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多元包容,但不包容 Sydney Sweeney】
牛仔褲品牌「美國鷹」找 Sydney Sweeney 拍廣告,一句有藍眼睛,「我有 great jeans」,一如所料馬上引爆 tiktok liberals 崩潰。五顏六色,如喪考妣,四處叫嚷,指控這是公然主張白人至上主義及法西斯,而且據說發現 Sweeney 是注冊共和黨員,哈哈,抓到妳極右法西斯的小辮子了 Bitch。
為甚麼白人、藍眼睛、基因之類會如此 trigger 到他們?(其實我一直以為廣告相關語「基因好」是指她漂亮和美乳)你可以看到這件事背後,就是圍繞著「白人」邪惡性的辯論。「為自己自豪」是地球上任何人類的權利,除了白人。你將白人胴體公然展示,已經是對「某些人」的挑釁,是非常的大逆不道。
如果你有留意流行影視文化,你的閱片量夠多,你就會看到那個 pattern。白人至上當然邪惡,但美國社會不想具體改變,權貴會用「文化產品」和身份認同、正義討伐極右帶來的大腦多巴胺分泌和感覺良好,去代替實際的社會改變。白人贖罪的策略產品,就是文化上觀念上的的黑人中心主義。這種思潮導致了有人拍攝「黑人埃及豔后」,製作人:「我奶奶跟我說,埃及艷后就是黑人」,咁都得。作品當然是劣評如潮,而且被埃及政府和學術界興訟控告,指他們公然歪曲歷史:埃及艷后是馬其頓人,是歐洲人並非黑人。其他作品中大量角色被 race swap,大家已經很懂得,不在此詳盡。
這幾年我不時在想這個問題,例如看 Jordan Peele 的作品或 Ryan Coogler 的《罪人》,作為觀察,這些片高質又有誠意,真誠地描寫黑人感受到的壓迫和疏離。裡面黑人無依,不只是沒錢,而是文化上沒有高大上的依賴,這裡是說像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文明、基督世界、中華文明之類的自豪感。所以《罪人》才講那麼多黑人藍調,為這一種黑人創造的藝術正名。好像 Peele 的《虛無》不只是說外星生物、拍攝觀看之道,還有黑人祖先在 motion picture 歷史中第一人的貢獻。
當然 Coogler 和 Peele 都是準大師的電影人,跟坊間 tiktok thread 上的覺醒青年水平不一樣,但他們都想充實黑人身份的內涵。一般的做法是強調黑人黃種人紅種人都是美國歷程的一部份,就像歷史中其實有很多黑人西部牛仔,他們也為國家打仗等等,但是覺醒文化並沒有那麼溫和。他們會嘗試搶奪白人的文化,說是黑人起源。
從遊戲到戲劇,描寫多元膚色劫盜團(無論要搶甚麼)的作品非常多(隨便一舉,例如漫威《鋼鐵心》),確實是把那種搶奪具現化出來。他們去「搶」埃及豔后,或者那個製作者奶奶說的話,有時會令你覺得似曾相識,就像中國人,當他們談到日韓等地,大中華起來就會說到這裡地方以前都向中國朝貢,日韓「曾經」都是中國的。
身份認同憎惡空虛,民族發明家必須要找材料去填。埃及妖后是有歷史厚重感的人物,成為了搶奪對象。情況類似武則天很有名,但突然韓國有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講武則天是韓國人之類。當然同期要進行的工程,是反抗無所不在的「權力」,但無所不在的學術頭巾,不是人人都有心機。反抗制度,往往是要反對人。慢慢好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要去逆向阻止白人出現,作為他們優越和濫權的懲罰。你看迪士尼就知道了,總是要封殺某種審美的人物出現於鏡頭中。
Sweeney 那個廣告,就是在衝撞這種你知我知、但大家都不談以免被扣極右帽子的文化上的逆向歧視。廣告正面衝撞時下消費流行廣告文化「任何女性都值得自豪(除了白人)」的潛規則,也刺穿了「多元美」其實就不包容主流審美的現實。
