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

PK鄧對吳靄儀文章的回應馮睎乾十三維度

 


PK鄧對吳靄儀文章的回應
今天傍晚,《明報》網站刊出「保安局」局長PK鄧寫給總編輯的一封信,PK絮絮叨叨寫了九百多字,大部分是覆述「立場案」法官的裁決,貌似回應吳靄儀是日在《明報》副刊發表的〈權撐住〉,我卻認為整封信根本狗屁不通。試看此信的頭兩段:
//明報今日(9月30日)刊登一篇由吳靄儀撰寫題為《權撐住》的文章,以拐彎抹角、指桑罵槐的方式談論《立場新聞》案,字裏行間將經法庭公平公開審訊後定罪的鍾沛權「英雄化」,罔顧法庭的清晰裁決,將鍾的犯罪行為美化成所謂的「新聞工作」,特區政府必須嚴正指出其誤導之處,以正視聽。
任何人煽動支持違法行為都應受到譴責。法庭已於裁決理由中清楚指出,在案發期間,被告不是進行真正的傳媒工作,而是參與當時所謂的抗爭。// (注1)
PK鄧是否明白「拐彎抹角、指桑罵槐」的意思呢?吳靄儀的文章(見配圖,連結見注2)沒寫鍾沛權的全名,不等於「拐彎抹角」。也許她和鍾沛權是好友,「權」是她慣用的稱呼,正如我喜歡用「PK」這個initials稱呼「保安局」局長,或有些人會把過氣前特首親切地喚作「CY」,都是各人的喜好習慣,不叫「拐彎抹角」。
至於「指桑罵槐」這評語,就更令人一頭霧水。吳靄儀全文明顯着墨於「權」的擇善固執,寫的都是實事,何來「指桑罵槐」?整篇專欄文章,唯一觸動PK神經的似乎是以下幾句,尤其是「新聞工作」四字:
//本來,脫罪的機會不是那麼好,實際的意見叫他不如認罪博取三分之一減刑,那麼連同已還押的日子,所餘的在囚日子不太多。但這人不肯,因為他要為新聞工作的信念講清楚。於是硬生生承受了冗長的審判,為當今法律之下的新聞自由尺度留下了詳盡的公共紀錄。他甘心撐住,只擔心自己說得不夠好不夠清楚。//
PK像国安法官郭偉健一樣,認為鍾沛權和《立場》做的是「犯罪行為」,不是「新聞工作」,所以一見「他要為新聞工作的信念講清楚」,馬上就要「嚴正指出其誤導之處」,甚至暗示有人「煽動支持違法行為」,但這種講法根本荒謬絕倫。
首先,香港並無法律規定市民必須認同法官裁決。我不同意郭偉健的判辭,僅代表郭偉健說服不到我,跟「誤導」完全無關。如果法官說什麼,大家都一律不得反對,為什麼香港還有上訴機制?上訴,就是不同意法院裁決。若鄧炳強認為這是「煽動支持違法行為」,請建議特區政府「完善」法制,從今以後嚴禁被告上訴。
第二,香港多年來都有人高調反對法庭的裁決,我最深印象的例子,是十年前「七警案」中那堆知法犯法的罪犯,經公平公開的審訊被判入獄後,有大量撐警者在2017年2月發動遊行示威,沿途還舉起辱罵法官、侮辱司法制度的標語(如「洋奴狗官」之類)。請問PK鄧,這些行為又算不算「煽動支持違法行為」?
法庭判處某人有罪,是一件事;我們是否認同裁決,則是另一件事。孔子的女婿公冶長坐過牢,但孔子卻說公冶長「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雖然坐過牢,但他沒有犯罪),鄧炳強又是否認為孔子在「美化」罪犯呢?
我又想起1960年9月,以批評蔣介石見稱的台灣雜誌《自由中國》停刊,其創辦人雷震被捕,表面罪名是「包庇匪諜、煽動叛亂」,但胡適當年十月公開回應事件時,亦非跟隨法院裁決的字眼,而是說「一種雜誌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而停刊,也不失為光榮的下場」。我可沒聽過蔣介石派遣爪牙去反駁胡適,「嚴正指出其誤導之處」。
然而蔣介石當年做不出的,今天特區政府已向全世界示範了。建議義正辭嚴的PK鄧批評吳靄儀之前,不如先向公眾澄清一個基本事實:不同意法官的裁決,犯法嗎?
(注見留言)
附錄
冤獄一日也嫌多 (2024-9-28)

