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星期日

抗戰時,中共怎樣在香港賺日本人的錢馮睎乾十三維度

 


抗戰時,中共怎樣在香港賺日本人的錢

李家超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宣布將「全面梳理及修繕保護各區的中共抗戰遺址,並融入體驗路線和教育活動」,讓港人更深入地認識中共的抗日事跡。據港府「80avictory」網站,這類「抗日遺址」原來有 42 處,包括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老實說,我也認為大眾須好好學習「中共抗日」歷史,而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的威水史,更是每個中国人都應該知道的。

1937年8月,陝北紅軍被國民政府收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翌年初,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在皇后大道中18號(現為20-20B號太平行)成立,由廖承志坐鎮當主任,對外以賣茶葉的「粵華公司」作掩護。為什麼在香港搞辦事處呢?官方理由當然冠冕堂皇,說要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積極向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宣傳抗戰,並為中共爭取國際支持。

實際上一個字講完:錢。

根據中共官方資料,包括港府那個宣傳中共「抗日」貢獻的「80avictory」網站,這個辦事處的工作主要是以下三件事:宣傳、統戰和收捐款。不得不承認,中共搞宣傳是非常專業的,在人民水深火熱之際,仍有本事不停印書「打國際線」,包括在香港印刷發行《新華日報社論集》和《群眾》周刊、翻譯毛澤東著作成英文,並創辦中英文《華僑通訊》,在香港、東南亞和歐美各國發行,宣揚「中共領導」的抗日事蹟。海外華僑看了,紛紛慷慨解囊,辦事處自然財源滾滾。

問題來了:沒有宣傳就沒有捐款,但宣傳需要錢,沒有錢又如何宣傳?官方資料決不會告訴你,這類打着旗幟「抗日」、實際是壯大中共財力的宣傳,其金主原來還包括日本政府。沒可能吧?當時日本正在侵華,怎麼會反過來資助「抗日」宣傳?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那位躲在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幕後的情報頭子潘漢年。

在官方歷史中,這駐港辦事處好像只由廖承志創建。其實潘漢年也是奠基者,只是考慮到他的工作,實在很難「說好中共故事」,便往往把他輕輕帶過。潘漢年原為八路軍駐滬辦事處主任,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他被派往香港,與廖承志籌建八路軍香港辦事處,着手佈置一個錯綜複雜的情報網絡。1938年9月,潘漢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1939年4月以治療眼疾為名,再次赴港,實際上是執行毛澤東的密令,繼續做情報工作。同年秋,中共中央社會部任命潘漢年領導成立華南情報局。

在「五面間諜」袁殊的穿針引線下,潘漢年跟日本駐滬領事館的情報官岩井英一搭上了線。據尹騏《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記載,會見岩井後很快就返回香港的潘漢年,決定利用岩井這重關係「把香港的情報攤子再擴大一些」。具體操作是什麼呢?岩井派袁殊到香港,要求潘漢年提供國軍、香港的情報。潘漢年於是跟廖承志、張唯一(當時也在八路軍駐港辦事處做情報工作)商議,眾人都同意悄悄為日軍服務。

潘漢年透過袁殊向岩井英一開出條件:他答應每半個月向岩井提供一次情報,報酬是每月2000元港幣;為了方便聯絡一批人,蒐集香港和內地的情報,他要辦一份刊物作掩護,要求岩井先付一筆錢作開辦費。袁殊通過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將潘漢年這個計劃向岩井匯報。岩井很快批准了,指示日本駐港領事館的小泉清一和袁殊一起跟潘漢年見面,同時給他們10000元港幣作刊物開辦費。

當年的2000港元是什麼概念?日本學者遠藤譽在《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明鏡出版,2016)也談到潘漢年這個故事,經研究後,指出當時香港一名華人警官年薪還不到400元,也就是說,中共一個月從日本賺得的情報費,等於警官的5年薪酬,一年下來,就是警官60年的薪水!再加上「開辦刊物」的那一大筆錢,潘漢年簡直把日本人當成了提款機。

當然日本仔也非吃素,他們付了錢,你能不乖乖提供情報嗎?《潘漢年的情報生涯》記載,那每半月交一次給小泉清一的情報,在潘漢年的指導下,由張唯一和另一位在軍統做內線的「同志」負責編寫,內容以大後方情況為主,包括國共合作情況、美英蘇在香港和重慶的活動情況等等。作者不忘強調,「這類情況的編寫必須仔細斟酌。不能太有價值,也不能沒有價值。」