觀眾爭相嘲笑 tiktok 上的崩潰人,因為觀眾也苦秦久矣,他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多年來受到全面攻擊。崩塌人的那種仇恨是大到不只討厭你們,更討厭你們喜歡的消閒和愛好,或者說你們的消閒和愛好在壓迫她們。他們不只討厭白人,連我們黃種人說幾句迪士尼不應亂搞角色 race swap,都有班人急不及待教育你們:你們不應該同意白人,你跟他們站在一起,你也精神白人法西斯。我真係代迪士尼感謝你們一班讀好多書的自乾五。大手通過教育、支付系統、社交網絡訊息、娛樂的洗腦,那也只是單一換了另一種單一,但我們認為進步了。這就是佔領華爾街之後,資本家成功用文化和種族代表性問題取代了階級和利益問題,轉移了美國大多數人的視線,的確厲害。
Sweeney 會引起這麼大的文化戰爭,是因為現時很多人的多元平等其實是指齊頭式平等。我醜,那你不要那麼漂亮。具體上就發展到這裡。不要跟我們談甚麼甚麼理念上原意好好,共產主義也原意好好,執行出來才是真嘛。幾年乃至十年前,聽到「多元審美」也感覺良好,但最後你知我知,所謂多元是由自命是天字受害者第一號的那些人決定,不包括我們和我們的趣味。網上有些 Youtuber 甚至要開一節節目,去詳細探討為甚麼 woke 撚會這麼討厭 hot people。
你必須成為他們沉默的盟友。本來屬於黃種人也有點弱勢分數,但是你異性戀呢,那就是強勢了,那你打算怎樣贖罪呢?任何拒絕和異議,都會被說成抵抗時代進步的老頑固和法西斯,然後又是一堆關於血統和性向的人身攻擊,他們覺得這是急公好義,阻止「不良言論影響大眾」。想起鬼佬 Netflix 拍《三體》,紅衛兵小將打死葉哲泰,但從來沒有對葉文潔感到歉意。因為葉文潔是大教授知識份子家庭出來,又聰明又有前途,我永遠無法像她這樣,所以我恨她。寫得多好多赤裸。
牛仔褲品牌「美國鷹」找 Sydney Sweeney 拍廣告,一句有藍眼睛,「我有 great jeans」,一如所料馬上引爆 tiktok liberals 崩潰。五顏六色,如喪考妣,四處叫嚷,指控這是公然主張白人至上主義及法西斯,而且據說發現 Sweeney 是注冊共和黨員,哈哈,抓到妳極右法西斯的小辮子了 Bitch。
為甚麼白人、藍眼睛、基因之類會如此 trigger 到他們?(其實我一直以為廣告相關語「基因好」是指她漂亮和美乳)你可以看到這件事背後,就是圍繞著「白人」邪惡性的辯論。「為自己自豪」是地球上任何人類的權利,除了白人。你將白人胴體公然展示,已經是對「某些人」的挑釁,是非常的大逆不道。
如果你有留意流行影視文化,你的閱片量夠多,你就會看到那個 pattern。白人至上當然邪惡,但美國社會不想具體改變,權貴會用「文化產品」和身份認同、正義討伐極右帶來的大腦多巴胺分泌和感覺良好,去代替實際的社會改變。白人贖罪的策略產品,就是文化上觀念上的的黑人中心主義。這種思潮導致了有人拍攝「黑人埃及豔后」,製作人:「我奶奶跟我說,埃及艷后就是黑人」,咁都得。作品當然是劣評如潮,而且被埃及政府和學術界興訟控告,指他們公然歪曲歷史:埃及艷后是馬其頓人,是歐洲人並非黑人。其他作品中大量角色被 race swap,大家已經很懂得,不在此詳盡。
這幾年我不時在想這個問題,例如看 Jordan Peele 的作品或 Ryan Coogler 的《罪人》,作為觀察,這些片高質又有誠意,真誠地描寫黑人感受到的壓迫和疏離。裡面黑人無依,不只是沒錢,而是文化上沒有高大上的依賴,這裡是說像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文明、基督世界、中華文明之類的自豪感。所以《罪人》才講那麼多黑人藍調,為這一種黑人創造的藝術正名。好像 Peele 的《虛無》不只是說外星生物、拍攝觀看之道,還有黑人祖先在 motion picture 歷史中第一人的貢獻。
