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由大熱小說到電影 《長安的荔枝》4大討論點|2025
電影《長安的荔枝》在中國大陸上映13天,票房5億多,網上討論度很高。電影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原著小說。這小說在2022年一出版就非常火紅,豆瓣圖書十萬人評分高達8.5,讀者形容小說故事令人欲罷不能,一拿上手看就放不下。
《長安的荔枝》電影版上映前,先被改編成35集電視,6月在中央電視台播放,電影版7月25日上映,改編及自導自演的是中國演員/導演/主持/歌手大鵬(董成鵬)。大鵬曾憑電影《第八個嫌疑人》獲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電影版《長安的荔枝》在豆瓣電影,獲19萬人評分,得分為7.7分,其中50.2%給予4星評分,電影的短評共88,000多條。為何它的討論度有這麼高?

一、不可能的任務
據小說作家馬伯庸說,他構想到《長安的荔枝》的故事後,幾乎是不眠不休,連續11天寫完共七萬字的小說。《長安的荔枝》屬於歷史小說,故事講述唐朝天寶年間,長安城一名小史李善德,努力半生,還只是九品小官,42歲那一年他終於買房,一天他突然接到指令,說皇上為了要替楊貴妃賀壽,打算找人在她六月壽辰當天,從嶺南(廣州一帶)運來她最喜愛的荔枝煎給她吃。
荔枝煎是將新鮮荔枝,去皮去核後,用蜂蜜熬煮而成,類似蜜餞。但其實皇上要楊貴妃吃到的是荔枝鮮,新鮮荔枝,但嶺南距長安的路程甚遠,運送荔枝等閒要花一個月時間,而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要將新鮮的荔枝送到長安,在唐代是不可能的任務。為何沒有人告訴皇上不可能?因為當時的官場,沒有人敢說真話。
實話不能說,任務不能做,只好找個替死鬼。主角李善德就在迷糊之間,答應了差事,開始了一個有死無生的任務。《長安的荔枝》電影以「社畜為求生,挑戰不可能」作宣傳語句,當中更多的是官場的爾虞我詐、阿諛奉承及笑裡藏刀,不論是原著或電影,都批評為官者只求生活安穩,不知民間疾苦。

二、古代小說,現代觀點
作家馬伯庸1980年出生,本名馬力,內蒙古赤峰人,人稱「文字鬼才」,他曾在外資公司工作多年。據他自言,自己從小喜愛在家中閱讀,又愛下望街上行人,幻想他們的故事。
馬伯庸是歷史愛好者,每每創作前閱讀大量史料,去了解那朝代人物的思想。兩年前出版《大醫》前,他花了三個月每天讀清朝的報紙,特別是讀報上廣告,去了解民情。但馬伯庸的作品思想往往很現代,《長安的荔枝》就充滿了社畜、房奴等現代人生活困境 。他說:「我寫的不是現代小說,但對於現代讀者來說,你必須要有現代意識,而不是把古人原封不動的意識拿過來。我們要遵守古代的規則,但要有現代的觀點。譬如《水滸傳》中的李逵,他是個濫殺無辜的瘋子,他在劫法場的時候,不光是救走宋江,他是拿着斧頭,把看熱鬧的老百姓都殺死了。這個在《水滸傳》成書的年代,雖然也不是一件好事,但反應不會像現代人那麼大,我們現代人看這種行為,簡直是十惡不赦,罪大惡極。現代改版的《水滸傳》都把李逵這特性,有意無意,都消掉了,只保留他是莽撞漢子。」
馬伯庸每部作品大都寫不同朝代(唐代寫了兩次),讀者總愛問他其文字之間,是不是時空互通,有個「馬伯庸宇宙」,他說之所以每個作品時空都不同,他怕讀者以為作品之中有聯繫,其實,每個作品都是獨立的。
三、一晚讀完就是好書
馬伯庸不是大文學家,他寫的是流行作品,而且是適合改編作影視作品的文字。對他來說,這是個很透明的行業,因為作品好壞,一看就知道,「你買一本書,如果一晚就讀完了,它就是個好作品,就有改編的價值。這個行業,你沒辦法欺騙別人。」
因此,《長安的荔枝》的追看性很強,故事的前半段,是寫擅於數學,根本是科學家靈魂的小官李善德被封「荔枝使」,任務本來有死無生,但他展開了最科學的實驗,派人分五條路線,由嶺南送荔枝返長安,看看那條路線最快。然後又用最科學的方法,不斷測試怎可以延長荔枝的保鮮期,幾招齊下,竟然將本來只有三天的保鮮期,延長到11天。
本來11天也不夠快送到長安,必須動用政府資源,沿途不斷換馬換人,運送荔枝,才有可能達成任務。
四、最難的是個好官
前面談到,《長安的荔枝》主角李善德是個小吏,但內心是個科學家。因此故事前段,寫的是他怎用科學方法,去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但故事裡最大的阻礙,不是荔枝三天就會腐爛的天然法則,而是官場裡的惡鬥。李善德最初接下這任務,是因為沒有人敢跟皇上說它沒可能,官場裡人人為求保住職位,每天惴測上意,而他竟然想出解決妙法,反而開罪了更多人而不自知,差點就丟了性命。有人認為鮮荔枝遠在嶺南,竟然可運到長安,那為甚麼之前沒有人替皇上辦到?李善德的成功,令更多人不安,務必要他的任務失敗。
難的不是天地法則,而是怎在腐敗的政權下做個好官。
李善德最後的確將荔枝送到長安,但過程非常艱辛,死傷無數,片末他和右相楊國忠(劉德華飾)對話,發現原來花巨額替貴妃運荔枝賀壽,朝廷竟然不花分毫,原來是在向下層層剝削所得,整個操作不但勞民傷財,而且迫害底層人民利益,又極度浪費,政府的腐敗行為,簡直是傷天害理。李因頂撞右相,差點喪命,但結局峰迴路轉,當鏡頭漸漸中拉遠,一生忠直,本來幾次犯險的他,反而可以過安穩而卑微的下半生,反而那些朝廷高官,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香港上映日期:8月7日)
撰文:HSB
圖片:劇照由東方影業提供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把The Culturist專頁選擇為「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