《潘漢年的情報生涯》一書畢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中国需通過審查,不可能把事實講得太白,只能遮遮掩掩地說,潘漢年等人這樣做,不過為了滲透日本的情報機關。你信不信?當年那些情報到底有沒有價值,相信今天已無從稽考。唯一可肯定的是,潘漢年、廖承志的確以八路軍駐港辦事處作為間諜基地,為日本人提供各方情報,藉此換取巨額報酬。這些靠賣國賺來的錢,之後都成了中共的宣傳費,用來壯大共黨的聲威。現在你應該更加明白,毛澤東為什麼三番四次感謝日本侵華吧?

飲水思源,請記住:沒有日本仔,就沒有新中国。下次去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打卡,千萬不要忘記日本人的「建国」貢獻啊。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百年滲透路線圖你看懂左膠的起源了嗎?【#新聞不過濾】黃瑞秋


 


前《法新社》總編出版《幻象帝國》 揭穿中國「和平強大」世紀謊言

 


前《法新社》總編出版《幻象帝國》 揭穿中國「和平強大」世紀謊言


《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出版新書《幻象帝國》,揭示中共營造「和平而強大」的假象已經破滅。董尼德在著作中表示,毛澤東昔日用來貶低美國的「紙老虎」論述,如今反而能夠貼切形容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其引以為傲的大外宣機器正在失靈,西方與亞洲各國也終於從這個謊言中覺醒。

《幻象帝國:天朝中國的自我神話與天下敘事》(Chine L’Empire des Illusions)中文版近日在台灣出版,董尼德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強調,自己不是反華分子,反而是深愛中國,只是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最終感到失望、甚至心碎。

從「最美好時光」到「心碎失望」

董尼德對中國的了解始於年輕時代,他對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文學與文化深深着迷。在法國取得中文學位後,他1979年至1980年在台灣生活,1984年8月至1989年2月擔任《法新社》駐北京記者。那段時期適逢中國「改革開放」的轉折點,北京當時給予人民很多承諾,有很多口號,老百姓也對未來充滿希望。他當年用中文跟很多不同中國人交流,中國人也很樂意分享感受,「經過文革的可怕經歷,他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那幾年是我記者生涯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我可以經歷中國這些轉變」。

這份曾經的美好與希望,如今已轉化為失望與心碎。董尼德在《幻象帝國》表示,他深愛中國,只是對其發展軌跡感到強烈失望。他強調自己從未對中國人懷有絲毫敵意,但中共卻慣用「反華分子」這類標籤,抹黑像他一樣敢於批評中國的外國人。

幻象破滅:專制政權的真面目

董尼德表示過去數十年,中國透過大外宣把自己塑造成願意為和平努力的經濟強國,美國與國際社會也一度天真地相信,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會逐步走向開放與民主。然而現實卻完全相反,世界都被中國愚弄了,「專制政權非常、非常擅長利用民主政權的弱點」,現在的中國不但沒有走向民主與開放,反而愈來愈走向專制及極權。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態度強硬,導致不少亞洲國家逐漸與其對立。

中俄結盟與特朗普變數

在國際局勢上,董尼德特別關注中俄聯手。他直言西方國家一度以為北京與莫斯科只是互利合作,並非真正聯盟,但現在兩國卻擺出「軍事同盟」姿態。西方國家意識到,他們要面對的是中俄試圖重塑國際新秩序,這對西方來說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談及美國政局,董尼德認為中國因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而得益,「特朗普是生意人,他想做交易,對強人也有一種迷戀,從他對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態度可見一斑」。相比之下,特朗普對印度總理莫迪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印度更徵收高關稅,迫使印度從「不選邊」變成更靠近中國。董尼德警告,未來局勢可能會「非常可怕」。

經濟奇蹟與大外宣雙重失靈 保持樂觀但不要天真

儘管如此,中俄並非沒有弱點,他們都面對國內經濟與社會危機。董尼德表示,中國的「經濟奇蹟」神話已經破滅,經濟成長率是數十年來最低,年輕人失業率創新高,實際情況更可能比官方公布的還要差,當政權無法再依靠經濟發展來維繫正當性,社會矛盾也逐漸加劇,「實現台灣回歸」就變成支持政權合法的手段。

