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馬英九是奇葩總統,趙少康幫中共恫嚇 顏純鈎
2023年11月26日星期日
一見中国「吉祥物」,就知道出大事了 馮睎乾十三維度
11月24日,北京市法院就吳亦凡「強姦、聚眾淫亂」案作二審宣判,駁回吳的上訴,維持有期徒刑十三年。中共媒體之後連日炒作,吳亦凡再次登上熱搜。
眾所周知,從前香港電視台每次播鄭少秋劇集,都有「股災」(今後可能沒有了,因為成交太淡靜,要成「災」也很困難);中国新聞每次報道吳亦凡案件,必出大事。不信的話,不妨回一回帶。
2022年6月10日凌晨發生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震驚十四億人,同日吳亦凡案開審,成功分散全国注意力。2022年11月24日烏魯木齊大火,死傷枕藉,引發「白紙革命」,吳亦凡案一審也旋即在25日宣判。
2023年7月23日,齊齊哈爾市三十四中體育館坍塌,砸死至少十一個師生,全国震驚,25日吳亦凡案二審便開庭了。所以,今次很多人都忍不住問:最近中国發生什麼需要轉移視線的事,導致吳亦凡案要作二審宣判呢?
難道是「白紙革命」一周年?說笑吧,現在中国早已「復常」,全民重獲「自由」,「清零宗」亦蛻變為「崇禎帝」了,善忘的老百姓豈會記恨滋事,無緣無故跟偉大舵手作對呢?根本沒必要消費吳亦凡。
想來想去,中国最需要掩蓋的似乎只有此事:在華北爆發的「不明肺炎」。
11月21日,監察全球新發疾病的ProMED發出通告,指中国北方地區如北京、遼寧等地,最近爆發一場神秘肺炎,患者多為兒童。據通告所說,北京醫院的兒科連日擠滿病人,學校也瀕臨停課。一名受訪市民說,患者不咳嗽,沒有其他症狀,只是發高燒,許多人都要留院。
22日,世界衞生組織發表聲明,關注近日中国北部兒童的肺炎及呼吸道疾病個案增加,要求中国提供詳細資料。23日,中共衞生機構很有效率地向世衛提供資料,表示並未檢測到任何「異常或新型病原體」,而目前在華北傳播的呼吸道疾病,只是由「多種已知病原體」造成。
中国自古以來都信譽昭著,ProMED那份危言聳聽的通告,我本來是嗤之以鼻的。但24日吳亦凡二審宣判,一切似乎都真相大白了。感謝吳亦凡為全球公眾衛生安全的貢獻。
2023年11月23日星期四
《拿破崙》 | 傳奇人物的諷刺詮釋
本週上映的《拿破崙》是年底所剩無幾的商業大片,雷利史考特繼《神鬼戰士》後睽違多年再與瓦昆菲尼克斯合作,加上威尼斯影后凡妮莎寇比,一同演繹這位軍事強人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崛起與墜落。
2023年11月19日星期日
《紐約客》作者歐逸文:習近平統治下 中國恐步入蘇聯毀滅後塵
《紐約客》作者歐逸文指出,在習近平統治下,中國可能步入蘇聯毀滅的後塵。(美聯社)
2023/11/19 00:56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前蘇聯的中央計劃經濟效率低下,俄國人要花幾個小時排隊購買稀缺商品。而習近平的「思想」更像毛澤東,習的觀點是,貓是否抓老鼠不重要,只要是紅色共產主義貓就好。《紐約客》雜誌發表1篇題為「中國的萎靡不振時代」的作者歐逸文(Evan Osnos),不禁提出質疑:中國這個共產主義超級大國,能否逃過使蘇聯毀滅的厄運?
