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

香港有款稀有瘰螈以香港命名





香港有款稀有瘰螈以香港命名 每年遷徙到岸上時於馬路大量被輾斃 生態攝影師花超過一年時間為瘰螈拍紀錄片 搞展覽 目標讓更多香港人認知 「從小已聽過牠的名字,『香港瘰螈』。有點身分認同的感覺。」 每年四月,香港一些山林的馬路上,會有遍地像被輾壓得支離破碎,像四腳蛇的有尾兩棲動物屍體。是近百米內幾十隻的密度。 阿城是香港少有的生態攝影師,去年,他在大南街辦了一個《一生螈命》的展覽。會場如瘰螈般又小又不起眼,但參觀過,又看過紀錄片的人,都嘩嘩聲的行出來。是被路殺一幕震撼到了。 他在香港大學做研究助理時,已經研究「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牠最早在1962年在香港被發現,起名「香港蠑螈。」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屬紅色名錄的「近危物種。」。全球有超過八百種有尾的兩棲動物,蠑螈跟瘰螈都是裡面兩個分支。隨著科技進步,研究發現牠在廣東省也有出沒,而其骨骼結構更接近瘰螈,才改名「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 牠活在香港的河溪中,樣子不起眼,肚子上有漂亮的橙色斑紋。由九月開始至十月在河裡產卵及成長,到四月,為了避開雨季帶來的急流,大遷徙到岸上生活。 無人教牠們森林裡有危險。往山跑的同伴一去不返,不知會否以為斜坡上有更好的安家天地。阿城駕車到重災區的山路前一段路停下,腳踏人字拖托著相機,邊走邊數,只短短一段,已數到四、五十隻瘰螈屍體。「我是先拍了牠們在水裡的自然生態,多快活。想再探討牠們會否有甚麼危險,才發現香港每年都有大型路殺。是挺衝擊的,特別是那死亡跟人類有關,而我們不知道。」 展覽時他搜集了市民天馬行空的想法,如在遷移季節短暫封路,或把馬路漆上顏色。還有人弄了瘰螈告示牌做提示。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Anthony,兩個月統計了四條馬路,每年有數千隻瘰螈死於路殺。預計2025年四月,會有路殺調查的結果公佈。希望隨著展覽、紀錄片,路殺研究,可以慢慢帶來改變。 花了一年多時間拍攝瘰螈紀錄片,辦展覽,哪有錢?在香港做生態攝影的人不多,讀生物學的阿城和James,做生態攝影出身的Daphne,還有拍電影的Dennis開了一間生態攝影的公司。一起接工作,在阿城忙上山拍瘰螈生態的日子,就分給他較簡單的工作,爭取時間完成他的故事。十月我們跟他們一起上山找河溪,拍攝瘰螈的動態。今天只有James會揹氧氣樽潛水拍螺螈打架。氧氣樽、呼吸調節器、水底相機及閃光燈,加起來最少二十至三十公斤。沒同伴要一個人把器材揹到天涯海角,想起都辛苦, 炎夏的工作越來越辛苦,水澗潛水的話也要有人在岸上看守。 大家出生入死過,辛苦,但回想都是趣事。 大家的目標,當然是製作BBC和National Geographic級別的紀錄片。可能現在已比過去更重視野生生態。像今次的眾籌展覽雖也籌到數十萬元,但也只夠支持拍攝約十分鐘的故事。Daphne:「如果想把瘰螈的故事拍成一小時紀錄片,可能要花兩三年的時間,好像暫時有有這麼長的製作期的空間。 」 然而,生死也是生態的一環,牠那麼不起眼,牠的生死跟香港人有何關係?做瘰螈研究的Anthony說,其實沒有很多瘰螈蛋可以成功長大,為何我們會租船出海找鯨魚打卡,而幾千隻動物被車輾死,我們可以甚麼都不知道。阿城:「其實生物存在於世界上,都是給我們有更多想像。北極有北極熊,香港有香港瘰螈,有好多事可以探索,是一件好事。我見到路殺的情況,就是和駕駛者,跟人有關。你知到了瘰螈這隻生物的故事,會不會也關顧牠多一點?」 策劃:陳慧敏 攝影:林亦 張志孟 梁詩聰 剪接:林亦 編審:黃碧珊 監製:梁中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