董尼德認為,中國對準台灣發放大外宣與假新聞,利用人工智能將其效果最大化,目的就是動搖台灣人對民主制度的信心。這種大外宣即使在中國境內繼續奏效,但在國際上已日漸失靈,西方與亞洲國家被中國「愚弄」後,已經從謊言中覺醒,開始聯合起來與之抗衡。董尼德說,當今極權政府對民主政權構成了重大威脅,民主國家應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團結,「讓我們保持樂觀,但不要天真」。

《子彈殺了誰?斷了左翼的活路》Takki Ma

 



20250925
《子彈殺了誰?斷了左翼的活路》

(Patreon免費公開文章,請移玉支持)

Charlie Kirk遇刺身亡,大量左翼網民慶祝,這可能是他們犯下的最大戰略錯誤。

槍手的子彈沒有消滅Kirk,反而將他從一個充滿缺陷的凡人變成了不朽的理念。正如電影V煞所說:ideas are bulletproof。現在Kirk的精神已經刀槍不入,無可辯駁。

自從他死後才發現,原來華文兩岸很多人會透過他的大學辯論短片學習英語以及邏輯思辯,他的死化成一股網絡流量,這些影片再度大量出現在不同平台的stories以及newsfeed當中,華文圈的普通網民並沒有特別傾向哪一個光譜,偶爾進步,偶爾保守,但是網絡左翼慶高采烈、推卸責任甚至反噬悼念者的作風,令保守派增加不少分數,現在的左翼看起來都像精神有問題,令人避之則吉。

除了Bernie Sanders、奧巴馬、Newsom甚至民主派中堅時評人Ezra Klein這些圓滑老手懂得大方地譴責暴力去自保,多數左翼/民主派的意見領袖出現一般集體精神反彈:這不是我們的錯,是你的錯,Kirk該死,他生前的主張就是他該死的理由,你們支持擁槍,該自省的是你!死了的法西斯就是好法西斯!你們這些黃右男 (黃種右翼男性) 支持白人至上主義極討厭!槍手其實是極右,嫌Kirk不夠右所以行凶,你們該檢討!諸如此類。

這種集體精神反彈並非單純的罪疚感。許多平日不怎麼留意Kirk的左翼網民,甚至不清楚他的主張,也突然附和「他是極右法西斯,死了活該」。這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

之前寫《覺醒文化》一書時,我引用了John McWhorter教授對於左翼覺醒文化(woke culture)的精準見解:覺醒文化是一種無神的宗教,它會依附在任何宗教或理念團體當中,寄生奪舍。例如基督教會變成覺醒基督教,原本的教義被扭曲成為覺醒文化的從屬,覺醒牧師披着彩虹領巾,引經據典地說明耶穌很支持跨性別流動,專業法律團體開會前每人都要懺悔自己有「白人特權紅利」(white privilege)等等。

無論你將覺醒左翼當成一個宗教,或者一個無邊界的部落也好,每個宗派本質上都需要一個「神話」,證明自己比其他宗派優越,例如我們比其他派別更大愛包容、更尊重事實真相、更加有學識和國際視野、更尊重女性以及弱勢等等……這些是覺醒左派一直以來的「部落神話」。

Charlie Kirk遇刺,就是覺醒左翼/美國民主黨支持者一個神話崩潰的時刻。

至少,他們的神話有很大部份,出現無可逆轉的塌陷:原來自己不怎麼和平、真理愈辯愈明 (我不盡同意,但大眾印象如此) 我們理據不夠來就動武、我們反對擁槍但自己的支持者就是槍手、我們助弱勢族群反對白人至上,但很多黑人和西班牙人挺身說Kirk很支持他們、我們站在性小眾一方,反對極右法西斯,可是保守派的性小眾另組LGB聯盟挺Kirk……

當自己的優秀神話瀕臨破滅,你可以展露更優秀的本質去維繫神話完整,例如展露同理心、風度以及更優秀的辯論理據等等,這很難。大多數人選擇另一條路,就是否定Kirk的價值,如果他的死是毫無價值、沒有意義的話,自己的優越神話就不會受到挑戰。