英文《亞洲時報》14日刊出前《亞洲華爾街日報》記者兼編輯萊納(Urban Lehner)的文章指出,前蘇聯的中央計劃經濟效率低下,俄國人要花幾個小時排隊購買稀缺商品。另一個共產主義大國中國在鄧小平及其繼任者統治下的幾十年裡,稍稍放鬆了中央計畫和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中國領導人提出了1項交易:人民只要不參與政治,就能過更好的生活。
中國人民接受了這項交易,於是經濟蓬勃發展,數以億計的人擺脫了貧困,中國成為超級經濟大國,取得蘇聯從未能企及的成果。但今天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再次變回更傳統的馬列主義。許多國有企業儘管拖累了經濟,卻獲得了大部分銀行貸款。中共對快速成長的私人企業十分警惕,擔心他們會成為競爭對手的權力來源,於是派遣黨的官員坐鎮私營公司的行政管理階層。
一些外國專家指責中共嚴重干預國家,很難讓經濟重回正軌。他們預料中國經濟將像日本在1990年代及以後所經歷的那樣,陷入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經濟低迷。
《紐約客》雜誌發表了1篇題為「中國的萎靡不振時代」(China's Age of Malaise)的有力報導,支持上述觀點。該文作者歐逸文(Evan Osnos)有豐富的中國經驗,他在文章中指出,單口脫口秀演員,現在必須在表演之前提交笑話段子供審批,1名喜劇演員的經紀人被罰款200萬美元,因為他的玩笑段子重複了中國的軍隊口號。
習近平的個人崇拜堪與毛澤東媲美。在今年的前5個月,中共以他的名義出版了11本書,收集了他對各種主題的評論。歐逸文說,一些企業高管報告說,他們被要求在工作日中花1/3的時間學習「習思想」,其中包括每月閱讀4本習近平著作、出席會議、撰寫論文並參加考試。
習近平的「思想」更像毛澤東思想,而不是鄧小平思想。鄧小平以將實用主義置於意識形態之上而聞名。鄧的名言是,「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而習近平的觀點是,貓是否抓老鼠不重要,只要是紅色共產主義貓就好。
在中共和國家對日常生活如此大的干預下,小心謹慎佔據了主導地位。在習近平領導下,失蹤已成為公共生活的基本節奏,不僅企業家失蹤,最近失蹤的人還包括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問中文版的ChatGPT,習近平是否務實,答案是「再試一個問題」,就連中共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也持小心謹慎態度了。
許多中國公民正在做出回應。有些人正在想辦法繞過中國的資本管制,將資金存放到海外。其他人正在離開中國。歐逸文的報告說,去年中國有30萬人搬走了,是10年前的2倍多,其中10800人是富人。有些移民到新加坡,今年夏天有17894人出現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比1年前增加了13倍。
自2016年以來,中國的出生率下降了一半以上。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取消,中國年輕人可以合法生育更多子女,他們卻不想要孩子了。私部門的工作不再像遭監管打壓前那樣有吸引力,今年有超過290萬名中國人參加公務員考試,自2021年以來增加了50%。
歐逸文認為,在習近平統治的第一個10年結束時,在中國度過一段時間,目睹了1個國家從運轉滑向停滯,他不禁提出質疑:中國這個共產主義超級大國,能否逃過使蘇聯毀滅的厄運?
