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星期二

中國自古以來的名菜——龍肉馮睎乾十三維度

 


馮睎乾十三維度

中國自古以來的名菜——龍肉


把中國龍視為神聖、高貴、友善、吉祥,其實是一種典型洋人視角,就連見多識廣的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也未能免俗,誤以為龍是中國人的好朋友,沒有看穿龍在中國備受尊崇,實為中國人集體潛意識對皇權崇拜的投射。

這種心理投射在大清亡後,本已沉寂多年,想不到卻因為侯德健一首〈龍的傳人〉再次復甦,而「龍」這種子虛烏有的東西,更莫名其妙升格為許多華人的「祖先」和「根源」,相信孔子聽到也會目瞪口呆。

中共之所以忽然大張旗鼓,為龍的英譯「正名」,對龍歌功頌德,當然是為了配名習主席提倡的「中華文化偉大復興」。但掃走政治宣傳的迷霧,解開那無稽的「龍的傳人」情意結,你就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龍,並沒有現代人想像中那麼神聖尊貴——跟其他背脊向天的動物一樣,龍也逃不掉被中國人吃的命運。

關於中國人吃龍肉的起源,首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的記載。是年秋,有龍在晉都近郊出現,由於龍很罕見,晉卿魏獻子就向史官蔡墨求教,想知道為什麼不能活捉一條龍回來。誰知道蔡墨答道,從前是有人畜龍的,他們叫「豢龍氏」(豢,粵音「患」,即飼養)和「御龍氏」。

豢龍氏的始祖是飂國的後裔董父,他非常愛龍,餵飼的食物都是龍喜歡的,所以養了很多條龍,還馴服了牠們,讓龍為帝舜服務。舜於是賜他姓「董」,氏「豢龍」——「董」這個姓,就是從那時開始才有的,所以董建華的祖先其實是中國第一代養龍師。

到夏朝,有個君主叫孔甲,上天賜他四條龍,雌雄各二,但當時找不到豢龍氏,孔甲不知道怎麼養。此時有個堯的後人,叫劉累,曾跟隨豢龍氏學養龍,便向孔甲自薦。孔甲見他養龍有方,就賜他為「御龍氏」。

後來有一條雌龍死了,劉累竟偷偷將牠煮成肉醬(《左傳》叫「醢」,粵音海),獻給孔甲(劉累肯定也試過味,但《左傳》沒有提)。孔甲儘管不知道是什麼肉,但一吃這「免治龍肉」就返唔到轉頭,要再吃,劉累知道自己出事了,便着草跑到魯縣去,范氏就是他的後裔。

這就是有史所載中國第一次吃龍肉的事例,可惜沒提到劉累怎麼烹調。幸好《晉書.張華傳》補充了一個吃法。張華是晉代一位以博聞強記出名的高人,還寫過一本奇書《博物志》。有次陸機宴客,張華在座,有一道菜是「鮓」(用鹽醃漬的魚肉),張華一看便說:「此龍肉也。」

大家都不信,張華就說:「試以苦酒濯之,必有異。」即叫人加一點醋(古時叫醋做「苦酒」或「醯」),必有奇異反應。淋醋後,果然「五色光起」。陸機於是問鮓的主人,對方答,自己在園中茅草積水下得一白魚,質狀特殊,製鮓後非常美味,就送給陸機品嚐。張華《博物志》卷四也說:「龍肉以醢漬之,則文章生。」「醢」是用醋醃漬過的肉醬,可知龍肉加醋,賣相就鮮艷得多了。

龍到底是什麼,中國歷來人言人殊,但《左傳》記蔡墨說「龍,水物也」,《晉書》又形容牠像白魚(只是質狀異常),可知龍肉吃起來,大概跟海鮮差不多。就算到了晚清,民間仍有吃「蛟」(蛟是龍類)的傳聞(見俞樾《右台仙館筆記》卷十四),可見「龍肉」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人喜愛的美食,從這個角度看,龍的地位其實比豬牛雞羊高不了多少。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晉國史官蔡墨大談養龍、吃龍歷史,有一句半句暗示過龍是中國人的「祖宗」、「朋友」,或代表「富貴吉祥」嗎?答案當然是沒有。自認「龍的傳人」者,非但不認識龍,恐怕也不大了解中國文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