這也就是大多數左翼網民跳線的方向。

我不是說右派就沒有這個問題,任何身份團體都有這麼一個神話存在。保守派近來只是較幸運,核心理念沒有受到太大的挑戰而已。甚至,遺孀Erika Kirk在悼念晚會說:我原諒他(槍手)。因為Kirk會這樣做,聖經教我們這樣做。

保守基右的優越神話,立即變得牢不可破,因為它已經完成了自證過程。

左翼延續的「活門」,並不在於抵抗Kirk的遺志,相反,必須要有意見領袖釋出善意,願意繼續對話,願意承認自己某些理念不足,願意放棄「純潔投名狀」(purity tests,不夠純正被踢往右派)。老實說我也不願左翼陷入半覆滅的狀態,固然因為我會失去不少寫作素材,另一點是我相信各種理念必須有所制衡,社會才能健康地長遠發展。

左翼若要延續,必須做一件最困難的事:暫時放下優越感,承認自己的不足。但諷刺的是,最核心的左翼恰恰是靠優越感維繫自我認同。他們面臨一個悖論:要保住優越神話,必須先放下優越感。也許這正是他們無法跨越的鴻溝。

(本文以AI輔助校對,有趣地,在Gemini 2.5 Pro的認知中,Charlie Kirk仍然在生,我這篇文只是一個「假設性的思考實驗」)

「天能」和「奧本海默」都有驚人的時代預示意義 陶傑

 

20250925 
五年以來,世界的亂局令人迷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思考深處,還記不記得五年前的一部電影,叫做「天能」(Tenet)?
這部許多人當時認為故作高深的科幻片裏,「天能」是一種來自未來的高科技,可改變物體或人的時間方向,令其逆時間而流動。
導演基斯杜化諾蘭,開場為觀眾上了一節物理學課。物理的熱學中,有一種叫做「熵」(Entropy)的科學概念——「熵」是一個系統裏混亂(Chaos) 程度的度量。
世上所有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提電話越用越多遲鈍hang 機,耳機線買回來時包裝綑得整齊,解開後隨身攜帶會凌亂;熱水會變涼,人會變老,太陽不斷燃燒至滅寂。「變」就是「敗亂」,「敗亂」就是變,這就是「時間」可以肉眼見到或肉身感驗的指標。
熱力學第二定律顯示,「熵」在一個孤立系統中必自然增加,而「熵增」正是推動時間向前的表徵。
然而「天能」的未來技術,能逆轉這一過程,令熵減少,而時間倒流。
在此狀態下,物體和人的時間流動方向反轉,表現為「時間逆行」,但人的主觀時間仍是「向前走」。
至此可以離開那部電影情節,以此解析今日的世界。
小布殊千禧年上台,第二年就發生了911,美國本土遭到恐怖襲擊,打破了戰後美國設計的西方秩序。911恐襲,導致英美聯手的伊拉克戰爭,雖然推翻了侯賽因,卻又改變了中東的固有格局,接入奧巴馬登台後的「阿拉伯之春」,釋放伊斯蘭國的恐怖主義,此可視之為「熵增」的第一劫變。
然後奧巴馬上台,就職的一字口號:Change。
當時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質疑:單表一個change字,沒有意義,希特勒1933年1月上台,何嘗不是change ?視乎你令美國和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還是變得更壞。
果然,今日回顧,奧巴馬的Change,是LGBT之成為美國性意識的主流,復引入變性主義的意識形態。然後是DEI,Cancel,摧毁基督教的家庭倫理,將所有不敢苟同的意見標籤為hater,舉國思想混亂,教育和傳媒備受污染,令美國的立國精神走向崩潰。
隨着全球化之開到荼蘼,中國廉價工廠GDP增長同時到最高峰,奧巴馬迎來或營造了美國「熵增」的第二劫變——-2008年金融海嘯、佔領華爾街、斯諾登叛諜出走俄羅斯,已經是熱水變涼、亦即美國急速衰落的警號。但美國人沒有察覺,直到奧巴馬第二任,川普冒起了。
川普入主白宮,大刀闊斧拆毁全球化的秩序,提出MAGA理念,第二任更向聯邦政府開支開刀,炮轟哈佛,橫掃主流傳媒,川普帶來的,左派認為是空前的混亂,令美國倒退回傳統的保守主義。
然而川普認為他在歇止奧巴馬美左釀成的混亂,他推動美國「政治熵增」的第三劫變,好像要時光倒流:例如要復興美國的製造業,雖然生產線早已搬往中國;川普要做的事,就是「天能」電影的隱喻:將時間的箭頭逆轉,許多人覺得川普在開倒車,但其實他才是真正的要美國向前進。
此一「天能」悖論,很奇怪,同時也在中國發生。中國的習近平被指責為逆反鄧小平的市場改革開放,將大陸拉回到毛澤東的貧困時代。在全中國人眼中,這是大倒退,但習近平卻主觀認為,這是帶領他的國家向前實現「中國夢」。
普京想收復蘇聯解體的版圖,倒退回沙皇之夢,全世界認為他在開倒車,破壞和平;他本人和俄羅斯許多人民認為這是進步。
電影「天能」的角色,體驗逆轉時間的狀態,成為電影複雜劇情和時間逆行現象的基礎。同時象徵著宇宙運作的根本規律,連結了時間、物理和因果關係,電影也暗示,這項技術有摧毀世界的大力。
電影裏說的是一種未來科技,今日世界的「天能化」,卻是一股龐大的業力,顛覆了全球的氣場。
川普之「亂」是生亂還是平亂?前進還是倒退?如果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是一句「極右」的口號,那麼American Dream 何嘗不是「法西斯理念」?為什麼今日印度的科技精英和戰前的猶太人會來美國尋夢?美國不偉大,如何成為種族熔爐?若美國不能偉大,不准再次偉大,則美國的白左為何不將紐約港最不「政治正確」的自由神像推下來?
然而為何一切由千禧年開始?MAGA的「熵增第三劫變」為何發生?為何這個時候發生?今日川普、普京、習近平三人為何不約而同都扮演同一樣的「天能」角色?這一切方為思之極恐,無法解釋的巧合。
奧巴馬聲稱令美國Change for better,結果你看今日的街頭露宿、芬太尼喪屍、性別混亂、單親家庭的性濫交、大城市的罪案,這一切是社會主義的失敗實驗。川普出來企圖霹靂反正,卻有許多人說他在復僻白人優越主義、種族主義、資本主義。
「天能」和「奧本海默」都有驚人的時代預示意義,尤其後者的原子彈爆炸場面。到底導演諾蘭本人是非常高智商的電影人文預言家,還是有美國深層政府強力部門預早向他提示世界走向的一個synopsis,還是上帝給他的靈感,則俱未可知。
這是科學、哲學、神學的交匯點,我凝視着這一奇點,彷彿看見了黑洞。