掏家底救經濟慌不擇路,小股民興烚烚跳入火坑顏純鈎

 


20240930
掏家底救經濟慌不擇路,小股民興烚烚跳入火坑
習近平掌權有一個特點,便是偏執,凡是他決定的事,一定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到底;不過他還有另一個特點,便是知死,危機去到臨界點,他還是救命為上。三年封控與西方模式爭高下,結果白紙運動一來,眼看政權動搖,一夜之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又搞得民怨沸騰。
經濟多年下滑,習近平死抱國進民退不動搖,與西方死磕,內政外交陷入困境仍不為所動。今年經濟惡化得人驚,眼看動搖統治根基,習近平又一夜翻轉,掏盡家底,想改變全民預後悲觀的情緒。
中共這一次全方位財政金融提振政策是「盡地一煲」,不做則已,做就要驚動天下,造出足夠的聲勢來,提高市場信心,引誘內外資金入市,一舉改變當下全面深刻的危機。
股市是市場心理的溫度計,一有風吹草動,股市最先反應。消息公佈後第一天,小股民蜂湧入市,竟將交易所電腦系統擠爆了。隔天各大銀行門口大排長龍,小股民蜂湧到銀行借錢,借了錢轉身到交易所去入市,一派興烚烚的熱鬧景象。
但股市也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沒有經濟低迷而股市暢旺的道理,也沒有經濟暢旺而股市低迷的現象,二者情理是一樣的。中國股市會不會起死回生,不取決於短暫的入市氣氛,而取決於長遠的經濟成長。
小股民以為政府萬能,見政府掏空口袋傾巢而出,只擔心「輸在起跑線」,氣急敗壞入市,一路發橫財夢,一路吃驚風散,直到被政府收割方才罷休。
中共提振股市,首先意在營造一種未來榮景,改變全社會的悲觀情緒,那樣百姓手中的錢才肯拿出來消費,市場便有解凍的希望。市場活起來,做生意的人有錢賺,內外投資殺到,人人搶錢,政府稅收提高,解決財困之局,然後一切順風順水,日子又好過起來。
這是習近平一廂情願的「大計」,此外還有一個不會宣之於口的「陽謀」。中央借錢給上市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先穩住股市;上巿公司低價買入自己的股票,然後券商和金融機構一起哄,小股民紛紛入巿撐起,股市必然向上走,走到一定程度,上巿公司見有利可圖,自然會將自己手上的股票再拋出去。
很多上巿公司是長期虧損的國企,低價入市高價出售,上巿公司先賺了一大筆,解了困錢還給政府,政府又沒有損失。小股民掏錢替政府打救國企,政府救了國企還賺了交易稅收。股民蒙在鼓裡,積極配合無償奉獻,直到股市掉頭往下,那時輪到自己被套牢。小股民冰火二重天,苦水往肚裡吞,還怪不得政府。
這一波傾囊而出的救市,能不能挽狂瀾於既倒,這個問題不需要問專家,只憑常識可以推斷。按理,中國經濟下沉已不自今日始,要救經濟早五年應該救了,之所以拖到今日,只證明習近平的偏執已近於病態。早前李強外訪時說「固本培元」,那不是中共高層真的認識久病不能下猛藥,而是還指望「中國發展道路」能解燃眉之象。最後發現越堅持死得越快,只好剎車轉頭,正如肺炎無預警解封一樣,絕境回頭,盡地一煲,希望還來得及。
但中國經濟的問題是體制性的,是根本和深遠的內在因素造成的。國進民退能改嗎?中美交惡能改嗎?人口老化能改嗎?供應鏈外移能改嗎?思想封閉能改嗎?惡法管治能改嗎?諸多體制的惡,嚴重綑綁市場經濟手腳,窒息私人投資。地方政府敲詐勒索百姓,官民關係惡化,政府陷入塔西陀陷阱,社會一盤散沙,暴力盛行安全不保,失業減薪成常態。沒有內政外交總方針大調整,拿一點錢出來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病急亂投醫,面臨絕境慌不擇路,中共這一波財政金融救市,非但沒有給人足夠的信心,反而表現出一種六神無主﹑手足無措的印象。股市突然翻轉,如沒有實體經濟作後盾,便沒有長期向上的根基,一切都只是表相和假相,去到一個程度,股市必然調頭往下走,那時市場的踩踏將更將可怕。
政府傾巢而出的結果,不但財政方面出血不少,而且令民眾感受到政府黔驢技窮的的失能和焦燥,這一波如有效,中共或可再挺一陣(如果以上的分析不離譜,便知道有效機會很微);這一波如失效,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習近平已幾乎沒什麼招了。
美國與西方正史無前例地備戰,普京很快戰敗下台,百姓手上僅剩的錢就將耗光,政府與民間暴力盛行,社會已到了崩潰邊緣——漫漫長夜捱不到天明,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再來一次,國將不國矣。

