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姨在大生圍養魚四十多年,丈夫陳先生最近退休,協助蘭姨經營魚塘。
【旅遊籽:文化地標】
識食當然食海魚,但草根家庭長大,自細多食淡水海鮮,從烏頭、鯇魚、基圍蝦吸取營養,食至牛高馬大才知部份產自新界魚塘,可惜香港養魚業步其他產業後塵邁向黃昏。新界西北魚塘更早是地產商口邊肥肉,他們近年魔爪露出,提出豐樂圍、南生圍發展項目,幸得環保團體負隅頑抗,鄉郊樂土才得以暫留。最近有漁戶與生態組織合作導賞無路可退的魚塘;攝影組合流浪攝多次為這點漁火留影,望能重塑昔日輝煌。漁火成了餘火,只是想保留一點漁鄉故事。
居港廿多年,去南生圍郊遊多次,最近才知我城西北一帶廣闊平地上,那東一忽西一忽、佔地過千公頃的水池是魚塘,包括元朗豐樂圍、大生圍、米埔及新田等,要數交通最方便的,是元朗大生圍。大生圍村自成一角,自有民情個性,住的多是退休漁民。村內僅兩層的矮樓整齊列陣。沿路走過,見住戶多不閉戶,跟鄰居在屋外小棚空地吹吹水,打麻雀度日,民風純樸如七、八十年代的公屋。村外有廣闊平原及魚塘圍繞,風景幽靜,散發獨特漁鄉風情。
【不懂剝龍眼 漁戶導賞教育下一代】
番禺人馮香蘭(蘭姨)在大生圍養魚已有四十多年,伶牙俐齒,近年定期跟觀鳥會合作做魚塘導賞,這兩年還要到大生圍村公所打點,頻頻撲撲,精力比年輕人更旺盛。「經營魚塘好辛苦㗎,分早晚兩更,有時仲要打理塘邊的果樹。」日日做到冇停手,仲兼職導賞員?「我個孫話我種的香蕉不是黃色,是暗綠色好奇怪。他們在石屎森林長大,連常識都缺乏,想教育下一代,等他們知道,新界還有班懵人在做蝕本懵事。」蘭姨笑說:「講多單你聽,夏天魚塘邊龍眼收成,有小朋友竟不懂食龍眼。原來屋企有工人去殼剝核!」我大笑兩聲後隨即中伏,蘭姨指向類似仙人掌的植物考我,我答不出,原來是未熟的火龍果。「過兩星期就熟,有紅肉有白肉。」烈日下採訪,聽得我口水直流。採訪當日約十時到達魚塘,蘭姨跟丈夫陳先生已幾乎完成早更工作。原來漁民在天朦光泛魚肚白時已起床,起床第一件事是踏單車圍繞魚塘巡視一圈,觀察魚群有沒有異常情況,如氧氣是否充足。見一切如常就回家吃早餐,然後開展一天工作,先沿魚塘邊打草餵魚,盡量利用塘邊資源節省飼料費,是傳統智慧。為了讓魚兒更肥美,漁民還會餵飼麵包、公仔麵、花生麩和豆渣等,一切要爽手務求在日中前完成。
工作了整個早上,蘭姨仍中氣十足,給我做魚塘導賞,「我們進行混合養殖,幾種魚共養,主打烏頭,無他,元朗烏頭口碑佳,好賣且價錢靚。另外有四大家魚,鯇魚、大魚(鱅)、青魚、鰱魚。」魚類飼料各異,也因而生出不同口感,例如烏頭雜食,連公仔麵也吃,所以會帶鮮美油份;脆肉鯇食蠶豆,故肉質爽脆。
到晚上,蘭姨要再巡視魚塘,看看魚兒有沒有把飼料吃完。近日是收成期,漁民深夜還要在魚塘打大光燈,吸引魚群聚集,拋網捕魚送到市場賣。蘭姨慨嘆:「現在本地魚冇晒優勢,成本高,賺得少。」她數口精,各種魚糧每斤成本順口數來,「以前東南亞各地會運來高粱、麥糠、麻麩、粟粉等,每斤只是幾毫子,魚兒有各款食物。但今天飼料價格十倍提升,否則何須食那些翻炒麵包?」
