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晚深夜去看《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最初附近有幾個阿叔不斷拋書包,跟身邊的阿姨、後輩說書,介紹這個是崑崙十二仙,那個是太師聞仲,熟讀半生封神榜,就是為了老來講經。但他們很快就沒聲出了,他們都應該沒想到,平生所學居然在這部中國版《阿凡達》《魔戒》《復仇者聯盟》裡無用武之地,全部錯晒。
.
妲己不再是以前溫碧霞式的狐狸精,她居然深愛紂王,上集紂王已被姬發殺死,妲己為了讓他續命,不惜犧牲自己百年修為,變成殘花敗柳,還跟紂王說:忘記妾身,去找其他更年輕的美貌女子吧。從未見過如此深情的妲己,連垂死的紂王被其真愛感動。
.
第二部的故事主要是講述聞仲出師討伐西岐,按照小說原著,最精彩的部分應該是聞仲到金鰲島請來十天君,佈下十絕陣。姜子牙為救西岐,到崑崙請來眾仙下山,各以法器破陣。在《封神》這部神魔小說裡,此段既寫商周兵戎相見,亦提到崑崙山闡教與金鰲島截教的兩派道人之爭,不過以上內容在《戰火西岐》裡都沒出見過,經費所限(?)沒有十天君也沒有崑崙十二仙,所謂的十絕陣,居然只是聞仲操控的十塊鏡⋯⋯有意無意幽了 mirror 一默。
.
故事主軸反而落在鄧嬋玉和姬發的一段日久生情,如何從敵人變成情人。其實都可以理解,《封神》女角本身不多,除了妲己便沒多少愛情戲碼的人選,不過為了撮合鄧嬋玉和姬發,便改寫了原著不少內容,譬如刪去了鄧嬋玉的「原配」土行孫,也賜死了她父親鄧九公。
.
對《封神》有一定認識的話,別在意電影本身一些國產 CG 的粗糙和過份賣肉的處理(姬發每一集都要曬出胸肌赤裸裸被綁起,好像被人揶揄是《封神綁》),但對於角色的描寫,以至重寫,我認為都很有趣。譬如聞仲,原著以至我見過的影視、小說改編,對他沒有太多評論,只是一個位高權重的配角,反而在電影裡好幾次提到,作為一朝宰相,聞仲是一個亂世中選擇名哲保身的人,紂王下令屠城,他盡忠履行使命,自詡做鷹犬沒什麼不好,雖為平庸之惡,但他說得坦白,自己情願被後世唾罵愚忠,都不願意被視為叛臣。姬發笑他空有通天本領,反而一直貪戀人間名聲。他本來就想告老還鄉,全身而退,只不過一日是宰相,一輩子都要為主君賣命。《戰火西岐》雖然是神仙打架的 CG 電影,但聞仲這角色寫得最立體,最有人性。
.
最無人性就一定是死而復生的太子殷郊,電影預告早已提到他在崑崙得道,有了法相,概念上是三頭六臂阿修羅,結果 CG 好像貨不對板,變成了巨型燈神藍精靈,跟惡搞泰坦巨人,全部 CG 動作都 0.5 倍速的魔家四將相映成趣。
.
電影有很多硬件上的問題,但劇本骨幹還是很出色,也不是搬字過紙的那種名著改編。第三部有很可能是關於殷郊和姬發的反目,也很期待編劇如何將《武王伐紂平話》和《封神榜》兩部典故結合,寫出新一代的封神演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