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到底要有幾幼稚先做得出?牛津大學聯盟候任會長衝出來慶祝Charlie Kirk中槍身亡」
George Abaraonye在在學生聯盟主要為新生而設的WhatsApp群組發放信息:「Charlie Kirk got shot, let’s fxxking go
」(年輕人慣用的慶祝語句)。另外,他又在IG留言:「Charlie Kirk got shot loool」(loool是laugh out loud的誇張版)。有關訊息引起不同反應,當中不少人大感震驚,反問怎可以慶祝有人中槍死亡,但隨後已經刪除。
George Abaraonye是牛津大學政治、哲學及經濟系(PPE)的三年級學生,今年5月在牛津聯盟與Charlie Kirk辯論時,論及左翼深惡痛絕的「毒性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 。Charlie Kirk認為,學校不應早在學生8歲的時候,便灌輸這種概念,又反問為什麼不教授「毒性女性氣質」(toxic femininity)?
身穿T恤、棉質運動褲和拖鞋上陣的
George Abaraonye回應時認為,因為在社會上只有一種性別被壓迫,但已經贏得全場學生歡呼。Charlie Kirk其實正正在表達教育制度「讓男性幼稚化」(infantilising),以及西方世界因為變得「女性化」,而變得更軟弱的觀點。
Charlie Kirk又引述Lucy Connolly在社交媒體呼籲焚燒難民酒店,而被定罪收監,以及反墮胎抗議的案例,警示英國言論自由已死,並承諾會向國務卿Marco Rubio提述案件。在結束辯論時寄語對方要好好思考二人討論的內容。
從George Abaraonye對中槍表達的反應,似乎不覺得需要反思辯論的内容。不過,當他在失言後回應傳媒時,似乎又懂得反口說,自己只是一時衝動的反應(reacted impulsively),而且很快便刪除。(Lucy Connolly也刪除帖文,亦被重判入獄31個月。不過對右翼幸災樂禍應該不會被拘捕的⋯⋯)
他又解釋,那些說話並不反映他的價值觀(反映什麼呢??),更澄清沒有人應該因政治暴力而成為受害者。沒有人應該因其持有的觀點而受到傷害或被殺害。他或許強烈反對Kirk的政見,但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值得尊重,並向其家人及至親致以慰問。(面對傳媒華麗轉身,講阿媽是女人⋯⋯)
在社交媒體聲討之聲此起彼落之際,當然就會出現起底。George Abaraonye被翻出以A-Level成績ABB,獲最低入學要求為AAA的牛津PPE學系取錄。當神科PPE即使A*A*A*被拒亦大有人在之際,來自政府學校,參與關注文化醒覺計劃,以及是籃球U16及18代表,讓他打敗了不少炖粹學術成田好的對手。
撇開他的學術水平,到底仇恨要有多深,才會慶祝別人死亡?到底要有多幼稚,才會先會一時衝動,在別人中槍時衝出來大大大聲笑(loool)?教育制度將學生幼稚化的問題,其實已在眉睫,早已超越反思,包括牛津神科的PP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