2024年9月27日星期五

《十七年命運週期》 兩場橫跨17年獨腳戲 穿插對話 觀眾譽「神剪」

 


20240927
《十七年命運週期》
兩場橫跨17年獨腳戲
穿插對話 觀眾譽「神剪」
導演羅嘉駿細述「對話」背後意思
讚Lokman 演活尷尬
記對白一流

《 #十七年命運週期 》今晚來到第五集,來到三分一。導演 #羅嘉駿(Steve)預告第15集大結局長一小時十五分鐘。

第四集主題是「失語」,主舞台來到 #回力劇場 。年輕小青( #陳書昕 飾)獲歐陽柊導演( #黎濟銘 飾)慧眼賞識,邀請演出舞台劇。小青老是忘詞,延誤進度。超人(阿Lou #林漢忠 )想到一個茄汁遊戲為她打開心理關口。小青說:「我好怕畀人知我諗乜,好怕人哋覺得我軟弱。所以我寧願講大話。」

︱望住個cam嘅並唔係其他人,而係你︱
歐陽這段對白,寫得絕佳:「啲人成日覺得,做戲就係戴住面具去做,其實做戲係一件好誠實嘅事。你要面對到你自己,亦要面對到其他人。你太在意自己嘅存在喇,成日覺得有個cam影住你,但你從來冇諗過,望住個cam嘅並唔係其他人,而係你。你根本面對唔到你自己。」

︱神剪︱
兩個小青相隔17年時空,分別演出獨腳戲The King's Speech:語言導師Lionel Logue為 #喬治六世 根治口吃。有意思的是,Lionel 也是舞台劇演員。2002年回力劇場小舞台跟2020年老人中心禮堂的舞台劇版,由陳書昕與 #李敏 分別演出,混合穿插——同一角色(小青),同一段獨白,兩個時空,兩位演員。

年輕小青怯於表白,如喬治六世因心理關口失語,如石在喉,難以發聲。長大了的小青說:「你要隔絕世界嘅目光,隔絕自己對自己嘅批判。你喉嚨入面嘅唔係石頭,係冰。你試下將手擺喺石頭上,等嚿冰融化。你都可以好似水一樣,柔軟,剛強,唔受世界形式所拘限。」

兩個小青念同一段獨白,剪接之後猶如兩人隔空對話,網民譽為「神剪」,為之動容。回力劇場觀眾大表欣賞;可是老人中心禮堂,沒一個專心看。李敏望定台下,有點落寞。

導演Steve發文分享,謂這場戲構思多時,寫了不同版本,老是覺得不對勁:「直到某日,編劇話不如用King’s Speech,可以連繫到小青失語嘅劇情,我覺得個感覺啱,但好似就係爭啲嘢。又過咗一排,有日望住份劇本,我突然靈光一閃。其實將Ranya(李敏)同Sheena(陳書昕)演嘅角色分開,Sheena演國王,Ranya演言語治療師,一人一句,只要佢哋演嘅角色冇重複,咪好似隔住時空對話咁囉!就係咁呢場就搞掂咗。」

︱導演的小設計︱
Steve回覆《娛壹》表示,這場戲先拍李敏,陳書昕也在場,「叫Sheena演一次俾Ranya睇,等Ranya知佢大概會點做。隔咗個幾兩個月再拍Sheena,睇返Ranya playback,捉返節奏。」

被網民形容這段是神剪,Steve笑:「我真係剪咗好耐,剪極都唔啱feel,咁樣時空穿插住傾偈好難剪。」幾乎崩潰。《十七年命運週期》團隊剪了九個月,對白逐個take揀,第14集剛剪完。