2023年11月17日星期五
年少日記影評|一位演員極搶fo 從鄭中基韋羅莎等好戲之人中突圍
你有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呢?一本寫上自己每天生活瑣事的筆記簿,長大後拿起日記一看,總是回眸著少年時期經歷過的歲月,悲喜交集。曾執導短篇作品《至少在夢裏》、編寫《今晚打喪屍》與《殺破狼.貪狼》劇本的卓亦謙,首部自編自導電影作品,藉著一本日記和一封遺書,勾起了主角對年少時的創傷。《年少日記》卓亦謙首部編導劇情長片,表現成熟自如,平實自然的格調,探討今天社會關注的問題。
《年少日記》故事從一封在校內發現的自殺遺書開始,在學校任教的鄭Sir,為了保護這位學生,於是便與社工一起跟其他學生們了解,希望知道更多關於校內學生們的情況,以及尋找這位學生,希望他能夠走出陰霾,刻下他卻發現,學校裡一直發生不少的欺凌事件。這刻,鄭Sir便漸漸發現自己並不了解他們之餘,同時亦讓他不禁回想起年少的時候,一段難以忘記的往事…
卓亦謙首部自編自導的作品,選擇以一個比較沉重的題材,藉著這個故事的創作,探討今天青少年受到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和困擾,選擇放棄生命,自殺輕生,解決眼前問題。無可吾認,這個題材並不容易駕馭,身為導演和編劇的卓亦謙,透過不同的人物視角,今天的學生自殺問題,回眸過去不愉快的童年。
年少時期的鄭Sir,在一個富裕家庭中成長,父母對他的要求甚高,一直受到他們的嚴苛教導,希望自己的兒子養育成才,可是,在他的童年,並不是跟一般的少年般的愉快,昔日的日記,今天的遺書,不同的文字,對鄭Sir來說,一字一語,刻劃在他的心坎中,久未釋懷在文字裡的無助與悲痛。今天的他,同樣地承受著不同的問題,學校裡他跟同學之間的關係,他們互相之間被受欺負,同學受到的壓抑,導致步進人生的終結,他只是希望阻止悲劇的發生,與此同時,他跟妻子雪兒之間的婚姻感情,鄭Sir其實一直就乏略了如何去跟他們溝通,嘗試了解他們,解開他們的心鎖。可是,他們只是把瑣事一直埋藏在心底裡,難以啟齒的過去,未能解開心裡的鬱結。
整部作品的氛圍十分沉重,題材嚴肅,不論在導演的技巧與劇本的撰寫方面,卓亦謙具有水準之上的表現,能夠精準地掌握整部作品的氛圍和格調,透過主角的成長,平衡敘事的剪接方式,刻劃著對於主角一直承受著的抑壓和傷痛,細緻地呈現著人物的心境層次,形式互相之間的人物設定對比。此外,卓亦謙於影片中留下了不少的伏筆和細節,讓大家觀看的時候,也會細心留意到導演的用意(若然有看過《至少在夢裏》的話,或許會對當中的情節會有一點的熟悉),從觀影的過程裡,劇本著筆於的人物設定及故事發展,有著更深入的了解。
近年在不少香港電影中負責攝影的流星,這次他於《年少日記》中,以不少的手搖拍攝,既是能夠呈現出故事的寫實,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片中人物承受的情感,直到最後的一場,鏡頭不再搖動,但是定鏡的運用,倒是從靜止的空間,仍然感受到那無助的餘悸。
片中幾位主要的演員,表現各具特色,盧鎮業、鄭中基、韋羅莎、陳漢娜、梁雍婷等等的演出,透過他們的表現與發揮,能夠表現著角色的性格,演出恰到好處,觀眾能夠感受到角色在電影中所帶來的遺憾。不過,要數到最為驚喜的演出,莫過於早已在《流水落花》和《七月返歸》中已見突出表現的黃梓樂,今次在《年少日記》的表現同樣突圍而出,他的戲份其實並不多,但是每一場的演出,都能夠展現著自然真情的演繹,精準細膩的演出,令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不能否認,觀畢《年少日記》之後,心裡一直不斷地被電影中的情緒牽動著,電影裡那份難以自拔的心情,一直地在沉澱著,刻下卻慢慢地思考著整部作品的創作方向和用意,少年自殺是電影的前設,主軸是面對過去的悲痛,如何療癒創傷的後遺。作為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身兼多職的卓亦謙,電影延續了《至少在夢裏》的元素和題材,影片整體表現十分突出,風格平實自然,導演技巧準繩,完整的劇本,流暢的剪接,呈現著電影的氣氛和格調,深深地感動著。