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

川普用金錢和合同撕扯下所有左膠那張唾面自乾的面具 陶傑

 



挾一千五百億英鎊投資來訪,英王查理和工黨左翼首相即榮升為全球首席「川粉」。川普用金錢和合同撕扯下所有左膠那張唾面自乾的面具,這票幹得漂亮。
大爺帶着錢來,指定國宴必須排除極左巴基裔倫敦市長撒狄克汗(Sadiq Khan),高調羞辱之——牠連劉姥姥進來搭枱的資格也無,更是別開生面。
為什麼?看看帳單:只黑石一家,未來十年共投九百億英鎊,另微軟四百億,其他如Google、波音、輝達跟進。這個世界,用鈔票打人耳光的聲音,當然比貝多芬的「快樂頌」更悅耳。
不久前,工黨政府還派出女財相里夫斯去「東升西降國」訪問,乞得六億英鎊意向書回國。現在川普出手,向全世界展示哪一個才是全球一哥。
難怪英國死也不派人去北京捧場大閱兵。據報今年一干非洲國家的酋長去一趟各舔得人民幣二千萬,未必現鈔,是不是以許多箱杯面和华为手机以貨代鈔,亦未可知。
那麼川普還是極右法西斯?當然,他是。你有種,你不要再世希特勒的錢好了。但你不會不檢拾的對不?倫敦那個低端市長也是你的社會主義種族平等的大愛兄弟呀。川普吆喝一聲,即刻割席。什麼新左派、自由派、法蘭克福學派、DEI大愛包容,平時cancel 這個,cancel 那樣,咄,扮乜春嘢,你不會cancel 送上來的錢。
其實這一切,只是普通常識。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三井財團、大畏重信、宮崎滔天,提供款項,支持你糾眾起義,條件是他日事成,將滿洲讓給我。孫文即刻答應。以後發生的事,都是在迫這位國父的繼承人兌現他的承諾。
都是一場皮影戲,看歸看,好歹勿要多手戳破那層薄薄的紙兒。柏拉圖的山洞光影理論,說的是同一道理。
唯何時開始,偏有那許多「知識份子」教授KOL什麼的,如此幼稚,相信那一片光影都是真的,社交媒體鑼鼓喧天的全程解畫、做唱投入,日日在嘮叨:川普壞透了呀,寇查理的大學辯論其實代表法西斯呀,以色列殲滅哈馬斯好殘忍呀……唱着唱着,真的唱一齣蘇三起解加楊乃武與小白菜,真的相信第三世界那一片慘情。
台灣當代偉大的詩人瘂弦,有一首詩,叫做「鹽」:
「二嬤嬤壓根兒也沒見過杜斯妥也夫斯基。春天她只叫著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就在榆樹上歌唱。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沒有開花。
鹽務大臣的駱隊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著。二嬤嬤的盲瞳裡一束藻草也沒有過。她只叫著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嬉笑著把雪搖給她。
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之中,禿鷹的翅膀裡;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開了白花。杜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
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現在川普來了,決戰前夕,扮演了一回西門吹雪,白花花的鈔票一把把撒下來,咪執輸,在野狗的吠叫聲中,在禿鷹的千仞俯視下,要看看那條反法西斯社會公義的左膠脊樑骨挺得多直?還不撲過去檢呀?都樂開了花。