︱背後訊息︱
這段隔空對話,Steve自言只是一個「小設計」,「冇諗過觀眾咁鍾意。我個腦成日會有呢啲靈光一閃,唔知點解。」至於背後msg,他說:「細個用一個方法解決過一個問題,唔代表大個用同樣方法會work;然後就係人嘅初心。Ranya(小青)做咗咁耐都冇放棄,仲記得呢段戲,因為佢初心未變。17年好漫長,行一條未必順利嘅路,初心好重要,亦呼應番『週期』呢樣嘢。情景唔同咗,但有啲嘢其實都係一個週期,係會返番嚟。」

︱編劇團隊的格仔表︱
Steve所說的「靈光一閃」,當然不止一閃。導演身兼監製及編劇之職。編劇團隊共四人,share一個Google sheet,他們稱為「格仔表」,「打橫15格,打直30格。打橫15格等於15集,打直嘅格數等於每一場戲。 我哋各有各擅長嘅嘢,有人寫感情叻啲,有人諗得意嘢又叻啲,有唔同嘅人先可以寫到一個豐富嘅劇本。我哋會將諗到嘅場口寫喺格仔表,重新排序,係極度痛苦嘅過程,可能成個禮拜一格都冇寫過。」

「每填完一集,我哋都係會話,死啦!下集究竟仲有咩可以講?尤其編劇成日都會話呢個故仔講唔到15集,但我覺得大把嘢可以講(笑),多到每集over字數。寫劇本就係咁,憑空想像點寫都得,但係其實又唔係點寫都得。情理之內,意料之外嘛!」

︱讚Lokman表現:尷尬嘅好笑都係尷尬︱
Lokman #楊樂文 飾「木星」,在這集亦有一人 #棟篤笑 ,疫下開live,觀眾由11個變0,非常尷尬。Steve預告文哥棟篤笑陸續有來,「我要求角色係做棟篤笑做得好尷尬,但係我成日都覺得佢(文哥)都做得好好笑,效果好好。尷尬嘅好笑都係尷尬。同埋佢背劇本真係超勁,一大段對白一字不漏。」

文哥與陳健朗(飾演成年版超人)都是Steve一早認定的演員,「冇cast佢哋,直接約傾偈,傾完啱feel就揀咗。」又笑:「文哥爭啲因為要拍其它節目拍唔成我呢,嚇鬼死!」不少網民形容陳健朗內歛,文哥外放,認為兩角應對調,Steve不同意:「而家我拍嘢都係serve自己(笑)我鍾意就唔理人點諗lu!」

至於觀眾們關心的細節,如小青眉上的痣,陳書昕有,李敏沒有,Steve說:「所有嘢都有解答,睇到最後一集。觀眾諗嘅嘢,我全部都諗過晒。佢哋得三日時間諗,我諗咗年幾,每日坐喺度諗十幾個鐘。」表明扭橋不涉穿越、沒有身份互換。順帶一提,今晚Steve將夥黎濟銘、acting coach毛曄穎及眾新演員開live,敬請留意。

【林語非論】「敵國」狀態?深圳刺童案前的中日關係現狀


 

武替道影評|伍允龍證實港產片打不死「一團火」焫㷫香港電影精神

 武替道影評|伍允龍證實港產片打不死「一團火」焫㷫香港電影精神

撰文:是日觀影
出版:


武替道影評|伍允龍證實港產片打不死「一團火」焫㷫香港電影精神


【武替道/伍允龍/劉俊謙/董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乏動作題材,身為觀眾,當然會十分享受於戲院裡觀看不同的動作場面,看得咬牙切齒,然而,電影的背後,有不少動作演員的協助,才能夠把電影的動作得以完成。曾擔任動作演員的梁冠舜與梁舜堯,合導的第一部作品,以動作演員的敬業為主題,以及描寫著香港電影的團結精神。《武替道》動作場面令人嘆為觀止,呈現著舊日香港動作電影的格調,滿載著情懷和致敬。

《武替道》故事講述曾經是有名的動作指導李森,息影多年,今天的他是一位跌打師傅。一天,曾經跟森哥合作的拍擋,為了完成最後一部導演作品,決定要找森哥合作,擔任電影的動作指導,而唯一的條件,是要跟曾經由他帶入行,今天是武打巨星的梁志威當片中的男主角,以及一起擔任動作指導。一直熱愛成為動作演員的李世龍 ,一次的機會之下,跟森哥相識,森哥欣賞龍仔的熱誠,引薦他入劇組。森哥跟女兒Cherry一直關係生疏,本來希望藉著她的婚禮,能夠修補關係,可是森哥一直投入於工作之中… 兩代不同的工作模式,劇組人員對森哥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大家都只想完成一部作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電影的拍攝。

