起抓,所謂「五十年不變」的承諾早已煙消雲散,中共距離全面接管的日子,實在為期不遠。
可憐復可悲的是,大部份港人仍然懵然不知,如睡夢中,而昔日支持民主回歸的知識分子,不是赤膊上陣,充當港共政權走卒,搖旗吶喊,塗脂抹粉,便是噤若寒蟬,龜縮在象牙塔內外,無病呻吟,完全缺乏應有的勇氣,自我批判和批判社會,發揮應有的道德責任。
香港已經走到盡頭,危在旦夕,惟有港人覺醒,才能自救。上周日旺角街頭的勇武鬥爭,支持仗義執言卻被土共全面動員圍剿的林老師的廣大群眾自發走上街頭,以雷霆萬鈞的聲勢震懾土共和警隊內部的腐敗力量,正是其中一條出路。法不治眾,在群眾力量面前,有意以暴力威嚇人民的反動力量,最終亦要夾着尾巴落荒而逃。不戰而勝,此之謂也。
街頭鬥爭只是全民鬥爭的一部份,也是未來佔領中環行動的變相預演,更重要的是戰鬥意識的傳播和樹立政治鬥爭的典範,發揮示範效應。只要廣大市民敢於鬥爭,不怕犧牲,團結一致,為捍衞締建香港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的核心價值自由、法治、人權和民主站穩立場,寸步不讓,勇武鬥爭,就完全有機會力挽狂瀾於既倒,在廢墟中重建香港,展現昔日光輝,實現真正港人治港。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