2023年11月16日星期四
【金馬影展】《年少日記》:竭力嘶吼的吶喊,是我不被認可的童年
【金馬影展】《年少日記》:竭力嘶吼的吶喊,是我不被認可的童年
「我未必能幫助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年少日記》無疑是一齣年度最令人心碎的家庭悲劇史,情感飽滿、張力十足。在生命的里程中,我們或許都曾經歷過一段充滿悲傷、受挫的經驗,猶如片中看上去永遠悶悶不樂的傑仔,不管如何用自身的方式去努力、去討好,似乎也追不上不了人們所認可「最佳模範生」的形象,亦遠落後在校名列前茅受到父母偏愛的弟弟。而那些發散在暗處裡不為人所知,隱隱作痛的「秘密心事」則悄悄地被藏匿在微小、薄弱的日記當中,它成為一個「第三者視角」的傳送出口,替傑仔沈默地紀錄每個當下那難以名狀的曲折心緒。若沒有它的「揭露」,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也無法隨著淚水拂去模糊的記憶,重新拼湊、堆積成那個熟悉不過又感到陌生的身影;假如試圖喚回那一次次「做得不夠好」的低頭歉意,還能感受到那層小心翼翼下的如履薄冰,究竟承載了多少回的謾罵與暴打?日記,是電影裡不可或缺的道具,藉年少時期的純真對比大人世界的複雜,將縷縷不盡的煩惱化為親手書寫的詰問與抒發,再透由反覆的獨白讓過去與現實相互交錯,匯集成連綿即多愁的鏡頭語言,緩緩勾出觀者心中那份憐惜的共鳴和情感不在話下。但譏諷的是,日記「誕生」的契機,是傑仔聽聞寫日記能讓人變得更聰明。如果可以離父母心中的「好小孩」標準更靠近一些,也許那份得來不易的愛意也會情願多割捨一點?
當父母從來不用通過考試,或許才是細思極恐且永遠沒有真正解答的一課。而作為子女的,好像也無能無權再責怪當年那個令人懼怕、不苟言笑又威嚴的父親,看到如今垂垂老矣、連爬下床都有困難的傴僂身軀,只能以疏離、尷尬的語言遮掩仍千瘡百孔卻未被好好撫慰的心靈。對於此景,《但願人長久》裡的吳慷仁飾演的父親形象與其極為相似,恰好兩部電影都把重心放置在某方面不負責任的父親身上,好似在東亞等地的印象當中, 父母總扮演電影裡刻板文化之下扁平、臉譜化的角色,無論是他們過於守舊的傳統價值、不分原由的數落責備,又或是直接的冷漠忽視,再再都是如此「統一化」的表現;如果以孩童作為主角,或許是劇情安排不得不的有所「犧牲」,並為之凸顯出在不幸家庭當中的「創傷後遺症」。而子女長大成人後,看上去輕身自由,不再被父母束縛、管教,似乎幾近以「原諒」作為「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的姿態,匆忙地為這令人不堪的過去劃下短暫休止符的這刻,表面上默許了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但實則卻是毫無選擇的開脫。因此,其實我更想知道《年少日記》中如此看重成績、成就的父親單單因落在看上去風光、顯赫的家庭中,才「緊迫盯人」般希冀兒子們必須尊崇、按照他的一套「標準法則」,才能不負所望擔起這個家族的「面子」嗎?單從「這間屋子的所有東西都是我買的。」台詞上來看,他是個不折不扣、大男人主義的一家之主,認定一切都該交由他來決定話事。父親的描寫是粗暴直接的,它不留餘地精準地刻在沒有起承轉合的設定裡,一個徒留空白,忙碌不堪的父親,晚年終究活在「回憶」裡暗自愧疚;篇幅很少,看到的不多,得暗暗從些許蛛絲馬跡作為推敲,如果父親不只是一個推動故事的「加害者」,展現其他疲勞、痛苦,甚至脆弱的另「一副面孔」,我也不會認為最後父親反覆聆聽錄音機裡那演奏得七零八落的琴聲是多麼取巧的設計。