曾經為多部電影擔任動作演員的梁冠舜與梁冠堯,首部合導的作品,就以他們擅長的題材,作為電影的主題,由《燈火闌珊》導演曾憲寧和葉偉平負責劇本的部份,加上電影中的主角,是久未演出電影,同樣曾經擔任武師的董瑋,對於電影確實是會令人期待。

因為兩位導演擅於動作指導方面,所以電影有不少的動作場面,兩位導演以八十年代動作電影的風格作開端,呈現出令人回味無窮的動作電影格局,從而帶出了森哥這角色的背景。後來,故事隨著電影的開拍,其他人物如龍仔、梁志威和Cherry等人物的出現,他們跟森哥之間的關係,以及他的過去,伸延至整個作品的脈絡。

以把過去的那一團火,於今天拍攝也是可行的。可是,時間已過,人和物都在改變的時候,森哥仍然自我,獨沉醉於過去的執著,最終沒能讓人接受他的一切。當然,這份執著並不是不好,隨著時間的過去,今天仍然沿地踏步,只會難以與時並進。後段的劇情部份,就是隨著這個轉變,森哥漸漸融入於劇組,開始去理解不同人物的想法,包括Cherry在於父女之間營造而成的隔膜。

整部作品主軸是動作,骨子裡其實是道出了梁冠舜與梁冠堯兩位導演對於香港電影的熱誠,精神的存在,片場工作人員的合作,才能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片中有不少戲中戲的拍攝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當中亦有提及拍攝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之時,如何「執生」,想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拍攝時面對的困難,最終也得以完成,顯出了香港電影工作者的合作團結和精神。

當然,整部作品也並不只是著重於電影的拍攝或動作場面,其中部份描寫森哥和Cherry的父女關係,也是十分深刻,二人因為過去的問題,導致家庭關係破裂,二人分開生活,雖然Cherry結婚,但是在她的心目中,她的父親並不是他,森哥卻一直嘗試把握機會去彌補這段關係,二人透過一個方法,嘗試解開這個心結,最後,這段父女關係會是甚樣?入場觀看便知。

相隔七年再現幕前的董瑋,不能否認森哥這個角色,完全乎合由他演出的條件,經驗豐富的董瑋,把森哥這角色對於動作演員或武師的感受,表現得毋庸置疑,加上角色的設定,把性格掌握得恰如其分。繼《九龍城寨之圍城》後再次於同片演出的劉俊謙和伍允龍,二人分別演出的龍仔和梁志威,他們既是能夠演到對於動作演員的誠懇和自信,劉俊謙能夠演繹到龍仔對於動作演員夢想的憧憬,伍允龍則代入於梁志威這角色裡,動作表現自如。飾演Cherry的蔡思韵,她這角色看似沒有很大的作用,但其實她這角色,正是對於森哥的性格,甚至對於家庭和工作兩者平衡轉變,從女兒的角度,如何看著父母的付出,角色甚為重要。

從過去的動作演員,後來執導鮮浪潮短片,直到今天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武替道》,梁冠舜與梁冠堯兩位透過這部作品,說出他們對於香港的熱誠,或是動作演員的敬業和專業精神。電影的動作場面十分精彩,兩位導演的執導技巧穩固,演員們的演出自如,電影整體的結構完整流暢,寫下香港電影的美好時刻。



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

美中關係惡化不可逆轉,戰爭和平全由時勢決定顏純鈎

 


