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線》的報道,精彩!
今天在YouTube看了《大學線》頻道的一集《事不「關」己」》,感覺是香港久違了的優秀新聞報道,值得推薦:
所謂關愛隊,是李家超在2022年宣布成立的,聲稱宗旨是「凝聚社會資源,促進社區關愛和支持政府的地區工作」。聽起來很有意義,但早有人形容為「港版居委會」。 「居委會」即中国大陸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大陸城鎮基層群眾的自治組織。居委會的功能,簡言之,是協助中央政府落實政策,維持社會穩定,說穿了,即一種政治工具。
根據港府資料,香港現有452支關愛隊,合共5000多名成員。政府原本宣稱,這些隊員是義工,但再看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港府計劃將關愛隊「恆常化」,於是將資助這批「義工」的金額增加50%,每隊每兩年平均可獲150萬。算筆帳,兩年就要燒掉6.78億公帑,而且這還是初步估算。
6.78億公帑,相比開發所謂「北部都會區」那超過2247億元的預算開支,當然只是九牛一毛,但香港既已連年千億赤字,公帑不管多少也理應受公眾監察。《大學線》的記者正是為了履行這個傳媒天職,才製作了《事不「關」己》這段影片。
據影片所述,「關愛隊」要滿足各項KPI,必須常常「打卡」證明自己做事。以荃灣「福來小區」為例——我住在香港幾十年,是到近兩三年才聽見香港有「小區」這種區域名稱——關愛隊需要在兩年內完成的「服務指標」包括:接觸小區老人至少600戶、協助處理突發事故最多4次、到訪「三無大廈」至少16棟,以及舉辦「国安」活動至少5次。
要滿足KPI沒問題,問題是KPI有沒有意義。像「接觸」、「到訪」、「協助」這類字眼,是什麼意思呢?能真正解決市民需要嗎?比方說,搞一些只有老人參加的「国安」講座,事後卻沒有人記得講者說了什麼(影片訪問幾個參加者,他們對於講座內容,全部過耳即忘),那就是形式主義,浪費公帑。
沒有国,哪有家;沒有家,哪有老人家,「接觸」600戶長者是多餘的,「国安」宣傳才是重中之重。關愛隊每兩年至少要搞600個「国安」活動才對,而為了杜絕形式主義,參加者也要有可量化的KPI。我建議每次「国安」活動完畢,參加者不論男女老少,都要背誦「習近平語錄」至少300字才算達標,還要拍片放到社交媒體,帶動小區研究「習思想」的風氣。
現在關愛隊不務正業,還出動「演員」偽冒,官方理應有個說法,但幾個關愛隊隊長及民政專員都迴避《大學線》訪問,顯得心虛。例如記者向民政專員區家盛查詢關愛隊提交的工作及財務報告時,區家盛只說:「公開文件就是公開,不公開文件就是不公開。」好大的官威啊!
正如那些穿上關愛隊制服的活動參加者所說,關愛隊真的需要找一些「演員」。政府搭了台、寫好劇本,讓你以「關愛」為名賺公帑,可關愛隊和民政專員面對記者,卻完全懶得交戲,難道因為KPI不包括「接受記者訪問至少n次」?
《事不「關」己》除了讓大家更了解關愛隊,也令你「重新認識」何君堯。全片最令我意外兼感慨的一幕是:當所有官方人員都拒絕受訪時,唯一願意面向鏡頭、回應記者的人,竟然是何君堯。在大量「爱国者」對比之下,如今連何君堯也顯得「有擔當」起來,這大概就是「由治及興」的好處吧。
最後我想說,儘管《大學線》記者只是做一件傳媒應該做、從前香港記者也天天做的事,但你們實在很勇敢,多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