即便觀看這場戲時,我還是不免眼淚潰堤,因為,這遲來的關注、關愛是多麼重要,他終於正視了當年或許沒有天份但用盡勤力填補空缺,那個不起眼認真練習鋼琴的小孩;那些被認定不夠好的,殊不知已經是他能拿出最好,也最適合他的樣子了。被苦毒的委屈生活、被挨打的疼痛身軀,彷彿提前告知未來的生活會以更加艱辛的面貌等著我們,而父親的形象如同鏡子裡的「縮影」,對照這個殘酷社會的生存法則——「你有想過未來要做什麼嗎?」是父親對傑仔極其失望的一次叩問,同時,在言語中,他似乎也害怕傑仔成為一個沒有出息的人;都說著「恨鐵不成鋼」,但這不為窄化、自私的想法找尋藉口,「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編織的美夢凌駕於子女之上,終究只會爆發擴散,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加油!」是傑仔心愛的漫畫中提到的,它總是鼓舞人心,也無意中形成傑仔的精神支柱。然而,隨著漫畫家的逝世、鋼琴老師的離別、家庭的不睦、師生的嘲笑,這一點一滴都在摧毀他心中最後一片僅存的樂土;就連失眠想去看精神科醫生,也被母親回拒說那是瘋子才去的地方,他也試著找解方、大哭表達情緒、身體也開始出現警號,但始終沒有人發現這些行為有所「反常」。誠然,母親作為較長時間陪伴的家人,卻也未比父親來得親密許多,反倒她停留下來的「痕跡」則可有可無,鋼琴老師的出現或許還彌補失足的空缺,但離婚離家後就此消失的母親,在後半段以一種「熟悉」的感覺短暫的擦身而過,是否也表示無論年齡多大,父母的影響依舊如影隨形似的侵入身心靈的每寸肌膚與神經?同時,亦隱含著即將面對未知一切的恐慌,踏入充滿「不確定性」因子的家庭生活,究竟會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抑或是重蹈覆轍跟隨父親的背影?總還未「Ready」好的人,是否有機會獲得等候,直待卸下攬在身上的層層包袱;愧疚感不能使人定罪,相反的,這份有所失去的缺憾,更是值得省思的借鏡,也提醒在每個時刻當中,關心、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
因此,片中老師們的角色莫名成為了導演的「化身」,卓亦謙善用一封陌生信的巧妙安排,不僅敲醒那相似遭遇的鐘聲,也召喚出校園裡每顆鬱悶的心,人人對生命的無力化為痛心的文字——「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很快就會有人忘記我。」隨著去年香港學生自殺案創下歷史新高的紀錄,《年少日記》則借電影反應現實,透由老師的立場點燃了一把關懷的火苗,雖結尾仍如同近年港片即視感,總過於強調「真善美」的圓滿落幕,但正因在香港看上去給人一種過於追求「現實主義」的「我城」之下,這群香港新導演反而走進人群,懷抱發聲的決心,把這些他們在乎的人、事、物拍出來,即便這樣關懷人文、追求議題的電影大有人在,但每每聽聞新導演們的創作思想,那份真誠,誠懇的心還是打動了我,也總能寬容一些。另外,引起我注意的一點是,片尾出現「純屬虛構」的字卡,當下我只感到難過和唏噓,因為電影裡出現的個案,搬到現實世界裡卻可能是一分鐘上下都有無數的人在掙扎之中,最後選擇放棄生存。與開頭「假跳樓」的場景相互呼應,但人生中未有這麼多次的僥倖,更多的是你無法擁有第二次機會,亦如片中那句——「憂鬱從不是一種選擇。」
卓亦謙在訪談裡提及本片是取材自他身邊輕生的一位朋友,這類敏感的主題一把握不當,很容易失手淪為畫虎不成反類犬;雖本片的缺陷也很明顯,年少與成長後的角色在篇幅的比例上失衡,顯得頭重腳輕、也有過於煽情的意味、或者直接把痛苦面不加以思索後,全權交付給觀眾去吸收,藉以達到情緒化遮掩故事本身細膩不足的問題等等。但這些「瑕疵」的確都不能將此片原先的立意擊敗,它所帶來的效應與後續的發展更值得作為觀者的我們去鼓勵和觀察。另外,在結尾的天台戲,倆人相視而笑是我最喜歡的一幕,彷彿是接納童年時的自己,與之和解,未來一同共生。
