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其實有嚴重国安風險
香港康文署昨晚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搞了一個晚會,叫「千人華服賀国慶」,找來大約一千個來自大陸、香港及澳門的年輕人,穿上所謂「華服」出席(不知又花了多少公帑)。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開幕致辭時說,「華服」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蘊含着豐厚的文化底蘊,不單只是美麗的服裝,更加是我們民族的象徵,承載着我們的傳統和價值觀」云云。
但既然「華服」這麼漂亮這麼有文化,你平日為什麼總穿西裝?港官應該天天穿「華服」亮相,讓年輕人接觸多一點中華文化才對啊。但陳國基非但沒穿「華服」的習慣,就連出席那個所謂「千人華服賀国慶」,也沒穿上多數「華服」迷最喜歡的古裝,而僅僅穿一套類似「唐裝」的衣服,未免太苟且了。
傳統唐衫我也穿過,相信亦是很多人的集體回憶。記得小時候冬天上學會穿棉衲(即棉襖),這差不多也是農曆新年的「指定服裝」——現在當然只會穿羽絨,也許因為我沒有「弘揚中華文化」的興趣吧。但奇怪的是,當年從未聽過有人把唐裝衫褲稱為「華服」,更沒有白癡會講什麼「民族象徵」或「承載價值觀」之類的蠢話。
細心一想,若要說這種「服裝返祖現象」有什麼「文化底藴」的話,那就是一種「密謀造反」的訊號了。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看,衣冠制度正是政權的象徵,只有覺得「今不如昔」的革命勢力,才會不停宣揚復古、穿舊時代的衣服,藉以反映他們對時代的怨恨。如果港共官員不明白「易服」的隱喻,不妨聽聽國學大師兼革命先鋒章太炎以下的故事。
據章太炎《馗書・解辮髮》所載,他在1900年八國聯軍後,深憤滿洲政府無道,「戕虐朝士,橫挑強鄰」,終日以「被戎狄之服」為恥(即不想再留辮子和穿清裝),卻苦無漢服更換。恰巧有朋友帶給他一套「歐羅巴衣笠」(歐洲人的西裝),章太炎覺得雖然窄小,但「猶近古之端衣」(像古代中國禮服),便急急「斷髮易服」,剪掉辮子、換上西裝了。
章太炎憤然「易服」,穿上他覺得像「古之端衣」的西裝,正反映了他對滿洲人政權的痛恨。從前任何懂得中華文化價值觀的人,都知道衣服是不能隨便講「復古」的,否則你很快就可以去見古人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