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

澳洲米業 收成期前撤回 - 坪原猴

澳洲米業 收成期前撤回 - 坪原猴

收成是要照顧下一代的。

農夫為了生存而耕種,在農地努力過後獲得收成,周而復始,自古皆然,繳納過租稅糧餉之後,剩下的才是自己所有。糧食是國之根本,也是打仗的基礎,一個國度只要糧食生產豐足,人口眾多,國力便強,所以每個朝代更換之始,必是與民休息,重整耕地分配,鼓勵農民留駐生產。同樣,朝代末落也必定跟土地利益分配不公有關,權貴不事生產,以兼併壓榨為樂,不堪受壓迫的農民,一是捨棄土地流徙他方,一是聚而起義。
到了現代農業轉型之後,有了化肥農藥機器的幫助,加強開發土地面積以增加產量。剝削的目標由「人」慢慢轉向「土地」、「環境」,剝削人民還多少會有些反抗,自然生態被剝削可沒有反擊能力。

千年開拓 人對地的剝削

人對人,還是人對地的剝削自古皆然,但歷史多側重人事而少關心環境,古希臘城邦及大漢王朝是公元前的兩個主要人類文化及經濟核心,聚集着眾多的人口在希臘及長安洛陽一帶,可是幾百年間兩地都同告末落,權力旁移至新開發的土地上。原因之一就是過多的人口眾集,過度開發耕地,在地力生產大幅消耗之後,再也不能支撐龐大的王朝帝國所需,便由新興集團所頂替,現在我們見到兩地光禿禿的景觀,其實是上千年的人為開拓而弄成的。

現代人類仍然沒有學到教訓卻變本加厲,就談談一個跟香港人有關的農業故事來說明。有一點年紀的朋友,應該都記得八十年代初超市如雨後春筍湧現,市民糴米由雜貨店轉入超市,米商引入更多外國米,並為其打造不同的品牌,泰國來的就用象、日本來的就是櫻花、澳洲來的當然是綿羊袋鼠了,那個時候可謂百家爭鳴。後來香港人吃米數量大減,賣米廣告也沒有多少了,有些牌子的米黯然退場,澳洲米就更是其中之一,綿羊袋鼠在米架上只剩下小角落。

澳洲一直有生產稻米,八九十年代更是其大展拳腳的時候,以其現代化生產的能力,加上質素產量穩定,又善於品牌經營,進佔這日益龐大的稻米亞洲市場應該不是難事,可是當年澳洲米的名堂是打響了,但卻種下本土生產及環境問題的禍根……原來澳洲稻米業為了一直提升產能,把大量水資源調動至這一類極耗水的糧食生產業,持續地耗用地下水資源使水文改變,到2008年的大旱災時,便一次過暴露了環境耗費的政策失誤,當年的稻米生產只有正常年份的1%,而且也影響了城市用水,更破壞了環境與生態,最後澳洲政府被迫改變過度耗費內部資源,以追求出口額的農業生產方程式。政策的大幅改動,希望重新保護水源,讓河水重歸河道及地底,但就苦了之前大規模投資的米農了,不少負債纍纍,破產收場。

一時快錢 犧牲大眾利益

澳洲政府上世紀花費二三十年擴大建立的米業生產鏈、品牌及出口貿易,原本想安安穩穩的在千禧後進入收成期,可是只享受了十多年便要撤回,雖然未算壽終正寢,但證明農業上的「收成期」不能逞一時之快,亦不應只富一小撮人卻苦了群眾和環境。香港的農業也有過一個為了賺錢以消費環境的時候,七八十年代的養雞養豬業把糞便污水肆意排放入河溪污染環境,農夫亂用農藥,殺蟲劑除草劑流入環境,為了一時的收成增加,犧牲了大眾的利益,雖然之後香港學到教訓而改例監管,但這些故事仍然在世界各地複製着。究竟甚麼是「收成期」呢?我想收成應該是指永續的生產、公平的分享、持續的改善,「努力」與「收成」並行,讓每一個人都能永久獲益,絕不是一小撮人自以為是的所謂付出「努力」去服務權貴,依附不公系統數十年後,坐地分贓的「收成期」。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