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不可使香港一日無事」的賣港賊 鍾 Sir日記


Chung Kim Wah

 「不可使香港一日無事」的賣港賊

Sir日記(2025年7月22日)
香港主權談判開始不多久,中共便提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個構想。所謂「港人治港」,原意是表明北京不會派出京官來管治香港,而是要由香港人自己選擇的香港人代表,也是在香港社會有公信力及威望的香港人,來管理主權移交之後的香港。
當年這種表述,被視為是表達了北京重視香港的獨特性,要以這個說法來令香港人安心,也想令國際社會放心,相信北京會自我克制,會盡力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
到了今天,什麼承諾、什麼保證都已經完全走樣變形,完全變成了歷史陳述,變成了中共眼中再沒有現實意義的老調了。
上一屆特首林鄭月娥被自己搞出來的送中條例弄得灰頭土臉,成為過街老鼠,她當然沒有辦法挽回香港人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信心了。在她任內最後兩年,她顯然已經成為台前特首,特區政府的很多決策,實際上都要先聽命於中聯辦、港澳辦或者國安署。林鄭月娥甚至索性公開承認,中聯辦對特區政府有監督的權力。這等於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當作她自己向北京贖罪的貢品。她也清楚表達了有意繼續把這個傀儡特首職位連任下去的意願,到頭來還是被北京用完即棄。
北京駐港機構也從此大模廝樣,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特區政府的教車師傅。既然已經由後台走上前台,當然要把經常自作聰明、擅作主張的林鄭月娥踢走,然後換上一個最無能的兒皇帝坐在龍椅上做扯線公仔。這種政治模式,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獨裁文化經常都出現的。太監奪權當政之後,總會找個低能兒在門面上坐江山,然後再任用一班顢頇無能的奴才作跑腿,好讓在背後的宦官更容易控制,也易於掌握。
那些在前台的虛君及奴才,當然注定只能是唯唯諾諾,能力上也總是難以寄予厚望的平庸之輩了。
當下香港特區政府這個管治團隊,就是這樣的一隊兒皇帝及奴才在表面上當政。現在這批官員的能力有幾高,大家有目共睹。再加上他們的奴才賣相實在太討人厭,根本就無法與人為善。所以對香港人來說,現在的特區政府既代表不了香港人,更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號召力及吸引力。
正常的香港人,不會認為這些能力低下、品德卑劣的庸才有資格代表香港人。大家無需懷疑,他們只是在獨裁專制體制下的逆淘汰機制的得益者而已。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力討好主子及在背後操控着他們的宦官的歡心,好讓自己本來力有未逮的官位可以順風順水做到尾,甚至一個唔覺意可以再做下去。以他們的能力與品格,一個月竟然可以每人賺取香港納稅人30萬以上的月薪,確實是好過去搶!
可以想像,這樣的官員根本無法帶領香港走出困境,他們只會把香港帶往絕路。過去幾年香港的困境有目共睹,當全世界,特別亞洲地區很多城市的經濟都有明顯的改善及增長之際,香港就只能斯人獨憔悴。
這批官員,既代表不了香港人,甚至被香港大部份人厭棄。另一方面,他們沒有能力把香港帶出困境,甚至只能利用香港的困境來套利尋租。他們也心知肚明,自己憑什麼坐上這些薪高糧準又不擔心要向香港人問責的高官位置。要繼續做下去,繼續有糧出,如果不能憑搞出成績,就只能憑藉不斷在香港搞局。
當年吳三桂開關引清兵入關之後,被滿清王朝封為「平西王」,後來派遣他坐鎮雲南,實際上有貶謫之意,清廷對他也充滿戒心。吳三桂是一介武夫,沒有多少政治頭腦,當時得到洪承疇獻計,建議他如果想保住自己為滿清所用,就要「不可使滇中(雲南)一日無事也」。吳三桂接受了這個建議,於是天天就在他管治的雲南攪風攪雨,興風作浪,為自己繼續坐鎮偏遠之地製造理據。鄧炳強、陳國基、林定國、曾國衛之流的咀臉,就是吳三桂的當代香港版。
所以,當今天又見到那位經常處心積慮要在香港社會製造不安的保安局長鄧炳強又出來威嚇香港人,大部份香港人已經索性不再作反應了。今天,鄧炳強又出來製造稻草人,呼應京官的講法,不斷誇張軟對抗無所不在。他甚至說,有人以一些與國家安全無關的事來掩飾,不斷在搞軟對抗。看來他就是要搞到香港不能一日無事,否則便不足以顯示他仍然對中共具有使用價值。
大家對他的表現已經在不會感到意外,大家也清楚知道,他除了這樣做,還可以做些什麼?他這一類奴才狗官,就是要「使香港不能一日無事」,從而向主子突顯自己的利用價值的那種吳三桂式的賣港賊而已。
這種官員,實在令人討厭,也令人嘔心。這種官員的存在,就是「港人治港」破產的最現成示範!如果真的有「港人治港」,香港人會選擇水平這麼低、質素這麼劣,品格如斯卑陋的小人來代表香港人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