2025年9月21日星期日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ReNews

 


20250917 
李家超今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讀稿時間長達三小時,86 頁的施政報告長達 38000 字,除了大篇幅提及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推出公務員問責外,內容乏善足陳。

反而審視下有那些曾經叫得震天價響的關鍵字,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徹底消失,更有趣味。

其中最明顯消失了的,是一系列和促進旅遊業和本地經濟活動的「名稱」,例如「夜繽紛」、「夜經濟」,甚至之後升級版的「日夜都繽紛」,由名稱到相關概念,都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完全消失隻字不提;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搶人才」、「搶企業」,去年的施政報告,「搶人才」、「搶企業」被提及 6 次,還設立了搶人才辦公室,今年相關概念已經消失不見,到底是香港已經不再需要夜繽紛、夜經濟、搞市集、搶人才、搶企業,還是這些概念已經收效不需再提?

定抑或是,口號叫完,就不再當是一回事?

另外一類,是曾經講到好大,到今年施政報告,規格已明顯下修,例如有關「盛事」,去年的施政報告,有一個專章提及「推動體育發展 建設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還明確提啟德體育園可以帶動「盛事經濟」;到今年的施政報告,都仍然有提及「盛事」,提出要「推廣演藝盛事」、發展「盛事 + 旅遊」,但「盛事之都」、「盛事經濟」字眼已經不復存在。

類似的例子還有去年的「新質生產力」,作為習近平提出的新經濟術語,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大張旗鼓(雖然大家都唔明),將「新質生產力」作為一個重點,將所有和創科有關的項目都和「新質生產力」拉上關係,到今年的施政報告,就只提及過一次「新質生產力」;而去年施政報告提過的「熊貓旅遊」,後來被吹到變成「熊貓經濟」,今年就僅餘下一句「延續大熊貓熱潮」,然後就沒有然後。

講到尾,其實就是過去這幾年,香港經濟狀況明顯不樂觀,政府為此提出過很多口號、名目和 campaign,數年過去,成本不明、成效不明,口號一出之際似乎一呼百應,但結果很快不了了之,背後政策邏輯和可持續性幾乎從不存在,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講完一年甚至幾個月,之後就徹底消失的關鍵字。

不過在這當中也有一個例外,就是軟對抗。

早在 2023 年,李家超就在施政報告中引述夏寶龍,聲稱要警剔軟對抗,到去年雖然無明言軟對抗,但都強調國家安全風險可以突如其來,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持警惕」;但到今年的施政報告,不止隻字未提「軟對抗」,連所有潛在風險、警剔之類的內容都未有提及。

但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上述其他例子大概都可能類似八萬五,「不提及等同不存在」,唯獨打擊「軟對抗」,是一個萬能 key 概念,不提不等於不做,向正最終都不過是,黨指向哪裡就打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