當然 Coogler 和 Peele 都是準大師的電影人,跟坊間 tiktok thread 上的覺醒青年水平不一樣,但他們都想充實黑人身份的內涵。一般的做法是強調黑人黃種人紅種人都是美國歷程的一部份,就像歷史中其實有很多黑人西部牛仔,他們也為國家打仗等等,但是覺醒文化並沒有那麼溫和。他們會嘗試搶奪白人的文化,說是黑人起源。
從遊戲到戲劇,描寫多元膚色劫盜團(無論要搶甚麼)的作品非常多(隨便一舉,例如漫威《鋼鐵心》),確實是把那種搶奪具現化出來。他們去「搶」埃及豔后,或者那個製作者奶奶說的話,有時會令你覺得似曾相識,就像中國人,當他們談到日韓等地,大中華起來就會說到這裡地方以前都向中國朝貢,日韓「曾經」都是中國的。
身份認同憎惡空虛,民族發明家必須要找材料去填。埃及妖后是有歷史厚重感的人物,成為了搶奪對象。情況類似武則天很有名,但突然韓國有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講武則天是韓國人之類。當然同期要進行的工程,是反抗無所不在的「權力」,但無所不在的學術頭巾,不是人人都有心機。反抗制度,往往是要反對人。慢慢好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要去逆向阻止白人出現,作為他們優越和濫權的懲罰。你看迪士尼就知道了,總是要封殺某種審美的人物出現於鏡頭中。
Sweeney 那個廣告,就是在衝撞這種你知我知、但大家都不談以免被扣極右帽子的文化上的逆向歧視。廣告正面衝撞時下消費流行廣告文化「任何女性都值得自豪(除了白人)」的潛規則,也刺穿了「多元美」其實就不包容主流審美的現實。
觀眾爭相嘲笑 tiktok 上的崩潰人,因為觀眾也苦秦久矣,他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多年來受到全面攻擊。崩塌人的那種仇恨是大到不只討厭你們,更討厭你們喜歡的消閒和愛好,或者說你們的消閒和愛好在壓迫她們。他們不只討厭白人,連我們黃種人說幾句迪士尼不應亂搞角色 race swap,都有班人急不及待教育你們:你們不應該同意白人,你跟他們站在一起,你也精神白人法西斯。我真係代迪士尼感謝你們一班讀好多書的自乾五。大手通過教育、支付系統、社交網絡訊息、娛樂的洗腦,那也只是單一換了另一種單一,但我們認為進步了。這就是佔領華爾街之後,資本家成功用文化和種族代表性問題取代了階級和利益問題,轉移了美國大多數人的視線,的確厲害。
Sweeney 會引起這麼大的文化戰爭,是因為現時很多人的多元平等其實是指齊頭式平等。我醜,那你不要那麼漂亮。具體上就發展到這裡。不要跟我們談甚麼甚麼理念上原意好好,共產主義也原意好好,執行出來才是真嘛。幾年乃至十年前,聽到「多元審美」也感覺良好,但最後你知我知,所謂多元是由自命是天字受害者第一號的那些人決定,不包括我們和我們的趣味。網上有些 Youtuber 甚至要開一節節目,去詳細探討為甚麼 woke 撚會這麼討厭 hot people。
你必須成為他們沉默的盟友。本來屬於黃種人也有點弱勢分數,但是你異性戀呢,那就是強勢了,那你打算怎樣贖罪呢?任何拒絕和異議,都會被說成抵抗時代進步的老頑固和法西斯,然後又是一堆關於血統和性向的人身攻擊,他們覺得這是急公好義,阻止「不良言論影響大眾」。想起鬼佬 Netflix 拍《三體》,紅衛兵小將打死葉哲泰,但從來沒有對葉文潔感到歉意。因為葉文潔是大教授知識份子家庭出來,又聰明又有前途,我永遠無法像她這樣,所以我恨她。寫得多好多赤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