《年少日記》,是今年最不容錯過的一部重磅港片。
《年少日記》後勁凌厲賺人熱淚 散場後仍難以平伏情緒|何故專欄
《年少日記》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第五屆大專組得獎作品,由卓亦謙編劇和執導,爾冬陞監製,故事雙線發展,講述離婚中學老師鄭Sir(盧鎮業 飾)努力找出班上企圖輕生的學生,因此翱開了「年少日記」,重新面對小學時代的鄭有傑(黃梓樂 飾)在父親(鄭中基 飾)的嚴厲管教、母親(韋羅莎 飾)的愛莫能助、以及弟弟的冷眼旁觀下,充滿暴力與遺憾的童年往事⋯⋯
《年少日記》是第20屆香港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之一,有趣的是,今屆另一部開幕電影《白日之下》,同樣是由爾冬陞監製。更有趣的是,《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同樣囊括了第60屆金馬獎的五項提名,相信將會是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焦點所在。爾冬陞努力提拔後輩,孕育出既有實力,仍然保持有心,足以衝出香港的新生代電影人。
《年少日記》入圍第60屆金馬獎的五個獎項,有別於《白日之下》的三個演員獎項,卓亦謙獨攬三項提名:「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剪輯」(另一入圍者是陳曉進),另外兩個獎項,分別是「最佳男配角」(黃梓樂),以及被視為最高殊榮的「最佳劇情片」。個人認為,這五項提名都是實至名歸。
《年少日記》雖然以「自殺」為主題,但重點並非兩個年代不同的少年輕生,而是那本貫穿時空的「年少日記」!透過這本「年少日記」,我們知道鄭Sir的童年陰影,以及充滿遺憾的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是,我們清楚感覺到鄭Sir和家人,以及其他角色的無力感。這本「年少日記」,就像是一個以為已經痊癒,但其實仍未一直未結痂的傷口,對於鄭Sir而言,這是一個累積了多年來的家庭創傷、彷彿早已忘記了、但偶然仍會隱隱作痛的傷口。透過這本「年少日記」,我們明白「溝通」和「聆聽」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卻是「坦白」。然而,我們其實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創傷後遺症」,我們究竟可以向誰坦然地說出內心的軟弱?家長?老師?另一半?兄弟姐妹?⋯⋯或許只有永遠不會出賣我們的「年少日記」,以及鄭Sir妻子林雪兒(陳漢娜、歸綽嶢 飾)經常跟它說話的肥河馬公仔(這正是卓亦謙擁有的公仔)。
《年少日記》的賣點,除了充滿才華的卓亦謙,還有一群難得的好演員:盧鎮業、鄭中基、陳漢娜、韋羅莎、黃梓樂、何珀廉、戴玉麒、歸綽嶢、周漢寧、梁雍婷、梁祖堯、邵美君、吳冰⋯⋯喜歡「風車草劇團」的朋友,應該會喜出望外!於ViuTV原創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一鳴驚人的戴玉麒,飾演年輕的鄭Sir,相比他早前客串的《七月返歸》,大家終於可以看清楚他的臉容,可算是本片的另一驚喜。
《年少日記》後勁凌厲,賺人熱淚,散場後仍然難以平伏情緒,記得帶多一包紙巾入場,一包自用,另一包借給別人,施比受更為有福。如何幫助有需要的人,也許正是《年少日記》的真正主題。
鄧炳強陷習主席於不義馮睎乾十三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