20240924
美中關係惡化不可逆轉,戰爭和平全由時勢決定
美國之音許波訪問余茂春和基辛格研究中心主任戴博,談美中關係。余茂春為特朗普辯護,戴博則為拜登說項,兩個人脣槍舌劍,火花四濺,很有意思。
實際上,特朗普與拜登誰都沒有錯,只是彼此所處的時勢不相同而已。既然時勢不同了,國策有調整是正常的,拜登處在特朗普任期,或特朗普處在拜登任期,兩個人處理美中關係,都不太可能有太大不同。
特朗普任內正是習近平「崛起」之時,在此之前,中共的「韜光養晦」火候未到,中共遠沒有與美國正面交手的實力。習近平初上台,腳步未穩也比較謹慎,等到習近平羽翼漸豐,野心復熾,中共就敢於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那時美中關係的蜜月就結束了。
換作拜登在當時當政,面對中共的挑釁,一樣也會給予強硬的回應。正如特朗普處在拜登時期的地緣政治大環境下,他也必須拉攏歐盟日韓這些國家一起對付中共。
時勢之外,也與兩個人的性格不同有關。特朗普富家子出身,張揚拔扈,拜登老政客,凡事按步就班,特朗普聲大夾惡,拜登和顏悅色,特朗普不時露出獠牙,拜登卻笑裡藏刀。
因為時勢不同,美國的民意也發生變化。在克林頓和奧巴馬任上,中共低調伏小,美中關係和諧,美國人對中共沒有那麼反感,習近平上台後到處作惡,令美國人感受到共產中國的威脅,日漸產生對中共的敵意。民意反共,參眾兩院議員要跟隨,圍堵脫鈎不斷升溫,拒共法案層出不窮,在這個大背景下,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敢於違背國會與民意的約束。因此,不管特朗普與賀錦麗誰上台,美中交惡的趨勢只會變本加厲。
共和與民主兩黨的國際關係分歧,集中在特朗普的「美國第一」政策。特朗普深感美國對世界大局的承擔過於沉重,為減輕美國打理全世界的無形責任,便對盟國施加壓力,要求對方承擔更多防務開銷。這本來無可厚非,但特朗普可能過於強橫,令盟國心理受挫,引致反彈,而西方世界內部裂痕,替中共造就了分而治之的機會。所以在特朗普任內,美國與盟友的關係,遠沒有拜登任內那樣,做到步調一致。
但若特朗普當選下任總統,他也絕不會再破壞目前美國與盟友的關係,因為這種新的結盟,有利於孤立中共,壯大民主陣營的力量,特朗普也不可能再打倒重來。再說了,參眾兩院的諸多抗共法律擺在那裡,美國對中共的高特技﹑國防外交的圍堵脫鈎有效扼制中共,特朗普再欣賞習近平,也不可能出賣美國的根本利益,去維繫那一點真真假假的私人關係。
正如余茂春和戴蒙所說,美國對中共的結構性競爭關係,根本決定因素是意識形態,中共欲以共產理想解放全人類,美國欲推廣普世價值,二者水火不相容。中共在習近平治下,以平視世界﹑東升西降﹑中國解決方案﹑世界共同體等理念,宣揚中國式的專制體制,意圖改變世界既定的規則。全球野心寫在習近平臉上,美國政客再愚蠢,也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中共的外交與武力嚴重威脅美國盟國,盟國有任何閃失,都是對美國的損害,美國唯有正面回應這種挑戰,才能保持自己的國際地位,保持世界的繁榮與安定。既然習近平「解放全人類」的野心與現在的世界秩序有根本衝突,那美國只能去回應這種衝突,沒有讓步的空間。
簡而言之,美中衝突是必然的,冷戰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常態,至於會不會發展到熱戰,那又要看時勢如何發展。
余茂春批評拜登政府對中共的政策缺乏有效性,不能斬釘截鐵把美國的態度擺出來,拜登三番五次派自己的部長去叩中共的門,基本上沒什麼效果,這是事實。但拜登不讓美中關係惡化,其目的便是穩住中共,避免習近平頭腦發熱發動戰爭,讓美國同時處於兩場熱戰之中,這也是策略性的。
中俄正在結盟,阻止中共介入俄烏戰爭,避免中共武力犯台,在南海挑事,在目前的時勢之下,都是明智之舉。普京入侵烏克蘭已到「水尾」,一年半載之內,俄國戰敗已是大概率事件。俄國局勢將發生根本性改變,那時中共勢孤力單,美國要拿捏中共更有把握,欲戰欲和,盡在美國手上,如此又何樂而不為?
對任何一個戰略家來說,對敵人分而治之都是正確選擇,特朗普若當選,他的美中關係政策雖有細節上的不同,也不會太離行離列。美中關係的惡化是結構性的﹑根本性的,文鬥有必然性,武鬥有可能性,我們作為局外人,關心是對的,擔心卻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