蘭姨工作及做導賞時,丈夫陳先生默默在旁協助。他本任職司機,最近才退休,回魚塘幫手。「經營魚塘自由自在,風景又好,不用打工受氣。」但蘭姨並不是咁諗,「以前讀書少,如果唔係我都做第二樣,做『食Q』都好,起碼有最低工資。」蘭姨跟丈夫同村長大、青梅竹馬,廿多歲時因媒妁之言成婚。陳伯以前揸貨車混口飯吃,魚塘一直由瘦小的蘭姨跟老爺打理。「刮塘捉魚要用一百三十個門序(即網仔)織成的大魚網,我不夠力拿起大網。」當年魚網皆是手織,老爺出手為家嫂趕製六十五個門序小魚網,並且自行倒模鉛粒加重。現代魚網普遍用機織,蘭姨投訴質素不佳之餘,更指用鐵粒加重,會瘋狂生銹。不過早幾個月家族用了六、七十年的手織魚網被人偷走,她大呼激氣,心痛地說:「相都冇影過一張留念呀。」老爺把傳統技巧傾囊相授,如何清塘、鏟塘、曬塘,一做就半輩子,最後都沒有轉工做食Q。「冇辦法,老爺留下魚塘給我,要守業嘛。他在天上做大生意,我便在這做吓小生意,不想家業在這代消散。其實環境不算太差,起碼搵到啖飯食,養大群仔女。」
【不敵大陸魚 養淡水魚淪夕陽工業】
新界北昔日可謂漁米之鄉,元朗平原造就本土漁農業。三十年代元朗種滿水稻,平原水質鹽份重,多種紅米,而山邊水質較清,種絲苗米,元朗絲苗在五、六十年代享負盛名。至於當地養魚戶就經營基圍,透過潮汐漲退將魚蝦幼苗引進淺水池塘,築圍養大。惜好景不常,面對內地漁農產競爭,六十年代農業式微,絲苗米風消雲散,另外河道水源污染,基圍環境變差,很多人由基圍轉養淡水魚,養魚業邁向黃金年代,當時每戶每月約有六、七千元收入。加上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人們願意消費,蘭姨都迎來小陽春。蒸鯇魚是當年酒席重要菜式,而且魚價比現時還要高,如烏頭每斤最高售三十多元,配合低價飼料,漁民收入和味。當年新界有二千多公頃魚塘,魚穫佔本地市場百分之十五。直至九七後政府開放市場,大陸淡水魚湧港,港魚價錢大跌,有二十元一斤已要還神,加上飼料成本大增,養魚業進入夕陽,西北魚塘減至今天約一千公頃,僅供應百分之四的本地市場。按這半世紀經驗推斷,大概下一代已不知有西北魚塘及本地淡水魚。
「我帶了二十七、八團,每團三十人,每到尾聲我都會問,大生圍風景咁靚,有沒有人想做漁夫?你估有幾多小朋友舉手。」蘭姨搖頭大笑舉起一根手指。只是小朋友想做,大概父母都不會首肯,始終金融才俊才是人生勝利組。
蘭姨跟丈夫青梅竹馬,是鄰居又是小學同學。 | 魚塘邊種有多款水果,當中有貌似仙人掌的未熟火龍果。 | 蘭姨每天會割魚塘邊野草餵魚。 |
草鯇是香港四大家魚之一。 香港觀鳥會提供 | 大生圍村民情純樸,家不閉戶。 | 烏頭雜食,漁民會餵飼公仔麵、花生麩及豆渣等。簡單梅菜清蒸最鮮美。 香港觀鳥會提供 |
傳統養魚技巧
清塘:漁戶在收成後,會把水全部抽走,以撈出塘底的魚,並方便水鳥食用塘底沒有價值的水產,如死魚小蝦,徹底清塘。鏟塘:漁戶會用鏟泥機翻土,堆成新塘壆,塘底泥土肥沃,可助塘邊果樹生長。翻土去除垃圾及水藻,然後將殺菌的茶籽粉放於水塘中。如此養出來的魚就不會有泥土味。
曬塘:清塘後,讓陽光照射,殺滅塘內細菌。
龍友三人組 山野捕魚塘美景
小市民抵不住時代巨輪及發展商推進,想留住香港西北後花園的風景,只好用相片定格當下。由三個攝影愛好者Tony、露伊及聯C兄組成的「流浪攝」勤於翻山越嶺,熱衷發掘山野秘景。早前翻開舊相簿,發覺集結了一堆魚塘風景照片,三人遂把部份製成縮時效果上載facebook,分享消失中的魚塘風情。這對兩男一女的「嬲」字組合,數年來保持熱血,全天候on call,遇有美景便於兩小時後出發,機動性極高。當日如是,三人剛放工就立即出發拍攝,希望捕捉當天日落景致。因近日天色清朗,三人已好幾天維持放工後拍攝的狀態,雖身體投訴,惟熱情不減,「真的不想錯失優美風景,而且甩底會被嚴重批鬥。」不是講笑,全程三人的確充滿火藥味,不斷舌劍唇槍、單單打打,已是慣常相處方式。三人常到人煙稀疏的荒山野嶺,吵吵鬧鬧的確好過零交流的死寂。
【大生圍蠔殼圍 拍日落倒影】
探路冒險是拍攝的樂趣之一,三人遊走不同魚塘,希望找到此行目標日落漁火的最佳角度。聯C兄建議,新手可前往大生圍,交通方便,村民又友善。而愛挑戰的可選蠔殼圍,此地跟南生圍有相同命運,部份魚塘已被收購荒廢,三人都希望在邊境平原豎起突兀建築前,捕捉眼前美景。當日我們在蠔殼圍尋得遼闊塘景,揀好角度後,三人甚有默契各自拍攝。拍攝魚塘的最佳時間確是日落時分,平靜河塘如鏡面倒照艷麗雲彩。想拍得美妙構圖,可登上後山馬草壟,從高空拍下一塊塊不規則的魚塘,其漁鄉景致媲美外國風景,遠方深圳河對岸還有一字排開的冰冷高樓作襯托,更顯新界魚塘的簡樸靜美。聯C兄即時落腳架進行縮時拍攝,因天空與地面有光差,採用了漸變灰濾鏡平衡光線。如當日陽光普照,可用CPL偏光鏡有助減輕湖面反光,並讓四周景色更飽和。
縱美景撩人,最令三人印象深刻卻是魚塘民情,「每次去魚塘拍攝,尤其大生圍,村民都好親切。你知鄉郊地區多狗,有次在大生圍拍攝期間,突然聽到狗隻嗚咽。原來村民擔心狗隻干擾拍攝,暗中為我們捉住狗隻。」記在腦海的,都是些溫馨小事。「在郊外出身汗,面對開闊美景,人變得豁達一點,算是繁忙都市的一個心靈出口。」看眼前天高雲厚,日落漁火,確實趕稿壓力都暫且擱下。
入夜後,魚塘月色,星月拱照,又是另一種味道。可惜大群飛蚊撲臉,惟有及早離去。
夏日天色清澈,平靜魚塘如鏡子倒照艷麗雲彩,美景撩人。 流浪攝提供 | 在魚網襯托下,魚塘泛出波影粼光。 流浪攝提供 | 從馬草壟可一覽蠔殼圍不規則的魚塘,新界的自然美景與對岸高樓林立的深圳形成有趣對比。 流浪攝提供 |
夜攝大生圍,星月拱照塘邊小屋,如畫似詩。 流浪攝提供 | 流浪攝愛翻山越嶺拍靚景。 |
候鳥棲息地 水鳥清塘底
小學生都知米埔濕地有生態價值,有珍貴品種候鳥前來過冬。其實新界西北的魚塘亦是香港拉姆薩爾濕地的重要部份,提供淺水生態環境讓候鳥覓食。每逢秋冬,香港觀鳥會都於新界西北魚塘籌辦生態導賞團,不單單是觀鳥,重點是了解魚塘及濕地如何孕育超過五十種雀鳥,如常見的鶚及白鷺。鶚會於高空盤旋,鎖定魚塘獵物後俯衝捕捉;白鷺會於塘邊淺水區覓食棲息,跟漁民是互不干擾的鄰居。導賞團領隊鍾振傑(Johnson)指,魚塘有獨特生態圈,人、鳥、魚互惠互利,例如在抽水清塘之後,水鳥如白頸鴉、麻鷹可食用塘底沒有價值的水產,如死魚小蝦,協助漁民清理塘底。
十月秋意漸濃,飛往南方的候鳥陸續飛來補給,「在魚塘及濕地可找到珍貴的黑臉琵鷺,牠們屬瀕危物種。」魚塘還有豐富野生動物物種,除鳥類外,最特別是夏季現身的米埔屈翅螢,是香港獨有的螢火蟲。
不過隨着漁民退休後無人承繼,地主收回魚塘作其他發展用途,濕地範圍在這三、四年間日漸收窄。Johnson表示加上東南亞濕地同步減少,候鳥數量亦下降。香港養魚業式微,影響的又豈止餐桌上的選擇?生態原來也要找數。
記者:臧 諾
攝影:許先煜、楊錦文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
攝影:許先煜、楊錦文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